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科技日報記者 孫越 通訊員 張海軍
河南省盧氏縣官道口鎮,在古時是著名的官道隘口,長安、洛陽之間交通和南下荊襄的必經之地,延續到今天,古鎮還有著“兩京官道,所願皆達”的文化IP。如今的官道口鎮以蘋果和秋月梨生產聞名四方,深秋時節,正是果紅梨黃時,濃鬱果香正沿著昔日官道飄散向五湖四海。
11月4日,來到位於山頂的官道口鎮果嶺村,記者看到,蘋果園一眼望不到邊,公路在果園中穿行,空氣中充滿香甜的味道。“這裏海拔較高、光照充足、雨量適中,是中國黃土高原優質果品適生區。2019年,盧氏縣引進我們在官道口鎮成立了鑫生源果業公司。我們在果嶺村流轉土地4000餘畝發展蘋果產業,在耿家莊村、寨上村流轉土地2000餘畝發展秋月梨。目前,基地已完成投資2.5億元,栽植果樹115萬株,還建起了萬噸果品冷藏庫、智能分揀線、物聯網。”鑫盛源果業公司負責人徐欣說。
在果嶺村綿延不絕的果園中,記者看到果樹頂上架有防雹網,果樹旁邊豎有一排排銀色反光板、底下有反光地膜。據介紹,這樣立體化的布設可以立體式地增加光照,讓蘋果周身著色。果園有“煙富八、煙富六、華碩、維納斯黃金”等4個新優品種,實施了矮砧集約栽培、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綠色防控、果園機械化應用四項新技術,著力打造全國一流的優質果品生產基地。
陣陣的果香中,果嶺村村民陰彥軍和來自欒川縣的楊花榮、張翠紅正在采收蘋果。和他們一樣,整個蘋果園有600餘人正在忙著采收。近年來,“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給村民帶來了豐厚的收入,也給當地大力發展蘋果產業提供了充足動力。官道口鎮副鎮長、村黨支部書記袁平方告訴記者,村黨支部和龍頭企業緊密合作,按照“土地集約化、農民職業化、經營特色化、銷售直營化”的發展理念,把旅遊觀光、果品采摘、運動休閑等業態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租金、薪金、股金的“三金”模式,帶動群眾和集體致富增收。
在果園中,袁平方、徐欣現場算起了收入賬:“一是土地流轉收租金,果品產業基地流轉土地6000畝,畝年租金500元,群眾地租一年收入300萬元;二是勞務就業賺薪金,每年吸納1600餘名群眾務工,年人均增收一萬餘元;三是資產入股分股金,由村黨支部牽頭,合作社以集體房屋、土地等資源資產入股參與分紅,涉及的村已累計獲得定額分紅近100萬元。”
“現在正是果樹成長期,產量、效益每年比上年翻一番。”徐欣說,“今年蘋果產量可達900萬斤,產值6000萬元,秋月梨產量600萬斤,產值3000萬元,果園兩三年後達產穩產,年產值可達2億元以上。”目前,鑫生源果業公司已在鄭州、洛陽等地開設專營店30餘家,建成了鄭州運營中心。
果嶺村地處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南部邊緣,曾是出了名的貧困村,山塬相接、溝壑相連。發展蘋果產業以來,旱塬變綠洲、窮山長成花果山,果嶺村成了遠近聞名的“明星村”。去年,果嶺村獲得農業農村部“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命名,自然村甕觀村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受訪者供圖)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科技日報記者 孫越 通訊員 張海軍
河南省盧氏縣官道口鎮,在古時是著名的官道隘口,長安、洛陽之間交通和南下荊襄的必經之地,延續到今天,古鎮還有著“兩京官道,所願皆達”的文化IP。如今的官道口鎮以蘋果和秋月梨生產聞名四方,深秋時節,正是果紅梨黃時,濃鬱果香正沿著昔日官道飄散向五湖四海。
11月4日,來到位於山頂的官道口鎮果嶺村,記者看到,蘋果園一眼望不到邊,公路在果園中穿行,空氣中充滿香甜的味道。“這裏海拔較高、光照充足、雨量適中,是中國黃土高原優質果品適生區。2019年,盧氏縣引進我們在官道口鎮成立了鑫生源果業公司。我們在果嶺村流轉土地4000餘畝發展蘋果產業,在耿家莊村、寨上村流轉土地2000餘畝發展秋月梨。目前,基地已完成投資2.5億元,栽植果樹115萬株,還建起了萬噸果品冷藏庫、智能分揀線、物聯網。”鑫盛源果業公司負責人徐欣說。
在果嶺村綿延不絕的果園中,記者看到果樹頂上架有防雹網,果樹旁邊豎有一排排銀色反光板、底下有反光地膜。據介紹,這樣立體化的布設可以立體式地增加光照,讓蘋果周身著色。果園有“煙富八、煙富六、華碩、維納斯黃金”等4個新優品種,實施了矮砧集約栽培、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綠色防控、果園機械化應用四項新技術,著力打造全國一流的優質果品生產基地。
陣陣的果香中,果嶺村村民陰彥軍和來自欒川縣的楊花榮、張翠紅正在采收蘋果。和他們一樣,整個蘋果園有600餘人正在忙著采收。近年來,“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給村民帶來了豐厚的收入,也給當地大力發展蘋果產業提供了充足動力。官道口鎮副鎮長、村黨支部書記袁平方告訴記者,村黨支部和龍頭企業緊密合作,按照“土地集約化、農民職業化、經營特色化、銷售直營化”的發展理念,把旅遊觀光、果品采摘、運動休閑等業態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租金、薪金、股金的“三金”模式,帶動群眾和集體致富增收。
在果園中,袁平方、徐欣現場算起了收入賬:“一是土地流轉收租金,果品產業基地流轉土地6000畝,畝年租金500元,群眾地租一年收入300萬元;二是勞務就業賺薪金,每年吸納1600餘名群眾務工,年人均增收一萬餘元;三是資產入股分股金,由村黨支部牽頭,合作社以集體房屋、土地等資源資產入股參與分紅,涉及的村已累計獲得定額分紅近100萬元。”
“現在正是果樹成長期,產量、效益每年比上年翻一番。”徐欣說,“今年蘋果產量可達900萬斤,產值6000萬元,秋月梨產量600萬斤,產值3000萬元,果園兩三年後達產穩產,年產值可達2億元以上。”目前,鑫生源果業公司已在鄭州、洛陽等地開設專營店30餘家,建成了鄭州運營中心。
果嶺村地處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南部邊緣,曾是出了名的貧困村,山塬相接、溝壑相連。發展蘋果產業以來,旱塬變綠洲、窮山長成花果山,果嶺村成了遠近聞名的“明星村”。去年,果嶺村獲得農業農村部“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命名,自然村甕觀村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受訪者供圖)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