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古都開封,在河南衛視推出的“中國節日”係列節目中出現不下10次,清明上河園、朱仙鎮啟封故園等諸多景點熱度不斷攀升,吸引了眾多遊客。
另一個“中國節日”係列節目取景地——洛陽,數據也很喜人。據統計,中秋國慶假期,洛陽累計接待遊客879.7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75.05億元。按照可比口徑,同比2022年分別增長112.67%和181.38%。
從《唐宮夜宴》到“奇妙遊”,“中國節日”係列節目廣受歡迎、持續出新,為開封、洛陽、安陽等曆史文化名城添彩,也為地方文旅產業發展開拓了更大空間。
2021年,《唐宮夜宴》節目受到普遍好評。此後,從元宵、端午到中秋,《洛神水賦》《龍門金剛》等節目持續火爆,“中國節日”係列節目主創團隊不斷探索創新,呈現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理解。
係列節目創新表達方式,讓曆史故事與現代生活深度融合,彰顯中華文化之美,引發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關注;節目取景地,則以諸多城市特色景觀為載體,傳播區域形象,客觀上促進了地方文旅的發展。
“中國節日”係列節目總導演之一,唐宮文創科技集團總經理徐娜介紹:“近年來,‘中國節日’係列節目主創團隊已走過19個省份,探訪旅遊城市、著名景點,進行視聽內容創新生產、沉浸式的演藝引入、文旅項目開發等。”
“中國節日”係列節目就像是一根杠杆,用特色文化傳播撬動地方文旅發展,在文化價值中挖掘經濟價值。
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發展富有特色的全鏈條文旅業態,壯大以創意為內核的文化產業,打造中華文化傳承創新中心、世界文化旅遊勝地。”
中原地區曆史文化資源豐富,“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甲骨文、少林寺、太極、嵩山、龍門石窟等文化名片熠熠生輝。《唐宮夜宴》《洛神水賦》等文化節目或古趣、或恢弘,展示了中原地區燦爛多彩的傳統文化,其中,鄭州、開封、洛陽、安陽等城市頻頻出鏡。
“取景地效應”在影視節目中並不少見,但如何變“網紅”為“長紅”?“中國節日”係列節目運用更為持續有效的呈現方式加深觀眾記憶,放大“網紅城市”的文旅效應,讓文化大省的文化味為更多人所知。
亮眼的成績單印證了文化節目的杠杆效應。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數據顯示,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全省共接待遊客8480.1萬人次,旅遊收入587.6億元。接待遊客人次為去年同期的212.2%,旅遊收入為去年同期的306.4%。
“今後我們不僅要做好節目,也要考慮怎麼跟產業銜接,要有內容的創新。我們還必須走進市場,真正進入文化創意產業。”徐娜表示。為此,“中國節日”係列節目主創團隊不斷探索。
建設大象文創園,集聚創意、技術、人才等資源,保持文化傳播的創新能力;孵化文創IP,開發品牌衍生產品和沉浸式體驗服務;助力地方城市形象傳播……發揮內容與鏈接優勢,融入文旅產業發展鏈條。
從文化節目出新到文旅深度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保護傳承中賡續,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釋放無限潛力。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古都開封,在河南衛視推出的“中國節日”係列節目中出現不下10次,清明上河園、朱仙鎮啟封故園等諸多景點熱度不斷攀升,吸引了眾多遊客。
另一個“中國節日”係列節目取景地——洛陽,數據也很喜人。據統計,中秋國慶假期,洛陽累計接待遊客879.7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75.05億元。按照可比口徑,同比2022年分別增長112.67%和181.38%。
從《唐宮夜宴》到“奇妙遊”,“中國節日”係列節目廣受歡迎、持續出新,為開封、洛陽、安陽等曆史文化名城添彩,也為地方文旅產業發展開拓了更大空間。
2021年,《唐宮夜宴》節目受到普遍好評。此後,從元宵、端午到中秋,《洛神水賦》《龍門金剛》等節目持續火爆,“中國節日”係列節目主創團隊不斷探索創新,呈現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理解。
係列節目創新表達方式,讓曆史故事與現代生活深度融合,彰顯中華文化之美,引發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關注;節目取景地,則以諸多城市特色景觀為載體,傳播區域形象,客觀上促進了地方文旅的發展。
“中國節日”係列節目總導演之一,唐宮文創科技集團總經理徐娜介紹:“近年來,‘中國節日’係列節目主創團隊已走過19個省份,探訪旅遊城市、著名景點,進行視聽內容創新生產、沉浸式的演藝引入、文旅項目開發等。”
“中國節日”係列節目就像是一根杠杆,用特色文化傳播撬動地方文旅發展,在文化價值中挖掘經濟價值。
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發展富有特色的全鏈條文旅業態,壯大以創意為內核的文化產業,打造中華文化傳承創新中心、世界文化旅遊勝地。”
中原地區曆史文化資源豐富,“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甲骨文、少林寺、太極、嵩山、龍門石窟等文化名片熠熠生輝。《唐宮夜宴》《洛神水賦》等文化節目或古趣、或恢弘,展示了中原地區燦爛多彩的傳統文化,其中,鄭州、開封、洛陽、安陽等城市頻頻出鏡。
“取景地效應”在影視節目中並不少見,但如何變“網紅”為“長紅”?“中國節日”係列節目運用更為持續有效的呈現方式加深觀眾記憶,放大“網紅城市”的文旅效應,讓文化大省的文化味為更多人所知。
亮眼的成績單印證了文化節目的杠杆效應。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數據顯示,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全省共接待遊客8480.1萬人次,旅遊收入587.6億元。接待遊客人次為去年同期的212.2%,旅遊收入為去年同期的306.4%。
“今後我們不僅要做好節目,也要考慮怎麼跟產業銜接,要有內容的創新。我們還必須走進市場,真正進入文化創意產業。”徐娜表示。為此,“中國節日”係列節目主創團隊不斷探索。
建設大象文創園,集聚創意、技術、人才等資源,保持文化傳播的創新能力;孵化文創IP,開發品牌衍生產品和沉浸式體驗服務;助力地方城市形象傳播……發揮內容與鏈接優勢,融入文旅產業發展鏈條。
從文化節目出新到文旅深度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保護傳承中賡續,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釋放無限潛力。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