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奏響大河文明的時代強音
更新時間:2023-9-21 9:20:33    來源:河南日報

  大河奔騰天地間,文明綿延古今傳。金秋九月,地處黃河之濱的國家中心城市——鄭州,迎來了一場文明交流互鑒的盛會。

  9月17日,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中國·鄭州)在鄭州市舉辦,來自世界各地的300餘名專家學者圍繞“文明交流互鑒·發展共創未來”主題深入交流,並發布了《世界大河文明論壇·鄭州宣言》(以下簡稱《鄭州宣言》)。

p37_b.jpg

  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主論壇現場。馬健攝

  因河而來溯源人類文明

  黃河—長江流域、印度河流域、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分別孕育了中華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每一種文明在其發展過程中都留下了獨一無二的曆史文化,豐富了人類文明百花園。各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共同發展,已成為國際共識。

  中央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在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經濟地帶。在鄭州舉辦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是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舉措,也是大力推進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的重要成果。

  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在致辭時說,河南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加強同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鄭州是中華文明起源、形成與發展的關鍵區域之一,是我國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主要實證地之一。在鄭州舉辦首屆世界大河文明論壇,意義重大。

  “曆史上,大江大河是人們遷徙、貿易、交流的重要通道。當今時代,人類文明進入了河、海交融交彙的發展關鍵期。中國搭建的一係列文明對話平台,已經為文明交流互鑒走深走實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說,“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世界大河文明論壇必將成為世界不同文明之間開放、平等交流和對話的重要平台,不斷促進世界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解冰重點介紹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近年來文物部門大力開展文化遺產交流合作,與數十個國家簽署了文化遺產合作協議,開展曆史古跡保護修複項目、聯合考古合作,推進跨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立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中進一步豐富了底蘊內涵,擦亮了時代價值,為世界文明多樣性和傳承創新注入了強勁動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表示,希望通過持續舉辦,把論壇做成中國考古學成就和中華文明的重要展示平台,增強各國學者交流的國際化學術平台,以及以考古學為代表的各個領域開展創新性探索的重要合作平台,助力中國考古學的國際化傳播,提升國際影響力。

  9月16日至17日,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的4個分論壇舉辦,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圍繞“世界大河文明的多樣性與交流互鑒”“中華文明與黃河文化傳承弘揚”“華夏文明與世界文明對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主題探討交流,成果豐碩。

  “世界大河文明的多樣性與交流互鑒”分論壇由中國考古學會承辦。論壇上,來自國外的20多位考古學家與國內專家學者進行了廣泛交流。國內專家介紹了甘肅慶陽南佐遺址考古新發現、牛河梁遺址的新發現與新認識,對中外考古學文化的異同進行了比較。

  “中華文明與黃河文化傳承弘揚”分論壇上,各地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和側麵共同探討黃河文化的韌性與中華文明的連續性,不同區域文明之間的輻射影響,以及如何挖掘利用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等。與會專家認為,“和而不同”為中華文化的不斷創新創造提供了無限可能性。

  9月16日至17日,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共赴“華夏文明與世界文明對話”分論壇(嵩山論壇2023年會),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展望天下文明”為主題開展國際學術研討活動。“在中華文明起源的關鍵地區開展世界文明之間的對話,有助於更加清晰地向世界闡述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文明特征,了解中華文明一脈相承、綿延不斷的內在動因,促進文明交流互鑒。”與會專家表示。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分論壇,吸引了近150名來自黃河流域九省(區)的社會科學研究專家和國內高校院所等相關領域學者參加。論壇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報告(2023)》發布,主要介紹了2022年到2023年上半年沿黃地區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以及今後推進黃河國家戰略麵臨的形勢、未來的展望以及相應的對策建議,是反映黃河流域改革創新高質量發展的綜合性年度報告。

p36_b.jpg

  黃河花園口段(7月29日攝)。馬健攝

  尋找共同關切碰撞智慧

  麵對當前紛繁複雜的國際局勢,加強全球文明對話顯得格外重要。國際哲學院院士、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哲學係教授赫爾塔·納格爾-多斯卡爾表示,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提供了交流與對話的平台,“東西方文化都基於各自的傳統而產生,但通過對話便會發現其中有許多共同之處。”

  世界大河流域的環境各不相同、文明的麵貌各具特色,構成絢麗多彩的世界文明百花園。劍橋大學麥克唐納考古研究院高級院士、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克裏斯多夫-埃凡斯教授表示,河流是世界文明的搖籃,大河文明之間存在許多共性,希望自己的研究可以為人類文明研究提供不同的視角。

  “文明的包容性是文明海納百川的體現。”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執行院長王中江教授認為,創新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也是一種動力。人類文明在不同地域的發展,其實都是通過創新建立起來的。而包容可以說也是創新的一種方式,包容才可以開放,才可以不斷地創新。

  在世界城市化進程中,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對人類文化遺產的保護?如何讓人類文明煥發出新的活力和魅力?主要從事印度北部文明研究的印度德幹學院原副校長、教授瓦桑特·辛德表示,“考古要注重曆史與現代的互動。”

  “良好的國際關係離不開各文明之間的相互理解,對各自文明特點、貢獻等的闡發是相互理解的基礎。全球化時代,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是大勢所趨,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深圳大學哲學係教授、國學院院長景海峰表示,文明對話是相互理解、進行新的文化創造、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基礎。

b133bfb14a7a44e88548dc5258634ccb.jpg

  航拍黃河中下遊分界處風景。李新華 攝

  攜手合作向世界發聲

  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的會標底紋是藍色指紋,蘊藏著人類基因的密碼;中間的“河”字是甲骨文——我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係統,兩者有機融合,體現了河流與文明的關係,也傳遞著“文明交流互鑒·發展共創未來”的美好寓意。

  追溯各個國家的文明起源,繞不開“河”;促進各個文明的交流互鑒,離不開“和”;推動互利合作、融合發展,撇不開“合”。《鄭州宣言》就是以“河”為紐帶,注重和而不同、和諧共處,促進和合共生、合力發展。

  在考古學研究國際化的大趨勢下,如何看待大河文明?如何才能更好地保護、傳承、弘揚好大河文明?

  與會學者進行了深入探討並認為,在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充分挖掘各國曆史文化的時代價值,推動各國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過程中,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

  “《鄭州宣言》有助於提升人們對文明的認知、思考文明與現代的關係,從古文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為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作出貢獻。”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黃河文化遺產實驗室副主任侯衛東說。

  黃河潮起,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和而不同、美美與共,文明互鑒之光必將照亮未來之路。

  《世界大河文明論壇·鄭州宣言》

  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於9月17日至18日,在中國黃河中遊的國家中心城市、八大古都之一的鄭州舉辦。來自世界各地的300餘位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文明交流互鑒·發展共創未來”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並達成以下共識:

  一、大河孕育了世界主要文明,是人類文明的具象化。大河奔流不息,象征著文明綿延不絕;大河一往無前,代表了人類創新前行;大河彙聚眾川,體現了人類文化的開放包容;大河連接不同區域,為不同膚色、語言的人群搭建起友誼的橋梁,是激發人類文明進步的源頭活水。大河,是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動力、攜手合作的紐帶。

  二、大河流域承載著人類文明的基因。黃河—長江流域、印度河流域、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分別孕育了中華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這些文明各有所長,都為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文明的足跡沿著大河的脈絡走來,一部分成為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永恒遺產,一部分在交流互鑒中變得更為璀璨。

  三、倡議尊重各大河流域的文明特性,維護人類文明多樣性。世界大河流域的環境各不相同、文明的麵貌各具特色,構成絢麗多彩的世界文明百花園。各個文明盡管起源時間有早晚、延續時間有長短之分,但並無高低優劣之別。應當尊重世界各個民族創造的文明,保護文明的多樣性。

  四、倡議采取有力措施,保護好大河流域的文化遺產。大河流域的文化遺產,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城市化進程中,很多文化遺產受到威脅,甚至消失,亟待全人類攜手應對,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對人類文化遺產的保護。

  五、倡議加強對包括大河文明在內的世界文明的研究。搭建文明探源、文明交流、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全球性學術研究交流平台,深化對人類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曆史脈絡研究。

  六、倡議加強對文明的傳承和弘揚。要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讓人類文明煥發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七、倡議保護大河流域的生態環境,實現文明和生態和諧共生。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生態優良、環境宜人的大河流域孕育了眾多文明古國。傳承文明,既要尊重曆史,也要敬畏自然。應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大河流域的發展。

  八、倡議發揮古代文明的時代價值,促進人類社會現代文明發展。古代文明是人類智慧和經驗的重要承載,對人類社會的曆史貢獻和時代意義不容忽視。四個大河流域古文明雖然有些未曾延續至今,但它們是後來諸多文明的源頭。今天,我們更應重視發揮古代文明的時代價值,為人類現代文明進步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九、倡議加強文明交流互鑒,實現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在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充分挖掘各國曆史文化的時代價值,推動各國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我們應搭建與各國人文交流合作的橋梁,共同推動人類文明在互鑒中綻放光彩,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中國·鄭州)

  2023年9月17日

  統籌:闕愛民 張建新

  執行:王延輝 馮劉克 陳浩

Page_s.jpg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奏響大河文明的時代強音
    2023-9-21 9:20:33    來源:河南日報

      大河奔騰天地間,文明綿延古今傳。金秋九月,地處黃河之濱的國家中心城市——鄭州,迎來了一場文明交流互鑒的盛會。

      9月17日,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中國·鄭州)在鄭州市舉辦,來自世界各地的300餘名專家學者圍繞“文明交流互鑒·發展共創未來”主題深入交流,並發布了《世界大河文明論壇·鄭州宣言》(以下簡稱《鄭州宣言》)。

    p37_b.jpg

      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主論壇現場。馬健攝

      因河而來溯源人類文明

      黃河—長江流域、印度河流域、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分別孕育了中華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每一種文明在其發展過程中都留下了獨一無二的曆史文化,豐富了人類文明百花園。各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共同發展,已成為國際共識。

      中央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在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經濟地帶。在鄭州舉辦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是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舉措,也是大力推進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的重要成果。

      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在致辭時說,河南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加強同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鄭州是中華文明起源、形成與發展的關鍵區域之一,是我國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主要實證地之一。在鄭州舉辦首屆世界大河文明論壇,意義重大。

      “曆史上,大江大河是人們遷徙、貿易、交流的重要通道。當今時代,人類文明進入了河、海交融交彙的發展關鍵期。中國搭建的一係列文明對話平台,已經為文明交流互鑒走深走實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說,“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世界大河文明論壇必將成為世界不同文明之間開放、平等交流和對話的重要平台,不斷促進世界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解冰重點介紹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近年來文物部門大力開展文化遺產交流合作,與數十個國家簽署了文化遺產合作協議,開展曆史古跡保護修複項目、聯合考古合作,推進跨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立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中進一步豐富了底蘊內涵,擦亮了時代價值,為世界文明多樣性和傳承創新注入了強勁動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表示,希望通過持續舉辦,把論壇做成中國考古學成就和中華文明的重要展示平台,增強各國學者交流的國際化學術平台,以及以考古學為代表的各個領域開展創新性探索的重要合作平台,助力中國考古學的國際化傳播,提升國際影響力。

      9月16日至17日,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的4個分論壇舉辦,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圍繞“世界大河文明的多樣性與交流互鑒”“中華文明與黃河文化傳承弘揚”“華夏文明與世界文明對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主題探討交流,成果豐碩。

      “世界大河文明的多樣性與交流互鑒”分論壇由中國考古學會承辦。論壇上,來自國外的20多位考古學家與國內專家學者進行了廣泛交流。國內專家介紹了甘肅慶陽南佐遺址考古新發現、牛河梁遺址的新發現與新認識,對中外考古學文化的異同進行了比較。

      “中華文明與黃河文化傳承弘揚”分論壇上,各地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和側麵共同探討黃河文化的韌性與中華文明的連續性,不同區域文明之間的輻射影響,以及如何挖掘利用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等。與會專家認為,“和而不同”為中華文化的不斷創新創造提供了無限可能性。

      9月16日至17日,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共赴“華夏文明與世界文明對話”分論壇(嵩山論壇2023年會),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展望天下文明”為主題開展國際學術研討活動。“在中華文明起源的關鍵地區開展世界文明之間的對話,有助於更加清晰地向世界闡述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文明特征,了解中華文明一脈相承、綿延不斷的內在動因,促進文明交流互鑒。”與會專家表示。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分論壇,吸引了近150名來自黃河流域九省(區)的社會科學研究專家和國內高校院所等相關領域學者參加。論壇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報告(2023)》發布,主要介紹了2022年到2023年上半年沿黃地區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以及今後推進黃河國家戰略麵臨的形勢、未來的展望以及相應的對策建議,是反映黃河流域改革創新高質量發展的綜合性年度報告。

    p36_b.jpg

      黃河花園口段(7月29日攝)。馬健攝

      尋找共同關切碰撞智慧

      麵對當前紛繁複雜的國際局勢,加強全球文明對話顯得格外重要。國際哲學院院士、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哲學係教授赫爾塔·納格爾-多斯卡爾表示,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提供了交流與對話的平台,“東西方文化都基於各自的傳統而產生,但通過對話便會發現其中有許多共同之處。”

      世界大河流域的環境各不相同、文明的麵貌各具特色,構成絢麗多彩的世界文明百花園。劍橋大學麥克唐納考古研究院高級院士、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克裏斯多夫-埃凡斯教授表示,河流是世界文明的搖籃,大河文明之間存在許多共性,希望自己的研究可以為人類文明研究提供不同的視角。

      “文明的包容性是文明海納百川的體現。”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執行院長王中江教授認為,創新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也是一種動力。人類文明在不同地域的發展,其實都是通過創新建立起來的。而包容可以說也是創新的一種方式,包容才可以開放,才可以不斷地創新。

      在世界城市化進程中,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對人類文化遺產的保護?如何讓人類文明煥發出新的活力和魅力?主要從事印度北部文明研究的印度德幹學院原副校長、教授瓦桑特·辛德表示,“考古要注重曆史與現代的互動。”

      “良好的國際關係離不開各文明之間的相互理解,對各自文明特點、貢獻等的闡發是相互理解的基礎。全球化時代,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是大勢所趨,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深圳大學哲學係教授、國學院院長景海峰表示,文明對話是相互理解、進行新的文化創造、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基礎。

    b133bfb14a7a44e88548dc5258634ccb.jpg

      航拍黃河中下遊分界處風景。李新華 攝

      攜手合作向世界發聲

      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的會標底紋是藍色指紋,蘊藏著人類基因的密碼;中間的“河”字是甲骨文——我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係統,兩者有機融合,體現了河流與文明的關係,也傳遞著“文明交流互鑒·發展共創未來”的美好寓意。

      追溯各個國家的文明起源,繞不開“河”;促進各個文明的交流互鑒,離不開“和”;推動互利合作、融合發展,撇不開“合”。《鄭州宣言》就是以“河”為紐帶,注重和而不同、和諧共處,促進和合共生、合力發展。

      在考古學研究國際化的大趨勢下,如何看待大河文明?如何才能更好地保護、傳承、弘揚好大河文明?

      與會學者進行了深入探討並認為,在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充分挖掘各國曆史文化的時代價值,推動各國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過程中,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

      “《鄭州宣言》有助於提升人們對文明的認知、思考文明與現代的關係,從古文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為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作出貢獻。”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黃河文化遺產實驗室副主任侯衛東說。

      黃河潮起,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和而不同、美美與共,文明互鑒之光必將照亮未來之路。

      《世界大河文明論壇·鄭州宣言》

      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於9月17日至18日,在中國黃河中遊的國家中心城市、八大古都之一的鄭州舉辦。來自世界各地的300餘位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文明交流互鑒·發展共創未來”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並達成以下共識:

      一、大河孕育了世界主要文明,是人類文明的具象化。大河奔流不息,象征著文明綿延不絕;大河一往無前,代表了人類創新前行;大河彙聚眾川,體現了人類文化的開放包容;大河連接不同區域,為不同膚色、語言的人群搭建起友誼的橋梁,是激發人類文明進步的源頭活水。大河,是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動力、攜手合作的紐帶。

      二、大河流域承載著人類文明的基因。黃河—長江流域、印度河流域、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分別孕育了中華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這些文明各有所長,都為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文明的足跡沿著大河的脈絡走來,一部分成為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永恒遺產,一部分在交流互鑒中變得更為璀璨。

      三、倡議尊重各大河流域的文明特性,維護人類文明多樣性。世界大河流域的環境各不相同、文明的麵貌各具特色,構成絢麗多彩的世界文明百花園。各個文明盡管起源時間有早晚、延續時間有長短之分,但並無高低優劣之別。應當尊重世界各個民族創造的文明,保護文明的多樣性。

      四、倡議采取有力措施,保護好大河流域的文化遺產。大河流域的文化遺產,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城市化進程中,很多文化遺產受到威脅,甚至消失,亟待全人類攜手應對,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對人類文化遺產的保護。

      五、倡議加強對包括大河文明在內的世界文明的研究。搭建文明探源、文明交流、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全球性學術研究交流平台,深化對人類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曆史脈絡研究。

      六、倡議加強對文明的傳承和弘揚。要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讓人類文明煥發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七、倡議保護大河流域的生態環境,實現文明和生態和諧共生。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生態優良、環境宜人的大河流域孕育了眾多文明古國。傳承文明,既要尊重曆史,也要敬畏自然。應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大河流域的發展。

      八、倡議發揮古代文明的時代價值,促進人類社會現代文明發展。古代文明是人類智慧和經驗的重要承載,對人類社會的曆史貢獻和時代意義不容忽視。四個大河流域古文明雖然有些未曾延續至今,但它們是後來諸多文明的源頭。今天,我們更應重視發揮古代文明的時代價值,為人類現代文明進步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九、倡議加強文明交流互鑒,實現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在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充分挖掘各國曆史文化的時代價值,推動各國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我們應搭建與各國人文交流合作的橋梁,共同推動人類文明在互鑒中綻放光彩,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中國·鄭州)

      2023年9月17日

      統籌:闕愛民 張建新

      執行:王延輝 馮劉克 陳浩

    Page_s.jpg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