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黃河守護人①丨這才是國樂!聽一把黃河泥唱出千年回響
更新時間:2023-9-15 20:14:20    來源:頂端新聞

  時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深入實施4周年之際,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即將在鄭州啟幕,9月15日起,河南日報社頂端新聞、河南國際傳播中心聯合黃河水利委員會、河南省生態環境廳、河南省林業局、河南省非遺保護和智慧化中心推出《黃河守護人》係列紀錄片,分別從護林、水文、非遺、濕地、植綠等側麵,跟隨5位黃河守護人的足跡感知母親河。

  今天上線的第一集《泥音長存》,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河泥塤製作技藝傳承人王建,傾聽他與黃河泥打交道的故事。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玥穎/文 孔昊 阮欣雨 冉昊 耿毅卓 席榮榮/視頻

  早上五六點鍾,清晨的第一抹陽光灑在黃河的水麵上,折射出熠熠金光。

  水浪退去,膠泥便露出在岸邊。曆經采泥、運送、曬幹、粉碎、泡製、甩打等工序,這抔黃河泥幻化成黃河文化的“特產”之一,吹奏出穿透時空的靈動黃河之聲……而王建,就守候著那一縷帶有黃河韻味音調的蘇醒。

  聽黃河泥吹奏訴說出自己的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係統保護,守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在黃河文化遺產中,非物質文化遺產占了很大的比例,它們伴隨黃河而生,在兩岸民間世代相傳,是大河文明綿延不絕的血脈煙火。塤不僅是我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也是黃河流域流傳廣泛、曆史悠久的古老樂器,傳承約有7000年曆史。

  1985年,電影《神醫扁鵲》上映,片中的塤音插曲吸引了一位小小少年的注意,那悠揚婉轉的樂曲是如此動人心弦,以至於少年從此愛上了這種曲調,並深深地印刻在腦海中,這就是少年王建與塤的初識。

  來自焦作的手藝人王建出生在河南省武陟縣小董鄉崗頭村,父親善於吹笛,受父親的影響,他從小就浸染在音樂中長大,平時自己也喜歡吹奏一些樂器。

  “那時一枚塤很貴,我的工資實在買不起。”從小生活在黃河岸邊,和小夥伴們一起做泥哨、捏泥人兒長大的王建有了新想法,“我為什麼不能自己用泥土製塤呢?”

  黃河鬥水,泥居其七。由高原泥沙淤積沉澱,經年累月沉澱下來的膠質泥,特點是細膩柔滑,粘連雜質少,可塑性強又不過於軟塌,適合製塤,這是他試驗多次得來的經驗。

  王建家離黃河很近,騎摩托車十幾分鍾就能到黃河邊上,用黃河岸邊的泥土作為原料製塤,不僅十分方便,音色也純淨自然、音韻中和而不偏頗,仿佛這枚塤天生就該由黃河泥土製成,又好像黃河泥迫不及待想訴說出自己的故事。

  塤是我們民族土地上的東西,

  它身上帶著我們的根

  “在我的老家,黃河灘收的花生叫黃河花生,黃河灘種的紅薯叫黃河紅薯,所以我在黃河邊采的泥做成的塤,自然也要叫黃河泥塤。”王建解釋道。

  紀錄片中,這枚泥塤發出了黃河低沉質樸的聲音,與亙古悠遠的黃河水共舞,仿佛能感受到黃河的脈動。讓拍攝團隊難忘的是,當地有一所農村小學,那裏的老師和孩子們幾乎人人會吹塤,黃河泥塤正在一屆屆學生手中傳承。

  “有些農村孩子想學樂器,又覺得那些西洋樂器學來太貴,我都會建議他們學習本土的民族樂器,塤就是個很好的選擇。”王建如數家珍,一一列舉塤的優點,“賈平凹說‘人鑿七竅有了靈魂,塤鑿七孔有了神韻’。塤能吹出許多人生感悟,能吹出最接地氣的聲音。”

  拍攝過程中,有這樣一幕畫麵讓編導阮欣雨很觸動:“孩子們坐在台階上,跟著王建老師一起吹塤,這種孩童的純真與樂器的古老對比如此鮮明,不僅是新與老的碰撞,也是黃河文化傳承的體現。”

  “塤是我們民族土地上的東西,它身上帶著我們的根。” 與塤結緣30多年的王建,希望未來把黃河泥塤做成一個集傳承、創新、研製、教學、演出等於一體的新興文化產業,讓大家都能隨處看到、聽到、買到凝聚著厚重黃河文化氣息的泥塤。

  平時采泥的黃河水畔風景優美,隔水遙望的就是炎黃二帝像,黃河灘還有灌木叢,王建喜歡看著鶴、白鷺等水鳥從灌木叢中飛起,再伴隨著塤音,一直飛向遠方。


 

文章編輯:李潤生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黃河守護人①丨這才是國樂!聽一把黃河泥唱出千年回響
2023-9-15 20:14:20    來源:頂端新聞

  時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深入實施4周年之際,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即將在鄭州啟幕,9月15日起,河南日報社頂端新聞、河南國際傳播中心聯合黃河水利委員會、河南省生態環境廳、河南省林業局、河南省非遺保護和智慧化中心推出《黃河守護人》係列紀錄片,分別從護林、水文、非遺、濕地、植綠等側麵,跟隨5位黃河守護人的足跡感知母親河。

  今天上線的第一集《泥音長存》,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河泥塤製作技藝傳承人王建,傾聽他與黃河泥打交道的故事。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玥穎/文 孔昊 阮欣雨 冉昊 耿毅卓 席榮榮/視頻

  早上五六點鍾,清晨的第一抹陽光灑在黃河的水麵上,折射出熠熠金光。

  水浪退去,膠泥便露出在岸邊。曆經采泥、運送、曬幹、粉碎、泡製、甩打等工序,這抔黃河泥幻化成黃河文化的“特產”之一,吹奏出穿透時空的靈動黃河之聲……而王建,就守候著那一縷帶有黃河韻味音調的蘇醒。

  聽黃河泥吹奏訴說出自己的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係統保護,守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在黃河文化遺產中,非物質文化遺產占了很大的比例,它們伴隨黃河而生,在兩岸民間世代相傳,是大河文明綿延不絕的血脈煙火。塤不僅是我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也是黃河流域流傳廣泛、曆史悠久的古老樂器,傳承約有7000年曆史。

  1985年,電影《神醫扁鵲》上映,片中的塤音插曲吸引了一位小小少年的注意,那悠揚婉轉的樂曲是如此動人心弦,以至於少年從此愛上了這種曲調,並深深地印刻在腦海中,這就是少年王建與塤的初識。

  來自焦作的手藝人王建出生在河南省武陟縣小董鄉崗頭村,父親善於吹笛,受父親的影響,他從小就浸染在音樂中長大,平時自己也喜歡吹奏一些樂器。

  “那時一枚塤很貴,我的工資實在買不起。”從小生活在黃河岸邊,和小夥伴們一起做泥哨、捏泥人兒長大的王建有了新想法,“我為什麼不能自己用泥土製塤呢?”

  黃河鬥水,泥居其七。由高原泥沙淤積沉澱,經年累月沉澱下來的膠質泥,特點是細膩柔滑,粘連雜質少,可塑性強又不過於軟塌,適合製塤,這是他試驗多次得來的經驗。

  王建家離黃河很近,騎摩托車十幾分鍾就能到黃河邊上,用黃河岸邊的泥土作為原料製塤,不僅十分方便,音色也純淨自然、音韻中和而不偏頗,仿佛這枚塤天生就該由黃河泥土製成,又好像黃河泥迫不及待想訴說出自己的故事。

  塤是我們民族土地上的東西,

  它身上帶著我們的根

  “在我的老家,黃河灘收的花生叫黃河花生,黃河灘種的紅薯叫黃河紅薯,所以我在黃河邊采的泥做成的塤,自然也要叫黃河泥塤。”王建解釋道。

  紀錄片中,這枚泥塤發出了黃河低沉質樸的聲音,與亙古悠遠的黃河水共舞,仿佛能感受到黃河的脈動。讓拍攝團隊難忘的是,當地有一所農村小學,那裏的老師和孩子們幾乎人人會吹塤,黃河泥塤正在一屆屆學生手中傳承。

  “有些農村孩子想學樂器,又覺得那些西洋樂器學來太貴,我都會建議他們學習本土的民族樂器,塤就是個很好的選擇。”王建如數家珍,一一列舉塤的優點,“賈平凹說‘人鑿七竅有了靈魂,塤鑿七孔有了神韻’。塤能吹出許多人生感悟,能吹出最接地氣的聲音。”

  拍攝過程中,有這樣一幕畫麵讓編導阮欣雨很觸動:“孩子們坐在台階上,跟著王建老師一起吹塤,這種孩童的純真與樂器的古老對比如此鮮明,不僅是新與老的碰撞,也是黃河文化傳承的體現。”

  “塤是我們民族土地上的東西,它身上帶著我們的根。” 與塤結緣30多年的王建,希望未來把黃河泥塤做成一個集傳承、創新、研製、教學、演出等於一體的新興文化產業,讓大家都能隨處看到、聽到、買到凝聚著厚重黃河文化氣息的泥塤。

  平時采泥的黃河水畔風景優美,隔水遙望的就是炎黃二帝像,黃河灘還有灌木叢,王建喜歡看著鶴、白鷺等水鳥從灌木叢中飛起,再伴隨著塤音,一直飛向遠方。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