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央媒觀豫 | 人民日報:三訪垌頭村
更新時間:2023-10-7 14:29:13    來源:人民日報

  近十年,我三次到訪垌頭。三幕跌宕起伏,連綴起一個村莊的奮鬥史。

  第一次在2014年底,大約冬至前。村民請來遠近的老人看演出,聽合唱,吃餃子宴,寒冬臘月熱氣騰騰。台上的老少,更像下肚半斤燒酒,唱得手舞足蹈。那時,這樣熱鬧的合唱,村裏已經搞了六年。

  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鎮垌頭村,既不靠山又不傍水,既少資源,又缺區位,村民既不能歌,更不善舞,屬於河南中部再普通不過的農村。往前數六年,村裏還是個“矛盾窩”,鄰裏不和睦,衝突不時有。村子在冊一千八百多口,多數互不來往,見麵叫不上名。

  大合唱不是什麼“金點子”,是老支書的“笨辦法”。人心散了,像麻繩需要搓成股。人與人要多見麵,見麵就有三分情。可真要唱,誰都不開口。支書硬著頭皮帶頭唱,周圍一陣哄笑。

  笑罷,又能怎樣?歌聲催著節奏,聽著聽著哼起來了,跟著跟著手腳就想活動。扭捏的,跟著人堆膽就大了;荒腔走板的,跟著喊就準了。村裏留守的,多是婦女和老幼。合唱讓他們先是找到了“事兒”,後是找到了“魂兒”,最終找到了“勁兒”。

  越唱越上癮,越唱人越多。氣順了,人近了,很多矛盾煙消雲散。過去開會都不來,如今主動要發展,家家參與義務勞動,鼓足了勁清垃圾、改村容、建禮堂……

  本以為,垌頭找準了路,憋足了勁,從此大步快跑。第二次到垌頭村,才獲知2021年的一場特大暴雨中,山洪裹挾泥沙將全村多年奮鬥一夜歸零。

  原本,村裏已“鳥槍換炮”。他們自導自演、自己設計舞台裝置,辦起沉浸式實景演出,男女老少三套人馬輪班倒,最多時一天演六場。眾人籌錢建劇場、配套小吃街,旅行社簽下大單,高峰時村裏每天營收二十萬元。紅紅火火,蒸蒸日上,不想一場暴雨帶山洪,苦心經營的一切變成瓦礫堆。

  救援隊、救災物資開進村裏,大夥兒圍著救援隊員唱《團結就是力量》。大家沒急著回家清理,而是聚在一起,把自己演出的劇場先“刨”出來。人在,歌就在,戲就在,幾個月後,五百人的劇場又一次坐滿了。

  洪水衝得垮房,卻衝不垮人,尤其是靠自己重拾了信心,一點點建立信念的一群人。

  第三次到垌頭,看得出,困難似乎比預想更多。禮堂破損的一角仍沒有修複。到登封旅遊的客流在增加,可旅行社卻抱怨垌頭配套跟不上,不願意來。

  村裏唱歌的習慣倒沒有中斷,可村民的感覺卻有點不同了。他們唱出過影響,唱得產業興隆,唱得前景光明。現如今再唱,回不到曾經的紅火,找不到感覺。村裏開會,有人說這兒冷冷清清,再唱歌沒那氣氛。村支書董藝文問大夥兒:“咱是現在難,還是當初心不齊的時候難?”“那時候難!”他又問:“這麼多年,是咱自己喜歡才唱,還是為了別人喜歡?沒人聽,咱唱不唱?”“唱!”

  歌又唱起來,還請十裏八鄉老人來捧場。架起燒烤,喝幾杯啤酒,兩撥人比賽唱。點起篝火,一群人坐在田野裏唱。當年的快樂,仿佛又回來了。到底熱不熱愛唱歌,不是掌聲多的時候才知道,而是遇到考驗才看清。文藝紮根在群眾中,顯出勃勃生命力,煥發無窮光和熱。

  借助直播,垌頭唱歌在網上找到了觀眾。不少網友表達驚異:“大水衝得啥都沒了,怎麼還這麼愛唱愛跳?”有人問:“實景演出你們還演嗎?”董藝文回得幹脆:“演!隻要觀眾比演員多,咱免費給大家演!有朝一日,垌頭的事也能排成一出戲!”不少網友約定國慶假期去垌頭,喝啤酒,唱大歌!

  垌頭還在唱,垌頭的故事還在繼續。

微信圖片_20231007073547.png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央媒觀豫 | 人民日報:三訪垌頭村
2023-10-7 14:29:13    來源:人民日報

  近十年,我三次到訪垌頭。三幕跌宕起伏,連綴起一個村莊的奮鬥史。

  第一次在2014年底,大約冬至前。村民請來遠近的老人看演出,聽合唱,吃餃子宴,寒冬臘月熱氣騰騰。台上的老少,更像下肚半斤燒酒,唱得手舞足蹈。那時,這樣熱鬧的合唱,村裏已經搞了六年。

  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鎮垌頭村,既不靠山又不傍水,既少資源,又缺區位,村民既不能歌,更不善舞,屬於河南中部再普通不過的農村。往前數六年,村裏還是個“矛盾窩”,鄰裏不和睦,衝突不時有。村子在冊一千八百多口,多數互不來往,見麵叫不上名。

  大合唱不是什麼“金點子”,是老支書的“笨辦法”。人心散了,像麻繩需要搓成股。人與人要多見麵,見麵就有三分情。可真要唱,誰都不開口。支書硬著頭皮帶頭唱,周圍一陣哄笑。

  笑罷,又能怎樣?歌聲催著節奏,聽著聽著哼起來了,跟著跟著手腳就想活動。扭捏的,跟著人堆膽就大了;荒腔走板的,跟著喊就準了。村裏留守的,多是婦女和老幼。合唱讓他們先是找到了“事兒”,後是找到了“魂兒”,最終找到了“勁兒”。

  越唱越上癮,越唱人越多。氣順了,人近了,很多矛盾煙消雲散。過去開會都不來,如今主動要發展,家家參與義務勞動,鼓足了勁清垃圾、改村容、建禮堂……

  本以為,垌頭找準了路,憋足了勁,從此大步快跑。第二次到垌頭村,才獲知2021年的一場特大暴雨中,山洪裹挾泥沙將全村多年奮鬥一夜歸零。

  原本,村裏已“鳥槍換炮”。他們自導自演、自己設計舞台裝置,辦起沉浸式實景演出,男女老少三套人馬輪班倒,最多時一天演六場。眾人籌錢建劇場、配套小吃街,旅行社簽下大單,高峰時村裏每天營收二十萬元。紅紅火火,蒸蒸日上,不想一場暴雨帶山洪,苦心經營的一切變成瓦礫堆。

  救援隊、救災物資開進村裏,大夥兒圍著救援隊員唱《團結就是力量》。大家沒急著回家清理,而是聚在一起,把自己演出的劇場先“刨”出來。人在,歌就在,戲就在,幾個月後,五百人的劇場又一次坐滿了。

  洪水衝得垮房,卻衝不垮人,尤其是靠自己重拾了信心,一點點建立信念的一群人。

  第三次到垌頭,看得出,困難似乎比預想更多。禮堂破損的一角仍沒有修複。到登封旅遊的客流在增加,可旅行社卻抱怨垌頭配套跟不上,不願意來。

  村裏唱歌的習慣倒沒有中斷,可村民的感覺卻有點不同了。他們唱出過影響,唱得產業興隆,唱得前景光明。現如今再唱,回不到曾經的紅火,找不到感覺。村裏開會,有人說這兒冷冷清清,再唱歌沒那氣氛。村支書董藝文問大夥兒:“咱是現在難,還是當初心不齊的時候難?”“那時候難!”他又問:“這麼多年,是咱自己喜歡才唱,還是為了別人喜歡?沒人聽,咱唱不唱?”“唱!”

  歌又唱起來,還請十裏八鄉老人來捧場。架起燒烤,喝幾杯啤酒,兩撥人比賽唱。點起篝火,一群人坐在田野裏唱。當年的快樂,仿佛又回來了。到底熱不熱愛唱歌,不是掌聲多的時候才知道,而是遇到考驗才看清。文藝紮根在群眾中,顯出勃勃生命力,煥發無窮光和熱。

  借助直播,垌頭唱歌在網上找到了觀眾。不少網友表達驚異:“大水衝得啥都沒了,怎麼還這麼愛唱愛跳?”有人問:“實景演出你們還演嗎?”董藝文回得幹脆:“演!隻要觀眾比演員多,咱免費給大家演!有朝一日,垌頭的事也能排成一出戲!”不少網友約定國慶假期去垌頭,喝啤酒,唱大歌!

  垌頭還在唱,垌頭的故事還在繼續。

微信圖片_20231007073547.png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