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開欄的話丨大山巍巍,鍾靈毓秀。生活其中的人們在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中,發生著怎樣的故事?
25年前,本報曾派青年記者深入太行、伏牛、大別三山,開展“三山行”主題采訪活動,探訪深山群眾的生活原態,記述他們為擺脫貧困的各種探索。
25年後,站在新的曆史節點,本報組織青年記者“再向三山行”,以“舊聞”篇目為線索,尋找當年那人那村那事,見證新時代深山群眾生活的新變化,采擷那裏在“兩山”實踐和鄉村振興中的新故事。
今日起,本報先行推出“再向三山行·大別山采風”一組稿子,此後伏牛山、太行山兩組報道也將陸續與讀者見麵。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任國戰 趙春喜 馬小剛
深秋,車行山中,滿目是綠。
漫山遍野,茶田連綿,層層鋪開的綠意將大山緊緊包裹。這山中,這綠裏,到底蘊蓄著山民們怎樣的夢想?
山叫四望山。因從海拔900多米的主峰上遠眺,可望見河南信陽、桐柏以及湖北隨州、應山四地,故而得名。
四望山村即位於四望山主峰腳下,屬信陽市溮河區溮河港鎮。
緊臨公路,村民劉庭富家粉牆紅瓦,依山傍水。
屋前一角,菇棚內菌棒整齊碼放,一朵朵香菇綻放如傘,散發著陣陣清香。
路對麵,劉庭富家的茶田鬱鬱蔥蔥,麻櫟樹、橡樹、雲杉、板栗、河柳俏立其間,映山紅、三角楓紅韻點點。
“現在,村裏種香菇的少了,大都種茶葉了。”圍坐小院,劉庭富和我們講起了四望山村的茶、菇軼事。
20多年前,依靠當地的麻櫟樹資源,四望山村家家戶戶發展椴木香菇,遠近聞名。由於長年無節製地濫伐,村民忽然發現,山裏的麻櫟樹越來越少了。
“種菇砍樹,可樹就那麼多,砍完了咋辦?”劉庭富和鄉親們心裏不踏實了。幾番商議,他們改為發展袋料香菇,情況才漸漸好轉。
在當地政府引導下,村民在種菇之餘開始嚐試種茶。林茶共生,不但收入有了新進項,還可以改善生態,留住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青山。
起初,大夥兒對種茶沒經驗,鬧出了不少笑話。“100斤的茶籽,能種兩畝地,卻盡著三分地可勁撒。密度大,養分跟不上,茶自然長不好。”憶起當時的情景,劉庭富忍俊不禁。
幾經嚐試,村民們漸漸摸準了門道。
村上的茶田也由最初幾家幾戶零零星星的三五畝,發展到現如今家家戶戶幾十畝、上百畝。
劉庭富家現在種有2萬棒香菇、40多畝茶田。說起種茶,談起林茶共生的“生態經”,劉庭富頭頭是道。
“香菇的生長收獲期也就五六個月,剩下的日子種茶,兩不耽誤。咱農民掙的就是出力錢,隻要肯出力,日子就差不了。”
從發展椴木香菇到袋料香菇,再到如今滿山的茶田,村民的收入實現“三級跳”。
“日子好過了,但咋能更好?”“還有啥致富新路子?”“除了茶,我們還能做什麼?”像這樣的討論,每隔幾天就會在村“兩委”會上出現一次。
指著門前去年剛修好的旅遊公路,村黨支部書記邱元明若有所思地對我們說:“路子都是一步步蹚著走出來的。發展茶產業絕不是致富的終點,但便捷的交通卻會讓鄉親們的致富路越走越寬。”
“公路連著致富路,好日子永遠在明天。”溮河港鎮副鎮長劉強告訴我們,綠水青山就是四望山發展的底氣。溮河區是信陽毛尖的主產區,讓村民在家門口生態致富,鎮裏有責任,更有信心。
隨著旅遊公路的開通,邱元明和村“兩委”也在謀劃下一盤大棋:
繼續發展茶產業及優質茶產業加工;加強對食用菌生產的生態化引導;依托高山地理優勢和豐富的水資源,申報純淨水廠,增加村集體收入……
除了茶山,借助村中鄂豫邊區中共信應地委機關報《先鋒報》創刊舊址等紅色遺址,將紅色資源和綠色旅遊結合起來,把民宿和農家樂辦出自己的特色。
未來是美好的,放手去幹就是了。
由四望山村一路向北10餘裏,便是郝家衝村。
新晉網紅打卡地何家寨露營基地便在這裏。一座座白色的帳篷客房猶如盛開的茶花開在連綿的茶山上。中秋、國慶假期,這裏接待遊客量達到3萬人次,100多間特色民宿提前一個月便被預訂一空……
答案似乎呼之欲出。今日何家寨紅火的旅遊場景,何嚐不是四望山村茶旅融合發展的“可視”未來。
人不負青山,青山何曾負過人。憑借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茶資源優勢,溮河區正在將“茶園變公園,茶區變景區,茶山變金山”的理念深耕厚植,信陽茶產業的名片正越叫越響。
臨別時,眺望四望山村青翠的茶山,仿佛又看到劉庭富向我們揮手告別:“下次再來就不一樣啦!”
好的,我們下次一定再來!
河南日報1998年5月9日關於四望山村的報道《香菇的壽命有多長》。
“三山”今昔說
從菇滿園到茶滿山
□曾慶峰
致富路上,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歇。
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地處兩省四縣交界的偏遠山村四望山,不甘守著窮山薄田,積極尋求自己的發展之路。
1982年,四望山人外出學到了椴木香菇栽培技術,大夥一哄而上,就地伐木搞香菇,不到十年,主要原料麻櫟樹種枯竭,使得香菇栽培難以為繼。
1998年,我走進四望山。種香菇依然是村民的主要收入,袋料香菇代替了椴木香菇,村民們也學會了“規劃”:對主要原料雜木砍伐一批、再生一批,不能再走涸澤而漁的老路了。
2023年,河南日報記者再訪四望山。村民已經很少種香菇了,村頭的茶田鬱鬱蔥蔥、各色經濟林俏立其間。該村地處信陽毛尖的主產區,在當地政府引導下,村民開始發展茶產業,在家門口念起了生態經。如今,旅遊公路開通了,農家樂和民宿也在規劃建設中,一幅林茶共生、“紅”“綠”相融的生態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從菇滿園到茶滿山,四望山人終於找到了因地製宜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致富之路。四望山的發展實踐證明: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致富之路才能長久!而它的發展之路,不正是茶鄉信陽無數個山村探尋致富的縮影嗎?(作者為1998年河南日報“三山行”大別山采風報道組成員)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開欄的話丨大山巍巍,鍾靈毓秀。生活其中的人們在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中,發生著怎樣的故事?
25年前,本報曾派青年記者深入太行、伏牛、大別三山,開展“三山行”主題采訪活動,探訪深山群眾的生活原態,記述他們為擺脫貧困的各種探索。
25年後,站在新的曆史節點,本報組織青年記者“再向三山行”,以“舊聞”篇目為線索,尋找當年那人那村那事,見證新時代深山群眾生活的新變化,采擷那裏在“兩山”實踐和鄉村振興中的新故事。
今日起,本報先行推出“再向三山行·大別山采風”一組稿子,此後伏牛山、太行山兩組報道也將陸續與讀者見麵。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任國戰 趙春喜 馬小剛
深秋,車行山中,滿目是綠。
漫山遍野,茶田連綿,層層鋪開的綠意將大山緊緊包裹。這山中,這綠裏,到底蘊蓄著山民們怎樣的夢想?
山叫四望山。因從海拔900多米的主峰上遠眺,可望見河南信陽、桐柏以及湖北隨州、應山四地,故而得名。
四望山村即位於四望山主峰腳下,屬信陽市溮河區溮河港鎮。
緊臨公路,村民劉庭富家粉牆紅瓦,依山傍水。
屋前一角,菇棚內菌棒整齊碼放,一朵朵香菇綻放如傘,散發著陣陣清香。
路對麵,劉庭富家的茶田鬱鬱蔥蔥,麻櫟樹、橡樹、雲杉、板栗、河柳俏立其間,映山紅、三角楓紅韻點點。
“現在,村裏種香菇的少了,大都種茶葉了。”圍坐小院,劉庭富和我們講起了四望山村的茶、菇軼事。
20多年前,依靠當地的麻櫟樹資源,四望山村家家戶戶發展椴木香菇,遠近聞名。由於長年無節製地濫伐,村民忽然發現,山裏的麻櫟樹越來越少了。
“種菇砍樹,可樹就那麼多,砍完了咋辦?”劉庭富和鄉親們心裏不踏實了。幾番商議,他們改為發展袋料香菇,情況才漸漸好轉。
在當地政府引導下,村民在種菇之餘開始嚐試種茶。林茶共生,不但收入有了新進項,還可以改善生態,留住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青山。
起初,大夥兒對種茶沒經驗,鬧出了不少笑話。“100斤的茶籽,能種兩畝地,卻盡著三分地可勁撒。密度大,養分跟不上,茶自然長不好。”憶起當時的情景,劉庭富忍俊不禁。
幾經嚐試,村民們漸漸摸準了門道。
村上的茶田也由最初幾家幾戶零零星星的三五畝,發展到現如今家家戶戶幾十畝、上百畝。
劉庭富家現在種有2萬棒香菇、40多畝茶田。說起種茶,談起林茶共生的“生態經”,劉庭富頭頭是道。
“香菇的生長收獲期也就五六個月,剩下的日子種茶,兩不耽誤。咱農民掙的就是出力錢,隻要肯出力,日子就差不了。”
從發展椴木香菇到袋料香菇,再到如今滿山的茶田,村民的收入實現“三級跳”。
“日子好過了,但咋能更好?”“還有啥致富新路子?”“除了茶,我們還能做什麼?”像這樣的討論,每隔幾天就會在村“兩委”會上出現一次。
指著門前去年剛修好的旅遊公路,村黨支部書記邱元明若有所思地對我們說:“路子都是一步步蹚著走出來的。發展茶產業絕不是致富的終點,但便捷的交通卻會讓鄉親們的致富路越走越寬。”
“公路連著致富路,好日子永遠在明天。”溮河港鎮副鎮長劉強告訴我們,綠水青山就是四望山發展的底氣。溮河區是信陽毛尖的主產區,讓村民在家門口生態致富,鎮裏有責任,更有信心。
隨著旅遊公路的開通,邱元明和村“兩委”也在謀劃下一盤大棋:
繼續發展茶產業及優質茶產業加工;加強對食用菌生產的生態化引導;依托高山地理優勢和豐富的水資源,申報純淨水廠,增加村集體收入……
除了茶山,借助村中鄂豫邊區中共信應地委機關報《先鋒報》創刊舊址等紅色遺址,將紅色資源和綠色旅遊結合起來,把民宿和農家樂辦出自己的特色。
未來是美好的,放手去幹就是了。
由四望山村一路向北10餘裏,便是郝家衝村。
新晉網紅打卡地何家寨露營基地便在這裏。一座座白色的帳篷客房猶如盛開的茶花開在連綿的茶山上。中秋、國慶假期,這裏接待遊客量達到3萬人次,100多間特色民宿提前一個月便被預訂一空……
答案似乎呼之欲出。今日何家寨紅火的旅遊場景,何嚐不是四望山村茶旅融合發展的“可視”未來。
人不負青山,青山何曾負過人。憑借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茶資源優勢,溮河區正在將“茶園變公園,茶區變景區,茶山變金山”的理念深耕厚植,信陽茶產業的名片正越叫越響。
臨別時,眺望四望山村青翠的茶山,仿佛又看到劉庭富向我們揮手告別:“下次再來就不一樣啦!”
好的,我們下次一定再來!
河南日報1998年5月9日關於四望山村的報道《香菇的壽命有多長》。
“三山”今昔說
從菇滿園到茶滿山
□曾慶峰
致富路上,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歇。
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地處兩省四縣交界的偏遠山村四望山,不甘守著窮山薄田,積極尋求自己的發展之路。
1982年,四望山人外出學到了椴木香菇栽培技術,大夥一哄而上,就地伐木搞香菇,不到十年,主要原料麻櫟樹種枯竭,使得香菇栽培難以為繼。
1998年,我走進四望山。種香菇依然是村民的主要收入,袋料香菇代替了椴木香菇,村民們也學會了“規劃”:對主要原料雜木砍伐一批、再生一批,不能再走涸澤而漁的老路了。
2023年,河南日報記者再訪四望山。村民已經很少種香菇了,村頭的茶田鬱鬱蔥蔥、各色經濟林俏立其間。該村地處信陽毛尖的主產區,在當地政府引導下,村民開始發展茶產業,在家門口念起了生態經。如今,旅遊公路開通了,農家樂和民宿也在規劃建設中,一幅林茶共生、“紅”“綠”相融的生態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從菇滿園到茶滿山,四望山人終於找到了因地製宜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致富之路。四望山的發展實踐證明: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致富之路才能長久!而它的發展之路,不正是茶鄉信陽無數個山村探尋致富的縮影嗎?(作者為1998年河南日報“三山行”大別山采風報道組成員)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