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一張永不褪色的照片,
一個終身學習的榜樣,
一個維吾爾族家庭四代人跨越時空堅守五十七年的信仰——
焦裕祿精神在新疆大地的回響
從2023年10月15日到11月19日,在一個多月裏,記者往返新疆哈密與河南蘭考兩地,先後27次采訪阿布列林·阿不列孜與他的家人、朋友、同事、學生以及他無私幫助過的各族群眾,還有焦裕祿的女兒焦守雲。與其說是一次次采訪,不如說是一次次靈魂的洗禮與焦裕祿精神的追尋。
阿布列林在哈密政法係統工作31年,辦理過的近千件案件,件件都是經得起曆史檢驗的鐵案。阿布列林用生命去捍衛法律的尊嚴,被人們譽為“鐵案法官”。每當有人問起他為何有堅如磐石的意誌?阿布列林總是說,力量源自焦裕祿精神。
長篇通訊《一張永不褪色的照片,一個終身學習的榜樣,一個維吾爾族家庭四代人跨越時空堅守五十七年的信仰——焦裕祿精神在新疆大地的回響》由開封日報社策劃,《開封日報》、《汴梁晚報》、《哈密日報》(漢文版與維吾爾文版)聯袂推出。它向人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發源於河南蘭考的焦裕祿精神,何以依托於一篇通訊和一張照片,翻越千山萬水,在2500多公裏之外的哈密、在新疆大地播下了精神的火種,發揚光大,曆久彌新。
■一張永不褪色的照片
■“焦裕祿是我終身學習的榜樣”
■“焦裕祿的好學生”感動了中國
■四代人五十七年跨越時空的傳承
11月20日《開封日報》↓
11月20日《汴梁晚報》↓
焦裕祿同誌是人民的好公仆,是縣委書記的榜樣,也是全黨的榜樣。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永遠不會過時。
——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在調研指導蘭考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強調
記者到蘭考焦裕祿幹部學院采訪焦裕祿的女兒焦守雲。開封日報全媒體記者殷允鵬攝
這是中國新聞史上的高光時刻。
57年前,1966年2月7日,新華社播發穆青、馮健、周原共同采寫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
這一天,寒風中,郵局門口等候報紙到來的讀者隊伍一眼望不到頭。
這一天,中國人用淚水表達著共同的感動。
這一天,在祖國的西部邊陲,在新疆大地,在哈密,一位15歲維吾爾族少年的心,被焦裕祿同誌的事跡深深打動。
這一份感動,跨越時空,曆久彌新。
少年心裏默默許下了一個誓言:向焦裕祿同誌學習,以焦裕祿同誌為榜樣,做“焦裕祿的好學生”!
這個世界上什麼最難?
堅持最難!
堅持是最難的事,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堅持。譬如說,對一個榜樣的學習!譬如說,對一種信仰的堅守!
向焦裕祿同誌學習,以焦裕祿同誌為榜樣,做“焦裕祿的好學生”!這個信念,這位維吾爾族少年從青蔥歲月開始一直堅守了57年!
半個多世紀過去,當年的少年學子已成古稀之年的老者,說到“焦裕祿”這個名字,激動一如當年!
這位老人,名叫阿布列林·阿不列孜。
1966年,在父親的引導下,阿布列林讀了《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這篇報道。自此,他以焦裕祿同誌為榜樣,以焦裕祿同誌為師,做“焦裕祿的好學生”,在新疆大地弘揚踐行焦裕祿精神,57年如一日。
1966年的那篇著名報道,還促使了阿布列林兩年後的蘭考之行,留下了與焦裕祿家人的合影。就是這張珍貴的特殊照片,影響了阿布列林·阿不列孜的一生,四代人57年接力學習弘揚傳承踐行焦裕祿精神。
“57年前,我發誓要做焦裕祿的好學生。57年後的今天,我依然不改初衷。不僅僅是我,我們一家人,我的父親,我的女兒,我的外孫,他們也像我一樣,要一輩子做焦裕祿的好學生,讓焦裕祿精神在新疆大地代代相承……”2023年11月19日,72歲的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在哈密接受記者采訪時,提起焦裕祿精神,依然無比激動。
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是哈密市中級人民法院退休幹部。57年來,阿布列林一家以焦裕祿為榜樣,不輟學習,積極踐行,讓焦裕祿精神在新疆大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此前的11月14日,在河南蘭考焦裕祿幹部學院,焦裕祿的女兒焦守雲收到了阿布列林從2500多公裏之外的哈密委托記者轉交的另一張合影時,感動地說:“一個新疆維吾爾族家庭四代人傳承弘揚焦裕祿精神的堅守讓人敬佩。這張照片太珍貴了!這是我們2016年在新疆一起宣講焦裕祿精神時的合影,與55年前拍的那張合影同樣珍貴!”
一張永不褪色的照片
1966年,阿布列林·阿不列孜15歲,在哈密一中上高一。
一天,阿布列林從父親帶回的《新疆日報》(維吾爾文版)上,讀到了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
文章感人至深,阿布列林一口氣讀完,仍不過癮,當晚又讀了幾遍。57年後,阿布列林對文章中感人的情節,記憶猶新。
“一九六四年五月十四日,焦裕祿同誌不幸逝世了。那一年,他才四十二歲。”《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中這樣寫道。57年間,這篇1966年發表的長篇通訊,令阿布列林無數次流下熱淚。
當時,阿布列林最大的願望就是一定要親自到焦裕祿同誌工作生活過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兩年之後,阿布列林的願望實現了。
1968年2月,阿布列林與5位同伴從上海返回新疆途中,在蘭考下了車。
阿布列林說:“那一天是1968年2月16日。當日淩晨,在蘭考下車後,我們幾個人邊走邊問,找到了正在修建中的焦裕祿烈士陵園(蘭考焦裕祿紀念園)。每人拿出1.5元,合在一起,買了一個花籃。在焦裕祿烈士墓前,我們獻上花籃,然後一字排開,用維吾爾語唱起了《焦裕祿,毛主席的好學生》這首歌,以表達對焦裕祿同誌的緬懷和敬意。”
離開紀念園,阿布列林一行在蘭考中學找到了焦裕祿的女兒焦守雲和兒子焦國慶,然後一起來到焦裕祿家。
當阿布列林看到一個縣委書記的家是那麼簡陋時,他的眼睛濕潤了。“房子是一大間,中間用木柵欄隔開。柵欄上、牆上糊著厚厚的報紙……這哪裏像一個縣委書記的家?”
看到那一幕,阿布列林的內心被深深震撼。
阿布列林(後排右一)1968年第一次去蘭考時與焦裕祿家人的合影。阿布列林供圖
為了留住在蘭考的難忘記憶,阿布列林請來了人民照相館的師傅,為他們一行與焦裕祿家人拍了合影。
回到哈密不久,阿布列林就收到從蘭考寄來的3張照片和一張底片。阿布列林把其中一張鄭重地裝在相框裏,並且多次向家人講述自己在蘭考的所見所聞以及受到的心靈震撼。耳濡目染,阿布列林的父母與兄弟姐妹對焦裕祿的事跡耳熟能詳。隻要來客人,他們就向客人講述焦裕祿的故事。
57年間,阿布列林搬過10次家。每次搬家,這張照片都是家中最重要的珍藏品。取下相框時,阿布列林小心翼翼。到了新家,阿布列林將相框擦拭幹淨,再端端正正地擺放到客廳最醒目的位置。
阿布列林說:“幾十年來,不管生活與工作中遇到多大的困難,隻要看到這張照片,我就會想起焦裕祿同誌,心中就會產生一種力量,那就是‘我要像焦裕祿同誌那樣,在困難麵前逞英雄’。”
阿布列林(左二)與到新疆宣講焦裕祿精神的焦守雲(右二)合影。阿布列林供圖
阿布列林1968年與焦裕祿家人合影的底片,他至今還珍藏著。開封日報全媒體記者盧浩然攝
阿布列林獲“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阿布列林供圖
“焦裕祿是我終身學習的榜樣”
57年間,在焦裕祿精神激勵下,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不論是當農民、當工人、當檢察官、當檢察院黨組書記兼副檢察長,還是當法官、當法院院長,在每一個崗位,他都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工作,像一顆“螺絲釘”,擰到哪兒都不會鬆勁兒。
焦裕祿“革命者要在困難麵前逞英雄”的大無畏精神,激勵著阿布列林在每一個崗位上都要幹出個樣兒。
從蘭考返回哈密不久,阿布列林響應號召,到條件最艱苦的兵團第十三師火箭農場四分場務農,接受再教育。時值春耕,阿布列林雙手磨出好幾個水泡,爛了以後疼得鑽心,但他沒有退縮。“焦裕祿同誌當年為了改變蘭考麵貌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我手上打幾個水泡算什麼呢?”阿布列林說。
在火箭農場幹了近兩年,阿布列林雙手磨出了厚厚的繭子,學會了挖溝、打埂、種瓜、種豆、割葦、割麥、趕車、碾場等全套農活,被農場評為“夏收積極分子”“優秀知識青年”“優秀團員”。
1970年,阿布列林被推薦到當時的哈密地區農機廠,在翻砂車間當翻砂工。當時,翻砂是廠裏最累、最苦、最危險的活兒。說它最危險,是因為幾個人抬的鐵水一旦外泄,輕則致殘,重則喪命。一次,阿布列林與3名工友抬鐵水澆鑄模型時,差點釀成事故。事後,其他幾個人設法離開了翻砂車間。“活兒是危險,但總要有人幹。”阿布列林沒有退縮,依然堅守在翻砂工的崗位上,並且一幹就是9年。9年間,阿布列林年年被廠裏評為“先進生產者”。
1979年,阿布列林調入哈密縣人民檢察院。初來乍到,阿布列林白天工作,晚上捧著法律書自學。憑著刻苦努力,不久,阿布列林就能熟背幾百條法律條款,還能用漢維雙語熟練書寫法律文書。
1984年1月,阿布列林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5年,阿布列林考入新疆政法管理幹部學院,獲得法律專科學曆,學習期間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
在政法係統工作期間,阿布列林深知自己是人民的檢察官、法官,更是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把每一起案件都辦成‘鐵案’,堅決杜絕‘關係案’‘人情案’‘金錢案’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表姐的兒子涉嫌盜竊,阿布列林秉公辦理、不徇私情,以致表姐多年沒再登過阿布列林家的門。由於公正執法,阿布列林曾被人惡意報複。麵對威脅,阿布列林毫不畏懼。他說:“我們的執法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比生命都重要。”
“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是焦裕祿家風中最閃光的遺產。這句話給阿布列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影響著他的一生。阿布列林暗下決心,向焦裕祿看齊。
1988年,年事已高的父親向阿布列林提出,想在生前看到宅基地上的房子建起來。阿布列林當時工資很低,他就在下班之後走街串巷,購買別人家舊房拆下的木料。這時有人提醒他,隻要張張嘴,少什麼物料都會有人送。阿布列林嚴詞拒絕:“清清白白做人,吃飯才能吃得香,睡覺才能睡得踏實!”開始蓋房後,阿布列林又為買不到椽子犯了愁。一個犯罪嫌疑人的父親對阿布列林說:“把我兒子放了,你家的椽子我包了。”阿布列林當時就黑了臉:“我是檢察幹部,絕不會用手中的權力徇私枉法!”蓋蓋停停、停停蓋蓋,一幢僅130平方米的房子,阿布列林用了8年才蓋好。
阿布列林作“弘揚焦裕祿精神做焦裕祿式好黨員好幹部”專題報告。阿布列林供圖
57年間,阿布列林一直嚴格要求自己,也同樣嚴格要求家人。
1992年,一個犯罪嫌疑人的母親拎著白糖、核桃、饢來到阿布列林家,想為兒子說情,被阿布列林嚴詞拒絕。“把東西拿回去!”當時不到4歲的女兒拿了一個核桃,怎麼勸都不撒手。阿布列林急了,一巴掌打在女兒的臉上。女兒大哭,阿布列林的妻子麥爾燕木·蘇菲也急了:“不就是一個核桃嘛,她還是個孩子呀!”說過之後,麥爾燕木抱起女兒回了娘家。氣頭一過,麥爾燕木又帶著女兒回了家。事後,麥爾燕木對阿布列林說自己是理解他的,但當時卻感到委屈。31年後,阿布列林說起此事,對女兒雖然滿懷愧疚,但仍然認為那個核桃不應該拿。“拿一個核桃也是拿!我是黨和人民的檢察官,別人都看著我呢!”
麥爾燕木對阿布列林的工作十分理解與支持,同時也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上,追求進步,並於1994年10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阿布列林有個妹妹叫吾爾也提·阿不列孜,新疆大學法律係畢業後在哈密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吾爾也提在民事法庭工作時,孩子很小,工作繁忙時根本無法照顧孩子,想讓哥哥幫她調到工作稍微輕鬆的科室,被阿布列林婉言拒絕。吾爾也提業務精湛、能力出眾,可是幾次提拔都沒有她的份兒,就因為當時阿布列林是該法院院長。妹妹委屈,哭著問阿布列林:“我是不是你的親妹妹?你是不是我的親哥哥……”一直到阿布列林離開該法院之後,吾爾也提才被提拔為該法院行政庭副庭長。提到阿布列林,吾爾也提總是說:“我的哥哥是紅紅的共產黨員!他一心為公、不徇私情!”
在哈密市圖書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事跡陳列室,記者看到了兩張交款收據。一張寫的是2000年阿布列林的父親生病時使用單位車輛交的150元車費;另一張寫的是2001年阿布列林的父親去世時使用單位車輛交的100元車費。
2003年6月,阿布列林在報銷自己外出培訓學習費用時,發現住宿費發票上多開了1000元,他當即聯係酒店,並退回了發票。這家酒店的經理李霞專門致信,表示為自己身邊有像阿布列林這樣的國家幹部而感到自豪和驕傲。
“任何時候都不能搞特殊化。”阿布列林說,“焦裕祿一生兩袖清風,我要像焦裕祿一樣,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清清白白做人、幹幹淨淨做事,焦裕祿是我終身學習的榜樣。”
焦裕祿“心裏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也是這樣。
1990年8月的一天中午,阿布列林在家休息,忽然聽到“救命”的呼叫聲。原來是鄰居阿皮孜·尕依提家失火了。阿布列林不顧個人安危,幾次衝進火場,搶救出一個大人和一個孩子。事後,他才發現自己的雙膝被磨爛了,兩隻胳膊也被磨出了道道血痕。
不管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阿布列林對各個民族同胞都是一視同仁、飽含深情。
阿布列林有兩個交往多年的漢族朋友,一個是甘肅籍的民工張宏奎,另一個是四川籍的民工向傳書,是他在審理兩人討薪案件時認識的。在阿布列林的督辦下,兩人最終討回了工錢。除了討工錢,兩家人還有一些發愁的事兒:他們都是外地人,戶口不在哈密,一是活兒不好找,二是孩子上學要交比較高的借讀費。了解到這種情況後,阿布列林又四處奔波,了解政策,幫張宏奎、向傳書將戶口轉到了哈密,為他們解除了後顧之憂。在張宏奎、向傳書最艱難的那段日子裏,阿布列林一有空就去他們兩家看看有何困難需要幫助。1999年夏天,張宏奎找不到活兒幹,生活十分困難。正好當時阿布列林工作的單位桌椅板凳需要維修。在阿布列林的幫助聯係下,張宏奎接下這個活兒,幹了半個月,掙了2000元,解了燃眉之急。如今,張宏奎、向傳書的兒女都已經成家立業,事業有成。在阿布列林鼓勵下,張宏奎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年年被其單位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阿布列林與被評為“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的救人英雄王鋒的家人真情交往的民族情誼也十分感人。
王鋒生前係南陽市方城縣廣陽鎮古城村村民。2016年5月18日,麵對無情大火,王鋒三度勇闖火海,先後救出6人,及時呼喊提醒樓上10多名居民下樓。失火樓上居民無一人傷亡,王鋒全身燒傷麵積卻達98%。2016年10月,王鋒因突發感染,不幸病逝。聞訊後,阿布列林十分悲痛。2017年3月27日,在鄭州住院的阿布列林忍著痛,乘車來到200多公裏外的南陽看望王鋒家人,送去哈密紅棗、核桃、葡萄幹、牛奶、饢等新疆特產,還專門贈送了精美的花帽、艾德萊斯圍巾,以表達對已故英雄王鋒及英雄妻子的敬意。後來,王鋒妻子潘品為表達謝意,專程帶著家人前往鄭州醫院看望了患病中的阿布列林。
英雄惜英雄,維吾爾族與漢族同胞之間的真情厚誼讓人感動。
阿布列林獲“時代楷模”稱號。阿布列林供圖
“焦裕祿的好學生”感動了中國
“像焦裕祿一樣兢兢業業、默默無聞、大公無私,盡心盡力工作。”這是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一生真實的寫照。他說:“焦裕祿精神紮根在我的心坎上,不管什麼地方,不管做什麼工作,我就要當一顆‘螺絲釘’,把本職工作做好,不做對不起黨和人民的事。”
幾十年來,阿布列林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努力踐行做“焦裕祿的好學生”的莊嚴承諾。阿布列林先後在哈密市人民檢察院、伊州區人民法院、哈密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31年,辦理過的近千件案件沒有一件錯捕錯訴,沒有一件發回重審,沒有一件改判或提起再審,件件都是經得起曆史檢驗的鐵案,因此被人們譽為“鐵案法官”。
在檢察院、法院工作31年間,阿布列林·阿不列孜用生命去捍衛法律的尊嚴。每當有人問起他為何有堅如磐石的意誌?阿布列林·阿布列孜總是說,力量源自焦裕祿精神。他以焦裕祿同誌為榜樣,努力做“焦裕祿的好學生”。
焦裕祿精神充分體現著人民公仆的本色,體現了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崇高風範。新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主要有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36個民族。學習弘揚傳承焦裕祿精神,對於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推進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在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美麗新疆意義重大。
讓焦裕祿精神代代相承。阿布列林供圖
近10年,退而不休的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將全部精力用在弘揚焦裕祿精神上來。
從2014年8月開始,受中央組織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安排,阿布列林在新疆幹部學院作了4場“弘揚焦裕祿精神做焦裕祿式好黨員好幹部”專題報告,兩場用國家通用語言,兩場用維吾爾語,各族幹部1000多人聽講。
在宣講焦裕祿精神過程中,阿布列林·阿不列孜被聘為焦裕祿幹部學院特聘教授、新疆幹部學院客座教授、哈密市委黨校特聘教授和伊州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弘揚焦裕祿精神做焦裕祿式好黨員好幹部”宣講團副團長。
10年來,阿布列林先後在中國政法大學、北京體育大學、新疆幹部學院、焦裕祿幹部學院、哈密市委黨校、哈密職業技術學院,以及哈密各機關、學校、社區、村莊作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報告和法治講座50多場,聽眾1萬餘人。阿布列林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的報告在新疆黨員幹部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表示,要學習和弘揚焦裕祿同誌親民愛民的公仆情懷、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科學求實的工作作風、迎難而上的堅定意誌和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不斷將學習、踐行的成果轉化為推動各項工作的實際成效。
退休之前,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兩次榮獲三等功,還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評為“先進工作者”,後又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全國檢察係統優秀刑檢幹部”。
2014年9月,阿布列林·阿不列孜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
2014年9月,阿布列林·阿不列孜被中組部、中宣部確定為“最美基層幹部”;
2014年11月,阿布列林·阿不列孜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評為“2014年感動新疆‘十大人物’”;
2015年1月,阿布列林·阿不列孜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個人一等功”;
2016年9月,阿布列林·阿不列孜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2017年2月8日,中央電視台2016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舉行,阿布列林登上了“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頒獎台。
阿布列林被最高人民法院榮記“個人一等功”。阿布列林供圖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曉川這樣評價阿布列林:“他是焦裕祿的好學生,他是把為人民服務作為信仰來尊崇的。”
在感動中國頒獎典禮上,主持人白岩鬆問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快五十年了,您一直希望成為焦裕祿的好學生。今天,如果要是對著焦裕祿這個老師說,您這個學生當得怎麼樣?”
焦裕祿不怕困難,敢於擔當,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也是這樣。在回答白岩鬆提問時,阿布列林說:“我在檢察院也好、法院也好,辦的案子都是刑事案件。因為刑事案件的責任重於泰山,所以我是把案件的質量作為自己的生命線來對待的。在法律麵前人人平等,你不管是什麼民族,都是要遵守國家法律的。”阿布列林當場表示,今後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繼承和弘揚焦裕祿精神,為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作出自己新的貢獻。
2018年3月,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認真審定,《阿布列林——焦裕祿精神的當代傳人》圖書正式出版發行。
蘭考是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是焦裕祿同誌為之奮鬥和獻身的地方,更是全國宣傳學習焦裕祿精神的主陣地。而坐落在蘭考的焦裕祿幹部學院,則將《阿布列林——焦裕祿精神的當代傳人》列為學院指定教材之一。時任焦裕祿幹部學院常務副院長席建設說:“作為一個以弘揚傳承焦裕祿精神為主題的全國黨員領導幹部黨性教育培訓基地,不僅需要有好的教師,還需要有好的教材,《阿布列林——焦裕祿精神的當代傳人》一書進一步豐富了學院的教材體係。”
阿布列林與孩子們在一起。阿布列林供圖
四代人五十七年跨越時空的傳承
焦裕祿為民鞠躬盡瘁,在這個世界上隻生活了短短的42年,卻感動了幾代中國人。
在中國西部邊陲的新疆大地上,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一家四代人也被焦裕祿的事跡深深打動。
阿布列林一家在哈密與焦裕祿畫像合影。開封日報全媒體記者盧浩然攝
阿布列林·阿不列孜的父親阿不列孜·霍加,是哈密市有名的獸醫,曾經擔任巴裏坤縣獸醫站站長、哈密縣獸醫站站長。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發表了穆青等人撰寫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新疆日報》(維吾爾文版)也同日刊載。看到報道後,阿不列孜·霍加仔細閱讀,深受感動。當天,他將報紙借回家中,對幾個孩子說:“河南蘭考出了個優秀縣委書記、好幹部焦裕祿,他為了蘭考人民能過上好日子獻出了生命。你們一定要向焦裕祿學習,將來為國家和社會作貢獻。”
阿不列孜·霍加讓孩子們向焦裕祿學習,自己先學作表率。哈密牧區地域廣闊,為了幫助牧民做好動物疾病防治工作,阿不列孜·霍加長期在牧區巡診,一出去就是幾個月。20世紀80年代,哈密當地出現了一種罕見的皮膚病。患者奇癢難忍,通宵不能入睡,痛苦不堪。阿不列孜·霍加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於是利用自己科學的醫藥知識和幾十年的醫療實踐,研製出了專門治療這種罕見皮膚病的藥膏,幫助3000多名病人擺脫了疾病折磨。由於阿不列孜·霍加工作成績突出,1983年7月,國家民委、科委、勞動人事部向他頒發了獎章和證書;同年12月,農牧漁業部向他頒發了榮譽勳章和榮譽證書。1985年10月,阿不列孜·霍加光榮退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區政府為他頒發了工作30年榮譽證書。阿不列孜·霍加退而不休,從退休後到2001年7月生病去世的16年間,他始終堅持到牧區免費為牧民牧養的牛羊治病。
阿布列林一家,女兒當時才三歲。阿布列林供圖
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在父親的影響和引導下,尤其是在1968年那次蘭考之行後,更是將焦裕祿作為他一生學習的榜樣,不僅踐行做“焦裕祿的好學生”的莊嚴承諾,還一直致力於讓焦裕祿精神在新疆大地開花結果。
阿布列林說:“無論在什麼崗位,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焦裕祿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始終激勵著我,成為我前進道路上強大的精神動力。”
半個多世紀以來,阿布列林堅持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用自己無聲的力量,默默無聞地在新疆大地堅守著自己心中一個樸素而有力的信念——為人民群眾服務。
阿布列林到“焦裕祿薪火社”為學生講焦裕祿的故事。阿布列林供圖
2014年11月,焦裕祿的女兒焦守雲從河南蘭考專程到新疆哈密,帶去了兩尊焦裕祿銅像,一尊贈給了哈密市政府,另一尊贈給了阿布列林。2015年9月,阿布列林將這尊焦裕祿銅像轉贈給了母校哈密一中。在阿布列林倡議下,哈密一中還成立了“焦裕祿薪火社”,讓焦裕祿精神在新疆發揚光大。在“焦裕祿薪火社”講課時,阿布列林動情地說:“我17歲去蘭考,學了一輩子焦裕祿。你們也要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並且將焦裕祿精神發揚光大。”
2016年,阿布列林為哈密二中“焦裕祿書屋”捐贈了價值5000元的圖書。他希望更多的學生能以焦裕祿同誌為榜樣,將來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益的人。
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學習踐行焦裕祿精神的先進事跡被媒體宣傳報道後,在全國尤其是在新疆大地引起了強烈反響。據哈密團市委副書記李生澤介紹,2017年年初,哈密市教育局石油分局舉辦了“學習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先進事跡——追逐榜樣的力量”主題征文大賽,麵向三年級以上4000餘名學生征稿。該教育局從4000餘篇來稿中評選出2000篇優秀稿件,後來又精選出100篇優秀稿件結集成書。李生澤說:“學生們書寫榜樣,是因為他們需要榜樣的力量滋養。學生們學習榜樣,是因為他們的人生需要正確的航向。”采訪中,師生們紛紛說:“焦裕祿精神具有跨越時空的巨大力量,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很多焦裕祿式的好幹部。而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就是活著的焦裕祿、新疆的焦裕祿!”
哈密一中團委書記熱依拉·阿不都說:“學校已將焦裕祿精神的學習列入到教學中,利用國旗下講話、團會、班會等形式,學習焦裕祿事跡,在各民族學生心中植入焦裕祿精神的火種。”
哈密一中高一(2)班學生、焦裕祿薪火社學員迪麗胡瑪爾·阿比利米提說:“焦裕祿薪火社的使命就是學習弘揚踐行偉大的焦裕祿精神,讓焦裕祿精神在祖國的邊疆地區發揚光大,代代相承。”
阿布列林隻有一個女兒,叫阿孜古麗·阿布列林。對女兒十分疼愛的阿布列林,卻曾經因為年僅4歲的女兒拿了犯罪嫌疑人家屬的一個核桃,一巴掌打在了女兒的臉上。
如今已經34歲的阿孜古麗,早已不記得父親當初打她的那一巴掌。因為阿孜古麗早已習慣了父親的嚴格要求,上學就業全憑自己努力。“爸爸不會動用自己的關係給我找工作,但他告訴我要好好學習,盡可能多掌握些技能和本領。”阿孜古麗說。
在阿布列林的鼓勵支持下,阿孜古麗在上大學期間就考取了教師資格證、導遊證、駕駛證。主課之外,她還輔修了教育學、心理學等課程。大學畢業後,阿孜古麗以優異成績入職哈密一中,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阿孜古麗說:“爸爸會為了幫助一個素不相識的人而多方奔走,但不會動用自己的關係為家人謀一丁點私利。上學時,爸爸就要求我向焦裕祿的子女們學習,自強自立。”
阿孜古麗非常認同爸爸說的話:“一個‘核桃關’都過不去,以後就會犯下大錯。”2015年7月,阿孜古麗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講原則,又講感情。”這是與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患難與共、相濡以沫的妻子麥爾燕木對他的評價。
一生學習焦裕祿,在阿布列林心中,焦裕祿的家人也是他的親人。1968年蘭考之行以後,阿布列林想再到蘭考看一看,看看蘭考的變化,看看焦裕祿家人們生活工作得怎麼樣。
2013年年初,阿布列林的女兒阿孜古麗積攢了4個月的工資,想讓父親實現再訪蘭考的心願。一家人想好了,要用這一筆錢到蘭考,找到焦裕祿的家人,與他們一起歡度春節。遺憾的是,再訪蘭考之行卻因為阿布列林80多歲的母親突發腦出血住院而未能成行。
直到2014年6月,應河南省委組織部邀請,受哈密市委特派,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作為哈密市先進模範代表才重返了他46年裏魂牽夢縈的蘭考。
在蘭考,阿布列林與焦裕祿的兒女們見了麵。在蘭考焦裕祿紀念園,阿布列林向焦裕祿烈士墓敬獻了鮮花,並像幾十年前那樣用維吾爾語唱起了《焦裕祿,毛主席的好學生》那首歌。在蘭考焦裕祿同誌紀念館,阿布列林還看到1968年他們一行六人與焦裕祿家人的那張合影,已經被紀念館永久收藏。
阿布列林的女兒阿孜古麗一直為父親感到驕傲與自豪。在工作與生活中,阿孜古麗也以父親為榜樣,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去年,阿孜古麗被公派到河南安陽、紅旗渠等地參觀學習。由於時間不允許,阿孜古麗未能到父親到過的蘭考看一看,成為她的一個遺憾。
阿布列林向外孫講述焦裕祿的故事。開封日報全媒體記者盧浩然攝
阿布列林有兩個可愛的外孫,一個7歲多,另一個5歲多。阿布列林給兩個孩子起名時賦予了特別的含義:大的起名叫安旦爾,維吾爾語的意思是珍貴、典範;小的叫伊利達爾,維吾爾語的意思是親民、愛民。阿布列林希望第四代的孩子們也要以焦裕祿為榜樣,長大了做親民愛民的典範。
阿布列林最愜意的時刻就是站在焦裕祿同誌畫像前,給兩個外孫和哈密市中小學校的學生們講焦裕祿的故事。如今,許多學生見到焦裕祿同誌的畫像就會說:“這是焦裕祿爺爺,他是一個了不起的英雄……我們要向他學習,長大了為人民服務,親民愛民,當榜樣,做典範!”
2023年11月19日,在新疆哈密,記者再次見到了阿布列林·阿不列孜。盡管腰疼得直不起來,也不能久坐,但他仍然咬著牙堅持著修改演講稿。“雖然我退休了,不當領導了,但我還是一名共產黨員。”近兩個月,他先後在哈密市中級人民法院、伊州區人民法院、伊吾縣人民法院、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伊州區政法係統作了5場“弘揚焦裕祿精神做焦裕祿式好黨員好幹部”主題報告,講稿有1萬多字。10年來,盡管他先後作過50餘場關於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的報告,可是他還是對演講內容精益求精,忍著腰間疼痛改了一遍又一遍。阿布列林說:“我這點腰疼不算啥。焦裕祿同誌常常不顧自己的病痛,帶領蘭考人民治理風沙、內澇、鹽堿‘三害’。在焦裕祿同誌紀念館,我見到一把被焦裕祿頂破的藤椅。那時候,焦裕祿的肝病很嚴重。不管是開會、作報告,還是討論問題,他總是高抬右膝頂著肝部。時間長了,那把藤椅右側就被他頂出了一個大洞。就是在那把藤椅上,他忍著劇痛,書寫《蘭考人民多奇誌敢教日月換新天》那篇文章。”
采訪結束之時,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告訴記者:“焦裕祿同誌離世已經將近60年。焦裕祿精神是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焦裕祿的故事永遠鼓舞著後人。”他表示,明年是焦裕祿同誌逝世60周年,他想在適當的時候與妻子一起帶著女兒、外孫三訪蘭考。去蘭考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女兒、外孫到焦裕祿生前學習工作生活的地方看一看,現場感受一下焦裕祿精神的偉大;二是女兒也想帶著兩個孩子與焦裕祿的後代結成對子,共同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讓偉大的焦裕祿精神不僅在河南薪火相傳,也在新疆大地上發揚光大。
從1966年到2023年。
57年過去了,近一個甲子的時光。
歲月無聲,總會給人留下特別難忘的記憶。
焦裕祿,不僅是一個名字,還代表著一種偉大的精神!
焦裕祿精神跨越時空,曆久彌新、熠熠生輝。
這種偉大精神,並不因歲月流逝而褪色,也不因時代變遷而黯淡,具有直指人心、觸動靈魂的力量,並且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2017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強調:“焦裕祿同誌的事跡歸結到一點,就是堅定跟黨走,他一生都在為黨分憂、為黨添彩。焦裕祿精神跨越時空,永遠不會過時,我們要結合時代特點不斷發揚光大。”
焦裕祿精神常青。
焦裕祿精神之所以跨越時空,曆久彌新,是因為這片土地上有無數個像阿布列林·阿不列孜這樣的傳承者、後繼者不斷發揚光大。阿布列林在學習焦裕祿這個榜樣的漫長過程中,自己也成了人們學習的榜樣。他以57年無怨無悔的堅守,為當代中國紅色革命文化這條生生不息的大河增添了來自新疆哈密的新鮮血液。
人們還欣喜地看到,正有無數個黨員幹部,像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一樣默默無聞、甘於寂寞,在平凡的崗位上恪盡職守、愛崗敬業,以焦裕祿同誌為榜樣,以焦裕祿精神為鏡,深學、細照、篤行,學習弘揚焦裕祿同誌“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學習弘揚焦裕祿同誌凡事探求就裏、“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學習弘揚焦裕祿同誌“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麵前逞英雄”的奮鬥精神,學習弘揚焦裕祿同誌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為廣大人民謀福祉而努力探尋,踐行了一個共產黨人的莊嚴承諾,不斷為焦裕祿精神注入新的時代內涵,從而使焦裕祿精神常學常新,成為我國紅色革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穿越時空、生生不息。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習近平總書記一首《念奴嬌·追思焦裕祿》,寫盡焦裕祿的為民情懷與英雄本色,也道出了無數人心中優秀共產黨人的良好形象與精神風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在調研指導蘭考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強調的那樣:“焦裕祿同誌是人民的好公仆,是縣委書記的榜樣,也是全黨的榜樣。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永遠不會過時。”
是的,焦裕祿精神不會過時,也永遠不會過時。
在蘭考焦裕祿幹部學院,焦裕祿女兒焦守雲接受開封日報全媒體記者屈豔枝、盧浩然采訪。開封日報全媒體記者殷允鵬攝
記者劄記
從2023年10月15日到11月19日,在一個多月裏,記者往返新疆哈密與河南蘭考兩地,先後27次采訪阿布列林·阿不列孜與他的家人、朋友、同事、學生以及他無私幫助過的各族群眾,還有焦裕祿的女兒焦守雲。與其說是一次次采訪,不如說是一次次靈魂的洗禮與焦裕祿精神的追尋。
發源於河南蘭考的焦裕祿精神,依托於一篇通訊和一張照片,翻越千山萬水,在2500多公裏之外的哈密、在新疆大地播下了精神的火種,發揚光大,曆久彌新。
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一家四代57年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給了我們一個啟示——
我們每一個人,即使再平凡,也能以焦裕祿精神為標杆,以焦裕祿同誌為榜樣,見賢思齊,做“焦裕祿的好學生”,構築起屬於自己的一片靈魂聖地與精神高地。
57年過去,中國大地創造了無數人間奇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今天重溫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一家四代57年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的故事,仍然能夠感受到一種榜樣的力量、一種英雄的氣概、一種精神的鼓舞、一種價值的追求、一種崇高的境界、一種鮮明的品格、一種堅強的意誌、一種心靈的震撼、一種深刻的啟示、一種不滅的光輝、一種靈魂的洗禮……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一張永不褪色的照片,
一個終身學習的榜樣,
一個維吾爾族家庭四代人跨越時空堅守五十七年的信仰——
焦裕祿精神在新疆大地的回響
從2023年10月15日到11月19日,在一個多月裏,記者往返新疆哈密與河南蘭考兩地,先後27次采訪阿布列林·阿不列孜與他的家人、朋友、同事、學生以及他無私幫助過的各族群眾,還有焦裕祿的女兒焦守雲。與其說是一次次采訪,不如說是一次次靈魂的洗禮與焦裕祿精神的追尋。
阿布列林在哈密政法係統工作31年,辦理過的近千件案件,件件都是經得起曆史檢驗的鐵案。阿布列林用生命去捍衛法律的尊嚴,被人們譽為“鐵案法官”。每當有人問起他為何有堅如磐石的意誌?阿布列林總是說,力量源自焦裕祿精神。
長篇通訊《一張永不褪色的照片,一個終身學習的榜樣,一個維吾爾族家庭四代人跨越時空堅守五十七年的信仰——焦裕祿精神在新疆大地的回響》由開封日報社策劃,《開封日報》、《汴梁晚報》、《哈密日報》(漢文版與維吾爾文版)聯袂推出。它向人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發源於河南蘭考的焦裕祿精神,何以依托於一篇通訊和一張照片,翻越千山萬水,在2500多公裏之外的哈密、在新疆大地播下了精神的火種,發揚光大,曆久彌新。
■一張永不褪色的照片
■“焦裕祿是我終身學習的榜樣”
■“焦裕祿的好學生”感動了中國
■四代人五十七年跨越時空的傳承
11月20日《開封日報》↓
11月20日《汴梁晚報》↓
焦裕祿同誌是人民的好公仆,是縣委書記的榜樣,也是全黨的榜樣。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永遠不會過時。
——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在調研指導蘭考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強調
記者到蘭考焦裕祿幹部學院采訪焦裕祿的女兒焦守雲。開封日報全媒體記者殷允鵬攝
這是中國新聞史上的高光時刻。
57年前,1966年2月7日,新華社播發穆青、馮健、周原共同采寫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
這一天,寒風中,郵局門口等候報紙到來的讀者隊伍一眼望不到頭。
這一天,中國人用淚水表達著共同的感動。
這一天,在祖國的西部邊陲,在新疆大地,在哈密,一位15歲維吾爾族少年的心,被焦裕祿同誌的事跡深深打動。
這一份感動,跨越時空,曆久彌新。
少年心裏默默許下了一個誓言:向焦裕祿同誌學習,以焦裕祿同誌為榜樣,做“焦裕祿的好學生”!
這個世界上什麼最難?
堅持最難!
堅持是最難的事,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堅持。譬如說,對一個榜樣的學習!譬如說,對一種信仰的堅守!
向焦裕祿同誌學習,以焦裕祿同誌為榜樣,做“焦裕祿的好學生”!這個信念,這位維吾爾族少年從青蔥歲月開始一直堅守了57年!
半個多世紀過去,當年的少年學子已成古稀之年的老者,說到“焦裕祿”這個名字,激動一如當年!
這位老人,名叫阿布列林·阿不列孜。
1966年,在父親的引導下,阿布列林讀了《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這篇報道。自此,他以焦裕祿同誌為榜樣,以焦裕祿同誌為師,做“焦裕祿的好學生”,在新疆大地弘揚踐行焦裕祿精神,57年如一日。
1966年的那篇著名報道,還促使了阿布列林兩年後的蘭考之行,留下了與焦裕祿家人的合影。就是這張珍貴的特殊照片,影響了阿布列林·阿不列孜的一生,四代人57年接力學習弘揚傳承踐行焦裕祿精神。
“57年前,我發誓要做焦裕祿的好學生。57年後的今天,我依然不改初衷。不僅僅是我,我們一家人,我的父親,我的女兒,我的外孫,他們也像我一樣,要一輩子做焦裕祿的好學生,讓焦裕祿精神在新疆大地代代相承……”2023年11月19日,72歲的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在哈密接受記者采訪時,提起焦裕祿精神,依然無比激動。
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是哈密市中級人民法院退休幹部。57年來,阿布列林一家以焦裕祿為榜樣,不輟學習,積極踐行,讓焦裕祿精神在新疆大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此前的11月14日,在河南蘭考焦裕祿幹部學院,焦裕祿的女兒焦守雲收到了阿布列林從2500多公裏之外的哈密委托記者轉交的另一張合影時,感動地說:“一個新疆維吾爾族家庭四代人傳承弘揚焦裕祿精神的堅守讓人敬佩。這張照片太珍貴了!這是我們2016年在新疆一起宣講焦裕祿精神時的合影,與55年前拍的那張合影同樣珍貴!”
一張永不褪色的照片
1966年,阿布列林·阿不列孜15歲,在哈密一中上高一。
一天,阿布列林從父親帶回的《新疆日報》(維吾爾文版)上,讀到了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
文章感人至深,阿布列林一口氣讀完,仍不過癮,當晚又讀了幾遍。57年後,阿布列林對文章中感人的情節,記憶猶新。
“一九六四年五月十四日,焦裕祿同誌不幸逝世了。那一年,他才四十二歲。”《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中這樣寫道。57年間,這篇1966年發表的長篇通訊,令阿布列林無數次流下熱淚。
當時,阿布列林最大的願望就是一定要親自到焦裕祿同誌工作生活過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兩年之後,阿布列林的願望實現了。
1968年2月,阿布列林與5位同伴從上海返回新疆途中,在蘭考下了車。
阿布列林說:“那一天是1968年2月16日。當日淩晨,在蘭考下車後,我們幾個人邊走邊問,找到了正在修建中的焦裕祿烈士陵園(蘭考焦裕祿紀念園)。每人拿出1.5元,合在一起,買了一個花籃。在焦裕祿烈士墓前,我們獻上花籃,然後一字排開,用維吾爾語唱起了《焦裕祿,毛主席的好學生》這首歌,以表達對焦裕祿同誌的緬懷和敬意。”
離開紀念園,阿布列林一行在蘭考中學找到了焦裕祿的女兒焦守雲和兒子焦國慶,然後一起來到焦裕祿家。
當阿布列林看到一個縣委書記的家是那麼簡陋時,他的眼睛濕潤了。“房子是一大間,中間用木柵欄隔開。柵欄上、牆上糊著厚厚的報紙……這哪裏像一個縣委書記的家?”
看到那一幕,阿布列林的內心被深深震撼。
阿布列林(後排右一)1968年第一次去蘭考時與焦裕祿家人的合影。阿布列林供圖
為了留住在蘭考的難忘記憶,阿布列林請來了人民照相館的師傅,為他們一行與焦裕祿家人拍了合影。
回到哈密不久,阿布列林就收到從蘭考寄來的3張照片和一張底片。阿布列林把其中一張鄭重地裝在相框裏,並且多次向家人講述自己在蘭考的所見所聞以及受到的心靈震撼。耳濡目染,阿布列林的父母與兄弟姐妹對焦裕祿的事跡耳熟能詳。隻要來客人,他們就向客人講述焦裕祿的故事。
57年間,阿布列林搬過10次家。每次搬家,這張照片都是家中最重要的珍藏品。取下相框時,阿布列林小心翼翼。到了新家,阿布列林將相框擦拭幹淨,再端端正正地擺放到客廳最醒目的位置。
阿布列林說:“幾十年來,不管生活與工作中遇到多大的困難,隻要看到這張照片,我就會想起焦裕祿同誌,心中就會產生一種力量,那就是‘我要像焦裕祿同誌那樣,在困難麵前逞英雄’。”
阿布列林(左二)與到新疆宣講焦裕祿精神的焦守雲(右二)合影。阿布列林供圖
阿布列林1968年與焦裕祿家人合影的底片,他至今還珍藏著。開封日報全媒體記者盧浩然攝
阿布列林獲“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阿布列林供圖
“焦裕祿是我終身學習的榜樣”
57年間,在焦裕祿精神激勵下,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不論是當農民、當工人、當檢察官、當檢察院黨組書記兼副檢察長,還是當法官、當法院院長,在每一個崗位,他都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工作,像一顆“螺絲釘”,擰到哪兒都不會鬆勁兒。
焦裕祿“革命者要在困難麵前逞英雄”的大無畏精神,激勵著阿布列林在每一個崗位上都要幹出個樣兒。
從蘭考返回哈密不久,阿布列林響應號召,到條件最艱苦的兵團第十三師火箭農場四分場務農,接受再教育。時值春耕,阿布列林雙手磨出好幾個水泡,爛了以後疼得鑽心,但他沒有退縮。“焦裕祿同誌當年為了改變蘭考麵貌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我手上打幾個水泡算什麼呢?”阿布列林說。
在火箭農場幹了近兩年,阿布列林雙手磨出了厚厚的繭子,學會了挖溝、打埂、種瓜、種豆、割葦、割麥、趕車、碾場等全套農活,被農場評為“夏收積極分子”“優秀知識青年”“優秀團員”。
1970年,阿布列林被推薦到當時的哈密地區農機廠,在翻砂車間當翻砂工。當時,翻砂是廠裏最累、最苦、最危險的活兒。說它最危險,是因為幾個人抬的鐵水一旦外泄,輕則致殘,重則喪命。一次,阿布列林與3名工友抬鐵水澆鑄模型時,差點釀成事故。事後,其他幾個人設法離開了翻砂車間。“活兒是危險,但總要有人幹。”阿布列林沒有退縮,依然堅守在翻砂工的崗位上,並且一幹就是9年。9年間,阿布列林年年被廠裏評為“先進生產者”。
1979年,阿布列林調入哈密縣人民檢察院。初來乍到,阿布列林白天工作,晚上捧著法律書自學。憑著刻苦努力,不久,阿布列林就能熟背幾百條法律條款,還能用漢維雙語熟練書寫法律文書。
1984年1月,阿布列林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5年,阿布列林考入新疆政法管理幹部學院,獲得法律專科學曆,學習期間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
在政法係統工作期間,阿布列林深知自己是人民的檢察官、法官,更是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把每一起案件都辦成‘鐵案’,堅決杜絕‘關係案’‘人情案’‘金錢案’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表姐的兒子涉嫌盜竊,阿布列林秉公辦理、不徇私情,以致表姐多年沒再登過阿布列林家的門。由於公正執法,阿布列林曾被人惡意報複。麵對威脅,阿布列林毫不畏懼。他說:“我們的執法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比生命都重要。”
“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是焦裕祿家風中最閃光的遺產。這句話給阿布列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影響著他的一生。阿布列林暗下決心,向焦裕祿看齊。
1988年,年事已高的父親向阿布列林提出,想在生前看到宅基地上的房子建起來。阿布列林當時工資很低,他就在下班之後走街串巷,購買別人家舊房拆下的木料。這時有人提醒他,隻要張張嘴,少什麼物料都會有人送。阿布列林嚴詞拒絕:“清清白白做人,吃飯才能吃得香,睡覺才能睡得踏實!”開始蓋房後,阿布列林又為買不到椽子犯了愁。一個犯罪嫌疑人的父親對阿布列林說:“把我兒子放了,你家的椽子我包了。”阿布列林當時就黑了臉:“我是檢察幹部,絕不會用手中的權力徇私枉法!”蓋蓋停停、停停蓋蓋,一幢僅130平方米的房子,阿布列林用了8年才蓋好。
阿布列林作“弘揚焦裕祿精神做焦裕祿式好黨員好幹部”專題報告。阿布列林供圖
57年間,阿布列林一直嚴格要求自己,也同樣嚴格要求家人。
1992年,一個犯罪嫌疑人的母親拎著白糖、核桃、饢來到阿布列林家,想為兒子說情,被阿布列林嚴詞拒絕。“把東西拿回去!”當時不到4歲的女兒拿了一個核桃,怎麼勸都不撒手。阿布列林急了,一巴掌打在女兒的臉上。女兒大哭,阿布列林的妻子麥爾燕木·蘇菲也急了:“不就是一個核桃嘛,她還是個孩子呀!”說過之後,麥爾燕木抱起女兒回了娘家。氣頭一過,麥爾燕木又帶著女兒回了家。事後,麥爾燕木對阿布列林說自己是理解他的,但當時卻感到委屈。31年後,阿布列林說起此事,對女兒雖然滿懷愧疚,但仍然認為那個核桃不應該拿。“拿一個核桃也是拿!我是黨和人民的檢察官,別人都看著我呢!”
麥爾燕木對阿布列林的工作十分理解與支持,同時也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上,追求進步,並於1994年10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阿布列林有個妹妹叫吾爾也提·阿不列孜,新疆大學法律係畢業後在哈密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吾爾也提在民事法庭工作時,孩子很小,工作繁忙時根本無法照顧孩子,想讓哥哥幫她調到工作稍微輕鬆的科室,被阿布列林婉言拒絕。吾爾也提業務精湛、能力出眾,可是幾次提拔都沒有她的份兒,就因為當時阿布列林是該法院院長。妹妹委屈,哭著問阿布列林:“我是不是你的親妹妹?你是不是我的親哥哥……”一直到阿布列林離開該法院之後,吾爾也提才被提拔為該法院行政庭副庭長。提到阿布列林,吾爾也提總是說:“我的哥哥是紅紅的共產黨員!他一心為公、不徇私情!”
在哈密市圖書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事跡陳列室,記者看到了兩張交款收據。一張寫的是2000年阿布列林的父親生病時使用單位車輛交的150元車費;另一張寫的是2001年阿布列林的父親去世時使用單位車輛交的100元車費。
2003年6月,阿布列林在報銷自己外出培訓學習費用時,發現住宿費發票上多開了1000元,他當即聯係酒店,並退回了發票。這家酒店的經理李霞專門致信,表示為自己身邊有像阿布列林這樣的國家幹部而感到自豪和驕傲。
“任何時候都不能搞特殊化。”阿布列林說,“焦裕祿一生兩袖清風,我要像焦裕祿一樣,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清清白白做人、幹幹淨淨做事,焦裕祿是我終身學習的榜樣。”
焦裕祿“心裏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也是這樣。
1990年8月的一天中午,阿布列林在家休息,忽然聽到“救命”的呼叫聲。原來是鄰居阿皮孜·尕依提家失火了。阿布列林不顧個人安危,幾次衝進火場,搶救出一個大人和一個孩子。事後,他才發現自己的雙膝被磨爛了,兩隻胳膊也被磨出了道道血痕。
不管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阿布列林對各個民族同胞都是一視同仁、飽含深情。
阿布列林有兩個交往多年的漢族朋友,一個是甘肅籍的民工張宏奎,另一個是四川籍的民工向傳書,是他在審理兩人討薪案件時認識的。在阿布列林的督辦下,兩人最終討回了工錢。除了討工錢,兩家人還有一些發愁的事兒:他們都是外地人,戶口不在哈密,一是活兒不好找,二是孩子上學要交比較高的借讀費。了解到這種情況後,阿布列林又四處奔波,了解政策,幫張宏奎、向傳書將戶口轉到了哈密,為他們解除了後顧之憂。在張宏奎、向傳書最艱難的那段日子裏,阿布列林一有空就去他們兩家看看有何困難需要幫助。1999年夏天,張宏奎找不到活兒幹,生活十分困難。正好當時阿布列林工作的單位桌椅板凳需要維修。在阿布列林的幫助聯係下,張宏奎接下這個活兒,幹了半個月,掙了2000元,解了燃眉之急。如今,張宏奎、向傳書的兒女都已經成家立業,事業有成。在阿布列林鼓勵下,張宏奎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年年被其單位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阿布列林與被評為“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的救人英雄王鋒的家人真情交往的民族情誼也十分感人。
王鋒生前係南陽市方城縣廣陽鎮古城村村民。2016年5月18日,麵對無情大火,王鋒三度勇闖火海,先後救出6人,及時呼喊提醒樓上10多名居民下樓。失火樓上居民無一人傷亡,王鋒全身燒傷麵積卻達98%。2016年10月,王鋒因突發感染,不幸病逝。聞訊後,阿布列林十分悲痛。2017年3月27日,在鄭州住院的阿布列林忍著痛,乘車來到200多公裏外的南陽看望王鋒家人,送去哈密紅棗、核桃、葡萄幹、牛奶、饢等新疆特產,還專門贈送了精美的花帽、艾德萊斯圍巾,以表達對已故英雄王鋒及英雄妻子的敬意。後來,王鋒妻子潘品為表達謝意,專程帶著家人前往鄭州醫院看望了患病中的阿布列林。
英雄惜英雄,維吾爾族與漢族同胞之間的真情厚誼讓人感動。
阿布列林獲“時代楷模”稱號。阿布列林供圖
“焦裕祿的好學生”感動了中國
“像焦裕祿一樣兢兢業業、默默無聞、大公無私,盡心盡力工作。”這是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一生真實的寫照。他說:“焦裕祿精神紮根在我的心坎上,不管什麼地方,不管做什麼工作,我就要當一顆‘螺絲釘’,把本職工作做好,不做對不起黨和人民的事。”
幾十年來,阿布列林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努力踐行做“焦裕祿的好學生”的莊嚴承諾。阿布列林先後在哈密市人民檢察院、伊州區人民法院、哈密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31年,辦理過的近千件案件沒有一件錯捕錯訴,沒有一件發回重審,沒有一件改判或提起再審,件件都是經得起曆史檢驗的鐵案,因此被人們譽為“鐵案法官”。
在檢察院、法院工作31年間,阿布列林·阿不列孜用生命去捍衛法律的尊嚴。每當有人問起他為何有堅如磐石的意誌?阿布列林·阿布列孜總是說,力量源自焦裕祿精神。他以焦裕祿同誌為榜樣,努力做“焦裕祿的好學生”。
焦裕祿精神充分體現著人民公仆的本色,體現了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崇高風範。新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主要有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36個民族。學習弘揚傳承焦裕祿精神,對於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推進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在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美麗新疆意義重大。
讓焦裕祿精神代代相承。阿布列林供圖
近10年,退而不休的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將全部精力用在弘揚焦裕祿精神上來。
從2014年8月開始,受中央組織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安排,阿布列林在新疆幹部學院作了4場“弘揚焦裕祿精神做焦裕祿式好黨員好幹部”專題報告,兩場用國家通用語言,兩場用維吾爾語,各族幹部1000多人聽講。
在宣講焦裕祿精神過程中,阿布列林·阿不列孜被聘為焦裕祿幹部學院特聘教授、新疆幹部學院客座教授、哈密市委黨校特聘教授和伊州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弘揚焦裕祿精神做焦裕祿式好黨員好幹部”宣講團副團長。
10年來,阿布列林先後在中國政法大學、北京體育大學、新疆幹部學院、焦裕祿幹部學院、哈密市委黨校、哈密職業技術學院,以及哈密各機關、學校、社區、村莊作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報告和法治講座50多場,聽眾1萬餘人。阿布列林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的報告在新疆黨員幹部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表示,要學習和弘揚焦裕祿同誌親民愛民的公仆情懷、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科學求實的工作作風、迎難而上的堅定意誌和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不斷將學習、踐行的成果轉化為推動各項工作的實際成效。
退休之前,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兩次榮獲三等功,還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評為“先進工作者”,後又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全國檢察係統優秀刑檢幹部”。
2014年9月,阿布列林·阿不列孜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
2014年9月,阿布列林·阿不列孜被中組部、中宣部確定為“最美基層幹部”;
2014年11月,阿布列林·阿不列孜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評為“2014年感動新疆‘十大人物’”;
2015年1月,阿布列林·阿不列孜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個人一等功”;
2016年9月,阿布列林·阿不列孜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2017年2月8日,中央電視台2016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舉行,阿布列林登上了“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頒獎台。
阿布列林被最高人民法院榮記“個人一等功”。阿布列林供圖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曉川這樣評價阿布列林:“他是焦裕祿的好學生,他是把為人民服務作為信仰來尊崇的。”
在感動中國頒獎典禮上,主持人白岩鬆問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快五十年了,您一直希望成為焦裕祿的好學生。今天,如果要是對著焦裕祿這個老師說,您這個學生當得怎麼樣?”
焦裕祿不怕困難,敢於擔當,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也是這樣。在回答白岩鬆提問時,阿布列林說:“我在檢察院也好、法院也好,辦的案子都是刑事案件。因為刑事案件的責任重於泰山,所以我是把案件的質量作為自己的生命線來對待的。在法律麵前人人平等,你不管是什麼民族,都是要遵守國家法律的。”阿布列林當場表示,今後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繼承和弘揚焦裕祿精神,為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作出自己新的貢獻。
2018年3月,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認真審定,《阿布列林——焦裕祿精神的當代傳人》圖書正式出版發行。
蘭考是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是焦裕祿同誌為之奮鬥和獻身的地方,更是全國宣傳學習焦裕祿精神的主陣地。而坐落在蘭考的焦裕祿幹部學院,則將《阿布列林——焦裕祿精神的當代傳人》列為學院指定教材之一。時任焦裕祿幹部學院常務副院長席建設說:“作為一個以弘揚傳承焦裕祿精神為主題的全國黨員領導幹部黨性教育培訓基地,不僅需要有好的教師,還需要有好的教材,《阿布列林——焦裕祿精神的當代傳人》一書進一步豐富了學院的教材體係。”
阿布列林與孩子們在一起。阿布列林供圖
四代人五十七年跨越時空的傳承
焦裕祿為民鞠躬盡瘁,在這個世界上隻生活了短短的42年,卻感動了幾代中國人。
在中國西部邊陲的新疆大地上,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一家四代人也被焦裕祿的事跡深深打動。
阿布列林一家在哈密與焦裕祿畫像合影。開封日報全媒體記者盧浩然攝
阿布列林·阿不列孜的父親阿不列孜·霍加,是哈密市有名的獸醫,曾經擔任巴裏坤縣獸醫站站長、哈密縣獸醫站站長。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發表了穆青等人撰寫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新疆日報》(維吾爾文版)也同日刊載。看到報道後,阿不列孜·霍加仔細閱讀,深受感動。當天,他將報紙借回家中,對幾個孩子說:“河南蘭考出了個優秀縣委書記、好幹部焦裕祿,他為了蘭考人民能過上好日子獻出了生命。你們一定要向焦裕祿學習,將來為國家和社會作貢獻。”
阿不列孜·霍加讓孩子們向焦裕祿學習,自己先學作表率。哈密牧區地域廣闊,為了幫助牧民做好動物疾病防治工作,阿不列孜·霍加長期在牧區巡診,一出去就是幾個月。20世紀80年代,哈密當地出現了一種罕見的皮膚病。患者奇癢難忍,通宵不能入睡,痛苦不堪。阿不列孜·霍加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於是利用自己科學的醫藥知識和幾十年的醫療實踐,研製出了專門治療這種罕見皮膚病的藥膏,幫助3000多名病人擺脫了疾病折磨。由於阿不列孜·霍加工作成績突出,1983年7月,國家民委、科委、勞動人事部向他頒發了獎章和證書;同年12月,農牧漁業部向他頒發了榮譽勳章和榮譽證書。1985年10月,阿不列孜·霍加光榮退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區政府為他頒發了工作30年榮譽證書。阿不列孜·霍加退而不休,從退休後到2001年7月生病去世的16年間,他始終堅持到牧區免費為牧民牧養的牛羊治病。
阿布列林一家,女兒當時才三歲。阿布列林供圖
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在父親的影響和引導下,尤其是在1968年那次蘭考之行後,更是將焦裕祿作為他一生學習的榜樣,不僅踐行做“焦裕祿的好學生”的莊嚴承諾,還一直致力於讓焦裕祿精神在新疆大地開花結果。
阿布列林說:“無論在什麼崗位,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焦裕祿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始終激勵著我,成為我前進道路上強大的精神動力。”
半個多世紀以來,阿布列林堅持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用自己無聲的力量,默默無聞地在新疆大地堅守著自己心中一個樸素而有力的信念——為人民群眾服務。
阿布列林到“焦裕祿薪火社”為學生講焦裕祿的故事。阿布列林供圖
2014年11月,焦裕祿的女兒焦守雲從河南蘭考專程到新疆哈密,帶去了兩尊焦裕祿銅像,一尊贈給了哈密市政府,另一尊贈給了阿布列林。2015年9月,阿布列林將這尊焦裕祿銅像轉贈給了母校哈密一中。在阿布列林倡議下,哈密一中還成立了“焦裕祿薪火社”,讓焦裕祿精神在新疆發揚光大。在“焦裕祿薪火社”講課時,阿布列林動情地說:“我17歲去蘭考,學了一輩子焦裕祿。你們也要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並且將焦裕祿精神發揚光大。”
2016年,阿布列林為哈密二中“焦裕祿書屋”捐贈了價值5000元的圖書。他希望更多的學生能以焦裕祿同誌為榜樣,將來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益的人。
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學習踐行焦裕祿精神的先進事跡被媒體宣傳報道後,在全國尤其是在新疆大地引起了強烈反響。據哈密團市委副書記李生澤介紹,2017年年初,哈密市教育局石油分局舉辦了“學習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先進事跡——追逐榜樣的力量”主題征文大賽,麵向三年級以上4000餘名學生征稿。該教育局從4000餘篇來稿中評選出2000篇優秀稿件,後來又精選出100篇優秀稿件結集成書。李生澤說:“學生們書寫榜樣,是因為他們需要榜樣的力量滋養。學生們學習榜樣,是因為他們的人生需要正確的航向。”采訪中,師生們紛紛說:“焦裕祿精神具有跨越時空的巨大力量,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很多焦裕祿式的好幹部。而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就是活著的焦裕祿、新疆的焦裕祿!”
哈密一中團委書記熱依拉·阿不都說:“學校已將焦裕祿精神的學習列入到教學中,利用國旗下講話、團會、班會等形式,學習焦裕祿事跡,在各民族學生心中植入焦裕祿精神的火種。”
哈密一中高一(2)班學生、焦裕祿薪火社學員迪麗胡瑪爾·阿比利米提說:“焦裕祿薪火社的使命就是學習弘揚踐行偉大的焦裕祿精神,讓焦裕祿精神在祖國的邊疆地區發揚光大,代代相承。”
阿布列林隻有一個女兒,叫阿孜古麗·阿布列林。對女兒十分疼愛的阿布列林,卻曾經因為年僅4歲的女兒拿了犯罪嫌疑人家屬的一個核桃,一巴掌打在了女兒的臉上。
如今已經34歲的阿孜古麗,早已不記得父親當初打她的那一巴掌。因為阿孜古麗早已習慣了父親的嚴格要求,上學就業全憑自己努力。“爸爸不會動用自己的關係給我找工作,但他告訴我要好好學習,盡可能多掌握些技能和本領。”阿孜古麗說。
在阿布列林的鼓勵支持下,阿孜古麗在上大學期間就考取了教師資格證、導遊證、駕駛證。主課之外,她還輔修了教育學、心理學等課程。大學畢業後,阿孜古麗以優異成績入職哈密一中,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阿孜古麗說:“爸爸會為了幫助一個素不相識的人而多方奔走,但不會動用自己的關係為家人謀一丁點私利。上學時,爸爸就要求我向焦裕祿的子女們學習,自強自立。”
阿孜古麗非常認同爸爸說的話:“一個‘核桃關’都過不去,以後就會犯下大錯。”2015年7月,阿孜古麗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講原則,又講感情。”這是與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患難與共、相濡以沫的妻子麥爾燕木對他的評價。
一生學習焦裕祿,在阿布列林心中,焦裕祿的家人也是他的親人。1968年蘭考之行以後,阿布列林想再到蘭考看一看,看看蘭考的變化,看看焦裕祿家人們生活工作得怎麼樣。
2013年年初,阿布列林的女兒阿孜古麗積攢了4個月的工資,想讓父親實現再訪蘭考的心願。一家人想好了,要用這一筆錢到蘭考,找到焦裕祿的家人,與他們一起歡度春節。遺憾的是,再訪蘭考之行卻因為阿布列林80多歲的母親突發腦出血住院而未能成行。
直到2014年6月,應河南省委組織部邀請,受哈密市委特派,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作為哈密市先進模範代表才重返了他46年裏魂牽夢縈的蘭考。
在蘭考,阿布列林與焦裕祿的兒女們見了麵。在蘭考焦裕祿紀念園,阿布列林向焦裕祿烈士墓敬獻了鮮花,並像幾十年前那樣用維吾爾語唱起了《焦裕祿,毛主席的好學生》那首歌。在蘭考焦裕祿同誌紀念館,阿布列林還看到1968年他們一行六人與焦裕祿家人的那張合影,已經被紀念館永久收藏。
阿布列林的女兒阿孜古麗一直為父親感到驕傲與自豪。在工作與生活中,阿孜古麗也以父親為榜樣,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去年,阿孜古麗被公派到河南安陽、紅旗渠等地參觀學習。由於時間不允許,阿孜古麗未能到父親到過的蘭考看一看,成為她的一個遺憾。
阿布列林向外孫講述焦裕祿的故事。開封日報全媒體記者盧浩然攝
阿布列林有兩個可愛的外孫,一個7歲多,另一個5歲多。阿布列林給兩個孩子起名時賦予了特別的含義:大的起名叫安旦爾,維吾爾語的意思是珍貴、典範;小的叫伊利達爾,維吾爾語的意思是親民、愛民。阿布列林希望第四代的孩子們也要以焦裕祿為榜樣,長大了做親民愛民的典範。
阿布列林最愜意的時刻就是站在焦裕祿同誌畫像前,給兩個外孫和哈密市中小學校的學生們講焦裕祿的故事。如今,許多學生見到焦裕祿同誌的畫像就會說:“這是焦裕祿爺爺,他是一個了不起的英雄……我們要向他學習,長大了為人民服務,親民愛民,當榜樣,做典範!”
2023年11月19日,在新疆哈密,記者再次見到了阿布列林·阿不列孜。盡管腰疼得直不起來,也不能久坐,但他仍然咬著牙堅持著修改演講稿。“雖然我退休了,不當領導了,但我還是一名共產黨員。”近兩個月,他先後在哈密市中級人民法院、伊州區人民法院、伊吾縣人民法院、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伊州區政法係統作了5場“弘揚焦裕祿精神做焦裕祿式好黨員好幹部”主題報告,講稿有1萬多字。10年來,盡管他先後作過50餘場關於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的報告,可是他還是對演講內容精益求精,忍著腰間疼痛改了一遍又一遍。阿布列林說:“我這點腰疼不算啥。焦裕祿同誌常常不顧自己的病痛,帶領蘭考人民治理風沙、內澇、鹽堿‘三害’。在焦裕祿同誌紀念館,我見到一把被焦裕祿頂破的藤椅。那時候,焦裕祿的肝病很嚴重。不管是開會、作報告,還是討論問題,他總是高抬右膝頂著肝部。時間長了,那把藤椅右側就被他頂出了一個大洞。就是在那把藤椅上,他忍著劇痛,書寫《蘭考人民多奇誌敢教日月換新天》那篇文章。”
采訪結束之時,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告訴記者:“焦裕祿同誌離世已經將近60年。焦裕祿精神是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焦裕祿的故事永遠鼓舞著後人。”他表示,明年是焦裕祿同誌逝世60周年,他想在適當的時候與妻子一起帶著女兒、外孫三訪蘭考。去蘭考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女兒、外孫到焦裕祿生前學習工作生活的地方看一看,現場感受一下焦裕祿精神的偉大;二是女兒也想帶著兩個孩子與焦裕祿的後代結成對子,共同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讓偉大的焦裕祿精神不僅在河南薪火相傳,也在新疆大地上發揚光大。
從1966年到2023年。
57年過去了,近一個甲子的時光。
歲月無聲,總會給人留下特別難忘的記憶。
焦裕祿,不僅是一個名字,還代表著一種偉大的精神!
焦裕祿精神跨越時空,曆久彌新、熠熠生輝。
這種偉大精神,並不因歲月流逝而褪色,也不因時代變遷而黯淡,具有直指人心、觸動靈魂的力量,並且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2017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強調:“焦裕祿同誌的事跡歸結到一點,就是堅定跟黨走,他一生都在為黨分憂、為黨添彩。焦裕祿精神跨越時空,永遠不會過時,我們要結合時代特點不斷發揚光大。”
焦裕祿精神常青。
焦裕祿精神之所以跨越時空,曆久彌新,是因為這片土地上有無數個像阿布列林·阿不列孜這樣的傳承者、後繼者不斷發揚光大。阿布列林在學習焦裕祿這個榜樣的漫長過程中,自己也成了人們學習的榜樣。他以57年無怨無悔的堅守,為當代中國紅色革命文化這條生生不息的大河增添了來自新疆哈密的新鮮血液。
人們還欣喜地看到,正有無數個黨員幹部,像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一樣默默無聞、甘於寂寞,在平凡的崗位上恪盡職守、愛崗敬業,以焦裕祿同誌為榜樣,以焦裕祿精神為鏡,深學、細照、篤行,學習弘揚焦裕祿同誌“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學習弘揚焦裕祿同誌凡事探求就裏、“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學習弘揚焦裕祿同誌“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麵前逞英雄”的奮鬥精神,學習弘揚焦裕祿同誌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為廣大人民謀福祉而努力探尋,踐行了一個共產黨人的莊嚴承諾,不斷為焦裕祿精神注入新的時代內涵,從而使焦裕祿精神常學常新,成為我國紅色革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穿越時空、生生不息。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習近平總書記一首《念奴嬌·追思焦裕祿》,寫盡焦裕祿的為民情懷與英雄本色,也道出了無數人心中優秀共產黨人的良好形象與精神風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在調研指導蘭考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強調的那樣:“焦裕祿同誌是人民的好公仆,是縣委書記的榜樣,也是全黨的榜樣。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永遠不會過時。”
是的,焦裕祿精神不會過時,也永遠不會過時。
在蘭考焦裕祿幹部學院,焦裕祿女兒焦守雲接受開封日報全媒體記者屈豔枝、盧浩然采訪。開封日報全媒體記者殷允鵬攝
記者劄記
從2023年10月15日到11月19日,在一個多月裏,記者往返新疆哈密與河南蘭考兩地,先後27次采訪阿布列林·阿不列孜與他的家人、朋友、同事、學生以及他無私幫助過的各族群眾,還有焦裕祿的女兒焦守雲。與其說是一次次采訪,不如說是一次次靈魂的洗禮與焦裕祿精神的追尋。
發源於河南蘭考的焦裕祿精神,依托於一篇通訊和一張照片,翻越千山萬水,在2500多公裏之外的哈密、在新疆大地播下了精神的火種,發揚光大,曆久彌新。
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一家四代57年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給了我們一個啟示——
我們每一個人,即使再平凡,也能以焦裕祿精神為標杆,以焦裕祿同誌為榜樣,見賢思齊,做“焦裕祿的好學生”,構築起屬於自己的一片靈魂聖地與精神高地。
57年過去,中國大地創造了無數人間奇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今天重溫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一家四代57年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的故事,仍然能夠感受到一種榜樣的力量、一種英雄的氣概、一種精神的鼓舞、一種價值的追求、一種崇高的境界、一種鮮明的品格、一種堅強的意誌、一種心靈的震撼、一種深刻的啟示、一種不滅的光輝、一種靈魂的洗禮……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