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為受訪者供圖
□本報記者 李運海 方化禕
犁、耙、木鍁、手搖揚場機……9月23日,走進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的展廳,地上擺的、牆上掛的,各式農具琳琅滿目,仿佛打開了一本立體的農耕“百科全書”。
記者注意到,牆上掛著一個形狀像大簸箕,底部帶有刀片的農具。這是幹什麼用的農具呢?
博物苑館長杜忠義說:“這叫芟麥稈,是收割機出現之前很‘先進’的割麥工具。與鐮刀相比,它的效率較高,一人一天能割麥20畝。看到這樣的老物件,人們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傳統耕作的辛苦和糧食的來之不易。”
如今,隨著社會進步和農業機械化的普及,種地變得越來越輕鬆,耕、種、管、收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犁、耬、水車等老物件逐漸退出了曆史舞台。為了保留鄉村記憶,展示農耕文明的時代變遷,杜忠義於20世紀90年代初創建了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這裏展示有古代及近現代農業生產工具1600多件。
在農耕展覽館,牆上一幅幅繪畫作品生動還原了昔日農民犁地、耙地、割麥等生產場景。展廳裏擺放著耬、犁、耙、水車、紡車、織布機、煤油燈等傳統農耕農具和老式生活用品。這些老物件向人們展示著以往的生產生活場景,記述了生產力發展、生活習慣演變的曆史脈絡,傳遞著濃濃鄉愁。
“每個老物件,都有一個故事、一段曆史。”杜忠義說,展廳陳列的木製榨油機是清代的。遺憾的是,這個好不容易保留下來的榨油機並不完整。
“曆史悠久的農耕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通過這個博物館留住農耕文化的根脈,讓更多的人了解傳統農業的發展變化和科技進步。”杜忠義說。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為受訪者供圖
□本報記者 李運海 方化禕
犁、耙、木鍁、手搖揚場機……9月23日,走進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的展廳,地上擺的、牆上掛的,各式農具琳琅滿目,仿佛打開了一本立體的農耕“百科全書”。
記者注意到,牆上掛著一個形狀像大簸箕,底部帶有刀片的農具。這是幹什麼用的農具呢?
博物苑館長杜忠義說:“這叫芟麥稈,是收割機出現之前很‘先進’的割麥工具。與鐮刀相比,它的效率較高,一人一天能割麥20畝。看到這樣的老物件,人們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傳統耕作的辛苦和糧食的來之不易。”
如今,隨著社會進步和農業機械化的普及,種地變得越來越輕鬆,耕、種、管、收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犁、耬、水車等老物件逐漸退出了曆史舞台。為了保留鄉村記憶,展示農耕文明的時代變遷,杜忠義於20世紀90年代初創建了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這裏展示有古代及近現代農業生產工具1600多件。
在農耕展覽館,牆上一幅幅繪畫作品生動還原了昔日農民犁地、耙地、割麥等生產場景。展廳裏擺放著耬、犁、耙、水車、紡車、織布機、煤油燈等傳統農耕農具和老式生活用品。這些老物件向人們展示著以往的生產生活場景,記述了生產力發展、生活習慣演變的曆史脈絡,傳遞著濃濃鄉愁。
“每個老物件,都有一個故事、一段曆史。”杜忠義說,展廳陳列的木製榨油機是清代的。遺憾的是,這個好不容易保留下來的榨油機並不完整。
“曆史悠久的農耕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通過這個博物館留住農耕文化的根脈,讓更多的人了解傳統農業的發展變化和科技進步。”杜忠義說。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