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改革開放的河南實踐之南陽旅遊篇丨內鄉:打造“新引擎” 文旅齊生輝
更新時間:2023-12-2 9:39:48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內鄉縣四大群眾文化品牌——菊鄉書聲。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宛梆,惠民演出。

打造“鄉村網紅”專題培訓。

“宛梆情新傳承”抖音快手直播。

“樂遊菊鄉暢享春光”美食文化節。

省級示範性鄉村文化合作社——城關鎮戲曲文化合作社。

①2023年文旅消費直播帶貨周。

②“鄉創美拍”助農消費。

③內鄉縣首屆采茶文化節暨文化合作社“四季村晚”啟動現場。

  □朱天玉 王國慶 郭誌峰

  漫步於華燈初上的內鄉縣衙曆史文化街區,歡聲笑語、熱鬧非凡。總投資11.38億元的街區,建築風格與內鄉縣衙一致,總體為“七街八巷”。目前,建成的西區已投入運營,初步形成以商貿、餐飲、休閑、文化演藝為主的服務業集群,被評為“河南省一星級特色商業區”“河南省文化示範園區”“河南省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內鄉縣衙曆史文化街區的成功運營,隻是內鄉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內鄉縣以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為契機,圍繞‘文化為民、文化靠民、文化惠民、文化樂民’,堅持以農村文化引領為主線,以建設‘文旅名縣’為動力,以全麵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為載體,以文化民生為根本,著力做好縣鄉村三級文化陣地建設、文化產品供給、文化活動開展、文化人才培養,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文化滿意度。”內鄉縣委書記張智廣說。

  有耕耘就有收獲。近日,內鄉縣岞曲鎮王井村鄉韻文化合作社、趙店鄉崗堤村曲劇文化合作社被命名為2023年“河南省示範性鄉村文化合作社”,這是繼去年城關鎮戲曲文化合作社、板場鄉民俗文化合作社獲得此項榮譽後,內鄉又獲得的省級表彰。同時,在全省2023年“我的鄉村文化合作社”才藝大賽評選中,南陽市獲獎的4個作品,均為內鄉縣作品。

  內鄉,在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勇往直前。

  塑造公共文化服務“新優勢”

  近年來,內鄉縣委、縣政府完善全縣公共文化服務製度設計,立足寶天曼、縣衙、宛梆三大特色資源優勢,全力推進內鄉縣文旅融合發展,製訂下發了《關於實施文旅名縣戰略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實施方案》《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免費開放工作管理辦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等文件,把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納入縣委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縣政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考核指標體係。把鄉鎮每年5萬元文化活動費、村級每年3000元文化活動費、鄉鎮宣傳文化管理員每月1000元補貼、村級宣傳文化管理員每月300元補貼等,全部納入財政預算予以落實,從根本上解決了鄉村兩級有章理事、有錢辦事、有人管事的問題,為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提供了製度保障和物質基礎。

  投資5.6億元,高標準推進“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宛梆藝術劇院和融媒體中心”建設,高質量建設了內鄉縣衙博物館、宛梆戲曲藝術博物館、寶天曼自然博物館、菊潭古瓷博物館等10個博物館,形成了全市唯一的“博物館之城”現象。投入7.8億元,實現了公共文化服務“六個全覆蓋”,即全縣16個鄉(鎮)、296個村(社區)配備文化管理員全覆蓋,村級文化活動經費全覆蓋,農家書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全覆蓋,宛梆戲曲公益演出、公益電影放映全覆蓋,全縣所有行政村(社區)文化服務中心“七個一”工程全覆蓋,全縣文化管理員培訓和鄉村文化合作社注冊全覆蓋。

  以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為手段,按照“創意驅動、美學引領、藝術點亮、科技賦能、跨界融合”新文旅理念,探索文旅新路徑,用好互聯網傳播和新媒體傳播兩個平台,實現線下演出和線上傳播的有機結合。成立了文旅文創融合數字創意中心,充分利用縣衙、宛梆、鄧瓷、菊鄉等文化元素,植入核心文化IP,借力元宇宙、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手段,創新表達、技術賦能,製作《映像內鄉奇幻記》係列文旅沙盒,實現了文旅資源可視化呈現、互動化傳播、便捷化消費。內鄉宛梆傳承保護中心每周三、周六通過抖音、快手開展“宛梆情·新傳承”線上直播活動,每晚線上觀眾在3萬人以上,三年來,線上觀眾達1000萬人次。“菊鄉書聲”微信朗誦大賽、“非遺”直播文化節、“七夕”直播文化節、“農民豐收節”直播晚會等植入新媒體元素,讓文化活動走上“雲端”,讓老百姓能在手機上“看演出”,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文化體驗。

  內鄉縣以全省第二批公共數字文化工程試點縣為契機,投入500萬元,積極實施鄉鎮圖書分館和數字化建設,建立了“內鄉文化雲”數字平台,在全縣16個鄉鎮文化服務中心建立了圖書分館和數字服務平台,形成了以縣圖書館為總館、鄉鎮圖書館為分館、村農家書屋為終端的公共圖書館城鄉一體化服務體係,實現了數字資源共享。

  今年10月,內鄉縣對全縣文化管理員、文化指導員、民間“村寶”等,開展兩次為期7天的培訓。文化指導員圍繞如何製作短視頻打造“鄉村網紅”這個主題,進行現場教學,實用方法入腦入心。在培訓之前,先建一個學習交流群,每個學員每天製作視頻作品發到群裏,相互學習借鑒,提高學員水平。

  打響文化引領風尚“新品牌”

  過去,在南陽盆地及周邊流傳著:“想看梆子戲,多跑十裏地”“見到宛梆團,心裏格外甜”,宛梆,在內鄉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

  宛梆是流行於河南省南陽市的稀有劇種,已有近百年的曆史。2006年,宛梆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宛梆人多年來堅持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發展,堅持紮根基層、服務群眾,成為保護、傳承、傳播優秀民族文化遺產的一個典範,也成為內鄉“百姓文化舞台”的中堅力量。

  內鄉“百姓文化舞台”,圍繞讀書、唱歌、戲曲、舞蹈四個方麵,創新打造了“菊鄉書聲”“放歌湍河”“出彩宛梆”“舞動內鄉”四大群眾文化品牌,分別叫響了“書香大舞台,悅讀展風采”“草根大舞台,有你更精彩”“戲曲大舞台,想唱你就來”“活力大舞台,激情舞起來”品牌,形成了縣城引領、鄉鎮覆蓋、村級延伸的良好格局。截至目前,菊鄉書聲舉辦了481期,放歌湍河、出彩宛梆、舞動內鄉共舉辦318期。通過供給多樣化、多元化的文化產品,讓群眾成主角、讓草根當明星,實現了送文化、種文化到秀文化,群眾看、群眾唱到群眾演,動起來、跳起來到笑起來的精彩嬗變。特別是內鄉縣菊鄉書聲晨讀晚誦讀書會,自創辦以來,秉承“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宗旨,著力打造開放的閱讀平台、詩意的吟誦舞台、魅力的展示高台,榮獲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優秀閱讀活動品牌”,入選中國圖書館學會《全國縣級圖書館建設和服務創新案例彙編》。

  依托鄉村兩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整合各自特色文化資源,創新打造高品質農村文化綜合體“百姓文化禮堂”51個。圍繞“教育教化、鄉風鄉愁、禮節禮儀、家德家風、文化文藝”定位,做到“大門常開、活動常態、內容常新、隊伍常駐、機製長效”。通過提升文化禮堂設施硬件,豐富農村宣傳教育活動,優化農村精神文化供給,創新完善工作體製機製,促使“百姓文化禮堂”切實成為民有所樂的“會客廳”,農民技術培訓的“孵化器”,“新鄉賢”詩禮教化的潤滑劑。

  實施“公共文化新空間”行動計劃,積極推動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在內鄉縣城,創新打造了78個融合圖書閱讀、藝術展覽、文化沙龍、輕食簡餐等服務的“城市書房”“文化驛站”“城市文化客廳”等新型文化業態,營造小而美的公共服務和藝術空間。在鄉村,因地製宜建設了279個涵蓋鄉村音樂廳、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文化誌願服務站等主題功能空間,成為廣大百姓享受高品質文化生活的重要載體。

  本著自願自發、自娛自樂原則,全縣建立了312個鄉村文化合作社,全縣296個村(社區)實現了文化合作社村村全覆蓋。開展文化合作社才藝大賽活動。創新打造了中國宛梆戲曲藝術節、菊花文化節、寶天曼杜鵑文化節、薩克斯音樂節、農民豐收節、鄉村文化旅遊節等節慶活動,形成了“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的文化現象。開展“鄉創美拍”活動。逐村製作“內鄉美吧”小視頻,打造了一批關注度高、引流度強的“鄉村網紅”,打造了文化合作社四季村晚新品牌。開展“示範性文化合作社”創建活動,創建省級示範性文化合作社4個,縣級32個。在發展條件好的村,積極探索“榮譽社長”製度,開展“文化指導員”試點工作,引導文化合作社深入挖掘當地資源稟賦,融入鄉村振興和公共文化服務格局,使鄉村文化合作社“熱起來”“活起來”“強起來”。截至2023年11月,內鄉縣在國家平台注冊文化誌願者7600餘名,上傳發布“內鄉美吧微視頻”作品46000餘件,選送18個優秀作品參加全省鄉創美拍大賽,各項指標均居全省前列。趙店鄉崗堤村曲劇文化合作社入選《河南省鄉村文化合作社創新案例彙編》,這也是南陽市唯一入選案例。

  打造文旅融合發展“新引擎”

  圍繞省市文旅文創融合戰略、文旅康養融合行動,內鄉縣塘峪康養文旅小鎮應運而生。它位於夏館鎮青杠樹村,距寶天曼景區40公裏,是一個群山環抱、林木茂盛、風景秀麗的高山盆地、天然氧吧。目前,已投資1億元進行河道治理、閘壩蓄水、橋涵建設,旨在打造中原最大的無障礙文旅康養休閑養生基地。

  古樸厚重的吳埡石頭村,見證曆史變遷、享譽中原,被命名為中國景觀村落、中國傳統村落等,將以全要素功能優化提升迎來美麗蝶變。走進近300年曆史的吳埡石頭村,一條投資980萬元、規劃1.4公裏的生態彩色旅遊道路映入眼簾,核心區域石頭院落正在修繕,專用供水線路與汙水管網同步施工,一個傳統古村落精品民宿雛形已現。

  圍繞特色農產品,開發特色旅遊線路,將鄉村作為文化、農業、旅遊相融合的主戰場,著力打造以生態觀光、休閑體驗、科普研學為主要內容的農遊一體新業態。如今,全縣已形成“牧原肉食”“內鄉毛華菊”“赤眉油桃”“餘關核桃”“琴溪湖茶葉”“趙店崗堤金銀花”“福瑞滋金釵石斛”“大橋楊溝柑橘”“伏牛山獼猴桃”等特色農產品和“月季小鎮”“酈邑貢菊產業基地”等為代表的生態旅遊品牌,從而帶動鄉村旅遊、激活文旅消費,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

  以雲露山、二龍山、塘峪、石堂山、寶天曼等為基礎,以“省級鄉村康養旅遊示範村”創建為抓手,依托山水文旅資源豐富、植物多樣性突出等優勢,建設休閑康養基地和康養產業集群,積極開發特色化、差異化、品質化的鄉村康養旅遊產品,完善鄉村康養設施和配套服務,提升鄉村康養旅遊的標準化、品牌化水平。目前,創建省級生態旅遊示範鄉鎮3個,省級鄉村旅遊特色村4家,省級休閑觀光園區3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3家。

  “產村融合”開拓研學旅行。內鄉縣灌漲鎮馬集藝術村、中以農業園是內鄉縣產村融合驅動鄉村振興的先導項目、示範項目。馬集藝術村把糧食、高效農業、文旅等產業導入進去,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格局。中以農業園高效農業通過文化賦能,激活了特色產業新發展,占地6000餘畝的園區既是科研中心、采摘基地,又是休閑觀光園、青少年科普實踐場所。中以農業園、內鄉縣衙、宛梆戲曲藝術博物館、吳埡石村頭、寶天曼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暨世界地質公園、雲露山六個研學基地,被授予“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研學基地”。

  今年以來,內鄉縣先後獲得了“中國最美縣域”“中國最美鄉村旅遊名縣”“2023最佳生態康養旅遊名縣”“河南省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縣”“河南省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縣”“河南省戲曲之鄉”“河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等多項榮譽,呈現出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光明前景。

  “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關鍵在轉變思路、核心在實踐創新、落腳在群眾滿意。”內鄉縣縣長孫紅鑫說。

  麵對未來,內鄉縣積極開辟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形成發展新優勢,在創意創新上做文章、在破題破冰上出點子、在出圈出彩上下功夫,堅持數字賦能文旅、科技賦能文旅、多業賦能文旅,努力打造出更多更響的“文旅好聲音”“文旅好樣板”“文旅好品牌”,為南陽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貢獻內鄉力量。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改革開放的河南實踐之南陽旅遊篇丨內鄉:打造“新引擎” 文旅齊生輝
2023-12-2 9:39:48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內鄉縣四大群眾文化品牌——菊鄉書聲。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宛梆,惠民演出。

打造“鄉村網紅”專題培訓。

“宛梆情新傳承”抖音快手直播。

“樂遊菊鄉暢享春光”美食文化節。

省級示範性鄉村文化合作社——城關鎮戲曲文化合作社。

①2023年文旅消費直播帶貨周。

②“鄉創美拍”助農消費。

③內鄉縣首屆采茶文化節暨文化合作社“四季村晚”啟動現場。

  □朱天玉 王國慶 郭誌峰

  漫步於華燈初上的內鄉縣衙曆史文化街區,歡聲笑語、熱鬧非凡。總投資11.38億元的街區,建築風格與內鄉縣衙一致,總體為“七街八巷”。目前,建成的西區已投入運營,初步形成以商貿、餐飲、休閑、文化演藝為主的服務業集群,被評為“河南省一星級特色商業區”“河南省文化示範園區”“河南省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內鄉縣衙曆史文化街區的成功運營,隻是內鄉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內鄉縣以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為契機,圍繞‘文化為民、文化靠民、文化惠民、文化樂民’,堅持以農村文化引領為主線,以建設‘文旅名縣’為動力,以全麵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為載體,以文化民生為根本,著力做好縣鄉村三級文化陣地建設、文化產品供給、文化活動開展、文化人才培養,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文化滿意度。”內鄉縣委書記張智廣說。

  有耕耘就有收獲。近日,內鄉縣岞曲鎮王井村鄉韻文化合作社、趙店鄉崗堤村曲劇文化合作社被命名為2023年“河南省示範性鄉村文化合作社”,這是繼去年城關鎮戲曲文化合作社、板場鄉民俗文化合作社獲得此項榮譽後,內鄉又獲得的省級表彰。同時,在全省2023年“我的鄉村文化合作社”才藝大賽評選中,南陽市獲獎的4個作品,均為內鄉縣作品。

  內鄉,在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勇往直前。

  塑造公共文化服務“新優勢”

  近年來,內鄉縣委、縣政府完善全縣公共文化服務製度設計,立足寶天曼、縣衙、宛梆三大特色資源優勢,全力推進內鄉縣文旅融合發展,製訂下發了《關於實施文旅名縣戰略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實施方案》《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免費開放工作管理辦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等文件,把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納入縣委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縣政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考核指標體係。把鄉鎮每年5萬元文化活動費、村級每年3000元文化活動費、鄉鎮宣傳文化管理員每月1000元補貼、村級宣傳文化管理員每月300元補貼等,全部納入財政預算予以落實,從根本上解決了鄉村兩級有章理事、有錢辦事、有人管事的問題,為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提供了製度保障和物質基礎。

  投資5.6億元,高標準推進“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宛梆藝術劇院和融媒體中心”建設,高質量建設了內鄉縣衙博物館、宛梆戲曲藝術博物館、寶天曼自然博物館、菊潭古瓷博物館等10個博物館,形成了全市唯一的“博物館之城”現象。投入7.8億元,實現了公共文化服務“六個全覆蓋”,即全縣16個鄉(鎮)、296個村(社區)配備文化管理員全覆蓋,村級文化活動經費全覆蓋,農家書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全覆蓋,宛梆戲曲公益演出、公益電影放映全覆蓋,全縣所有行政村(社區)文化服務中心“七個一”工程全覆蓋,全縣文化管理員培訓和鄉村文化合作社注冊全覆蓋。

  以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為手段,按照“創意驅動、美學引領、藝術點亮、科技賦能、跨界融合”新文旅理念,探索文旅新路徑,用好互聯網傳播和新媒體傳播兩個平台,實現線下演出和線上傳播的有機結合。成立了文旅文創融合數字創意中心,充分利用縣衙、宛梆、鄧瓷、菊鄉等文化元素,植入核心文化IP,借力元宇宙、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手段,創新表達、技術賦能,製作《映像內鄉奇幻記》係列文旅沙盒,實現了文旅資源可視化呈現、互動化傳播、便捷化消費。內鄉宛梆傳承保護中心每周三、周六通過抖音、快手開展“宛梆情·新傳承”線上直播活動,每晚線上觀眾在3萬人以上,三年來,線上觀眾達1000萬人次。“菊鄉書聲”微信朗誦大賽、“非遺”直播文化節、“七夕”直播文化節、“農民豐收節”直播晚會等植入新媒體元素,讓文化活動走上“雲端”,讓老百姓能在手機上“看演出”,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文化體驗。

  內鄉縣以全省第二批公共數字文化工程試點縣為契機,投入500萬元,積極實施鄉鎮圖書分館和數字化建設,建立了“內鄉文化雲”數字平台,在全縣16個鄉鎮文化服務中心建立了圖書分館和數字服務平台,形成了以縣圖書館為總館、鄉鎮圖書館為分館、村農家書屋為終端的公共圖書館城鄉一體化服務體係,實現了數字資源共享。

  今年10月,內鄉縣對全縣文化管理員、文化指導員、民間“村寶”等,開展兩次為期7天的培訓。文化指導員圍繞如何製作短視頻打造“鄉村網紅”這個主題,進行現場教學,實用方法入腦入心。在培訓之前,先建一個學習交流群,每個學員每天製作視頻作品發到群裏,相互學習借鑒,提高學員水平。

  打響文化引領風尚“新品牌”

  過去,在南陽盆地及周邊流傳著:“想看梆子戲,多跑十裏地”“見到宛梆團,心裏格外甜”,宛梆,在內鄉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

  宛梆是流行於河南省南陽市的稀有劇種,已有近百年的曆史。2006年,宛梆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宛梆人多年來堅持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發展,堅持紮根基層、服務群眾,成為保護、傳承、傳播優秀民族文化遺產的一個典範,也成為內鄉“百姓文化舞台”的中堅力量。

  內鄉“百姓文化舞台”,圍繞讀書、唱歌、戲曲、舞蹈四個方麵,創新打造了“菊鄉書聲”“放歌湍河”“出彩宛梆”“舞動內鄉”四大群眾文化品牌,分別叫響了“書香大舞台,悅讀展風采”“草根大舞台,有你更精彩”“戲曲大舞台,想唱你就來”“活力大舞台,激情舞起來”品牌,形成了縣城引領、鄉鎮覆蓋、村級延伸的良好格局。截至目前,菊鄉書聲舉辦了481期,放歌湍河、出彩宛梆、舞動內鄉共舉辦318期。通過供給多樣化、多元化的文化產品,讓群眾成主角、讓草根當明星,實現了送文化、種文化到秀文化,群眾看、群眾唱到群眾演,動起來、跳起來到笑起來的精彩嬗變。特別是內鄉縣菊鄉書聲晨讀晚誦讀書會,自創辦以來,秉承“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宗旨,著力打造開放的閱讀平台、詩意的吟誦舞台、魅力的展示高台,榮獲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優秀閱讀活動品牌”,入選中國圖書館學會《全國縣級圖書館建設和服務創新案例彙編》。

  依托鄉村兩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整合各自特色文化資源,創新打造高品質農村文化綜合體“百姓文化禮堂”51個。圍繞“教育教化、鄉風鄉愁、禮節禮儀、家德家風、文化文藝”定位,做到“大門常開、活動常態、內容常新、隊伍常駐、機製長效”。通過提升文化禮堂設施硬件,豐富農村宣傳教育活動,優化農村精神文化供給,創新完善工作體製機製,促使“百姓文化禮堂”切實成為民有所樂的“會客廳”,農民技術培訓的“孵化器”,“新鄉賢”詩禮教化的潤滑劑。

  實施“公共文化新空間”行動計劃,積極推動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在內鄉縣城,創新打造了78個融合圖書閱讀、藝術展覽、文化沙龍、輕食簡餐等服務的“城市書房”“文化驛站”“城市文化客廳”等新型文化業態,營造小而美的公共服務和藝術空間。在鄉村,因地製宜建設了279個涵蓋鄉村音樂廳、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文化誌願服務站等主題功能空間,成為廣大百姓享受高品質文化生活的重要載體。

  本著自願自發、自娛自樂原則,全縣建立了312個鄉村文化合作社,全縣296個村(社區)實現了文化合作社村村全覆蓋。開展文化合作社才藝大賽活動。創新打造了中國宛梆戲曲藝術節、菊花文化節、寶天曼杜鵑文化節、薩克斯音樂節、農民豐收節、鄉村文化旅遊節等節慶活動,形成了“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的文化現象。開展“鄉創美拍”活動。逐村製作“內鄉美吧”小視頻,打造了一批關注度高、引流度強的“鄉村網紅”,打造了文化合作社四季村晚新品牌。開展“示範性文化合作社”創建活動,創建省級示範性文化合作社4個,縣級32個。在發展條件好的村,積極探索“榮譽社長”製度,開展“文化指導員”試點工作,引導文化合作社深入挖掘當地資源稟賦,融入鄉村振興和公共文化服務格局,使鄉村文化合作社“熱起來”“活起來”“強起來”。截至2023年11月,內鄉縣在國家平台注冊文化誌願者7600餘名,上傳發布“內鄉美吧微視頻”作品46000餘件,選送18個優秀作品參加全省鄉創美拍大賽,各項指標均居全省前列。趙店鄉崗堤村曲劇文化合作社入選《河南省鄉村文化合作社創新案例彙編》,這也是南陽市唯一入選案例。

  打造文旅融合發展“新引擎”

  圍繞省市文旅文創融合戰略、文旅康養融合行動,內鄉縣塘峪康養文旅小鎮應運而生。它位於夏館鎮青杠樹村,距寶天曼景區40公裏,是一個群山環抱、林木茂盛、風景秀麗的高山盆地、天然氧吧。目前,已投資1億元進行河道治理、閘壩蓄水、橋涵建設,旨在打造中原最大的無障礙文旅康養休閑養生基地。

  古樸厚重的吳埡石頭村,見證曆史變遷、享譽中原,被命名為中國景觀村落、中國傳統村落等,將以全要素功能優化提升迎來美麗蝶變。走進近300年曆史的吳埡石頭村,一條投資980萬元、規劃1.4公裏的生態彩色旅遊道路映入眼簾,核心區域石頭院落正在修繕,專用供水線路與汙水管網同步施工,一個傳統古村落精品民宿雛形已現。

  圍繞特色農產品,開發特色旅遊線路,將鄉村作為文化、農業、旅遊相融合的主戰場,著力打造以生態觀光、休閑體驗、科普研學為主要內容的農遊一體新業態。如今,全縣已形成“牧原肉食”“內鄉毛華菊”“赤眉油桃”“餘關核桃”“琴溪湖茶葉”“趙店崗堤金銀花”“福瑞滋金釵石斛”“大橋楊溝柑橘”“伏牛山獼猴桃”等特色農產品和“月季小鎮”“酈邑貢菊產業基地”等為代表的生態旅遊品牌,從而帶動鄉村旅遊、激活文旅消費,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

  以雲露山、二龍山、塘峪、石堂山、寶天曼等為基礎,以“省級鄉村康養旅遊示範村”創建為抓手,依托山水文旅資源豐富、植物多樣性突出等優勢,建設休閑康養基地和康養產業集群,積極開發特色化、差異化、品質化的鄉村康養旅遊產品,完善鄉村康養設施和配套服務,提升鄉村康養旅遊的標準化、品牌化水平。目前,創建省級生態旅遊示範鄉鎮3個,省級鄉村旅遊特色村4家,省級休閑觀光園區3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3家。

  “產村融合”開拓研學旅行。內鄉縣灌漲鎮馬集藝術村、中以農業園是內鄉縣產村融合驅動鄉村振興的先導項目、示範項目。馬集藝術村把糧食、高效農業、文旅等產業導入進去,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格局。中以農業園高效農業通過文化賦能,激活了特色產業新發展,占地6000餘畝的園區既是科研中心、采摘基地,又是休閑觀光園、青少年科普實踐場所。中以農業園、內鄉縣衙、宛梆戲曲藝術博物館、吳埡石村頭、寶天曼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暨世界地質公園、雲露山六個研學基地,被授予“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研學基地”。

  今年以來,內鄉縣先後獲得了“中國最美縣域”“中國最美鄉村旅遊名縣”“2023最佳生態康養旅遊名縣”“河南省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縣”“河南省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縣”“河南省戲曲之鄉”“河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等多項榮譽,呈現出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光明前景。

  “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關鍵在轉變思路、核心在實踐創新、落腳在群眾滿意。”內鄉縣縣長孫紅鑫說。

  麵對未來,內鄉縣積極開辟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形成發展新優勢,在創意創新上做文章、在破題破冰上出點子、在出圈出彩上下功夫,堅持數字賦能文旅、科技賦能文旅、多業賦能文旅,努力打造出更多更響的“文旅好聲音”“文旅好樣板”“文旅好品牌”,為南陽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貢獻內鄉力量。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