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2023年11月21日《河南日報》01、09版
時光的表盤之上,總有一些耀眼時刻,標注曆史的進程。
1978年—2023年,時間走過45年。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位於中原腹地、黃河之濱的鄭州在曆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映射出中國改革開放45年的壯麗圖景。
鬥轉星移,滄桑巨變。鄭州在迭代成長——
建成區麵積從60多平方公裏擴大至近1400平方公裏,總人口從437.9萬人增至近1300萬人,城鎮化率從32.4%提升到79.4%。
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經濟體格”塊頭大起來、筋骨強起來。1978年,鄭州經濟總量僅有20.3億元;1990年,GDP突破百億元大關;2003年,邁入GDP千億元行列;2018年,成功實現“GDP破萬億元、人口破千萬、人均GDP破10萬元”三大突破;2022年,GDP達到1.294萬億元。
2023年前三季度,鄭州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創曆史同期新高,增速全省第一,扛起了“鄭龍頭”勇挑經濟發展大梁的使命擔當。
鄭州在不斷超越——
從普鐵時代的“十”字形交會到高鐵時代的普鐵、高鐵雙“十”字形交會,再到速度經濟時代的“米”字形快速鐵路網;從鄭州機場到“空港新城”,在不斷厚植交通區位這個“最大優勢”的過程中,鄭州成為全國最高等級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空港型和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從60多米高的二七塔到鄭東新區280米高的“大玉米”、285米高的“雙子塔”,城市天際線拉高了,一個個商圈串起城市消費新圖景。
從省會城市到全國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再到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新一線城市、特大城市,榮膺全球經濟競爭力城市百強、全球營商環境友好城市百強,“鄭龍頭”“鄭中心”“國際鄭”成為這座城市新的代名詞。
鄭州在加速崛起——
新的戰略定位,新的使命擔當。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部地區崛起兩大國家戰略“賦能”,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國家級戰略平台“疊加”,鄭州都市圈成為全國第10個獲得國家複函的都市圈……鄭州正越來越多地擔負起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的重任。
鄭州在向新向強——
鄭州西郊,有條路叫棉紡路,印證著鄭州輕紡工業的往昔輝煌。改革開放45年,曾經“紡機一轉,全國穿暖”的“輕紡城”已漸行漸遠。如今,鄭州正在加快培育以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係,擁有超百億級企業17家,各類經營主體近200萬戶,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製造、新材料等6個千億級產業集群,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奮力打造新能源汽車之城、算力之城、超充之城、鑽石(超硬材料)之城、量子之城。
開放發展已成為鄭州的鮮明標識和亮麗主色。搶抓高水平對外開放和共建“一帶一路”機遇,鄭州以做優做強物流樞紐為突破口,創新推動“空中、陸上、網上、海上”四個方麵協同發展,拓展開放空間,從內陸城市走向了開放前沿。
向改革創新要未來。鄭州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和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實施創新發展綜合配套改革,打出科技創新和製度創新兩個輪子一起轉的組合拳,高起點規劃以鄭東新區全域260平方公裏為支撐的中原科技城,推動河南省科學院、中原科技城、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三合一”融合發展,打造環省科學院創新生態圈,加速推進中原醫學科學城在鄭州航空港區建設,著力引進大院名所、科技型“頭部企業”、省內外龍頭企業研發機構、高層次人才團隊,積極參與構建“三足鼎立”的科技創新大格局,讓科技創新成為鄭州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最強音。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鄭州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以“當好國家隊、提升國際化、引領現代化河南建設”為總目標,全麵開展“三標”活動、深入推進“十大戰略”行動,加快創新高地、先進製造業高地、開放高地、人才高地,國際化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基地中的全國重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四高地、一樞紐、一重地、一中心”和鄭州都市圈建設,努力在全省高質量發展中挑大梁、在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中起高峰。
每一次曆史性的抵達,往往也意味著開創性的進發。
時間,開啟新的書寫;鄭州,翻開新的華章。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2023年11月21日《河南日報》01、09版
時光的表盤之上,總有一些耀眼時刻,標注曆史的進程。
1978年—2023年,時間走過45年。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位於中原腹地、黃河之濱的鄭州在曆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映射出中國改革開放45年的壯麗圖景。
鬥轉星移,滄桑巨變。鄭州在迭代成長——
建成區麵積從60多平方公裏擴大至近1400平方公裏,總人口從437.9萬人增至近1300萬人,城鎮化率從32.4%提升到79.4%。
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經濟體格”塊頭大起來、筋骨強起來。1978年,鄭州經濟總量僅有20.3億元;1990年,GDP突破百億元大關;2003年,邁入GDP千億元行列;2018年,成功實現“GDP破萬億元、人口破千萬、人均GDP破10萬元”三大突破;2022年,GDP達到1.294萬億元。
2023年前三季度,鄭州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創曆史同期新高,增速全省第一,扛起了“鄭龍頭”勇挑經濟發展大梁的使命擔當。
鄭州在不斷超越——
從普鐵時代的“十”字形交會到高鐵時代的普鐵、高鐵雙“十”字形交會,再到速度經濟時代的“米”字形快速鐵路網;從鄭州機場到“空港新城”,在不斷厚植交通區位這個“最大優勢”的過程中,鄭州成為全國最高等級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空港型和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從60多米高的二七塔到鄭東新區280米高的“大玉米”、285米高的“雙子塔”,城市天際線拉高了,一個個商圈串起城市消費新圖景。
從省會城市到全國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再到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新一線城市、特大城市,榮膺全球經濟競爭力城市百強、全球營商環境友好城市百強,“鄭龍頭”“鄭中心”“國際鄭”成為這座城市新的代名詞。
鄭州在加速崛起——
新的戰略定位,新的使命擔當。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部地區崛起兩大國家戰略“賦能”,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國家級戰略平台“疊加”,鄭州都市圈成為全國第10個獲得國家複函的都市圈……鄭州正越來越多地擔負起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的重任。
鄭州在向新向強——
鄭州西郊,有條路叫棉紡路,印證著鄭州輕紡工業的往昔輝煌。改革開放45年,曾經“紡機一轉,全國穿暖”的“輕紡城”已漸行漸遠。如今,鄭州正在加快培育以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係,擁有超百億級企業17家,各類經營主體近200萬戶,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製造、新材料等6個千億級產業集群,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奮力打造新能源汽車之城、算力之城、超充之城、鑽石(超硬材料)之城、量子之城。
開放發展已成為鄭州的鮮明標識和亮麗主色。搶抓高水平對外開放和共建“一帶一路”機遇,鄭州以做優做強物流樞紐為突破口,創新推動“空中、陸上、網上、海上”四個方麵協同發展,拓展開放空間,從內陸城市走向了開放前沿。
向改革創新要未來。鄭州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和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實施創新發展綜合配套改革,打出科技創新和製度創新兩個輪子一起轉的組合拳,高起點規劃以鄭東新區全域260平方公裏為支撐的中原科技城,推動河南省科學院、中原科技城、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三合一”融合發展,打造環省科學院創新生態圈,加速推進中原醫學科學城在鄭州航空港區建設,著力引進大院名所、科技型“頭部企業”、省內外龍頭企業研發機構、高層次人才團隊,積極參與構建“三足鼎立”的科技創新大格局,讓科技創新成為鄭州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最強音。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鄭州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以“當好國家隊、提升國際化、引領現代化河南建設”為總目標,全麵開展“三標”活動、深入推進“十大戰略”行動,加快創新高地、先進製造業高地、開放高地、人才高地,國際化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基地中的全國重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四高地、一樞紐、一重地、一中心”和鄭州都市圈建設,努力在全省高質量發展中挑大梁、在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中起高峰。
每一次曆史性的抵達,往往也意味著開創性的進發。
時間,開啟新的書寫;鄭州,翻開新的華章。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