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央媒觀豫丨河南麥播基本結束 播種麵積超8500萬畝
更新時間:2023-11-20 9:34:52    來源:大河網

  記者從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截至11月13日,河南省小麥已播種8505萬畝,占預計播種麵積的99.7%,除信陽麥播進入掃尾階段外,全省麥播基本結束。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河南小麥種植麵積全國第一,產量占全國1/4,糧食總產量連續6年突破1300億斤。今年麥播開始前,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就及時發布2023年麥播技術指導意見,要求各地立足抗災奪豐收,在確保麵積穩定的基礎上,以提高整地、播種和種子處理質量為重點,著力抓好品種布局、深耕耙壓、種子包衣、“四適一壓”播種等關鍵技術措施落實。

  為提高麥播技術的覆蓋率和到位率,河南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積極組織當地農技人員會同各級小麥專家,深入基層生產一線,狠抓麥播各項關鍵技術措施落實,確保技術人員到戶、技術措施到田、技術要領到人。

  種子落地,“管”字上馬。當前,河南小麥已出苗麵積8200萬畝。據介紹,今年河南秋作物收獲整體偏晚,加之10月氣溫比往年偏高,兩因素疊加也致使全省小麥播期比往年同期略晚。由於今年墒情好、播種期氣溫高的情況,時下要對播種較早的麥田及時采用鎮壓等手段防止小麥旺長,還應注意草害的發生,及時進行冬前除草、防治病蟲害等。(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張培奇 範亞旭)

微信截圖_20231120090057.jpg


文章編輯:趙銀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央媒觀豫丨河南麥播基本結束 播種麵積超8500萬畝
    2023-11-20 9:34:52    來源:大河網

      記者從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截至11月13日,河南省小麥已播種8505萬畝,占預計播種麵積的99.7%,除信陽麥播進入掃尾階段外,全省麥播基本結束。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河南小麥種植麵積全國第一,產量占全國1/4,糧食總產量連續6年突破1300億斤。今年麥播開始前,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就及時發布2023年麥播技術指導意見,要求各地立足抗災奪豐收,在確保麵積穩定的基礎上,以提高整地、播種和種子處理質量為重點,著力抓好品種布局、深耕耙壓、種子包衣、“四適一壓”播種等關鍵技術措施落實。

      為提高麥播技術的覆蓋率和到位率,河南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積極組織當地農技人員會同各級小麥專家,深入基層生產一線,狠抓麥播各項關鍵技術措施落實,確保技術人員到戶、技術措施到田、技術要領到人。

      種子落地,“管”字上馬。當前,河南小麥已出苗麵積8200萬畝。據介紹,今年河南秋作物收獲整體偏晚,加之10月氣溫比往年偏高,兩因素疊加也致使全省小麥播期比往年同期略晚。由於今年墒情好、播種期氣溫高的情況,時下要對播種較早的麥田及時采用鎮壓等手段防止小麥旺長,還應注意草害的發生,及時進行冬前除草、防治病蟲害等。(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張培奇 範亞旭)

    微信截圖_20231120090057.jpg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