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聚焦全省第十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 | 中原醫學科學城專場活動 “醫”字號項目唱主角
更新時間:2023-10-16 11:20:24    來源:河南日報

中原醫學科學城專場活動

  “醫”字號項目唱主角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楊淩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駿

  10月15日,全省第十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中原醫學科學城專場活動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舉行,總投資突破800億元的數十個“醫”字號項目成為此次專場活動的主角。

  據了解,這一專場活動中“簽約一批”項目共37個,總投資554.8億元,其中產業類項目16個、基金類項目10個、一流平台建設類項目6個、成果轉化類項目5個。產業類項目包括投資40億元的通用國際醫療健康園項目、投資30億元的國藥集團合成生物產業園項目、投資60億元的中信醫療大健康產業創新基地項目、投資6億元的拱東醫療醫用耗材研發生產及區域中心項目、投資5億元的雷泰醫療總部和機器人直線加速器生產中心項目、投資7.6億元的北京博瑞霖製藥項目。

  “開工一批”項目共11個,總投資204.7億元;“投產一批”項目3個,總投資64.2億元。

截屏2023-10-16 上午7.42.26.png

  中原醫學科學城正成為令人矚目的科研高地、人才高地和產業高地。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許俊文/攝

  7月15日,重建河南省醫學科學院揭牌儀式在鄭州航空港區舉行。3個月來,鄭州航空港區瞄準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按照“一院一城一產業集群”協同發展目標,實施重大項目分包製度,深入推進“放管服效”改革,係統重塑重構營商環境,不斷推動生物醫藥大健康項目在此集聚,正成為引人注目的科研高地、人才高地和產業高地。

  “這將是河南細胞與免疫治療產業騰飛的起點”

  ——訪國際著名腫瘤免疫專家 皮埃爾·範德布魯根教授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倩 見習記者 張夢源

  10月13日下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物細胞治療中心,皮埃爾·範德布魯根教授正在進行一場有關腫瘤免疫治療的學術報告,現場每個人聽得都格外專注。

  範德布魯根教授作為腫瘤免疫領域的國際著名專家,是人類第一個T細胞識別的腫瘤抗原的發現者,在細胞和免疫治療領域作出了許多開拓性的貢獻。

  而這一領域,張毅教授帶領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物細胞治療中心也已深耕多年。

  範德布魯根教授不是第一次來河南。10年前,受張毅教授邀請,他來到鄭州開展學術交流。與前次到訪不同的是,此次他將作為簽約人,正式加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毅教授的細胞與免疫治療CDMO平台。

  細胞與免疫治療CDMO平台由河南省醫學科學院重點打造,由產業研究院和公共服務平台兩部分組成,產業研究院主要進行細胞和免疫治療前沿技術的研究以及成熟技術的孵化,公共服務平台則由河南中原醫學科學城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組建、由張毅團隊專業化運營。

  “河南省醫學科學院細胞與免疫治療產業研究院的建立,對細胞與免疫治療領域的發展有極大的推動作用。”範德布魯根教授向記者介紹,“張毅教授帶領的團隊在臨床和科研領域深耕多年,取得了重要成果,這些經驗對細胞與免疫治療未來的發展有很大的參考作用。”

  “希望河南省醫學科學院細胞與免疫治療產業研究院的建立,能夠推動河南相關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產業快速集聚發展,成為河南細胞與免疫治療產業騰飛的起點。”範德布魯根教授說。

  河南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大有可為

  ——訪蘇州雷泰醫療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紅雨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駿

  “河南打造醫學科學創新高峰的發展魄力,是吸引我們來這裏的最重要原因。”10月15日,剛剛代表公司在全省第十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中原醫學科學城專場活動中進行了項目簽約的李紅雨這樣對記者說。

  李紅雨是蘇州雷泰醫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雷泰醫療”)總經理。該公司是專業從事放療設備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放療設備國產替代和實現新一代技術產品國際領先。

  “放射治療約在70%的腫瘤患者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癌症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李紅雨介紹,用於癌症放療的直線加速器在未來3年內的需求量將達每年1000台左右。

  在此次“三個一批”活動中,雷泰醫療企業總部和機器人直線加速器研發生產中心項目落戶鄭州航空港區,總投資5億元。一期落地雷泰醫療第二代直線加速器生產線建設,二期完成企業總部建設和機器人直線加速器研發生產中心建設。投產當年可實現產值過億元,稅收超千萬元。

  機器人直線加速器的研發創意,萌生於臨床中的痛點問題。“通俗地講,放療的治療手段就好比打靶,癌細胞是靶子。固定靶好打,移動靶卻很難。”李紅雨說,放療所產生的射線會對包括癌細胞、人體正常組織進行“無差別”打擊。當醫生麵對肺、膀胱等會發生形變的活動器官時,難題便產生了。

  “為盡量保護人體正常組織,放療定位精度不能超過兩毫米誤差,但以肺部為例,患者正常呼吸所帶來的形變、位移,就高達1—5厘米。”李紅雨介紹,在臨床治療中,因器官形變而帶來的放射性肺炎等“次生災害”並不鮮見。

  麵對這一難題,雷泰醫療計劃通過機器人技術和腫瘤靶區實時高精度動態追蹤技術,用“醫工結合”的方法攻克臨床上的痛點與難題,而這顆承載著無數癌症患者希望的“種子”,此次便種在了中原醫學科學城這片沃土之中。

  作為一名深耕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數十年的企業家,李紅雨認為,河南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大有可為。她也為中原醫學科學城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她說,河南要抓住此次“兩院一中心”(省人民醫院南院區、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河南醫院、省紅十字血液中心)落戶中原醫學科學城的契機,集中力量在癌症、血液病領域展開攻關,樹立河南在這兩大類疾病從檢測,診斷,治療方案創新,到新藥、特效藥研發,相關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後期康複治療的“全鏈條優勢”,打造全國甚至全球範圍內兩類疾病的治療高地。

  中原農穀專場活動

  透過項目預“穀”未來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振傑 劉曉陽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亞偉

  10月15日,全省第十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中原農穀專場活動在中原農穀核心區新鄉市平原示範區舉行,“簽約一批”項目67個,總投資345.8億元;“開工一批”項目35個,總投資207億元;“投產一批”項目25個,總投資93.8億元。

  中原農穀專場活動項目既有科技創新類項目,也有種業成果轉化類的高成長性、引領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涵蓋現代種業、研發平台、現代農業、先進製造等多個領域。

  這些項目或正在發力,或在“來”的路上,或已決定“出發”,都可為中原農穀建設提供新動能。

  項目當年“投產”

  12支“國家隊”攻關

截屏2023-10-16 上午7.44.29.png

  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科研人員給草莓葉子體檢。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曉陽/攝

  一片葉子藏有多少秘密?在“投產一批”項目代表、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裏,科研人員正在為草莓葉子“體檢”,破解草莓的甜度、成長速度等“優質密碼”。

  “今年2月,我腳下還是‘毛坯房’。”該研究中心主任頓寶慶表示,中心在河南省各個單位支持下,完成了機構注冊、綜合實驗樓設計裝修、團隊遴選、管理隊伍組建等工作,為中心科研團隊入駐、全麵開展科技創新工作創造了條件。

  以“農”會友,雙向奔赴。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根據河南省農業產業發展需求,結合中國農科院科研優勢力量,布局了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多個科技創新平台,遴選出了小麥、玉米、雜糧、菠菜、果樹、種子處理劑、農產品加工、基因編輯、農業合成生物、生物安全學等研究方向的12支科研團隊開展科技攻關,在糧食單產提升、鄉村振興及生物安全與綠色可持續發展方麵,有力支撐中原農穀和河南農業強省建設。

  紮根中原農穀

  開工、簽約項目底氣十足

  中原農穀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一家家入駐企業、一個個科研平台都在努力著……

  華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田冰川說,中原農穀種業關鍵共性技術平台將圍繞種業相關領域的需求,為種業行業提供分子標記檢測與育種應用、測序與生物信息分析、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品種測試與評價以及全產業鏈數字化建設等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和高質量技術服務。

  江蘇綠港現代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虎說,將建成中部地區科技含量最高的數字農業工廠,打造集研發、生產、銷售、高端人才培養等於一體的全產業鏈現代農業產業園,助力當地傳統農業向高產、高效、優質的現代化農業方向發展,構建一、二、三產融合的現代農業產業樣板……

  按照河南省部署,中原農穀2025年要建成國內一流的種業創新平台,2035年要建成世界一流的農業科技基礎設施集群、科研試驗示範基地集群和全球糧食科技創新高地,並打造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種業航母企業。

  一個個“龍頭”企業慧眼識“穀”,跟上節奏。“華智生物”全力打造的中原農穀種業關鍵共性技術平台項目當天開工;已在全國布局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江蘇綠港”,投資10億元的綠港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當天簽約……

  在高新技術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數十輛工程車整齊排列,隨著“第一鍁”揮動,工程車鳴笛,掌聲雷鳴……承載著“加速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夯實中原農穀產業支撐”使命任務的一個個大項目啟動建設。

  “以工地為陣地,以現場為考場。”平原示範區黨工委書記陳劍虹表示,“我們將以‘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為載體,堅持項目為王理念,強化項目建設要素保障,營造‘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的營商環境,加快建設中原農穀。”

  做強種業“芯片” 賦能中原沃野

  ——訪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主任 頓寶慶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振傑 劉曉陽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亞偉

  10月15日,全省第十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中原農穀專場活動在新鄉市平原示範區舉行,中國農業科學院的12支科研創新團隊正式入駐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原研究中心”)。本報記者專訪了中原研究中心主任頓寶慶。

  中原研究中心位於中原農穀核心區,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與河南省聯合布局的重要區域創新中心,重點布局建設果蔬園藝作物種質創新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和農藥與生物技術產品檢驗檢測研發平台。

  “錯位布局、優勢互補、共建共享、互利共贏”,頓寶慶用16個字來概括中原研究中心的發展定位。“與神農種業實驗室和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錯位發展,發揮中國農業科學院的資源優勢,一方麵將在大宗糧食作物種業創新方麵提升河南的優勢,另一方麵將在蔬菜、果樹、雜糧種業創新方麵補齊河南短板。”頓寶慶介紹,目前入駐的12支科研團隊,既體現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的科研優勢,又結合了河南農業產業發展的需求。從橫向上來說,涵蓋了小麥、玉米、果蔬等作物品類;從縱向上來說,涵蓋了從資源、育種、農產品加工、栽培、植保、生物安全等多個行業。

  據頓寶慶介紹,小麥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團隊將著力提升河南小麥、玉米等大宗糧食作物種業創新能力,利用冰草遠緣雜交創新優質高產小麥新種質新品種,培育推廣優質抗逆高產小麥品種。農藥等種子處理劑代謝檢驗檢測研發平台將利用國際先進的示蹤技術,建成後將成為國內該類科技創新平台的引領者、示範者。此外,基因編輯和合成生物學等前沿技術研究團隊,則重點培育優質高產、抗除草劑的作物新品種,用科技助力中原農穀發展和河南農業強省建設。

  雖然12支科研團隊剛剛入駐,但他們的科研成果早已在中原大地開花結果。“小麥新品種‘中麥578’目前在河南推廣麵積達500萬畝。這一品種高產穩產、優質強筋、抗穗發芽,在今年夏收時表現很好。”頓寶慶說,還有由李少昆團隊研發的玉米密植精準調控技術,可使玉米畝穗數增加1000穗以上、增產100—200公斤,取得抗逆減災和增產增效的突出效果。目前,該技術已在全省16個縣進行整建製推廣。

  潛心農“芯”,深耕中原。“我們將持續提升科研能力,為種業科技創新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加快推進全國重點實驗室及科研團隊入駐,持續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落地應用。圍繞糧食單產提升、鄉村振興、生物安全與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加快開展科技創新,助力河南農業產業提質升級,為科技支撐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頓寶慶表示。

WechatIMG666.jpeg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聚焦全省第十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 | 中原醫學科學城專場活動 “醫”字號項目唱主角
2023-10-16 11:20:24    來源:河南日報

中原醫學科學城專場活動

  “醫”字號項目唱主角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楊淩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駿

  10月15日,全省第十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中原醫學科學城專場活動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舉行,總投資突破800億元的數十個“醫”字號項目成為此次專場活動的主角。

  據了解,這一專場活動中“簽約一批”項目共37個,總投資554.8億元,其中產業類項目16個、基金類項目10個、一流平台建設類項目6個、成果轉化類項目5個。產業類項目包括投資40億元的通用國際醫療健康園項目、投資30億元的國藥集團合成生物產業園項目、投資60億元的中信醫療大健康產業創新基地項目、投資6億元的拱東醫療醫用耗材研發生產及區域中心項目、投資5億元的雷泰醫療總部和機器人直線加速器生產中心項目、投資7.6億元的北京博瑞霖製藥項目。

  “開工一批”項目共11個,總投資204.7億元;“投產一批”項目3個,總投資64.2億元。

截屏2023-10-16 上午7.42.26.png

  中原醫學科學城正成為令人矚目的科研高地、人才高地和產業高地。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許俊文/攝

  7月15日,重建河南省醫學科學院揭牌儀式在鄭州航空港區舉行。3個月來,鄭州航空港區瞄準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按照“一院一城一產業集群”協同發展目標,實施重大項目分包製度,深入推進“放管服效”改革,係統重塑重構營商環境,不斷推動生物醫藥大健康項目在此集聚,正成為引人注目的科研高地、人才高地和產業高地。

  “這將是河南細胞與免疫治療產業騰飛的起點”

  ——訪國際著名腫瘤免疫專家 皮埃爾·範德布魯根教授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倩 見習記者 張夢源

  10月13日下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物細胞治療中心,皮埃爾·範德布魯根教授正在進行一場有關腫瘤免疫治療的學術報告,現場每個人聽得都格外專注。

  範德布魯根教授作為腫瘤免疫領域的國際著名專家,是人類第一個T細胞識別的腫瘤抗原的發現者,在細胞和免疫治療領域作出了許多開拓性的貢獻。

  而這一領域,張毅教授帶領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物細胞治療中心也已深耕多年。

  範德布魯根教授不是第一次來河南。10年前,受張毅教授邀請,他來到鄭州開展學術交流。與前次到訪不同的是,此次他將作為簽約人,正式加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毅教授的細胞與免疫治療CDMO平台。

  細胞與免疫治療CDMO平台由河南省醫學科學院重點打造,由產業研究院和公共服務平台兩部分組成,產業研究院主要進行細胞和免疫治療前沿技術的研究以及成熟技術的孵化,公共服務平台則由河南中原醫學科學城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組建、由張毅團隊專業化運營。

  “河南省醫學科學院細胞與免疫治療產業研究院的建立,對細胞與免疫治療領域的發展有極大的推動作用。”範德布魯根教授向記者介紹,“張毅教授帶領的團隊在臨床和科研領域深耕多年,取得了重要成果,這些經驗對細胞與免疫治療未來的發展有很大的參考作用。”

  “希望河南省醫學科學院細胞與免疫治療產業研究院的建立,能夠推動河南相關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產業快速集聚發展,成為河南細胞與免疫治療產業騰飛的起點。”範德布魯根教授說。

  河南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大有可為

  ——訪蘇州雷泰醫療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紅雨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駿

  “河南打造醫學科學創新高峰的發展魄力,是吸引我們來這裏的最重要原因。”10月15日,剛剛代表公司在全省第十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中原醫學科學城專場活動中進行了項目簽約的李紅雨這樣對記者說。

  李紅雨是蘇州雷泰醫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雷泰醫療”)總經理。該公司是專業從事放療設備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放療設備國產替代和實現新一代技術產品國際領先。

  “放射治療約在70%的腫瘤患者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癌症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李紅雨介紹,用於癌症放療的直線加速器在未來3年內的需求量將達每年1000台左右。

  在此次“三個一批”活動中,雷泰醫療企業總部和機器人直線加速器研發生產中心項目落戶鄭州航空港區,總投資5億元。一期落地雷泰醫療第二代直線加速器生產線建設,二期完成企業總部建設和機器人直線加速器研發生產中心建設。投產當年可實現產值過億元,稅收超千萬元。

  機器人直線加速器的研發創意,萌生於臨床中的痛點問題。“通俗地講,放療的治療手段就好比打靶,癌細胞是靶子。固定靶好打,移動靶卻很難。”李紅雨說,放療所產生的射線會對包括癌細胞、人體正常組織進行“無差別”打擊。當醫生麵對肺、膀胱等會發生形變的活動器官時,難題便產生了。

  “為盡量保護人體正常組織,放療定位精度不能超過兩毫米誤差,但以肺部為例,患者正常呼吸所帶來的形變、位移,就高達1—5厘米。”李紅雨介紹,在臨床治療中,因器官形變而帶來的放射性肺炎等“次生災害”並不鮮見。

  麵對這一難題,雷泰醫療計劃通過機器人技術和腫瘤靶區實時高精度動態追蹤技術,用“醫工結合”的方法攻克臨床上的痛點與難題,而這顆承載著無數癌症患者希望的“種子”,此次便種在了中原醫學科學城這片沃土之中。

  作為一名深耕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數十年的企業家,李紅雨認為,河南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大有可為。她也為中原醫學科學城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她說,河南要抓住此次“兩院一中心”(省人民醫院南院區、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河南醫院、省紅十字血液中心)落戶中原醫學科學城的契機,集中力量在癌症、血液病領域展開攻關,樹立河南在這兩大類疾病從檢測,診斷,治療方案創新,到新藥、特效藥研發,相關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後期康複治療的“全鏈條優勢”,打造全國甚至全球範圍內兩類疾病的治療高地。

  中原農穀專場活動

  透過項目預“穀”未來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振傑 劉曉陽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亞偉

  10月15日,全省第十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中原農穀專場活動在中原農穀核心區新鄉市平原示範區舉行,“簽約一批”項目67個,總投資345.8億元;“開工一批”項目35個,總投資207億元;“投產一批”項目25個,總投資93.8億元。

  中原農穀專場活動項目既有科技創新類項目,也有種業成果轉化類的高成長性、引領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涵蓋現代種業、研發平台、現代農業、先進製造等多個領域。

  這些項目或正在發力,或在“來”的路上,或已決定“出發”,都可為中原農穀建設提供新動能。

  項目當年“投產”

  12支“國家隊”攻關

截屏2023-10-16 上午7.44.29.png

  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科研人員給草莓葉子體檢。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曉陽/攝

  一片葉子藏有多少秘密?在“投產一批”項目代表、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裏,科研人員正在為草莓葉子“體檢”,破解草莓的甜度、成長速度等“優質密碼”。

  “今年2月,我腳下還是‘毛坯房’。”該研究中心主任頓寶慶表示,中心在河南省各個單位支持下,完成了機構注冊、綜合實驗樓設計裝修、團隊遴選、管理隊伍組建等工作,為中心科研團隊入駐、全麵開展科技創新工作創造了條件。

  以“農”會友,雙向奔赴。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根據河南省農業產業發展需求,結合中國農科院科研優勢力量,布局了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多個科技創新平台,遴選出了小麥、玉米、雜糧、菠菜、果樹、種子處理劑、農產品加工、基因編輯、農業合成生物、生物安全學等研究方向的12支科研團隊開展科技攻關,在糧食單產提升、鄉村振興及生物安全與綠色可持續發展方麵,有力支撐中原農穀和河南農業強省建設。

  紮根中原農穀

  開工、簽約項目底氣十足

  中原農穀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一家家入駐企業、一個個科研平台都在努力著……

  華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田冰川說,中原農穀種業關鍵共性技術平台將圍繞種業相關領域的需求,為種業行業提供分子標記檢測與育種應用、測序與生物信息分析、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品種測試與評價以及全產業鏈數字化建設等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和高質量技術服務。

  江蘇綠港現代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虎說,將建成中部地區科技含量最高的數字農業工廠,打造集研發、生產、銷售、高端人才培養等於一體的全產業鏈現代農業產業園,助力當地傳統農業向高產、高效、優質的現代化農業方向發展,構建一、二、三產融合的現代農業產業樣板……

  按照河南省部署,中原農穀2025年要建成國內一流的種業創新平台,2035年要建成世界一流的農業科技基礎設施集群、科研試驗示範基地集群和全球糧食科技創新高地,並打造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種業航母企業。

  一個個“龍頭”企業慧眼識“穀”,跟上節奏。“華智生物”全力打造的中原農穀種業關鍵共性技術平台項目當天開工;已在全國布局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江蘇綠港”,投資10億元的綠港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當天簽約……

  在高新技術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數十輛工程車整齊排列,隨著“第一鍁”揮動,工程車鳴笛,掌聲雷鳴……承載著“加速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夯實中原農穀產業支撐”使命任務的一個個大項目啟動建設。

  “以工地為陣地,以現場為考場。”平原示範區黨工委書記陳劍虹表示,“我們將以‘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為載體,堅持項目為王理念,強化項目建設要素保障,營造‘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的營商環境,加快建設中原農穀。”

  做強種業“芯片” 賦能中原沃野

  ——訪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主任 頓寶慶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振傑 劉曉陽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亞偉

  10月15日,全省第十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中原農穀專場活動在新鄉市平原示範區舉行,中國農業科學院的12支科研創新團隊正式入駐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原研究中心”)。本報記者專訪了中原研究中心主任頓寶慶。

  中原研究中心位於中原農穀核心區,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與河南省聯合布局的重要區域創新中心,重點布局建設果蔬園藝作物種質創新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和農藥與生物技術產品檢驗檢測研發平台。

  “錯位布局、優勢互補、共建共享、互利共贏”,頓寶慶用16個字來概括中原研究中心的發展定位。“與神農種業實驗室和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錯位發展,發揮中國農業科學院的資源優勢,一方麵將在大宗糧食作物種業創新方麵提升河南的優勢,另一方麵將在蔬菜、果樹、雜糧種業創新方麵補齊河南短板。”頓寶慶介紹,目前入駐的12支科研團隊,既體現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的科研優勢,又結合了河南農業產業發展的需求。從橫向上來說,涵蓋了小麥、玉米、果蔬等作物品類;從縱向上來說,涵蓋了從資源、育種、農產品加工、栽培、植保、生物安全等多個行業。

  據頓寶慶介紹,小麥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團隊將著力提升河南小麥、玉米等大宗糧食作物種業創新能力,利用冰草遠緣雜交創新優質高產小麥新種質新品種,培育推廣優質抗逆高產小麥品種。農藥等種子處理劑代謝檢驗檢測研發平台將利用國際先進的示蹤技術,建成後將成為國內該類科技創新平台的引領者、示範者。此外,基因編輯和合成生物學等前沿技術研究團隊,則重點培育優質高產、抗除草劑的作物新品種,用科技助力中原農穀發展和河南農業強省建設。

  雖然12支科研團隊剛剛入駐,但他們的科研成果早已在中原大地開花結果。“小麥新品種‘中麥578’目前在河南推廣麵積達500萬畝。這一品種高產穩產、優質強筋、抗穗發芽,在今年夏收時表現很好。”頓寶慶說,還有由李少昆團隊研發的玉米密植精準調控技術,可使玉米畝穗數增加1000穗以上、增產100—200公斤,取得抗逆減災和增產增效的突出效果。目前,該技術已在全省16個縣進行整建製推廣。

  潛心農“芯”,深耕中原。“我們將持續提升科研能力,為種業科技創新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加快推進全國重點實驗室及科研團隊入駐,持續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落地應用。圍繞糧食單產提升、鄉村振興、生物安全與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加快開展科技創新,助力河南農業產業提質升級,為科技支撐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頓寶慶表示。

WechatIMG666.jpeg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