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河南許智電力科技有限公司技師張佩然(右)正在指導企業職工組裝高低壓開關櫃。韓春光 攝
河南舒萊衛生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線的機長,正在操作自動化生產設備。韓春光 攝
許昌美尚服飾有限公司職工在研究對比服裝款式。韓春光 攝
□本報記者 韓春光
金秋時節,許昌美尚服飾有限公司機聲隆隆,47歲的機修工陳柱權正在巡視。陳柱權過去曾在廣東打工,月工資僅3000元左右,且工作不穩定。通過培訓拿到電工證後,2019年返鄉,順利應聘到許昌美尚服飾有限公司,如今每月工資8500元。
一隅之光,折射的是我省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提高普通勞動者持證率、就業率和增收率,實現從“就業難”到“好就業”再到“就好業”躍升的全貌。更多勞動者像陳柱權一樣,通過技能培訓掌握了一技之長,獲得了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
一個亟待破解的困境
“沒啥專業技能,對企業貢獻不大,老板咋可能給發高薪?”今年40歲、在河南許智電力科技有限公司裝配車間工作的張佩然發自肺腑地說,20多歲時,他就到廣東一些城郊小廠打工,雖是大專學曆,但由於缺乏專業技能,他的月工資多年來徘徊在1500元左右。
“盡管這些小廠提供免費住宿,我自己省吃儉用,可由於收入太低,每月除去吃穿花銷,兜裏還是所剩無幾,成了標準的‘月光族’。”張佩然回憶自己10多年前在廣東打工時的經曆感慨不已。
今年28歲、在許昌美尚服飾有限公司工作的張永勝有著同樣的感受。“2015年,我大學畢業後,曾在北京、武漢等地打工,由於沒專業技能,剛畢業那幾年,我的月工資不足2000元。當時我看到有少數同事——持有技能證書的職工,每月工資七八千元,我就很羨慕。”
張佩然、張永勝的話,道出了無數缺乏技能的普通勞動者的共同感受。通過掌握技能獲得體麵和穩定的工作,讓“工作有盼頭、努力有方向”,是許許多多普通勞動者樸素的心願。
而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新業態的快速產生,卻讓大多數普通勞動者的致富之路變得更為坎坷。
據統計,我省5700萬勞動適齡人口,技能人才隻有900多萬,其中高技能人才隻有200多萬,占比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技工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級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超過2。高技能崗位“有活缺人幹”,沒有技能的群體“有人沒活幹”,技能人才的短缺,不僅嚴重影響著普通勞動者收入水平的穩定提高,更難以對現代化河南建設形成有力支撐。
“‘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正是瞄準了這一民生痛點和發展堵點而推出的。”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說,“通過專業化、職業化的技能提升,培養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人才,對勞動者個人價值實現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將起到根本性促進作用。”
一條築基賦能的路徑
人人持證、技能河南——簡簡單單的幾個字。
到2025年,全省持證人員總量達3000萬,基本建成全國技能人才高地,到2035年,從業人員基本實現“人人持證”,實現“技能河南”目標——一個宏大的規劃。
一個目標,幾組數字,猶如咫尺應須論萬裏,映照出的是一個激蕩人心的發展圖景,是數千萬人的命運轉折。
張佩然和張永勝的人生經曆,是這個發展圖景中一抹亮麗的色彩。
幾年前,張佩然回到家鄉,通過當地人社部門組織的培訓考試後,他取得了電氣助理工程師證,月工資一下漲到6000元。隨後,張永勝也通過考評拿到了技師證書,工資上漲到了如今的8500元。
一技在身,一證在手,一條致富路在腳下鋪就。張佩然說,這個職稱證書,是社會對自己技能、經驗的認可,代表著被尊重,也給個人帶來實際的回報。“有專業的技能,掙的是過去的幾倍,我現在對生活又充滿信心。”
持證、就業、增收,張佩然、張永勝的人生故事,來自政府、企業、學校和培訓機構的協同發力,更來自“人人持證、技能河南”的築基賦能。
在河南化工技師學院,有這樣一批學生,他們還沒畢業,就被“預定”到清華、北大、中科院等頂尖高校和研究院實習或工作。這主要得益於這些學生熟練掌握了電子顯微鏡技術。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進步和科研水平提升,電子顯微鏡等先進分析儀器的應用範圍日益廣泛。在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下,電子顯微鏡技術專業學生成了‘香餑餑’。”該校專業教師杜銘說。
“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中,持證率、就業率和增收率是體現技能培訓效果的衡量標準。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說,“在實施過程中,我省聚焦重點人群,緊扣發展戰略要求,精準對接產業、就業需求,促進教學與產業相融,培訓與就業銜接,勞動者的持證率、就業率、增收率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勞動者從中獲益。”
今年上半年,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在全省12個地市組織開展調研顯示,技能培訓對象96.2%對參加培訓滿意,74.7%的人獲得培訓評價機構推薦就業,78.2%的人收入水平明顯提升。
一次從大到強的躍升
“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實施兩年,一組數字耀人眼目——
2021年10月至2023年8月,我省依托職業技能院校、社會培訓機構、企業經營主體等,共開展技能培訓867.92萬人次,新增技能人才779萬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66.47萬人,全省技能人才達1679萬人,占就業人員的比例達35.1%。
這組數字,是高質量就業和高質量產業協同發展的正向循環和相互促進。
“去年,我們公司產量突破16萬台,產值突破145億元,再創曆史新高。公司的快速發展急需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技能人才隊伍。”奇瑞汽車河南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張莉莉說。
“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的推進,有效解決了技能人才缺乏這一困擾企業已久的難題,“有活缺人幹”“有人沒活幹”的結構性矛盾也得以緩解。
“近兩年,奇瑞汽車與開封技師學院緊密合作,累計選拔、招聘900餘名員工參加企業新型學徒製培訓。”張莉莉說。目前,公司擁有高級工900餘人,高級技師300餘人,去年整車一次交檢合格率提升5%,高素質人才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支撐作用明顯加強。
這組數字,是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這一社會新風尚的鍛造與重塑。
不久前,河南工學院電纜工程學院馬佳樂與中天科技海纜有限公司順利簽約,如今已離開校園奔赴工作崗位,預計年薪能達到9萬元。
簽約當天,他的3300餘名學弟學妹也大多找到了心儀的企業,崗位涉及機械製造、電子信息、軟件服務、礦業開采、電氣設備、科技服務等20多個行業,月薪大都在5000元至8000元,有些甚至突破了萬元。
“通過學習技術技能實現了理想就業,體現出更大的勞動價值,這種示範效應會吸引更多的普通勞動者選擇走技能就業、技能致富這條路,推動我省從人口大省向人才強省躍升,最終形成人的素質提高和產業發展的相呼應、做大蛋糕和分享成果的正激勵。”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說。
記者手記
技能成就出彩人生
□本報記者 韓春光
今年40歲的張佩然,20多歲時就到廣東打工,雖是大專畢業生,但無專業技能的他,月工資多年徘徊在1500元左右。如今取得電氣助理工程師證,月工資漲到了6000元。張永勝在北京、武漢打工時,曾因無技師證月工資不足2000元,如今拿到技師證後,每月工資8500元……
從對一線熟練技術工人的采訪中,記者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職業技能的提升對於個人就業增收、企業發展壯大、社會經濟繁榮,尤其是建設現代產業體係、推動製造業走向高端,增強發展競爭力等,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培訓獲得認證的勞動力,才是適應未來發展的主力軍。
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技能人才的堅實支撐。尤其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下,許多製造業都正在加速向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專業技能人才尤其是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斷攀升,更加顯現出“就業難”與“技工荒”兩個問題的並存。要解決這個結構性矛盾,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一支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技能是就業的保障。希望政府、社會、企業共同創造圓夢的舞台,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激勵更多的一線工人尤其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助力他們憑借高超的技能,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在成就自己的同時,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人物故事
何大姐改行記
□本報記者 韓春光 本報通訊員 徐培
前兩天,南召縣太山廟鄉梁溝村婦女何保琴返鄉,眾姐妹紛紛上門詢問她在上海啥情況。何保琴感慨地說:“過去聽人說過‘證件人生’,當時不理解,到了大城市,我算理解了。沒有證書,在外難找活,幸虧我拿了個職業技能證書。憑著這個證,我在上海月工資上萬元。姐妹們趁年輕,多參加培訓、多學技能,拿個證書,對自己將來發展有好處。”
今年40多歲的何保琴,高中畢業後,曾在娘家學過編織地毯的手藝。20世紀80年代,正是南召縣手工地毯加工業鼎盛時期,許多農村姑娘紛紛加入織毯大軍,何保琴就是其中一個。進入2000年,南召地毯加工業進入低穀。何保琴也就轉了行,從事花生種植,偶爾再賣些玉製品,收入還算可以。但隨著丈夫外出打工,一個人在家的何保琴,收入逐漸下滑。
前些年,何保琴看到鄰村賣大蒸饃生意好,就在院子裏支起大鍋台,蒸起大蒸饃。在村黨支部、村委會的支持下,“何大姐大蒸饃”從小山村走進南召縣城、南陽市區。每年春節前後,何保琴的生意非常紅火。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賣大蒸饃季節性強,單幹這生意也不是長久之計。幾年前,鄉政府組織農村婦女參加職業技能培訓,何保琴積極參加,認真學習,經過考試,順利拿到家政服務中級崗位證書。
憑借證書,何保琴很快在上海找到了家政服務的工作,月薪穩穩地領到10000多元。“有證書一是好找工作,二是工資高,這是我的切身體會。”何保琴反複地對家鄉的姐妹們說。
何保琴持證打工,是太山廟鄉眾多打工者中的一例。該鄉山崗坡地多,人均耕地少,19個行政村15個環鴨河口水庫。為增加廣大農民的收入,近年來,鄉黨委、鄉政府加大了技能培訓力度,變在政府機關集中培訓改為下鄉設點培訓,變追求培訓數量為提高培訓質量,改統一培訓內容為精準培訓,農民需要啥技術,就上門培訓啥技術。主要組織農民參加電工、焊工、架子工、家政服務、汽修等培訓,讓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持證闖天下。
“目前,我們鄉正在積極探索通過與技校聯合的方式,讓廣大青年農民工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能,從而提高其持證率、就業率和增加收入。”太山廟鄉主抓技能培訓工作的鄉黨委副書記黃喜表示。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河南許智電力科技有限公司技師張佩然(右)正在指導企業職工組裝高低壓開關櫃。韓春光 攝
河南舒萊衛生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線的機長,正在操作自動化生產設備。韓春光 攝
許昌美尚服飾有限公司職工在研究對比服裝款式。韓春光 攝
□本報記者 韓春光
金秋時節,許昌美尚服飾有限公司機聲隆隆,47歲的機修工陳柱權正在巡視。陳柱權過去曾在廣東打工,月工資僅3000元左右,且工作不穩定。通過培訓拿到電工證後,2019年返鄉,順利應聘到許昌美尚服飾有限公司,如今每月工資8500元。
一隅之光,折射的是我省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提高普通勞動者持證率、就業率和增收率,實現從“就業難”到“好就業”再到“就好業”躍升的全貌。更多勞動者像陳柱權一樣,通過技能培訓掌握了一技之長,獲得了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
一個亟待破解的困境
“沒啥專業技能,對企業貢獻不大,老板咋可能給發高薪?”今年40歲、在河南許智電力科技有限公司裝配車間工作的張佩然發自肺腑地說,20多歲時,他就到廣東一些城郊小廠打工,雖是大專學曆,但由於缺乏專業技能,他的月工資多年來徘徊在1500元左右。
“盡管這些小廠提供免費住宿,我自己省吃儉用,可由於收入太低,每月除去吃穿花銷,兜裏還是所剩無幾,成了標準的‘月光族’。”張佩然回憶自己10多年前在廣東打工時的經曆感慨不已。
今年28歲、在許昌美尚服飾有限公司工作的張永勝有著同樣的感受。“2015年,我大學畢業後,曾在北京、武漢等地打工,由於沒專業技能,剛畢業那幾年,我的月工資不足2000元。當時我看到有少數同事——持有技能證書的職工,每月工資七八千元,我就很羨慕。”
張佩然、張永勝的話,道出了無數缺乏技能的普通勞動者的共同感受。通過掌握技能獲得體麵和穩定的工作,讓“工作有盼頭、努力有方向”,是許許多多普通勞動者樸素的心願。
而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新業態的快速產生,卻讓大多數普通勞動者的致富之路變得更為坎坷。
據統計,我省5700萬勞動適齡人口,技能人才隻有900多萬,其中高技能人才隻有200多萬,占比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技工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級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超過2。高技能崗位“有活缺人幹”,沒有技能的群體“有人沒活幹”,技能人才的短缺,不僅嚴重影響著普通勞動者收入水平的穩定提高,更難以對現代化河南建設形成有力支撐。
“‘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正是瞄準了這一民生痛點和發展堵點而推出的。”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說,“通過專業化、職業化的技能提升,培養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人才,對勞動者個人價值實現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將起到根本性促進作用。”
一條築基賦能的路徑
人人持證、技能河南——簡簡單單的幾個字。
到2025年,全省持證人員總量達3000萬,基本建成全國技能人才高地,到2035年,從業人員基本實現“人人持證”,實現“技能河南”目標——一個宏大的規劃。
一個目標,幾組數字,猶如咫尺應須論萬裏,映照出的是一個激蕩人心的發展圖景,是數千萬人的命運轉折。
張佩然和張永勝的人生經曆,是這個發展圖景中一抹亮麗的色彩。
幾年前,張佩然回到家鄉,通過當地人社部門組織的培訓考試後,他取得了電氣助理工程師證,月工資一下漲到6000元。隨後,張永勝也通過考評拿到了技師證書,工資上漲到了如今的8500元。
一技在身,一證在手,一條致富路在腳下鋪就。張佩然說,這個職稱證書,是社會對自己技能、經驗的認可,代表著被尊重,也給個人帶來實際的回報。“有專業的技能,掙的是過去的幾倍,我現在對生活又充滿信心。”
持證、就業、增收,張佩然、張永勝的人生故事,來自政府、企業、學校和培訓機構的協同發力,更來自“人人持證、技能河南”的築基賦能。
在河南化工技師學院,有這樣一批學生,他們還沒畢業,就被“預定”到清華、北大、中科院等頂尖高校和研究院實習或工作。這主要得益於這些學生熟練掌握了電子顯微鏡技術。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進步和科研水平提升,電子顯微鏡等先進分析儀器的應用範圍日益廣泛。在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下,電子顯微鏡技術專業學生成了‘香餑餑’。”該校專業教師杜銘說。
“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中,持證率、就業率和增收率是體現技能培訓效果的衡量標準。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說,“在實施過程中,我省聚焦重點人群,緊扣發展戰略要求,精準對接產業、就業需求,促進教學與產業相融,培訓與就業銜接,勞動者的持證率、就業率、增收率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勞動者從中獲益。”
今年上半年,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在全省12個地市組織開展調研顯示,技能培訓對象96.2%對參加培訓滿意,74.7%的人獲得培訓評價機構推薦就業,78.2%的人收入水平明顯提升。
一次從大到強的躍升
“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實施兩年,一組數字耀人眼目——
2021年10月至2023年8月,我省依托職業技能院校、社會培訓機構、企業經營主體等,共開展技能培訓867.92萬人次,新增技能人才779萬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66.47萬人,全省技能人才達1679萬人,占就業人員的比例達35.1%。
這組數字,是高質量就業和高質量產業協同發展的正向循環和相互促進。
“去年,我們公司產量突破16萬台,產值突破145億元,再創曆史新高。公司的快速發展急需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技能人才隊伍。”奇瑞汽車河南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張莉莉說。
“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的推進,有效解決了技能人才缺乏這一困擾企業已久的難題,“有活缺人幹”“有人沒活幹”的結構性矛盾也得以緩解。
“近兩年,奇瑞汽車與開封技師學院緊密合作,累計選拔、招聘900餘名員工參加企業新型學徒製培訓。”張莉莉說。目前,公司擁有高級工900餘人,高級技師300餘人,去年整車一次交檢合格率提升5%,高素質人才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支撐作用明顯加強。
這組數字,是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這一社會新風尚的鍛造與重塑。
不久前,河南工學院電纜工程學院馬佳樂與中天科技海纜有限公司順利簽約,如今已離開校園奔赴工作崗位,預計年薪能達到9萬元。
簽約當天,他的3300餘名學弟學妹也大多找到了心儀的企業,崗位涉及機械製造、電子信息、軟件服務、礦業開采、電氣設備、科技服務等20多個行業,月薪大都在5000元至8000元,有些甚至突破了萬元。
“通過學習技術技能實現了理想就業,體現出更大的勞動價值,這種示範效應會吸引更多的普通勞動者選擇走技能就業、技能致富這條路,推動我省從人口大省向人才強省躍升,最終形成人的素質提高和產業發展的相呼應、做大蛋糕和分享成果的正激勵。”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說。
記者手記
技能成就出彩人生
□本報記者 韓春光
今年40歲的張佩然,20多歲時就到廣東打工,雖是大專畢業生,但無專業技能的他,月工資多年徘徊在1500元左右。如今取得電氣助理工程師證,月工資漲到了6000元。張永勝在北京、武漢打工時,曾因無技師證月工資不足2000元,如今拿到技師證後,每月工資8500元……
從對一線熟練技術工人的采訪中,記者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職業技能的提升對於個人就業增收、企業發展壯大、社會經濟繁榮,尤其是建設現代產業體係、推動製造業走向高端,增強發展競爭力等,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培訓獲得認證的勞動力,才是適應未來發展的主力軍。
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技能人才的堅實支撐。尤其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下,許多製造業都正在加速向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專業技能人才尤其是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斷攀升,更加顯現出“就業難”與“技工荒”兩個問題的並存。要解決這個結構性矛盾,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一支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技能是就業的保障。希望政府、社會、企業共同創造圓夢的舞台,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激勵更多的一線工人尤其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助力他們憑借高超的技能,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在成就自己的同時,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人物故事
何大姐改行記
□本報記者 韓春光 本報通訊員 徐培
前兩天,南召縣太山廟鄉梁溝村婦女何保琴返鄉,眾姐妹紛紛上門詢問她在上海啥情況。何保琴感慨地說:“過去聽人說過‘證件人生’,當時不理解,到了大城市,我算理解了。沒有證書,在外難找活,幸虧我拿了個職業技能證書。憑著這個證,我在上海月工資上萬元。姐妹們趁年輕,多參加培訓、多學技能,拿個證書,對自己將來發展有好處。”
今年40多歲的何保琴,高中畢業後,曾在娘家學過編織地毯的手藝。20世紀80年代,正是南召縣手工地毯加工業鼎盛時期,許多農村姑娘紛紛加入織毯大軍,何保琴就是其中一個。進入2000年,南召地毯加工業進入低穀。何保琴也就轉了行,從事花生種植,偶爾再賣些玉製品,收入還算可以。但隨著丈夫外出打工,一個人在家的何保琴,收入逐漸下滑。
前些年,何保琴看到鄰村賣大蒸饃生意好,就在院子裏支起大鍋台,蒸起大蒸饃。在村黨支部、村委會的支持下,“何大姐大蒸饃”從小山村走進南召縣城、南陽市區。每年春節前後,何保琴的生意非常紅火。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賣大蒸饃季節性強,單幹這生意也不是長久之計。幾年前,鄉政府組織農村婦女參加職業技能培訓,何保琴積極參加,認真學習,經過考試,順利拿到家政服務中級崗位證書。
憑借證書,何保琴很快在上海找到了家政服務的工作,月薪穩穩地領到10000多元。“有證書一是好找工作,二是工資高,這是我的切身體會。”何保琴反複地對家鄉的姐妹們說。
何保琴持證打工,是太山廟鄉眾多打工者中的一例。該鄉山崗坡地多,人均耕地少,19個行政村15個環鴨河口水庫。為增加廣大農民的收入,近年來,鄉黨委、鄉政府加大了技能培訓力度,變在政府機關集中培訓改為下鄉設點培訓,變追求培訓數量為提高培訓質量,改統一培訓內容為精準培訓,農民需要啥技術,就上門培訓啥技術。主要組織農民參加電工、焊工、架子工、家政服務、汽修等培訓,讓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持證闖天下。
“目前,我們鄉正在積極探索通過與技校聯合的方式,讓廣大青年農民工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能,從而提高其持證率、就業率和增加收入。”太山廟鄉主抓技能培訓工作的鄉黨委副書記黃喜表示。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