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精神的力量丨焦桐,一個熠熠生輝的“精神坐標”
更新時間:2023-11-3 9:54:49    來源:大河網



大河網訊(記者 臧小景)一個人、一棵樹、一種精神、一個產業,在紅色蘭考彙集。從排內澇、戰風沙、治鹽堿,我們看到了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好幹部焦裕祿。一直以來,焦裕祿精神並未隨著時間流逝而消減,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永遠不會過時。

11月1日,“精神的力量——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曆史的豐碑上”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紅色蘭考,采訪團前往焦桐廣場、焦裕祿幹部學院、縣展覽館、東壩頭鎮黃河灣等地,挖掘和探尋焦裕祿精神背後的精神內核,引領新時代⻘年繼承和發揚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係。

樹下悟初心,焦桐成為一個熠熠生輝的“精神坐標”

蘭考“三害”,風沙為最。焦裕祿同誌汲取幹部群眾智慧,找到了廣植泡桐治理風沙的良方。

“我們大家麵前所看到的這棵樹,就是1963年春,焦書記親手栽下的一棵泡桐樹,60年過去了,如今它已經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樹高24.6米,樹圍約4.33米,三個成年人伸開雙臂才能夠勉強將它合抱一圈,蘭考人民親切地稱它為‘焦桐’。”講解員介紹道。

在焦桐廣場,亭亭如蓋的焦桐樹下,采訪團一同瞻仰焦裕祿當年親手栽下的“焦桐”。大家靜靜聆聽,佇立仰望,用心感受焦裕祿書記留下的“財富”,60年來,焦桐成為一個熠熠生輝的“精神坐標”。

“如今,在蘭考泡桐種植麵積已經達到了20萬畝的規模,蘭考人民利用泡桐做原料生產的家具、民族樂器等產品,也已遠銷美國、加拿大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講解員說,泡桐產業成為蘭考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可以這麼說,當年焦裕祿為蘭考人民建造了一座真正的“綠色銀行”。

如果清晨您從這裏路過,不論刮風還是下雨,總能看到有這樣一位老人在焦桐下掃落葉,為焦桐培土澆水,這位老人姓魏,今年80多歲,在這裏已經照看焦桐幾十年。

“俺掃到現在都成習慣了,就像吃飯一樣,一天不掃,俺這心裏就覺得缺了點啥。俺都想好了,等老了掃不動了,俺就把它交給兒子,讓他繼續把這棵泡桐樹給照看好。”問及堅持來掃落葉的原因時,魏大爺連連讚歎焦書記是個好人。

您好,焦裕祿!今天我們努力答好新時代“趕考”卷

“同學們好,現在是你們的入學考試環節,請大家觀看屏幕上的這張試卷,在心中默默思考答案:一、您對焦裕祿的第一印象是什麼?二、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焦裕祿,您覺得哪句話最為貼切?……”

當日下午,焦裕祿幹部學院培訓教師秦夢潔帶大家進入《您好!焦裕祿》沉浸式課堂。一幕幕場景、一件件實物、一張張珍貴的曆史圖片穿越時空,生動演繹焦裕祿同誌在洛礦、尉氏、蘭考的工作片段。

在蘭考的475天,焦裕祿總是到最困難的地方蹲點調研,發現和培育了韓村的精神、秦寨的決心、趙垛樓的幹勁、雙楊樹的道路、壩子的風格五個先進典型,抓典型樹樣板,迅速掀起治“三害”高潮。

課堂上,學員們真聽、真看、真感受,把自己當作焦裕祿同誌的家屬、戰友、同事,開啟一場黨性教育的思維“狂飆”之旅。

“上完《您好!焦裕祿》這堂課,我被焦裕祿的一心為民、對黨無限忠誠的精神深深感動,也讓我對焦裕祿精神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一位中央網絡媒體的青年記者說。

“古語說見賢思齊,我們都要保持趕考路上的清醒,自我革命的勇氣,努力答好新時代‘趕考’卷。”培訓課堂結束時,講解員說。

在場的采訪團成員紛紛表示,作為媒體人,更要學習傳承弘揚好焦裕祿精神,深入踐行新聞“四力”,把焦裕祿精神融入新聞宣傳工作。

沙灘變成綠洲,黃河灣年接待遊客量已達20餘萬人次

黃昏時分,駐足蘭考縣東壩頭鎮黃河灘邊,夕陽染紅了黃河水,靜水深流,寬闊浩蕩,抬頭遠望,芳草萋萋,鬱鬱蒼蒼,九曲黃河萬裏沙的雄渾與遼遠展現在眼前。

黃河灣位於蘭考縣東壩頭鎮,是九曲黃河的最後一道彎,滾滾奔騰的黃河水造成東壩頭河段呈“U”字形。

“大家都知道,黃河具有銅頭、鐵尾、豆腐腰之稱,我們大家現在所站的位置就是豆腐腰地段。”講解員介紹道。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黃河水患問題。多年來,蘭考縣通過對黃河的保護與治理,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東壩頭鎮昔日沙灘變成綠洲,成為當地一個重要的文化旅遊地,截至目前,黃河灣年接待量達20餘萬人次。

近年來,蘭考縣圍繞黃河灣修建了52公裏的高標準旅遊環線和25公裏的人行過道。黃河灣兩岸成為苜蓿草種植基地,種植麵積將近10萬畝,每年都會有大雁、白鷺、天鵝等200多種野生動物在這裏棲息和繁衍。

講解員告訴記者,過去的“風沙、內澇、鹽堿地”再也找不到了,百萬畝的災害土地已經全部變成了豐收的良田,目前蘭考縣已成為全國糧食主要生產基地,全國小麥、棉花生產百強縣,黃河真正成為一條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據悉,未來蘭考縣將繼續發揚焦裕祿精神,穩步推進文化旅遊強縣建設,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黃河生態資源及鄉村旅遊資源,開發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產品,樹立蘭考的旅遊品牌。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精神的力量丨焦桐,一個熠熠生輝的“精神坐標”
2023-11-3 9:54:49    來源:大河網



大河網訊(記者 臧小景)一個人、一棵樹、一種精神、一個產業,在紅色蘭考彙集。從排內澇、戰風沙、治鹽堿,我們看到了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好幹部焦裕祿。一直以來,焦裕祿精神並未隨著時間流逝而消減,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永遠不會過時。

11月1日,“精神的力量——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曆史的豐碑上”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紅色蘭考,采訪團前往焦桐廣場、焦裕祿幹部學院、縣展覽館、東壩頭鎮黃河灣等地,挖掘和探尋焦裕祿精神背後的精神內核,引領新時代⻘年繼承和發揚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係。

樹下悟初心,焦桐成為一個熠熠生輝的“精神坐標”

蘭考“三害”,風沙為最。焦裕祿同誌汲取幹部群眾智慧,找到了廣植泡桐治理風沙的良方。

“我們大家麵前所看到的這棵樹,就是1963年春,焦書記親手栽下的一棵泡桐樹,60年過去了,如今它已經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樹高24.6米,樹圍約4.33米,三個成年人伸開雙臂才能夠勉強將它合抱一圈,蘭考人民親切地稱它為‘焦桐’。”講解員介紹道。

在焦桐廣場,亭亭如蓋的焦桐樹下,采訪團一同瞻仰焦裕祿當年親手栽下的“焦桐”。大家靜靜聆聽,佇立仰望,用心感受焦裕祿書記留下的“財富”,60年來,焦桐成為一個熠熠生輝的“精神坐標”。

“如今,在蘭考泡桐種植麵積已經達到了20萬畝的規模,蘭考人民利用泡桐做原料生產的家具、民族樂器等產品,也已遠銷美國、加拿大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講解員說,泡桐產業成為蘭考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可以這麼說,當年焦裕祿為蘭考人民建造了一座真正的“綠色銀行”。

如果清晨您從這裏路過,不論刮風還是下雨,總能看到有這樣一位老人在焦桐下掃落葉,為焦桐培土澆水,這位老人姓魏,今年80多歲,在這裏已經照看焦桐幾十年。

“俺掃到現在都成習慣了,就像吃飯一樣,一天不掃,俺這心裏就覺得缺了點啥。俺都想好了,等老了掃不動了,俺就把它交給兒子,讓他繼續把這棵泡桐樹給照看好。”問及堅持來掃落葉的原因時,魏大爺連連讚歎焦書記是個好人。

您好,焦裕祿!今天我們努力答好新時代“趕考”卷

“同學們好,現在是你們的入學考試環節,請大家觀看屏幕上的這張試卷,在心中默默思考答案:一、您對焦裕祿的第一印象是什麼?二、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焦裕祿,您覺得哪句話最為貼切?……”

當日下午,焦裕祿幹部學院培訓教師秦夢潔帶大家進入《您好!焦裕祿》沉浸式課堂。一幕幕場景、一件件實物、一張張珍貴的曆史圖片穿越時空,生動演繹焦裕祿同誌在洛礦、尉氏、蘭考的工作片段。

在蘭考的475天,焦裕祿總是到最困難的地方蹲點調研,發現和培育了韓村的精神、秦寨的決心、趙垛樓的幹勁、雙楊樹的道路、壩子的風格五個先進典型,抓典型樹樣板,迅速掀起治“三害”高潮。

課堂上,學員們真聽、真看、真感受,把自己當作焦裕祿同誌的家屬、戰友、同事,開啟一場黨性教育的思維“狂飆”之旅。

“上完《您好!焦裕祿》這堂課,我被焦裕祿的一心為民、對黨無限忠誠的精神深深感動,也讓我對焦裕祿精神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一位中央網絡媒體的青年記者說。

“古語說見賢思齊,我們都要保持趕考路上的清醒,自我革命的勇氣,努力答好新時代‘趕考’卷。”培訓課堂結束時,講解員說。

在場的采訪團成員紛紛表示,作為媒體人,更要學習傳承弘揚好焦裕祿精神,深入踐行新聞“四力”,把焦裕祿精神融入新聞宣傳工作。

沙灘變成綠洲,黃河灣年接待遊客量已達20餘萬人次

黃昏時分,駐足蘭考縣東壩頭鎮黃河灘邊,夕陽染紅了黃河水,靜水深流,寬闊浩蕩,抬頭遠望,芳草萋萋,鬱鬱蒼蒼,九曲黃河萬裏沙的雄渾與遼遠展現在眼前。

黃河灣位於蘭考縣東壩頭鎮,是九曲黃河的最後一道彎,滾滾奔騰的黃河水造成東壩頭河段呈“U”字形。

“大家都知道,黃河具有銅頭、鐵尾、豆腐腰之稱,我們大家現在所站的位置就是豆腐腰地段。”講解員介紹道。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黃河水患問題。多年來,蘭考縣通過對黃河的保護與治理,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東壩頭鎮昔日沙灘變成綠洲,成為當地一個重要的文化旅遊地,截至目前,黃河灣年接待量達20餘萬人次。

近年來,蘭考縣圍繞黃河灣修建了52公裏的高標準旅遊環線和25公裏的人行過道。黃河灣兩岸成為苜蓿草種植基地,種植麵積將近10萬畝,每年都會有大雁、白鷺、天鵝等200多種野生動物在這裏棲息和繁衍。

講解員告訴記者,過去的“風沙、內澇、鹽堿地”再也找不到了,百萬畝的災害土地已經全部變成了豐收的良田,目前蘭考縣已成為全國糧食主要生產基地,全國小麥、棉花生產百強縣,黃河真正成為一條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據悉,未來蘭考縣將繼續發揚焦裕祿精神,穩步推進文化旅遊強縣建設,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黃河生態資源及鄉村旅遊資源,開發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產品,樹立蘭考的旅遊品牌。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