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黃河岸邊是我家丨大河兩岸滿目新
更新時間:2023-9-18 11:31:46    來源:河南日報

 核心提示丨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上下幾千年,炎黃子孫在黃河岸邊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孕育出燦爛的黃河文化。如今的黃河岸邊,萬千人民群眾伴著大河湯湯送流水,創造新的業績,追求更美好的人生,傳承著、創新著屬於這個時代的黃河文化。本報特從沿黃地市選取了8個普通人物,有守護黃河安瀾的治黃人,有生態廊道的建設者,有非遺文化的傳承人,也有在黃河邊從事農家樂的村民等,聽聽他們講述近年來黃河環境的變化,也聽聽他們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享受更好的生活。

p101_b.jpg

  三門峽黃河生態廊道。杜傑 攝

  三門峽水力發電公司職工王倩:

  全力以赴保黃河安瀾

  滾滾大河,穿龍門、越潼關,一路奔騰至三門峽穀。這裏是萬裏黃河第一壩,是保障黃河安瀾的關鍵一環,也是我日夜堅守奮鬥的地方。

  我是三門峽水力發電公司水工中心運行二值的閘門運行工,做好黃河防汛工作、確保安全度汛,是我和同事們的首要任務。平時,我們承擔著三門峽水利樞紐26個孔(洞)閘門啟閉,13台防汛電源設備和2台清汙設備的運行、保養、維護以及防洪、防淩、清汙等工作任務。

  我的主要工作是進行閘門運行,操作450噸門機,這項操作直接關係著樞紐閘門的安全起落。沿著狹窄的門機樓梯向上攀爬,到達距離地麵10餘米高空、麵積不足5平方米的司機室,我需要熟練且精細地進行底孔閘門啟閉的操作。

  看似隻是簡單的操作手柄,但無論是門機的行進、大鉤的升降,都需要百分之百精準。一次指令的完成需要堅持數小時,是技術與耐力的“硬核”考驗。守護黃河安瀾,保障三門峽樞紐防汛安全,需要用嫻熟精準的操作和勇敢堅毅的駐守來迎接一次次的考驗。

  除此之外,為保障汛期工作安全,我們平時還需要認真檢查防汛電源設備,做好設備巡檢、維護保養。尤其是每年進入6月汛期以後,根據防汛調度指令,我們要隨時應對洪水來襲,時刻保持警惕,做好24小時防汛值班工作。無論嚴寒酷暑還是刮風下雨,一接到上級調度指令,就要及時完成指令並啟閉閘門,全力以赴確保黃河安瀾。

  這些年來,我們的工作、生活環境得到了改善,沿黃公路改造帶來便利交通,運行值班室重新裝修,管理工作信息更加全麵,管理效率和水平大大提高。隨著黃河治理工作推進,洪水風險顯著降低,黃河生態環境日益改善。

  樞紐之下,大河的每一次脈動,都牽動著樞紐之上每一顆堅定迎戰的心。守護黃河安瀾,我們一直在堅守。(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小萍 趙力文 整理)

p89_b.jpg

  濟源市大峪鎮大奎嶺村農家樂。苗秋鬧 攝

  濟源大峪鎮大奎嶺村黨支部書記宋文忠:

  黃河是俺村的幸福河

  早些年,俺村窮得很,因為天氣幹旱,種啥啥不中。

  1997年,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截流之後,家門口的這段黃河形成了一個272平方公裏的大水庫。俗話說靠水吃水,能不能在這水上做點文章,讓老百姓的收入有所增加呢?

  2000年,經過去外地考察和專家論證,村裏決定在小浪底庫區發展網箱養魚。

  由以前的土裏刨食改為水裏淘金,村民的思想觀念一時半會兒拐不過彎,更何況養魚是需要投資的,當時很多人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也沒有錢投資養魚。

  我就一趟趟往鎮裏和銀行跑。經過鎮裏多方協調,銀行同意給村民提供小額貸款。養魚這個“事業”總算開始了。

  最先養魚的幾家很快見到效益了,不僅當年就還完了貸款、收回了成本,而且收入可觀。第二年,不用動員,好多村民都開始養魚了。由村裏擔保,銀行一下子為村裏發放貸款1750萬元,村民由不敢養到大膽養,最高峰時全村的養魚戶達148戶,網箱達1萬多箱,生意最好的一家年收入達到40萬元。

  但是,在網箱養魚的過程中,魚類糞便和餌料殘渣會對水質造成汙染。2017年,根據法律規定,在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禁止從事網箱養殖。這無疑給了村民當頭一棒。

  當時在給村民讀有關法律規定的時候,我是忍著淚在讀啊!但群眾都很明理,他們知道這樣做是為了保護黃河的水質安全和生態環境,雖然心疼,還是把網箱都拆除了。

  禁止網箱養魚後,我們該咋辦?還是得用這片水域做文章。好多養魚戶家裏都有漁船,經過協商,我們成立了野生魚捕撈隊,在每年黃河禁漁期的時段外在庫區裏作業。雖然魚的產量沒有以前高了,但由於庫區裏的水質更好了,捕撈的野生魚品質更高,收入也“跟”上去了。

  2021年,俺村投入50萬元專門建了一座容量達100噸的冷庫,捕撈回來的魚可以隨時入庫保鮮,經過包裝與加冰,當天就能發往全國各地,從而實現水產品增值、漁民增收。

  黃河的水質越來越好,環境越來越美,現在來俺村釣魚、旅遊、露營、騎行的人越來越多了,村民們發展賓館、民宿和其他產業,日子也越來越紅火了,黃河是俺村的幸福河!(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樊霞 成利軍 整理)

p87_b.jpg

  草木茂盛的洛陽華洋生態科技園。馮華 攝

  洛陽華洋生態科技園負責人馮華:

  二十載黃河岸植綠洲

  20年能做多少事?我的答案是:“認準一件事,黃河岸邊植樹造林,誓讓荒山變綠洲。”

  現在,黃河岸邊的洛陽華洋生態科技園春天看花、夏秋有果、秋天賞葉、冬季常青,成了讓人向往的“世外桃源”。然而眼前的景象,讓人很難想象“寸草難發生礫石”,曾是20年前這片荒山的真實寫照。

  2003年,為響應“保護母親河行動,再造秀美山川”的號召,我作為北京一家公司的代表,被派到新安縣石井鎮拴馬村,從事保護黃河綠化基地開發工作,並在此打造華洋生態科技園。

  2004年春,生態園開園後的第一個植樹季節。為了找到適合種植的油鬆樹苗,我帶領技術人員一天驅車1000多公裏,輾轉江蘇沭陽、陝西西安、河南安陽。

  說苦,曾是苦不堪言。植樹條件很差,就四處找專家“破題”;沒有住處,把園區內廢棄的窯洞進行修繕並作為根據地,一住八年;沒有飲用水,就把廢棄的煤窯井水作為飲用水;沒有路,就用挖掘機推開環山路;沒有電,就請電力部門設法把電架到園區……

  20年來,黃河岸邊的植樹事業從未停止。我們在黃河兩岸完成了千畝荒山的綠化,種植120餘種40萬株苗木,荒山造林成活率超過90%,形成了以油鬆、雪鬆等生態樹為主,以杏李、杜仲等經濟林為輔,生態林和經濟林有機結合的生態體係。

  說甜,“梳妝添綠”母親河也讓附近的村民嚐到了甜頭。2003年至今,生態園在當地累計用工30餘萬人次,用工和工資支出3000多萬元,解決了周邊30多戶村民的長期就業問題;引進的美國杏李果樹在當地得到廣泛推廣,為群眾找到致富門路。

  “我今年54歲了,看到黃河岸邊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感到很自豪。隻有把荒山變成青山,再變成金山銀山,老百姓的收入才會不斷提高。”為助力鄉村振興,華洋生態科技園不僅培養當地村民植樹造林、園林管理、果樹修剪的技能,還在商務禮儀、餐飲服務、衛生管理等方麵對村民進行專業培訓。

  如今,四季常綠、花果滿園的華洋生態科技園,成了河南省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河南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基地,成為集紅色基因、綠色發展和黃河文化於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會議培訓中心和母親河畔的生態休閑農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正在黃河岸邊變成現實。(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田宜龍 王雪娜 通訊員 高月 整理)

  焦作武陟縣詹店鎮溜村賈秋生:

  守好大堤就是守好家

  為了讓家鄉不再受黃河泛濫之苦,我和我爺爺賈維章、父親賈國安祖孫三代一代接一代守護著一段長1600米的黃河第一道防護大堤——北圍堤。

  相比伏汛而言,黃河秋汛次數不多。現在主要是查看堤防上是否存在隱患。汛期,就吃住在大堤上,得時刻關注汛情;備汛時,就尋找薄弱環節,除草、種樹。守堤人的活兒雖有些枯燥,但很有意義——守好堤就是守住了身後的父老鄉親!

  我從小就跟著俺爺生活在大堤邊。他常給我講守堤的故事,每次我都聽得津津有味。1958年,黃河中上遊水位陡漲,造成1708個村莊被淹,78.06萬人受災。當時俺爺50多歲,跟幾位村民跑去離家約5公裏的老田庵村參加抗洪搶險,遇到周恩來總理接見搶修鐵路橋民工。俺爺特別激動,暗自許下心願:絕不讓父老鄉親再受黃河泛濫之苦,一定要守護好北圍堤。

  俺爺這一守就是20多年。其間,他上堤捉老鼠,在河灘裏撐船義務擺渡村民,為防風固沙,他靠一條扁擔和一雙瘦弱的肩膀,擔水栽樹,將大堤變成了一片叢林。

  俺爺臨終前給俺爸說:“大堤在,家才在。守大堤的任務就交給你了。”1983年,黃河再次發大水,俺父親當時是溜村黨支部書記,他帶領著村民守護在防洪一線,確保了北圍堤沒有發生決口。

  1995年,俺爸退休了。他主動擔負了大堤守護人的責任,動員7位村民自費購買果樹苗,將馬車改裝成拉水車。於是,肩挑、人扛,他們在大堤上栽下了果樹,讓曾經荒涼的大堤變成了“花果山”。

  2015年,我從俺爸手裏接過了大堤守護人的“接力棒”,成為第三代守堤人。

  種果樹固然可以帶來一些經濟效益,但黃河一旦泛濫,這些果樹起不到很好的防護作用。後來我投資近2萬元,在大堤上打井、鋪設管道,購買了上萬棵白楊樹苗,將大堤變成了綠色防護長廊。

  如今,我經常帶著兒子賈超一起在大堤上檢查隱患、鋤草種樹。有時候,我會問兒子今後是否會接過守護大堤的“接力棒”,他總是斬釘截鐵地答:“肯定會的!守好大堤就是守好家,我一定會將‘守堤人’的精神傳承下去。”

  “守堤就是守家。”這句話曆經60多年,從俺爺傳到我的孩子這輩,初心沒有變,我們會繼續守好大堤,人在,堤在!(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學樺 姬姣姣 整理)

  鄭州黃河澄泥硯傳承人王玲:

  與“泥”對話傳黃河文化

  我在黃河岸邊工作生活了30多年,從事雕刻雕塑創作,把已經失傳的黃河澄泥硯製作技藝重新恢複研製開發了出來。

  製作黃河澄泥硯最關鍵的環節是選泥。要想做好硯必須選好泥。以前黃河河道裏有很多垃圾,水質差,泥也不幹淨,百斤泥沙隻能過濾出來五六斤澄泥硯原料,做出來的硯台質地粗糙,容易幹裂。

  隨著黃河生態環境的改善,取出來的泥沙過濾出來的原料多了,品質也提高了。現在製作出來的澄泥硯作品摸起來就像小孩的皮膚一樣細膩,這也是生態持續改善最有力的證明。

  在中國的四大名硯中,其他名硯都是由石頭雕刻而成,唯獨黃河澄泥硯是人工合成的。說來也奇怪,本來是一把泥,燒製成硯後,竟然重如石、細如玉,扣之若金聲。而且還有其他一些適合做硯台的特性,視之光彩照人,貯墨不腐,不枯不凍,寫字作畫飄出陣陣清香。

  古往今來,眾多文人對黃河澄泥硯十分珍視,或研墨、或把玩,愛不釋手。這麼一件好東西,製作過程卻十分繁雜,從選泥到成品有18道工序。從配泥、製坯、設計,到雕刻、燒窯,環環相扣,每一環都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硯台的質感、色澤與外觀。

  由於是燒製前雕刻,所以比起其他硯台,黃河澄泥硯更注重圖案,講究造型。飛禽走獸、花鳥魚蟲都能融入作品,圓雕、浮雕、透雕、線刻等技法統統得以運用。

  作為黃河文化的代表之一,黃河澄泥硯的創作也汲取了不少黃河元素。如今的鄭州黃河灘地綠樹成蔭、環境優美、濕地遍布,吸引了80多種鳥類棲身,還有不少小動物重新出現。這些都為我提供了豐富的源泉和靈感,激勵著我創作出更多優秀的黃河澄泥硯作品。

  我的另外一個工作重點就是傳承黃河澄泥硯技藝。近年來,通過開設非遺課堂、非遺文化進校園等形式,先後使500多名學生掌握了澄泥硯技藝。我希望通過黃河澄泥硯這一載體,講好黃河故事,把黃河文化傳承發展下去。(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建新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馮劉克 整理)

p98_b.jpg

  封丘縣陳橋濕地公園一角。受訪者供圖

  新鄉封丘縣陳橋濕地公園負責人劉東洋:

  留住母親河畔的鳥鳴

  我們這座總麵積4600餘畝的濕地公園,水域麵積1400畝,共發現鳥類156種,是豫北最大的鳥類自然保護區。

  看,前麵那處湖麵上空,有隻斑魚狗翠鳥懸停觀望。當它發現水裏的小魚後,一個猛子紮進去就叼跑了。還有,旁邊那隻清脆鳴叫的伯勞鳥很有意思,它還會學狗叫嚇唬貓呢!守護濕地8年多來,我也快成“鳥類專家”了,哪隻是蒼鷺、哪隻是黑水雞,聽聲音我就能分辨出來。

  看,保護區蘆葦蕩西側的湖中心蘆葦旁有隻青頭潛鴨!它可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全球極危鳥類。10年前在我們這裏首次發現,每年都在此繁育,最大觀測數量超過68隻。它原來隻出現在濕地公園封閉管理的鳥類聚集區,如今很多區域都能看到。隨著環境變好,不僅鳥類活動範圍擴大了,種類增加了,今年還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鵟呢!

  陳橋鎮陳橋村緊臨黃河。20多年前,村東頭的那片濕地還是當地居民隨意排放生活汙水的“東大荒”“葦子坑”,原本2000餘畝的濕地被過度開發得還剩不足400畝。1992年,陳橋村實施退耕還濕、植樹造林,逐步將濕地麵積擴展到了4000餘畝,有效改善了濕地生態環境,給鳥類提供了一個棲息的家。如今,陳橋濕地內蘆葦叢生,水草茂盛,被譽為“豫北白洋澱”。

  2015年2月,我從蘇州一家新能源公司辭職,返村開始濕地保護工作和瀕危鳥類的觀測保護。村裏也很重視這塊工作,成立了一支青年濕地巡護隊,跟我一起每天保護濕地和鳥類。現在,濕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越冬、繁衍生息,像青頭潛鴨、草鷺、震旦鴉雀這些國家保護鳥類還以陳橋濕地為家,從“候鳥”變成了“留鳥”。再等一段時間,候鳥大規模來此越冬,那場景才叫壯觀呢!

  濕地生態不斷變好,離不開當地政府的重視。去年,封丘縣爭取到中央資金1.2億元,通過河岸護坡、生態水係治理、種植苗木等措施,進一步提升了濕地的生態環境。環保部門還專門配備了水質、土壤檢測係統,對濕地環境實時監測。

  我們保護濕地,也因濕地生態受益。陳橋村正在創建河南省4A級鄉村康養旅遊示範村,縣裏還依托濕地成立了旅遊公司,利用好生態發展康養、文旅、研學,把資源變產業。我相信,我們的濕地“好風景”一定會變成鄉親們的致富“好錢景”!(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振傑 代娟 整理)

p92_b.jpg

  蘭考東壩頭黃河灣。資料圖片

  開封黃河河務局副局長潘佳良:

  懸河如畫譜發展新篇

  金秋時節,站在黑崗口黃河河勢觀測台上遠眺,大河滔滔,涼風習習,草木蔥蘢,懸河如畫。

  大河奔騰又一秋。這個讓我為之戰鬥、奮鬥了幾年的地方,越看越美,真讓人心曠神怡。

  一周前,我從開封第一河務局局長調任開封黃河河務局副局長,雖然還在圍繞黃河而工作,但離開了曾經日夜堅守的“第一線”,心中還是有諸多留戀與不舍。

  黃河進入河南,從小浪底一路奔騰向東到開封,比城市地平麵高出了10米左右,形成了獨特的“地上懸河”。黃河素有“銅頭鐵尾豆腐腰”的說法,開封黑崗口段就是“‘豆腐腰’裏的‘豆腐腰’”,河水漫流,易成橫河急衝堤壩,對城市構成了巨大安全威脅。加上河邊過去治理不到位,曾經遍布養殖場、飯店、建築垃圾等,環境髒亂差,村民苦不堪言。

  2019年9月,“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號召發出後,我和幹部職工一下子來了精神,渾身上下充滿了幹勁,著手謀劃如何抓住這一難得的曆史機遇,再現黃河風光。

  2020年年初,開封高標準謀劃了黃河生態廊道項目,並於2月份率先啟動了生態廊道示範帶建設,總長21公裏,麵積3876畝。當時疫情暴發不久,給工作、生活造成很多不便。但為了黃河,我們還是克服一個個困難,把一個個美好的設想變成了現實。

  黑崗口黃河河勢觀測台及周邊,從昔日的“髒亂差”到如今的“美如畫”,儼然成了開封黃河段的“網紅打卡地”。群眾過去經過這裏都得捂鼻子,現在自發而來的遊客一批又一批,這裏成為大家領略黃河風光、了解黃河曆史文化的最佳位置,我們的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已成為公認的“開封黃河之窗”,造福了無數岸邊群眾。

  開封依水而生、因水而興,數千年來與黃河榮辱與共、休戚相關。但隻有在當下黃河人的手裏,黃河安瀾才得到了有效保障,流域內生態環境發生了根本性改善。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堅持治理,久久為功,相信經過我們一代代黃河人的努力,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一定會真正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龔硯慶 整理)

p88_b.jpg

  濮陽市範縣張莊鎮前房莊村黨支部書記房愛銀帶領村民養殖黃河鯉魚。張雯博 攝

  濮陽範縣張莊鎮前房莊村黨支部書記房愛銀:

  老村的土特產特洋氣

  半個月前,在老村辦了“摸魚節”,是我最近最開心的事兒。那天,我喊了聲“下吧!”50畝的魚塘裏頓時跳入五隊人。他們有的綰起褲腿俯下身,有的整個人趴在水裏,渾身是泥卻笑得開心。一個小時內,魚塘裏“摸到了”的喊聲此起彼伏,岸上拍照拍視頻的人也笑個不停。

  為啥辦“摸魚節”?要給咱“黃河大鯉魚”這個“土字號”加點新故事,讓這個品牌越來越響亮。

  範縣是傳統農業大縣,已在食用菌、溫棚瓜菜、畜牧養殖等領域構建起了“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體係。沿黃線長達47公裏的優勢,使範縣大米、範縣“黃金鰍”等長在黃河灘、喝著黃河水的農產品,深受市場喜愛。新時代呼喚新篇章,怎樣提高附加值、延長價值鏈?以品牌化賦能產業鏈各環節,就是我們範縣新農人找到的新方法。

  前房莊村與“黃河大鯉魚”結緣的故事,始於2016年。前房莊村是典型的灘區村,過去黃河水一漫灘,莊稼沒了,房也得重新蓋。隨著全省黃河灘區遷建試點工程啟動,2016年秋,前房莊村整體搬遷到了範縣千安社區。社區裏,學校、醫院、集貿市場、健身廣場等等,啥都有。村民們都說,這日子估摸著比城裏人也不差啥呢!

  老村的屋空了,宅基地複墾、廢舊坑塘改造的工作動起來了,富民產業也隨著來了。水產養殖基地就是這個時候建起來的。一開始,村民們沒信心,我這個門外漢就帶頭幹、帶頭學。鯉魚生病咋辦、水質不好咋辦、鯉魚吃起來有股土腥味兒咋辦,一點點克服困難。

  仿原生態河流的養殖模式,用活水養魚,是前房莊村找到的“招式”。

  我們村的魚塘修建了一條條水槽,給黃河鯉魚當“跑道”。推水器通過氣體使水體仿照黃河流速而流動,魚在裏麵一直遊才能搶到食。魚“運動”多了,多餘的脂肪、肚子裏的雜質沒了,蛋白質含量提高了,生病少了。市場上的黃河鯉魚一般每斤賣6到10元,前房莊村的每斤卻能賣到20元以上。

  四條須、四個鼻孔,梭形的魚身、金黃色的鱗……前房莊村的黃河鯉魚就是正宗的黃河鯉魚。而且我現在能驕傲地說一聲,我們村的魚還很“洋氣”!今年,我們準備將基地的養殖麵積再擴大一倍,黃河鯉魚會越養越多,歡迎大家都來嚐嚐。(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逯彥萃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曉靜 整理)

WX20230918-071359@2x.png

文章編輯:劉鳴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黃河岸邊是我家丨大河兩岸滿目新
    2023-9-18 11:31:46    來源:河南日報

     核心提示丨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上下幾千年,炎黃子孫在黃河岸邊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孕育出燦爛的黃河文化。如今的黃河岸邊,萬千人民群眾伴著大河湯湯送流水,創造新的業績,追求更美好的人生,傳承著、創新著屬於這個時代的黃河文化。本報特從沿黃地市選取了8個普通人物,有守護黃河安瀾的治黃人,有生態廊道的建設者,有非遺文化的傳承人,也有在黃河邊從事農家樂的村民等,聽聽他們講述近年來黃河環境的變化,也聽聽他們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享受更好的生活。

    p101_b.jpg

      三門峽黃河生態廊道。杜傑 攝

      三門峽水力發電公司職工王倩:

      全力以赴保黃河安瀾

      滾滾大河,穿龍門、越潼關,一路奔騰至三門峽穀。這裏是萬裏黃河第一壩,是保障黃河安瀾的關鍵一環,也是我日夜堅守奮鬥的地方。

      我是三門峽水力發電公司水工中心運行二值的閘門運行工,做好黃河防汛工作、確保安全度汛,是我和同事們的首要任務。平時,我們承擔著三門峽水利樞紐26個孔(洞)閘門啟閉,13台防汛電源設備和2台清汙設備的運行、保養、維護以及防洪、防淩、清汙等工作任務。

      我的主要工作是進行閘門運行,操作450噸門機,這項操作直接關係著樞紐閘門的安全起落。沿著狹窄的門機樓梯向上攀爬,到達距離地麵10餘米高空、麵積不足5平方米的司機室,我需要熟練且精細地進行底孔閘門啟閉的操作。

      看似隻是簡單的操作手柄,但無論是門機的行進、大鉤的升降,都需要百分之百精準。一次指令的完成需要堅持數小時,是技術與耐力的“硬核”考驗。守護黃河安瀾,保障三門峽樞紐防汛安全,需要用嫻熟精準的操作和勇敢堅毅的駐守來迎接一次次的考驗。

      除此之外,為保障汛期工作安全,我們平時還需要認真檢查防汛電源設備,做好設備巡檢、維護保養。尤其是每年進入6月汛期以後,根據防汛調度指令,我們要隨時應對洪水來襲,時刻保持警惕,做好24小時防汛值班工作。無論嚴寒酷暑還是刮風下雨,一接到上級調度指令,就要及時完成指令並啟閉閘門,全力以赴確保黃河安瀾。

      這些年來,我們的工作、生活環境得到了改善,沿黃公路改造帶來便利交通,運行值班室重新裝修,管理工作信息更加全麵,管理效率和水平大大提高。隨著黃河治理工作推進,洪水風險顯著降低,黃河生態環境日益改善。

      樞紐之下,大河的每一次脈動,都牽動著樞紐之上每一顆堅定迎戰的心。守護黃河安瀾,我們一直在堅守。(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小萍 趙力文 整理)

    p89_b.jpg

      濟源市大峪鎮大奎嶺村農家樂。苗秋鬧 攝

      濟源大峪鎮大奎嶺村黨支部書記宋文忠:

      黃河是俺村的幸福河

      早些年,俺村窮得很,因為天氣幹旱,種啥啥不中。

      1997年,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截流之後,家門口的這段黃河形成了一個272平方公裏的大水庫。俗話說靠水吃水,能不能在這水上做點文章,讓老百姓的收入有所增加呢?

      2000年,經過去外地考察和專家論證,村裏決定在小浪底庫區發展網箱養魚。

      由以前的土裏刨食改為水裏淘金,村民的思想觀念一時半會兒拐不過彎,更何況養魚是需要投資的,當時很多人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也沒有錢投資養魚。

      我就一趟趟往鎮裏和銀行跑。經過鎮裏多方協調,銀行同意給村民提供小額貸款。養魚這個“事業”總算開始了。

      最先養魚的幾家很快見到效益了,不僅當年就還完了貸款、收回了成本,而且收入可觀。第二年,不用動員,好多村民都開始養魚了。由村裏擔保,銀行一下子為村裏發放貸款1750萬元,村民由不敢養到大膽養,最高峰時全村的養魚戶達148戶,網箱達1萬多箱,生意最好的一家年收入達到40萬元。

      但是,在網箱養魚的過程中,魚類糞便和餌料殘渣會對水質造成汙染。2017年,根據法律規定,在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禁止從事網箱養殖。這無疑給了村民當頭一棒。

      當時在給村民讀有關法律規定的時候,我是忍著淚在讀啊!但群眾都很明理,他們知道這樣做是為了保護黃河的水質安全和生態環境,雖然心疼,還是把網箱都拆除了。

      禁止網箱養魚後,我們該咋辦?還是得用這片水域做文章。好多養魚戶家裏都有漁船,經過協商,我們成立了野生魚捕撈隊,在每年黃河禁漁期的時段外在庫區裏作業。雖然魚的產量沒有以前高了,但由於庫區裏的水質更好了,捕撈的野生魚品質更高,收入也“跟”上去了。

      2021年,俺村投入50萬元專門建了一座容量達100噸的冷庫,捕撈回來的魚可以隨時入庫保鮮,經過包裝與加冰,當天就能發往全國各地,從而實現水產品增值、漁民增收。

      黃河的水質越來越好,環境越來越美,現在來俺村釣魚、旅遊、露營、騎行的人越來越多了,村民們發展賓館、民宿和其他產業,日子也越來越紅火了,黃河是俺村的幸福河!(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樊霞 成利軍 整理)

    p87_b.jpg

      草木茂盛的洛陽華洋生態科技園。馮華 攝

      洛陽華洋生態科技園負責人馮華:

      二十載黃河岸植綠洲

      20年能做多少事?我的答案是:“認準一件事,黃河岸邊植樹造林,誓讓荒山變綠洲。”

      現在,黃河岸邊的洛陽華洋生態科技園春天看花、夏秋有果、秋天賞葉、冬季常青,成了讓人向往的“世外桃源”。然而眼前的景象,讓人很難想象“寸草難發生礫石”,曾是20年前這片荒山的真實寫照。

      2003年,為響應“保護母親河行動,再造秀美山川”的號召,我作為北京一家公司的代表,被派到新安縣石井鎮拴馬村,從事保護黃河綠化基地開發工作,並在此打造華洋生態科技園。

      2004年春,生態園開園後的第一個植樹季節。為了找到適合種植的油鬆樹苗,我帶領技術人員一天驅車1000多公裏,輾轉江蘇沭陽、陝西西安、河南安陽。

      說苦,曾是苦不堪言。植樹條件很差,就四處找專家“破題”;沒有住處,把園區內廢棄的窯洞進行修繕並作為根據地,一住八年;沒有飲用水,就把廢棄的煤窯井水作為飲用水;沒有路,就用挖掘機推開環山路;沒有電,就請電力部門設法把電架到園區……

      20年來,黃河岸邊的植樹事業從未停止。我們在黃河兩岸完成了千畝荒山的綠化,種植120餘種40萬株苗木,荒山造林成活率超過90%,形成了以油鬆、雪鬆等生態樹為主,以杏李、杜仲等經濟林為輔,生態林和經濟林有機結合的生態體係。

      說甜,“梳妝添綠”母親河也讓附近的村民嚐到了甜頭。2003年至今,生態園在當地累計用工30餘萬人次,用工和工資支出3000多萬元,解決了周邊30多戶村民的長期就業問題;引進的美國杏李果樹在當地得到廣泛推廣,為群眾找到致富門路。

      “我今年54歲了,看到黃河岸邊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感到很自豪。隻有把荒山變成青山,再變成金山銀山,老百姓的收入才會不斷提高。”為助力鄉村振興,華洋生態科技園不僅培養當地村民植樹造林、園林管理、果樹修剪的技能,還在商務禮儀、餐飲服務、衛生管理等方麵對村民進行專業培訓。

      如今,四季常綠、花果滿園的華洋生態科技園,成了河南省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河南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基地,成為集紅色基因、綠色發展和黃河文化於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會議培訓中心和母親河畔的生態休閑農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正在黃河岸邊變成現實。(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田宜龍 王雪娜 通訊員 高月 整理)

      焦作武陟縣詹店鎮溜村賈秋生:

      守好大堤就是守好家

      為了讓家鄉不再受黃河泛濫之苦,我和我爺爺賈維章、父親賈國安祖孫三代一代接一代守護著一段長1600米的黃河第一道防護大堤——北圍堤。

      相比伏汛而言,黃河秋汛次數不多。現在主要是查看堤防上是否存在隱患。汛期,就吃住在大堤上,得時刻關注汛情;備汛時,就尋找薄弱環節,除草、種樹。守堤人的活兒雖有些枯燥,但很有意義——守好堤就是守住了身後的父老鄉親!

      我從小就跟著俺爺生活在大堤邊。他常給我講守堤的故事,每次我都聽得津津有味。1958年,黃河中上遊水位陡漲,造成1708個村莊被淹,78.06萬人受災。當時俺爺50多歲,跟幾位村民跑去離家約5公裏的老田庵村參加抗洪搶險,遇到周恩來總理接見搶修鐵路橋民工。俺爺特別激動,暗自許下心願:絕不讓父老鄉親再受黃河泛濫之苦,一定要守護好北圍堤。

      俺爺這一守就是20多年。其間,他上堤捉老鼠,在河灘裏撐船義務擺渡村民,為防風固沙,他靠一條扁擔和一雙瘦弱的肩膀,擔水栽樹,將大堤變成了一片叢林。

      俺爺臨終前給俺爸說:“大堤在,家才在。守大堤的任務就交給你了。”1983年,黃河再次發大水,俺父親當時是溜村黨支部書記,他帶領著村民守護在防洪一線,確保了北圍堤沒有發生決口。

      1995年,俺爸退休了。他主動擔負了大堤守護人的責任,動員7位村民自費購買果樹苗,將馬車改裝成拉水車。於是,肩挑、人扛,他們在大堤上栽下了果樹,讓曾經荒涼的大堤變成了“花果山”。

      2015年,我從俺爸手裏接過了大堤守護人的“接力棒”,成為第三代守堤人。

      種果樹固然可以帶來一些經濟效益,但黃河一旦泛濫,這些果樹起不到很好的防護作用。後來我投資近2萬元,在大堤上打井、鋪設管道,購買了上萬棵白楊樹苗,將大堤變成了綠色防護長廊。

      如今,我經常帶著兒子賈超一起在大堤上檢查隱患、鋤草種樹。有時候,我會問兒子今後是否會接過守護大堤的“接力棒”,他總是斬釘截鐵地答:“肯定會的!守好大堤就是守好家,我一定會將‘守堤人’的精神傳承下去。”

      “守堤就是守家。”這句話曆經60多年,從俺爺傳到我的孩子這輩,初心沒有變,我們會繼續守好大堤,人在,堤在!(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學樺 姬姣姣 整理)

      鄭州黃河澄泥硯傳承人王玲:

      與“泥”對話傳黃河文化

      我在黃河岸邊工作生活了30多年,從事雕刻雕塑創作,把已經失傳的黃河澄泥硯製作技藝重新恢複研製開發了出來。

      製作黃河澄泥硯最關鍵的環節是選泥。要想做好硯必須選好泥。以前黃河河道裏有很多垃圾,水質差,泥也不幹淨,百斤泥沙隻能過濾出來五六斤澄泥硯原料,做出來的硯台質地粗糙,容易幹裂。

      隨著黃河生態環境的改善,取出來的泥沙過濾出來的原料多了,品質也提高了。現在製作出來的澄泥硯作品摸起來就像小孩的皮膚一樣細膩,這也是生態持續改善最有力的證明。

      在中國的四大名硯中,其他名硯都是由石頭雕刻而成,唯獨黃河澄泥硯是人工合成的。說來也奇怪,本來是一把泥,燒製成硯後,竟然重如石、細如玉,扣之若金聲。而且還有其他一些適合做硯台的特性,視之光彩照人,貯墨不腐,不枯不凍,寫字作畫飄出陣陣清香。

      古往今來,眾多文人對黃河澄泥硯十分珍視,或研墨、或把玩,愛不釋手。這麼一件好東西,製作過程卻十分繁雜,從選泥到成品有18道工序。從配泥、製坯、設計,到雕刻、燒窯,環環相扣,每一環都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硯台的質感、色澤與外觀。

      由於是燒製前雕刻,所以比起其他硯台,黃河澄泥硯更注重圖案,講究造型。飛禽走獸、花鳥魚蟲都能融入作品,圓雕、浮雕、透雕、線刻等技法統統得以運用。

      作為黃河文化的代表之一,黃河澄泥硯的創作也汲取了不少黃河元素。如今的鄭州黃河灘地綠樹成蔭、環境優美、濕地遍布,吸引了80多種鳥類棲身,還有不少小動物重新出現。這些都為我提供了豐富的源泉和靈感,激勵著我創作出更多優秀的黃河澄泥硯作品。

      我的另外一個工作重點就是傳承黃河澄泥硯技藝。近年來,通過開設非遺課堂、非遺文化進校園等形式,先後使500多名學生掌握了澄泥硯技藝。我希望通過黃河澄泥硯這一載體,講好黃河故事,把黃河文化傳承發展下去。(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建新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馮劉克 整理)

    p98_b.jpg

      封丘縣陳橋濕地公園一角。受訪者供圖

      新鄉封丘縣陳橋濕地公園負責人劉東洋:

      留住母親河畔的鳥鳴

      我們這座總麵積4600餘畝的濕地公園,水域麵積1400畝,共發現鳥類156種,是豫北最大的鳥類自然保護區。

      看,前麵那處湖麵上空,有隻斑魚狗翠鳥懸停觀望。當它發現水裏的小魚後,一個猛子紮進去就叼跑了。還有,旁邊那隻清脆鳴叫的伯勞鳥很有意思,它還會學狗叫嚇唬貓呢!守護濕地8年多來,我也快成“鳥類專家”了,哪隻是蒼鷺、哪隻是黑水雞,聽聲音我就能分辨出來。

      看,保護區蘆葦蕩西側的湖中心蘆葦旁有隻青頭潛鴨!它可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全球極危鳥類。10年前在我們這裏首次發現,每年都在此繁育,最大觀測數量超過68隻。它原來隻出現在濕地公園封閉管理的鳥類聚集區,如今很多區域都能看到。隨著環境變好,不僅鳥類活動範圍擴大了,種類增加了,今年還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鵟呢!

      陳橋鎮陳橋村緊臨黃河。20多年前,村東頭的那片濕地還是當地居民隨意排放生活汙水的“東大荒”“葦子坑”,原本2000餘畝的濕地被過度開發得還剩不足400畝。1992年,陳橋村實施退耕還濕、植樹造林,逐步將濕地麵積擴展到了4000餘畝,有效改善了濕地生態環境,給鳥類提供了一個棲息的家。如今,陳橋濕地內蘆葦叢生,水草茂盛,被譽為“豫北白洋澱”。

      2015年2月,我從蘇州一家新能源公司辭職,返村開始濕地保護工作和瀕危鳥類的觀測保護。村裏也很重視這塊工作,成立了一支青年濕地巡護隊,跟我一起每天保護濕地和鳥類。現在,濕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越冬、繁衍生息,像青頭潛鴨、草鷺、震旦鴉雀這些國家保護鳥類還以陳橋濕地為家,從“候鳥”變成了“留鳥”。再等一段時間,候鳥大規模來此越冬,那場景才叫壯觀呢!

      濕地生態不斷變好,離不開當地政府的重視。去年,封丘縣爭取到中央資金1.2億元,通過河岸護坡、生態水係治理、種植苗木等措施,進一步提升了濕地的生態環境。環保部門還專門配備了水質、土壤檢測係統,對濕地環境實時監測。

      我們保護濕地,也因濕地生態受益。陳橋村正在創建河南省4A級鄉村康養旅遊示範村,縣裏還依托濕地成立了旅遊公司,利用好生態發展康養、文旅、研學,把資源變產業。我相信,我們的濕地“好風景”一定會變成鄉親們的致富“好錢景”!(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振傑 代娟 整理)

    p92_b.jpg

      蘭考東壩頭黃河灣。資料圖片

      開封黃河河務局副局長潘佳良:

      懸河如畫譜發展新篇

      金秋時節,站在黑崗口黃河河勢觀測台上遠眺,大河滔滔,涼風習習,草木蔥蘢,懸河如畫。

      大河奔騰又一秋。這個讓我為之戰鬥、奮鬥了幾年的地方,越看越美,真讓人心曠神怡。

      一周前,我從開封第一河務局局長調任開封黃河河務局副局長,雖然還在圍繞黃河而工作,但離開了曾經日夜堅守的“第一線”,心中還是有諸多留戀與不舍。

      黃河進入河南,從小浪底一路奔騰向東到開封,比城市地平麵高出了10米左右,形成了獨特的“地上懸河”。黃河素有“銅頭鐵尾豆腐腰”的說法,開封黑崗口段就是“‘豆腐腰’裏的‘豆腐腰’”,河水漫流,易成橫河急衝堤壩,對城市構成了巨大安全威脅。加上河邊過去治理不到位,曾經遍布養殖場、飯店、建築垃圾等,環境髒亂差,村民苦不堪言。

      2019年9月,“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號召發出後,我和幹部職工一下子來了精神,渾身上下充滿了幹勁,著手謀劃如何抓住這一難得的曆史機遇,再現黃河風光。

      2020年年初,開封高標準謀劃了黃河生態廊道項目,並於2月份率先啟動了生態廊道示範帶建設,總長21公裏,麵積3876畝。當時疫情暴發不久,給工作、生活造成很多不便。但為了黃河,我們還是克服一個個困難,把一個個美好的設想變成了現實。

      黑崗口黃河河勢觀測台及周邊,從昔日的“髒亂差”到如今的“美如畫”,儼然成了開封黃河段的“網紅打卡地”。群眾過去經過這裏都得捂鼻子,現在自發而來的遊客一批又一批,這裏成為大家領略黃河風光、了解黃河曆史文化的最佳位置,我們的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已成為公認的“開封黃河之窗”,造福了無數岸邊群眾。

      開封依水而生、因水而興,數千年來與黃河榮辱與共、休戚相關。但隻有在當下黃河人的手裏,黃河安瀾才得到了有效保障,流域內生態環境發生了根本性改善。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堅持治理,久久為功,相信經過我們一代代黃河人的努力,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一定會真正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龔硯慶 整理)

    p88_b.jpg

      濮陽市範縣張莊鎮前房莊村黨支部書記房愛銀帶領村民養殖黃河鯉魚。張雯博 攝

      濮陽範縣張莊鎮前房莊村黨支部書記房愛銀:

      老村的土特產特洋氣

      半個月前,在老村辦了“摸魚節”,是我最近最開心的事兒。那天,我喊了聲“下吧!”50畝的魚塘裏頓時跳入五隊人。他們有的綰起褲腿俯下身,有的整個人趴在水裏,渾身是泥卻笑得開心。一個小時內,魚塘裏“摸到了”的喊聲此起彼伏,岸上拍照拍視頻的人也笑個不停。

      為啥辦“摸魚節”?要給咱“黃河大鯉魚”這個“土字號”加點新故事,讓這個品牌越來越響亮。

      範縣是傳統農業大縣,已在食用菌、溫棚瓜菜、畜牧養殖等領域構建起了“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體係。沿黃線長達47公裏的優勢,使範縣大米、範縣“黃金鰍”等長在黃河灘、喝著黃河水的農產品,深受市場喜愛。新時代呼喚新篇章,怎樣提高附加值、延長價值鏈?以品牌化賦能產業鏈各環節,就是我們範縣新農人找到的新方法。

      前房莊村與“黃河大鯉魚”結緣的故事,始於2016年。前房莊村是典型的灘區村,過去黃河水一漫灘,莊稼沒了,房也得重新蓋。隨著全省黃河灘區遷建試點工程啟動,2016年秋,前房莊村整體搬遷到了範縣千安社區。社區裏,學校、醫院、集貿市場、健身廣場等等,啥都有。村民們都說,這日子估摸著比城裏人也不差啥呢!

      老村的屋空了,宅基地複墾、廢舊坑塘改造的工作動起來了,富民產業也隨著來了。水產養殖基地就是這個時候建起來的。一開始,村民們沒信心,我這個門外漢就帶頭幹、帶頭學。鯉魚生病咋辦、水質不好咋辦、鯉魚吃起來有股土腥味兒咋辦,一點點克服困難。

      仿原生態河流的養殖模式,用活水養魚,是前房莊村找到的“招式”。

      我們村的魚塘修建了一條條水槽,給黃河鯉魚當“跑道”。推水器通過氣體使水體仿照黃河流速而流動,魚在裏麵一直遊才能搶到食。魚“運動”多了,多餘的脂肪、肚子裏的雜質沒了,蛋白質含量提高了,生病少了。市場上的黃河鯉魚一般每斤賣6到10元,前房莊村的每斤卻能賣到20元以上。

      四條須、四個鼻孔,梭形的魚身、金黃色的鱗……前房莊村的黃河鯉魚就是正宗的黃河鯉魚。而且我現在能驕傲地說一聲,我們村的魚還很“洋氣”!今年,我們準備將基地的養殖麵積再擴大一倍,黃河鯉魚會越養越多,歡迎大家都來嚐嚐。(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逯彥萃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曉靜 整理)

    WX20230918-071359@2x.png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