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你從哪裏來丨大河風物
更新時間:2023-10-6 10:32:30    來源:今豫網言

“你好,貴姓?”姓,是標示一個人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你了解過跟隨自己一生的姓氏嗎?你知道你的姓氏從何而來嗎?
據統計,中國姓氏排名的前100個大姓中,有78個姓氏源自河南,南方“八大姓”全部源自河南。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河南是姓氏文化第一大省,海內外華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
近期,河南信陽舉辦“同宗同源·同心同向”——第十一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自8月始至10月終,各項活動相繼舉辦,以根聚人、以情招商,文化搭台、經貿唱戲,吸引更多海內外宗親前來敘桑梓情誼,繪興業藍圖。



百家姓 圖源:網絡

根親中原,體現中華文化慎終追遠的獨特性。中原根親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源自曆史上光州固始姓氏入閩、宋代之後閩台地區的始祖記憶,以及20世紀70年代後台灣同胞的尋根活動。
根親文化展現中原風貌、中國特色、時代特征,深具國際影響力,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實現轉化的地域呈現。
為進一步弘揚根親文化,展現老家河南的獨特魅力,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到2025年將河南打造成為“全球華人尋根拜祖聖地”的目標,省政府發布了《關於建設文化旅遊強省的意見》。
根親文化與時代同頻共振,才能延及久遠。在第十一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期間,河南信陽傾心助力廣大根親同胞及各方遊客尋根問祖、打卡體驗。據介紹,10條精品旅遊線路分別為“同宗同源尋根”“美好生活體驗”“紅色基因傳承”“豫風楚韻文化”“北國江南生態”五大板塊。



首屆信陽根親文化論壇 圖源:信陽市委網信辦

通過持續辦節,已有超10萬人次海內外宗親到信陽尋根謁祖,架起了中原與閩台、海外宗親溝通的橋梁,喚起越來越多海內外同胞的故園夢、尋根情,在弘揚中原文化、增進文化認同和情感契合、推動交流合作、凝聚全球華人力量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懷山之水必有源,姓氏本為根。尋根,是中華文化傳統習俗,也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情感密碼。尋的是根,喚的是情。
河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和黃河文化的核心區,近些年,越來越多海外華僑華人來此尋根謁祖。每年農曆三月三,在河南新鄭舉行的黃帝故裏拜祖大典,都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前來尋根拜祖。
事實上,黃帝故裏隻是全球華人在河南尋根拜祖的聖地之一,這裏還有諸多姓氏祖根地。



癸卯年黃帝故裏拜祖大典 圖源:大河網

比如,中華人文始祖羲皇故裏淮陽。伏羲氏是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的人文始祖,伏羲在周口淮陽“正姓氏,製嫁娶”,中華萬姓一統,始自伏羲,而伏羲故都在今河南淮陽。可以說,中華一脈,源自伏羲;萬姓同根,根在淮陽。
比如,唐人故裏·閩台祖地固始。固始是中原姓氏一個重要的遷出地,在東南沿海和台灣等地許多華人的族譜上都寫有“光州固始”的字樣。
比如,客家人根親文化聖地洛陽。不少台灣人和海外華人都稱自己是“河洛郎”,洛陽的洛陽橋,正是客家人普遍認同的最初遷出之地的標誌。
比如,粵港客家人精神家園開封。廣東南雄珠璣巷得名於宋代開封府珠璣巷,因南宋時移居此地的官吏士民眷戀故土而得名。今天,這些移居南雄的中原人士的子孫已經遍布粵港,從廣東地方誌和許多姓氏族譜中可以追尋到其祖先出自宋都開封。
根親文化的孕育發展,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的。在其背後,有其深厚的曆史淵源,是人的偉大在牽引著,文化的魅力在召喚著,動人的故事在不斷地提純複壯。
根親之地是一片發展熱土。根親文化作為維係海內外宗親的情感紐帶,必然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傳承“根”基因,弘揚“根”文化,推進了人才回歸、資本“探親”,落腳於產業興旺,加快了高質量發展。



老家河南家譜館

根親文化就是一座招商橋梁。河南信陽以多個姓氏文化研究會為依托,與招商引資相結合,服務經濟發展。今年以來,僅固始縣就開展跨省交流、推介根親文化活動達18次,打根親牌、講根親情、興根親業。去年第10屆根親文化節以來,成功簽約招商項目130餘個,項目金額達200億元。
親情也是商機,蘊含招商力。以有形的根親建築設施和無形的根親文化為媒,親情引商事半功倍。根親文化拉近感情,增強互信,促進合作共贏。河南信陽依托姓氏根親組織,搭建政企溝通橋梁,加強內引外聯,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吸引海內外客商來祖根地考察興業。如新縣的姓氏文化研究會等根親組織,今年多次赴安徽、北京、廣州等地開展招商引資活動。
根親文化是珍貴資源,也是招商引資的聚寶盆。“老家光州”這個根親文化品牌,不斷提升“黃姓之源”向心力,今年先後接待海內外黃氏、陳氏等宗親1000多人次,吸引海內外宗親商家回報桑梓、建設祖地。潢川縣積極開展根親文化聯誼,在經貿、產業、文旅方麵的合作越來越廣泛。目前,正在籌劃推進豫台產業園、光州光電與健康產業園等項目,打造黃國文創產業園、春申君文化產業園和豫台陳元光文化園。
根親之地,百業正盛。河南走出了一條尋根聚親的發展之路,根親文化“軟實力”正在上升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硬支撐。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你從哪裏來丨大河風物
2023-10-6 10:32:30    來源:今豫網言

“你好,貴姓?”姓,是標示一個人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你了解過跟隨自己一生的姓氏嗎?你知道你的姓氏從何而來嗎?
據統計,中國姓氏排名的前100個大姓中,有78個姓氏源自河南,南方“八大姓”全部源自河南。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河南是姓氏文化第一大省,海內外華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
近期,河南信陽舉辦“同宗同源·同心同向”——第十一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自8月始至10月終,各項活動相繼舉辦,以根聚人、以情招商,文化搭台、經貿唱戲,吸引更多海內外宗親前來敘桑梓情誼,繪興業藍圖。



百家姓 圖源:網絡

根親中原,體現中華文化慎終追遠的獨特性。中原根親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源自曆史上光州固始姓氏入閩、宋代之後閩台地區的始祖記憶,以及20世紀70年代後台灣同胞的尋根活動。
根親文化展現中原風貌、中國特色、時代特征,深具國際影響力,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實現轉化的地域呈現。
為進一步弘揚根親文化,展現老家河南的獨特魅力,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到2025年將河南打造成為“全球華人尋根拜祖聖地”的目標,省政府發布了《關於建設文化旅遊強省的意見》。
根親文化與時代同頻共振,才能延及久遠。在第十一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期間,河南信陽傾心助力廣大根親同胞及各方遊客尋根問祖、打卡體驗。據介紹,10條精品旅遊線路分別為“同宗同源尋根”“美好生活體驗”“紅色基因傳承”“豫風楚韻文化”“北國江南生態”五大板塊。



首屆信陽根親文化論壇 圖源:信陽市委網信辦

通過持續辦節,已有超10萬人次海內外宗親到信陽尋根謁祖,架起了中原與閩台、海外宗親溝通的橋梁,喚起越來越多海內外同胞的故園夢、尋根情,在弘揚中原文化、增進文化認同和情感契合、推動交流合作、凝聚全球華人力量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懷山之水必有源,姓氏本為根。尋根,是中華文化傳統習俗,也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情感密碼。尋的是根,喚的是情。
河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和黃河文化的核心區,近些年,越來越多海外華僑華人來此尋根謁祖。每年農曆三月三,在河南新鄭舉行的黃帝故裏拜祖大典,都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前來尋根拜祖。
事實上,黃帝故裏隻是全球華人在河南尋根拜祖的聖地之一,這裏還有諸多姓氏祖根地。



癸卯年黃帝故裏拜祖大典 圖源:大河網

比如,中華人文始祖羲皇故裏淮陽。伏羲氏是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的人文始祖,伏羲在周口淮陽“正姓氏,製嫁娶”,中華萬姓一統,始自伏羲,而伏羲故都在今河南淮陽。可以說,中華一脈,源自伏羲;萬姓同根,根在淮陽。
比如,唐人故裏·閩台祖地固始。固始是中原姓氏一個重要的遷出地,在東南沿海和台灣等地許多華人的族譜上都寫有“光州固始”的字樣。
比如,客家人根親文化聖地洛陽。不少台灣人和海外華人都稱自己是“河洛郎”,洛陽的洛陽橋,正是客家人普遍認同的最初遷出之地的標誌。
比如,粵港客家人精神家園開封。廣東南雄珠璣巷得名於宋代開封府珠璣巷,因南宋時移居此地的官吏士民眷戀故土而得名。今天,這些移居南雄的中原人士的子孫已經遍布粵港,從廣東地方誌和許多姓氏族譜中可以追尋到其祖先出自宋都開封。
根親文化的孕育發展,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的。在其背後,有其深厚的曆史淵源,是人的偉大在牽引著,文化的魅力在召喚著,動人的故事在不斷地提純複壯。
根親之地是一片發展熱土。根親文化作為維係海內外宗親的情感紐帶,必然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傳承“根”基因,弘揚“根”文化,推進了人才回歸、資本“探親”,落腳於產業興旺,加快了高質量發展。



老家河南家譜館

根親文化就是一座招商橋梁。河南信陽以多個姓氏文化研究會為依托,與招商引資相結合,服務經濟發展。今年以來,僅固始縣就開展跨省交流、推介根親文化活動達18次,打根親牌、講根親情、興根親業。去年第10屆根親文化節以來,成功簽約招商項目130餘個,項目金額達200億元。
親情也是商機,蘊含招商力。以有形的根親建築設施和無形的根親文化為媒,親情引商事半功倍。根親文化拉近感情,增強互信,促進合作共贏。河南信陽依托姓氏根親組織,搭建政企溝通橋梁,加強內引外聯,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吸引海內外客商來祖根地考察興業。如新縣的姓氏文化研究會等根親組織,今年多次赴安徽、北京、廣州等地開展招商引資活動。
根親文化是珍貴資源,也是招商引資的聚寶盆。“老家光州”這個根親文化品牌,不斷提升“黃姓之源”向心力,今年先後接待海內外黃氏、陳氏等宗親1000多人次,吸引海內外宗親商家回報桑梓、建設祖地。潢川縣積極開展根親文化聯誼,在經貿、產業、文旅方麵的合作越來越廣泛。目前,正在籌劃推進豫台產業園、光州光電與健康產業園等項目,打造黃國文創產業園、春申君文化產業園和豫台陳元光文化園。
根親之地,百業正盛。河南走出了一條尋根聚親的發展之路,根親文化“軟實力”正在上升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硬支撐。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