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曉星 趙若郡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子耀
巍巍青山,蘊藏著多少精彩的故事。11月10日,記者在新縣卡房鄉采訪時,便遇到一位可愛的“帥老頭”和一位可敬的“倔老頭”。
卡房鄉地處大別山深處,境內九女峰綿延秀麗,滴水崖瀑布飛珠濺玉,清秀的山水賦予這裏的人們生存的智慧。
20世紀90年代,卡房鄉人靠種板栗致富,家家都是“萬元戶”。二十多年過去了,時代日新月異,生活日異月殊。
“我現在住的還是當年建的兩層小樓,那時我誇下海口,三十年不過時,不承想才二十幾年,現在鄉裏鄉親都住上了小別墅,我這房子就落伍嘍。”胡河村老支書胡銘祥感慨。
格子襯衫套西裝,垂順的褲子配一雙鋥亮的皮鞋。看得出,胡銘祥是一個時髦又講究的“帥老頭”。
“鄉親們都說我腦袋瓜子精。板栗價格剛開始下跌,我就砍掉板栗樹改種蘋果樹,有人覺得可惜,想著再過兩年板栗價格還會漲起來,但我沒有猶豫。”胡銘祥樂嗬嗬地說。
果不其然,胡銘祥種蘋果又掙了錢,後來隨著市場變化,他又陸續改種桃樹、茶樹、杉樹等,收益都不錯。這兩年,當地政府大力發展油茶種植,胡銘祥也乘著政策東風,穩步擴大油茶種植麵積。
大夥都誇胡銘祥未雨綢繆,及時調整種植結構。胡銘祥說:“這和下棋一樣,走一步你得看十步。致富路上,咱山裏人也要長雙千裏眼、順風耳。”
“帥老頭”總能站在時代的風口上。開過小賣部、辦過鋸木廠的胡銘祥,現在又跟著從事電商的女兒學起了電商銷售,64歲的他還嚐試著出鏡直播,吸引了很多“忘年交”粉絲。
“我還想在電商領域成為‘掘金達人’呢!”說著,老人整了整身上的西裝。你說這老頭帥不帥。
滿山青翠,無限風光。離胡河村不遠的王畈村,72歲的老支書陳仁德每天最開心的時光就是“巡山”。
“我們家的100多畝山地都是他一個人料理,沒有雇人。每天吃完早飯,他就往山上趕,過了中午才回來,年齡大了還是這樣,倔得很。”陳仁德的老伴兒嗔怪道。
房前,幾堆杉樹枝碼得整整齊齊。“這些除雜下來的杉樹枝,都是他‘巡山’時一捆一捆扛回來的,雖說也能賣好幾百塊錢,可心疼他呀。”老伴兒“數落”著陳仁德。
種杉樹,護杉樹,守杉樹……看著一棵棵幼苗長成大樹,陳仁德幾十年如一日地執著堅守。
“我喜歡山,喜歡種樹。杉樹15年成材,有人覺得慢,你會算賬就不慢。”上衣半新不舊,腳踩一雙沾著土的“解放膠鞋”,陳仁德目光炯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就是要咬定青山不放鬆,活著一天就勞動一天,為家庭和社會作貢獻。”言談之間,透著倔強堅毅。
與杉樹為友,與大山做伴,陳仁德日複一日在大山中耕耘,也收到了大山的饋贈。“去年一批杉樹賣了32萬元,通過勞動創造了價值,我覺得很滿足。”老人跟記者分享他的喜悅。
說著,老人拉起記者,非要讓記者隨他去“巡山”,看看他喜歡的這座大山,瞅瞅他心愛的杉樹林……這確實是一個“倔老頭”。
這就是“帥老頭”胡銘祥和“倔老頭”陳仁德的故事。
一個勇立潮頭,與時俱進;一個堅守初心,始終如一。他們性格迥異,卻一樣勤勞智慧,敢幹實幹,在這一方山水中,踐行著自己獨到的生存智慧,追尋著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可愛、可敬!
本報1998年5月8日關於卡房鄉的報道《卡房一日》
“三山”今昔說
青山依舊人未老
□龐向輝
25年前,我走進地處深山的卡房鄉,行走在宛若“世外桃源”的山林溝嶺,感歎鄉親們守望大山耕種希望的幸福生活。
如今的卡房鄉,山還是那座山,人還是那群人,隻是滿目青翠的山腳下多了錯落有致的民居別墅。“除了房子大些,和城裏人相比,什麼都不缺。”胡銘祥當年引以為傲的二層小樓如今也略顯遜色。
在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上,難點在山村,關鍵也在山村。卡房鄉拓展電商,線上線下廣開銷路,將大山賦予的豐富資源變成致富增收的無盡寶庫。不論是電商藍海掘金的胡銘祥,還是執著巡山的陳仁德,都在緊跟潮流與如一堅守中,靠勤勞智慧走出了一條物質富足、精神富有的小康之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種板栗、蘋果,到種茶樹、杉樹和油茶,質樸的卡房鄉人做足大山經濟,在鄉村振興路上追夢、圓夢,在感恩大山饋贈的同時,也用漫山的青翠守護著希望和夢想。
(作者為1998年本報“三山行”大別山采風報道組成員)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曉星 趙若郡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子耀
巍巍青山,蘊藏著多少精彩的故事。11月10日,記者在新縣卡房鄉采訪時,便遇到一位可愛的“帥老頭”和一位可敬的“倔老頭”。
卡房鄉地處大別山深處,境內九女峰綿延秀麗,滴水崖瀑布飛珠濺玉,清秀的山水賦予這裏的人們生存的智慧。
20世紀90年代,卡房鄉人靠種板栗致富,家家都是“萬元戶”。二十多年過去了,時代日新月異,生活日異月殊。
“我現在住的還是當年建的兩層小樓,那時我誇下海口,三十年不過時,不承想才二十幾年,現在鄉裏鄉親都住上了小別墅,我這房子就落伍嘍。”胡河村老支書胡銘祥感慨。
格子襯衫套西裝,垂順的褲子配一雙鋥亮的皮鞋。看得出,胡銘祥是一個時髦又講究的“帥老頭”。
“鄉親們都說我腦袋瓜子精。板栗價格剛開始下跌,我就砍掉板栗樹改種蘋果樹,有人覺得可惜,想著再過兩年板栗價格還會漲起來,但我沒有猶豫。”胡銘祥樂嗬嗬地說。
果不其然,胡銘祥種蘋果又掙了錢,後來隨著市場變化,他又陸續改種桃樹、茶樹、杉樹等,收益都不錯。這兩年,當地政府大力發展油茶種植,胡銘祥也乘著政策東風,穩步擴大油茶種植麵積。
大夥都誇胡銘祥未雨綢繆,及時調整種植結構。胡銘祥說:“這和下棋一樣,走一步你得看十步。致富路上,咱山裏人也要長雙千裏眼、順風耳。”
“帥老頭”總能站在時代的風口上。開過小賣部、辦過鋸木廠的胡銘祥,現在又跟著從事電商的女兒學起了電商銷售,64歲的他還嚐試著出鏡直播,吸引了很多“忘年交”粉絲。
“我還想在電商領域成為‘掘金達人’呢!”說著,老人整了整身上的西裝。你說這老頭帥不帥。
滿山青翠,無限風光。離胡河村不遠的王畈村,72歲的老支書陳仁德每天最開心的時光就是“巡山”。
“我們家的100多畝山地都是他一個人料理,沒有雇人。每天吃完早飯,他就往山上趕,過了中午才回來,年齡大了還是這樣,倔得很。”陳仁德的老伴兒嗔怪道。
房前,幾堆杉樹枝碼得整整齊齊。“這些除雜下來的杉樹枝,都是他‘巡山’時一捆一捆扛回來的,雖說也能賣好幾百塊錢,可心疼他呀。”老伴兒“數落”著陳仁德。
種杉樹,護杉樹,守杉樹……看著一棵棵幼苗長成大樹,陳仁德幾十年如一日地執著堅守。
“我喜歡山,喜歡種樹。杉樹15年成材,有人覺得慢,你會算賬就不慢。”上衣半新不舊,腳踩一雙沾著土的“解放膠鞋”,陳仁德目光炯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就是要咬定青山不放鬆,活著一天就勞動一天,為家庭和社會作貢獻。”言談之間,透著倔強堅毅。
與杉樹為友,與大山做伴,陳仁德日複一日在大山中耕耘,也收到了大山的饋贈。“去年一批杉樹賣了32萬元,通過勞動創造了價值,我覺得很滿足。”老人跟記者分享他的喜悅。
說著,老人拉起記者,非要讓記者隨他去“巡山”,看看他喜歡的這座大山,瞅瞅他心愛的杉樹林……這確實是一個“倔老頭”。
這就是“帥老頭”胡銘祥和“倔老頭”陳仁德的故事。
一個勇立潮頭,與時俱進;一個堅守初心,始終如一。他們性格迥異,卻一樣勤勞智慧,敢幹實幹,在這一方山水中,踐行著自己獨到的生存智慧,追尋著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可愛、可敬!
本報1998年5月8日關於卡房鄉的報道《卡房一日》
“三山”今昔說
青山依舊人未老
□龐向輝
25年前,我走進地處深山的卡房鄉,行走在宛若“世外桃源”的山林溝嶺,感歎鄉親們守望大山耕種希望的幸福生活。
如今的卡房鄉,山還是那座山,人還是那群人,隻是滿目青翠的山腳下多了錯落有致的民居別墅。“除了房子大些,和城裏人相比,什麼都不缺。”胡銘祥當年引以為傲的二層小樓如今也略顯遜色。
在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上,難點在山村,關鍵也在山村。卡房鄉拓展電商,線上線下廣開銷路,將大山賦予的豐富資源變成致富增收的無盡寶庫。不論是電商藍海掘金的胡銘祥,還是執著巡山的陳仁德,都在緊跟潮流與如一堅守中,靠勤勞智慧走出了一條物質富足、精神富有的小康之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種板栗、蘋果,到種茶樹、杉樹和油茶,質樸的卡房鄉人做足大山經濟,在鄉村振興路上追夢、圓夢,在感恩大山饋贈的同時,也用漫山的青翠守護著希望和夢想。
(作者為1998年本報“三山行”大別山采風報道組成員)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