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一粒種子的使命——中原農穀蹲點報道之四
更新時間:2023-10-6 10:30:19    來源: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記者 趙振傑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馬丙宇 劉亞鑫

  9月30日,一場秋雨過後,中原農穀核心區——新鄉市平原示範區的廣袤田野間,微風輕拂,涼意陣陣。

  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試驗田裏,河南秋樂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育種專家魯海華正在查看玉米長勢。“組合性狀不錯,抵抗鏽病的能力也強,接下來可以重點選育。”玉米即將收獲,魯海華也定下了今後的品種選育方向。

  一粒玉米種子,從數萬份育種材料中脫穎而出,有的甚至需要10年以上。“看起來相似的種子,各自攜帶的基因有可能千差萬別,隻有通過不斷種植選育,才能甄選出優良基因加以利用。”魯海華說。

  和其他育種專家一樣,魯海華真正懂得種子的價值和力量,育種20多年來,他執著於“更高產、更抗病”基因,選育出的玉米新品種“秋樂368”,目前已成為黃淮海地區玉米主推品種之一,自2017年審定以來,累計推廣麵積3000多萬畝。

  小小的一粒種子,牽動人心,孕育希望。魯海華所在的秋樂種業,是河南種業第一股,如今更是乘著中原農穀建設的東風,持續加強農業與科技的融合,造好種子這個農業“芯片”。

  幾天前,秋樂種業春播玉米新品種集中展示活動在平原示範區舉行,豐產、抗病、耐密、廣適等不同類型的22個玉米新品種集中亮相,種子行業的專家、企業家雲集於此,尋找豐產性、抗病性優良的新品種。

  中原農穀處於黃淮海平原的核心區和“南北分界過渡帶”,是我國南北物種交叉種植和繁育的良好試驗場所。去年以來,借力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神農種業實驗室等平台,秋樂種業加強技術、人才的協同,大力推進分子輔助育種,實現生物技術與傳統育種相結合,育種效率更高、更精準。

  扶企業就是扶種業,企業振興就是種業振興。

  去年,省政府印發《中原農穀發展規劃(2022—2035年)》,要求各地要加快布局建設種業重大創新平台,創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當家品種,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種業集群,計劃在2025年建成國內一流的種業創新平台,培育1家全國十強的種業企業並實現上市。計劃到2035年,打造千億級種業和糧食產業集群,農業領域高新技術企業達30家以上。

  如今在中原農穀,種業創新平台和育種企業不斷發展、彙聚、合作。先正達、中農發、牧原、登海先鋒等知名種業企業,以及中糧、正大、首農、五得利等糧食加工企業紛紛在此建起育種和生產基地。

  目前,中原農穀已擁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40家,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441億元,形成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一粒種子的使命——中原農穀蹲點報道之四
    2023-10-6 10:30:19    來源: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記者 趙振傑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馬丙宇 劉亞鑫

      9月30日,一場秋雨過後,中原農穀核心區——新鄉市平原示範區的廣袤田野間,微風輕拂,涼意陣陣。

      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試驗田裏,河南秋樂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育種專家魯海華正在查看玉米長勢。“組合性狀不錯,抵抗鏽病的能力也強,接下來可以重點選育。”玉米即將收獲,魯海華也定下了今後的品種選育方向。

      一粒玉米種子,從數萬份育種材料中脫穎而出,有的甚至需要10年以上。“看起來相似的種子,各自攜帶的基因有可能千差萬別,隻有通過不斷種植選育,才能甄選出優良基因加以利用。”魯海華說。

      和其他育種專家一樣,魯海華真正懂得種子的價值和力量,育種20多年來,他執著於“更高產、更抗病”基因,選育出的玉米新品種“秋樂368”,目前已成為黃淮海地區玉米主推品種之一,自2017年審定以來,累計推廣麵積3000多萬畝。

      小小的一粒種子,牽動人心,孕育希望。魯海華所在的秋樂種業,是河南種業第一股,如今更是乘著中原農穀建設的東風,持續加強農業與科技的融合,造好種子這個農業“芯片”。

      幾天前,秋樂種業春播玉米新品種集中展示活動在平原示範區舉行,豐產、抗病、耐密、廣適等不同類型的22個玉米新品種集中亮相,種子行業的專家、企業家雲集於此,尋找豐產性、抗病性優良的新品種。

      中原農穀處於黃淮海平原的核心區和“南北分界過渡帶”,是我國南北物種交叉種植和繁育的良好試驗場所。去年以來,借力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神農種業實驗室等平台,秋樂種業加強技術、人才的協同,大力推進分子輔助育種,實現生物技術與傳統育種相結合,育種效率更高、更精準。

      扶企業就是扶種業,企業振興就是種業振興。

      去年,省政府印發《中原農穀發展規劃(2022—2035年)》,要求各地要加快布局建設種業重大創新平台,創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當家品種,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種業集群,計劃在2025年建成國內一流的種業創新平台,培育1家全國十強的種業企業並實現上市。計劃到2035年,打造千億級種業和糧食產業集群,農業領域高新技術企業達30家以上。

      如今在中原農穀,種業創新平台和育種企業不斷發展、彙聚、合作。先正達、中農發、牧原、登海先鋒等知名種業企業,以及中糧、正大、首農、五得利等糧食加工企業紛紛在此建起育種和生產基地。

      目前,中原農穀已擁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40家,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441億元,形成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