時政要聞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馬願 王雪娜
層林盡染的時節,汽車在大山中穿過一個又一個隧道,駛向伏牛山深處的嵩縣黃莊鄉賀家村。
1998年,賀家村還是一個隻有8戶35口人的小山村。靠著村裏僅有的10個成年男人一錘錘砸、一鍬鍬鏟、一筐筐背,村民們用了3年多時間修通一條長175米的賀家隧道,走出了大山。
25年過去了,曾經生動詮釋愚公移山精神的賀家村,變了嗎?
山,全是山。沿著彎曲的山路往深處走,最終在一塊落滿樹葉的泥地上停下。
“這就是當年修的賀家隧道。”順著當年參與修隧道的賀家村原村民賀建莊手指的方向看,與汽車一路開過的寬闊明亮的隧道不同,這個隧道入口雜草叢生,坑窪的土路盡顯“滄桑”,僅可通行一輛農用三輪車,裏麵一片漆黑。
隧道口
可就是這樣一條窄小而斑駁的隧道,讓賀家村人甩掉了大山羈絆,他們宛若山中的野菊花,無懼無畏地向陽盛開。
有了隧道,留在村中的村民日子過得紅火,搬出村莊的村民迎來新生活,走向山外的村民擁抱更廣闊的天地,大家都把生活過得越來越“敞亮”。
賀家村的梯田裏,村民賀建紅和妻子劉冷正忙著收紅薯。“眼下地裏這幾千斤紅薯,要擱在以前得靠肩挑出去。”回憶往昔,劉冷仍記得隧道未修通前,無論是運出還是運進點東西都很難,“蓋房的磚和沙都要靠人背進來。”
“不過俺山裏人最不怕吃苦!”賀建紅也參加了修隧道。
隧道修通後,賀建紅和家人鉚足勁兒,上山開梯田、種植農作物,山下搞養殖,家裏添了家電、買了三輪摩托車,土坯房變成了磚瓦房,供養兒女上學走出大山……生活一天比一天滋潤。
賀家隧道
賀家村山外的不遠處,一個村居整潔、村道寬敞的美麗山村格外引人注目,穿過“隧道”的賀家村人很多搬到了這裏——黃莊鄉王莊村。
“俺現在就住那兒,到俺家坐坐吧!”賀建莊迫不及待地拉記者到王莊村看看。
賀建莊新修的房子,裝修舒適溫馨,裏麵各種家具家電一應俱全。“想要過更好的生活,守在山裏肯定不行。”今昔對比,賀建莊感慨萬千,“山裏人都是‘土裏刨食’,光靠山吃山很難走上致富路,要出去闖!”
於是賀建莊外出務工,靠著勤勞的雙手,讓他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女兒在縣城,兒子在鄭州,自己在家門口農場上班,農忙時還能幫妻子幹點農活。
有了隧道,賀家村人的人生打開了新藍圖。
蔡愛琴的丈夫賀喜成因修隧道而犧牲,她化悲痛為力量,不僅將一對雙胞胎兒子養大,還把兩個兒子送往鄭州、洛陽發展。
當年的老村主任賀國安雖已病故,但他的妻子劉團,毅然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撐起整個家,現在也已兒孫滿堂,在縣城居住。
曾經每天放學從山另一邊背一包沙回家用來蓋房的少年賀健,現已成為一名大學老師。 ……
采訪現場
當年,堅韌不屈的賀家村人,為了生存修通隧道,走出了大山;如今,賀家隧道仍在使用。這隧道,見證了一種“跨時空”的精神,那是愚公移山的韌勁,那是向往美好的初心。
山仍在,賀家隧道也未變,賀家村人會繼續穿越“隧道”,向光而行。
河南日報1998年5月17日關於賀家村的報道《賀家隧道》
“三山”今昔說
美好生活的底色永遠是奮鬥
□於晴
假如貧困是一座山,即便高聳陡峻,隻要我們立下愚公誌,就一定能翻過去;致富這條路,就算蜿蜒崎嶇,隻要我們橫下一條心,就一定能抵達勝利的終點。為闖出一條致富路,賀家村人修通的通往山外世界的隧道,就是當地人依靠奮鬥擺脫貧困的精神寫照。
同困難作鬥爭,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要出去闖!”是賀家村人的共識。憑著山裏人勤勞勇敢的特質,村民賀建紅和家人上山開梯田、山下搞養殖,把家裏的土坯房變成了磚瓦房;曾經,每天放學要從山的另一邊背一袋沙回家蓋房的少年賀健,依靠知識“飛”出大山,當上了大學老師……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賀家村人走出大山的故事再次說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美好生活其實就掌握在我們每個人的手中。而把向往變成現實,唯一的答案就是奮鬥。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馬願 王雪娜
層林盡染的時節,汽車在大山中穿過一個又一個隧道,駛向伏牛山深處的嵩縣黃莊鄉賀家村。
1998年,賀家村還是一個隻有8戶35口人的小山村。靠著村裏僅有的10個成年男人一錘錘砸、一鍬鍬鏟、一筐筐背,村民們用了3年多時間修通一條長175米的賀家隧道,走出了大山。
25年過去了,曾經生動詮釋愚公移山精神的賀家村,變了嗎?
山,全是山。沿著彎曲的山路往深處走,最終在一塊落滿樹葉的泥地上停下。
“這就是當年修的賀家隧道。”順著當年參與修隧道的賀家村原村民賀建莊手指的方向看,與汽車一路開過的寬闊明亮的隧道不同,這個隧道入口雜草叢生,坑窪的土路盡顯“滄桑”,僅可通行一輛農用三輪車,裏麵一片漆黑。
隧道口
可就是這樣一條窄小而斑駁的隧道,讓賀家村人甩掉了大山羈絆,他們宛若山中的野菊花,無懼無畏地向陽盛開。
有了隧道,留在村中的村民日子過得紅火,搬出村莊的村民迎來新生活,走向山外的村民擁抱更廣闊的天地,大家都把生活過得越來越“敞亮”。
賀家村的梯田裏,村民賀建紅和妻子劉冷正忙著收紅薯。“眼下地裏這幾千斤紅薯,要擱在以前得靠肩挑出去。”回憶往昔,劉冷仍記得隧道未修通前,無論是運出還是運進點東西都很難,“蓋房的磚和沙都要靠人背進來。”
“不過俺山裏人最不怕吃苦!”賀建紅也參加了修隧道。
隧道修通後,賀建紅和家人鉚足勁兒,上山開梯田、種植農作物,山下搞養殖,家裏添了家電、買了三輪摩托車,土坯房變成了磚瓦房,供養兒女上學走出大山……生活一天比一天滋潤。
賀家隧道
賀家村山外的不遠處,一個村居整潔、村道寬敞的美麗山村格外引人注目,穿過“隧道”的賀家村人很多搬到了這裏——黃莊鄉王莊村。
“俺現在就住那兒,到俺家坐坐吧!”賀建莊迫不及待地拉記者到王莊村看看。
賀建莊新修的房子,裝修舒適溫馨,裏麵各種家具家電一應俱全。“想要過更好的生活,守在山裏肯定不行。”今昔對比,賀建莊感慨萬千,“山裏人都是‘土裏刨食’,光靠山吃山很難走上致富路,要出去闖!”
於是賀建莊外出務工,靠著勤勞的雙手,讓他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女兒在縣城,兒子在鄭州,自己在家門口農場上班,農忙時還能幫妻子幹點農活。
有了隧道,賀家村人的人生打開了新藍圖。
蔡愛琴的丈夫賀喜成因修隧道而犧牲,她化悲痛為力量,不僅將一對雙胞胎兒子養大,還把兩個兒子送往鄭州、洛陽發展。
當年的老村主任賀國安雖已病故,但他的妻子劉團,毅然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撐起整個家,現在也已兒孫滿堂,在縣城居住。
曾經每天放學從山另一邊背一包沙回家用來蓋房的少年賀健,現已成為一名大學老師。 ……
采訪現場
當年,堅韌不屈的賀家村人,為了生存修通隧道,走出了大山;如今,賀家隧道仍在使用。這隧道,見證了一種“跨時空”的精神,那是愚公移山的韌勁,那是向往美好的初心。
山仍在,賀家隧道也未變,賀家村人會繼續穿越“隧道”,向光而行。
河南日報1998年5月17日關於賀家村的報道《賀家隧道》
“三山”今昔說
美好生活的底色永遠是奮鬥
□於晴
假如貧困是一座山,即便高聳陡峻,隻要我們立下愚公誌,就一定能翻過去;致富這條路,就算蜿蜒崎嶇,隻要我們橫下一條心,就一定能抵達勝利的終點。為闖出一條致富路,賀家村人修通的通往山外世界的隧道,就是當地人依靠奮鬥擺脫貧困的精神寫照。
同困難作鬥爭,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要出去闖!”是賀家村人的共識。憑著山裏人勤勞勇敢的特質,村民賀建紅和家人上山開梯田、山下搞養殖,把家裏的土坯房變成了磚瓦房;曾經,每天放學要從山的另一邊背一袋沙回家蓋房的少年賀健,依靠知識“飛”出大山,當上了大學老師……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賀家村人走出大山的故事再次說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美好生活其實就掌握在我們每個人的手中。而把向往變成現實,唯一的答案就是奮鬥。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