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宜陽縣蓮莊鎮蓮莊村汙水處理站的汙水處理池。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戴軍 攝
火車餐廳、見鶴湖棧道、房車露營點……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錦屏鎮杏花村,新的景致越來越多。村莊的變化,村民看在眼裏,美在心裏。“村莊越來越漂亮,生活越來越方便。”近日,杏花村村民王夢竹對記者說。
如今在洛陽市,許許多多像杏花村一樣的村子,家家有水衝式廁所,街巷有下水管道,村有汙水處理設施,排汙管道連通鎮區、城區乃至市區。按照洛陽市城鄉供排水一體化建設整體推進方案,到今年10月底,所有行政村、自然村實現供排水一體化全覆蓋。
供排水管道率先投入使用後,杏花村的人居環境煥然一新。月季花開了,牡丹花開了,當然杏花也開了,更重要的是——村民的“心花”開了。
洛陽市下轄八區七縣,全域麵積1.52萬平方公裏,山川丘陵交錯,從海拔2000多米到不足百米,2800多個行政村及數以萬計的自然村星羅棋布,完成城鄉供排水一體化需要投入超過百億元資金。雖然困難重重,但這項工程是鄉村振興基礎中的基礎,是一項惠及全民的工程,是群眾高度認可的民心工程。實施這樣的工程,洛陽是如何推進的呢?
規劃一張圖
近些年來,洛陽和全國各地一樣,多次推動鄉村改水改廁,雖然收效明顯,卻又總是不夠徹底。
宜陽縣董王莊鄉喬莊村黨支部書記喬二元說:“曆次改廁,上麵勁頭大,群眾不主動,效果不顯著。”以前的喬莊村,廁所都建在門外,為啥?“氣味大,誰想放院子裏!”你占一點、他占一點,原本不寬的街道更窄、更亂了,村民用起來也不方便。
單純的改廁好解決,但汙水往哪兒去、咋處理,依然麻煩。洛陽市農業農村局人居環境科科長張世鯤說,製約美麗鄉村建設的主要問題,就是汙水問題、垃圾問題、改廁問題。在供排水管網建成後,垃圾處理問題和農戶改廁、改廚等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洛陽市委、市政府的決心與決策,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與共識。共識達成後,便是科學規劃,規劃的核心與關鍵在於“一張圖覆蓋全域”。
喬莊村的規劃建設方案是:以整排房屋、多戶共同建設“小三格”,以小管網連接每家每戶,再以主管網連接至村裏建設的“大三格”。
主管網的汙水流向哪兒、咋處理?蓮莊鎮人大負責人杜自成說:“直接並入宜陽縣城的汙水管網,通過管網進入城區汙水處理廠。”城區的汙水處理設施完善、處理標準高、能力強,鄉村汙水進城統一淨化處理,完成城鄉一體化。
農宅高低不同,低窪處的農宅汙水不能上流,怎麼辦?蓮莊鎮供排水一體化示意圖給出了答案:西邊的沙坡頭等村,汙水向東,流入汙水處理站集中處理;蓮莊村以及南邊的澗河村等,則共用一個處理站;東邊的石村、陳宅村等,不建設汙水處理站,而是利用管網直接並入城區汙水處理廠。
因地製宜,所有汙水處理找到出路。從規劃開始,打破了村與村、鄉與鄉以及鄉村和城區的區劃藩籬,徹底避免了建設過程中“大活人被尿憋死”的尷尬。今年以來,宜陽縣新鋪設供水管網1516.6公裏、汙水管網743.18公裏。
規劃顯示,洛陽市的供排水一體化建設工程,一張大網覆蓋八區七縣,每個縣區則分組一張縣區網。洛陽市全域宏觀統籌,各個縣區負責籌資、建設、連通、運維。
建設一盤棋
幹淨衛生的自來水入戶了,排汙管道連通了,宜陽縣蓮莊鎮陳宅村村醫孔衛國立即封掉了自家院子裏的壓水井,改廁、改廚成為一體化的一部分。
孔衛國說,往年夏秋,村裏蚊蠅多,一不小心,村民就得上了腸胃疾病,到診所看病拿藥的村民多。完成供排水一體化後,庭院、街道上根本就看不到汙水了,到診所看腸胃病的村民很少。
城鄉供水一體化的好處顯而易見,這項工程的投資也很大。陳宅村黨支部書記於鐵偉告訴記者,全村300多戶、1175人,居住相對集中,地勢也不複雜,即便這樣,工程建設也需要投入300萬元。一個村就需要投入300萬元,全市2800多個村呢?核算後,洛陽市完成城鄉供排水一體化建設工程,需要投入建設資金133.85億元。
錢從哪裏來?主導推進項目的各縣區財政狀況都不寬裕,隻能多措並舉、多方融資。在各縣區確定融資渠道後,洛陽市邀請專家對各縣區進行專項債項目申報指導,提供一站式金融管家服務,確保資金早日落地。
在項目融資包裝上,引導縣區會同國開行、農發行和其他商業銀行的專業人員,逐項目分析、現場包裝指導,根據項目建設特點和金融機構風險偏好,梳理項目清單,成熟一批、推薦一批。
宜陽縣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導、債貸融合”的投融資模式,組織住建、城投集團,以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等4個項目,申請政策性金融貸款12.68億元;組織水利、住建等部門,以地表水置換、城鎮供排水一體化、見鶴汙水處理廠等項目,申請專項債5.18億元,同時還整合了縣裏鄉村振興銜接資金5000萬元。宜陽縣水務集團和宜農人居環境治理公司,聯合成立城鄉水務國有運營公司,變多頭建設、分散管理為統一建設、集中管理,破解九龍治水難題。
與宜陽的情況大致相同,洛陽各縣區都采用了政府主導,國企或國企控股企業建設的模式。這種模式有利於統一編製規劃、統一配置資源、統一工程設計、統一采購建材、統一組織施工、統一質量標準、統一運維管理。
運維一本賬
供排水設施大多是在“地下活動”,一旦梗阻“患病”,“望聞問切”難度很大,“開腸破肚”成本很高。這樣一來,保暢通的重點就隻能放在日常不間斷地巡視、巡查上了。
杏花村的微動力排水設施建成後,當上管理員的周明現練就了一套獨家本領,通過看、聽,他就能知道設備運行是否正常。
三分建,七分管。宜陽現有的9座水廠、18座城鎮汙水處理廠和68個微動力汙水處理站,運行狀況在總控室的大屏幕上清清楚楚。除了人員巡檢外,全網視頻監控、管網檢測、中控調度的數據都實時在線。加上供水管理到戶、汙水處理廠數字化、微動力汙水處理站自動化處理的智慧化管理體係等,全縣城鄉供排水一體化運維一目了然。
在整個供排水環節中,供水是收費的,有收益,但汙水處理基本上是“賠本買賣”,並且賠得還不少,這就給城鄉供排水一體化的可持續安全運營出了一個難題。
這個問題,洛陽市在工程設計推進過程中,早有預案。
杏花村黨支部書記周京偉算了這樣一筆賬:村裏的微動力排水設施,每月電費、人工等成本約2000元,按照2元每噸的用水價格,村裏水費收入基本抵充排汙成本。換個說法是“以供補排”。
但洛陽多數縣區因為村莊眾多、居住分散,供水收入是難以覆蓋排汙成本的。欒川縣85%的群眾、商戶供排水都並入城鎮管網,他們的做法是:將村級收費與鄉鎮補貼一同納入自來水公司,除了以供補排,加上以城補鄉、以商補農等措施,用城、商供水的盈餘補鄉村汙水處理資金缺口。這種做法被洛陽概括為“以城補鄉”。
為了確保城鄉供水一體化永續發展,欒川縣還實施了“思路擴張”,通過探索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除了將建設資金全部注入自來水公司外,還把全縣原有的水庫、水廠、汙水處理站等相關資產劃入自來水公司,用以壯大自來水公司資產規模,在提高融資貸款能力的同時,增加其盈利項,確保城鄉供水一體常態化良性運營。
這就叫做“運維一本賬”。建得好、用得起、管到位,才能可持續。
2022年,洛陽市已實現所有鄉鎮政府所在地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全市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率達46.05%。今年10月底,全域的城鄉供排水一體化規劃建設將全麵落地。
城鄉供排水一體化工程是一項“地上地下聯通工程”,是鄉村振興的最基礎工程,順民意、解民憂、講“裏子”。落一子而滿盤活。未來,洛陽還將繼續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為抓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黃紅立 董豪傑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張煥慈 孫宗亮)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宜陽縣蓮莊鎮蓮莊村汙水處理站的汙水處理池。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戴軍 攝
火車餐廳、見鶴湖棧道、房車露營點……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錦屏鎮杏花村,新的景致越來越多。村莊的變化,村民看在眼裏,美在心裏。“村莊越來越漂亮,生活越來越方便。”近日,杏花村村民王夢竹對記者說。
如今在洛陽市,許許多多像杏花村一樣的村子,家家有水衝式廁所,街巷有下水管道,村有汙水處理設施,排汙管道連通鎮區、城區乃至市區。按照洛陽市城鄉供排水一體化建設整體推進方案,到今年10月底,所有行政村、自然村實現供排水一體化全覆蓋。
供排水管道率先投入使用後,杏花村的人居環境煥然一新。月季花開了,牡丹花開了,當然杏花也開了,更重要的是——村民的“心花”開了。
洛陽市下轄八區七縣,全域麵積1.52萬平方公裏,山川丘陵交錯,從海拔2000多米到不足百米,2800多個行政村及數以萬計的自然村星羅棋布,完成城鄉供排水一體化需要投入超過百億元資金。雖然困難重重,但這項工程是鄉村振興基礎中的基礎,是一項惠及全民的工程,是群眾高度認可的民心工程。實施這樣的工程,洛陽是如何推進的呢?
規劃一張圖
近些年來,洛陽和全國各地一樣,多次推動鄉村改水改廁,雖然收效明顯,卻又總是不夠徹底。
宜陽縣董王莊鄉喬莊村黨支部書記喬二元說:“曆次改廁,上麵勁頭大,群眾不主動,效果不顯著。”以前的喬莊村,廁所都建在門外,為啥?“氣味大,誰想放院子裏!”你占一點、他占一點,原本不寬的街道更窄、更亂了,村民用起來也不方便。
單純的改廁好解決,但汙水往哪兒去、咋處理,依然麻煩。洛陽市農業農村局人居環境科科長張世鯤說,製約美麗鄉村建設的主要問題,就是汙水問題、垃圾問題、改廁問題。在供排水管網建成後,垃圾處理問題和農戶改廁、改廚等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洛陽市委、市政府的決心與決策,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與共識。共識達成後,便是科學規劃,規劃的核心與關鍵在於“一張圖覆蓋全域”。
喬莊村的規劃建設方案是:以整排房屋、多戶共同建設“小三格”,以小管網連接每家每戶,再以主管網連接至村裏建設的“大三格”。
主管網的汙水流向哪兒、咋處理?蓮莊鎮人大負責人杜自成說:“直接並入宜陽縣城的汙水管網,通過管網進入城區汙水處理廠。”城區的汙水處理設施完善、處理標準高、能力強,鄉村汙水進城統一淨化處理,完成城鄉一體化。
農宅高低不同,低窪處的農宅汙水不能上流,怎麼辦?蓮莊鎮供排水一體化示意圖給出了答案:西邊的沙坡頭等村,汙水向東,流入汙水處理站集中處理;蓮莊村以及南邊的澗河村等,則共用一個處理站;東邊的石村、陳宅村等,不建設汙水處理站,而是利用管網直接並入城區汙水處理廠。
因地製宜,所有汙水處理找到出路。從規劃開始,打破了村與村、鄉與鄉以及鄉村和城區的區劃藩籬,徹底避免了建設過程中“大活人被尿憋死”的尷尬。今年以來,宜陽縣新鋪設供水管網1516.6公裏、汙水管網743.18公裏。
規劃顯示,洛陽市的供排水一體化建設工程,一張大網覆蓋八區七縣,每個縣區則分組一張縣區網。洛陽市全域宏觀統籌,各個縣區負責籌資、建設、連通、運維。
建設一盤棋
幹淨衛生的自來水入戶了,排汙管道連通了,宜陽縣蓮莊鎮陳宅村村醫孔衛國立即封掉了自家院子裏的壓水井,改廁、改廚成為一體化的一部分。
孔衛國說,往年夏秋,村裏蚊蠅多,一不小心,村民就得上了腸胃疾病,到診所看病拿藥的村民多。完成供排水一體化後,庭院、街道上根本就看不到汙水了,到診所看腸胃病的村民很少。
城鄉供水一體化的好處顯而易見,這項工程的投資也很大。陳宅村黨支部書記於鐵偉告訴記者,全村300多戶、1175人,居住相對集中,地勢也不複雜,即便這樣,工程建設也需要投入300萬元。一個村就需要投入300萬元,全市2800多個村呢?核算後,洛陽市完成城鄉供排水一體化建設工程,需要投入建設資金133.85億元。
錢從哪裏來?主導推進項目的各縣區財政狀況都不寬裕,隻能多措並舉、多方融資。在各縣區確定融資渠道後,洛陽市邀請專家對各縣區進行專項債項目申報指導,提供一站式金融管家服務,確保資金早日落地。
在項目融資包裝上,引導縣區會同國開行、農發行和其他商業銀行的專業人員,逐項目分析、現場包裝指導,根據項目建設特點和金融機構風險偏好,梳理項目清單,成熟一批、推薦一批。
宜陽縣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導、債貸融合”的投融資模式,組織住建、城投集團,以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等4個項目,申請政策性金融貸款12.68億元;組織水利、住建等部門,以地表水置換、城鎮供排水一體化、見鶴汙水處理廠等項目,申請專項債5.18億元,同時還整合了縣裏鄉村振興銜接資金5000萬元。宜陽縣水務集團和宜農人居環境治理公司,聯合成立城鄉水務國有運營公司,變多頭建設、分散管理為統一建設、集中管理,破解九龍治水難題。
與宜陽的情況大致相同,洛陽各縣區都采用了政府主導,國企或國企控股企業建設的模式。這種模式有利於統一編製規劃、統一配置資源、統一工程設計、統一采購建材、統一組織施工、統一質量標準、統一運維管理。
運維一本賬
供排水設施大多是在“地下活動”,一旦梗阻“患病”,“望聞問切”難度很大,“開腸破肚”成本很高。這樣一來,保暢通的重點就隻能放在日常不間斷地巡視、巡查上了。
杏花村的微動力排水設施建成後,當上管理員的周明現練就了一套獨家本領,通過看、聽,他就能知道設備運行是否正常。
三分建,七分管。宜陽現有的9座水廠、18座城鎮汙水處理廠和68個微動力汙水處理站,運行狀況在總控室的大屏幕上清清楚楚。除了人員巡檢外,全網視頻監控、管網檢測、中控調度的數據都實時在線。加上供水管理到戶、汙水處理廠數字化、微動力汙水處理站自動化處理的智慧化管理體係等,全縣城鄉供排水一體化運維一目了然。
在整個供排水環節中,供水是收費的,有收益,但汙水處理基本上是“賠本買賣”,並且賠得還不少,這就給城鄉供排水一體化的可持續安全運營出了一個難題。
這個問題,洛陽市在工程設計推進過程中,早有預案。
杏花村黨支部書記周京偉算了這樣一筆賬:村裏的微動力排水設施,每月電費、人工等成本約2000元,按照2元每噸的用水價格,村裏水費收入基本抵充排汙成本。換個說法是“以供補排”。
但洛陽多數縣區因為村莊眾多、居住分散,供水收入是難以覆蓋排汙成本的。欒川縣85%的群眾、商戶供排水都並入城鎮管網,他們的做法是:將村級收費與鄉鎮補貼一同納入自來水公司,除了以供補排,加上以城補鄉、以商補農等措施,用城、商供水的盈餘補鄉村汙水處理資金缺口。這種做法被洛陽概括為“以城補鄉”。
為了確保城鄉供水一體化永續發展,欒川縣還實施了“思路擴張”,通過探索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除了將建設資金全部注入自來水公司外,還把全縣原有的水庫、水廠、汙水處理站等相關資產劃入自來水公司,用以壯大自來水公司資產規模,在提高融資貸款能力的同時,增加其盈利項,確保城鄉供水一體常態化良性運營。
這就叫做“運維一本賬”。建得好、用得起、管到位,才能可持續。
2022年,洛陽市已實現所有鄉鎮政府所在地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全市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率達46.05%。今年10月底,全域的城鄉供排水一體化規劃建設將全麵落地。
城鄉供排水一體化工程是一項“地上地下聯通工程”,是鄉村振興的最基礎工程,順民意、解民憂、講“裏子”。落一子而滿盤活。未來,洛陽還將繼續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為抓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黃紅立 董豪傑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張煥慈 孫宗亮)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