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讓溫度從“指尖”走向“心間” “圓桌對話”建言網絡公益高質量發展
更新時間:2023-9-12 21:21:35    來源:大河網


大河網訊 9月11日下午,2023年河南省網絡文明大會——網絡公益慈善論壇圓桌對話在開封舉行。本次論壇由省委網信辦、省文明辦、團省委、省慈善聯合總會指導,開封市委網信辦、螞蟻公益基金會|藍馬甲承辦。相關行業人物和專家學者相聚在美麗的八朝古都,緊扣時代主題,聚焦熱點難點,發表真知灼見,碰撞思想火花。

網絡公益慈善論壇現場

網絡公益延展了誌願的精神

“慈善行為無論大小,都是為促進人類福利所做的努力,是出於利他動機的一種行為導向。”河南大學行政管理係副教授田馨灤在圓桌對話中分享道,公益活動從開展之初就秉持著誌願性、利他性與公共性的特點。借由數字技術發展,網絡公益延展了誌願精神,更通過網絡社會和現實社會的互動創造了更多可能性。

談及為什麼數字技術讓公益活動誌願性、利他性與公共性這三個特點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時,田馨灤指出:“線上公益慈善提供了輕量化、更多樣的公益形式,讓人們日常生活場景與公益慈善的融合更趨完善,也提供給我們更多樣化的慈善行為選擇,將更能夠體現我們的自由意願。”

田馨灤

田馨灤表示,從個體層麵看,通過各種網絡媒介,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把自己的知識和心得跟別人進行交換,整個過程中規避了繁雜,取而代之的是簡單有效的公益行為。從群體與社會的層麵看,“一呼百應”的網絡公益或將成為社會保障的有益補充,融入人們生活,激發全社會公益熱情。

網絡公益不僅從地理位置上,從技術上打通最後一公裏;更要從溫度上,從情感上打通最後一公裏,使技術更有人情味,服務生活,更賦能生活,照亮生活,為和諧社會的構建繪入一抹亮麗溫暖的色彩。

數字技術助力公益項目管理流程更清晰

和田馨灤一樣,北京市倍能公益組織能力建設與評估中心創始人、執行主任張菊芳認為網絡公益在線上和線下關係中的內核都是一樣的,“二者追求社會資源有效共享的公益價值是一樣的,傳遞愛的初心是一樣,關愛弱勢人群的目的也是一樣的”。

張菊芳從正在如火如荼開展的95 公益周、99公益日等網絡化公益活動舉例說明數字化和網絡化的溫度,“在2021—2022 年,幾十萬專業機構全力動員,全國 510 億人次居民熱心參與,彙聚了350億元愛心資金”。

張菊芳

“便捷的數字化工具,收集、統計、分析公益成效,手機端可操作的App ,便於隨時隨地關注項目受益人的需求、項目效果、突發事件的處理。”張菊芳認為,數字技術可以助力公益項目管理流程更清晰、執行效率更高、資源使用更透明、價值傳播更快、成果共享範圍更大、展示社會問題解決程度更真實。

在數字技術助力公益行業形成嵌合式服務生態格局之際,張菊芳希望,更多的公益項目、公益機構和公益行業共同推動熱點難點問題的有效解決。

建議健全網絡公益發展過程中法律兜底作用

紀文曉

“數字化持續累積了公益服務數據,為研究和決策提供了依據支撐。”河南師範大學社會工作係主任、副教授紀文曉認為數字化的一大特點就是有痕跡,相比傳統線下公益模式,網絡公益收集到的信息更加全麵、有跡可循,對於後續對服務效果的評估和服務模式有效性研究提供數據資料,推動公益事業的進步。

有數據可依,更要有法可依。田馨灤表示,網絡公益作為發揮著第三次分配作用、推進共同富裕進程的重要力量,必將獲得更大空間,向更高質量方向發展。

但在這個過程中,田馨灤建議要健全法律的兜底作用,依托我國互聯網法治建設、完備的網絡法律規範體係、高效的網絡法治實施體係、嚴密的網絡法治監督體係、有力的網絡法治保障體係,以及慈善法修訂進一步規範發展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為網絡公益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方向。

王舵

都市頻道貳基金主任王舵在圓桌對話中表示,各公募平台應該建立數據共享機製,嚴厲限製和打擊不良機構、投機型求助人的違規違法行為,對害群之馬零容忍,消弭業已發生和將來可能發生的重大輿情,重構網友對機構、平台的信任。

眼下,在強調“人人公益”的線上公益模式帶動下,公民的社會公益參與意識不斷提升,更多的社會資源也連接起來,共同推動著網絡慈善文化的蔚然成風。(董蕾/文 李思豫/圖 韓笑/視頻)

文章編輯:趙銀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讓溫度從“指尖”走向“心間” “圓桌對話”建言網絡公益高質量發展
    2023-9-12 21:21:35    來源:大河網


    大河網訊 9月11日下午,2023年河南省網絡文明大會——網絡公益慈善論壇圓桌對話在開封舉行。本次論壇由省委網信辦、省文明辦、團省委、省慈善聯合總會指導,開封市委網信辦、螞蟻公益基金會|藍馬甲承辦。相關行業人物和專家學者相聚在美麗的八朝古都,緊扣時代主題,聚焦熱點難點,發表真知灼見,碰撞思想火花。

    網絡公益慈善論壇現場

    網絡公益延展了誌願的精神

    “慈善行為無論大小,都是為促進人類福利所做的努力,是出於利他動機的一種行為導向。”河南大學行政管理係副教授田馨灤在圓桌對話中分享道,公益活動從開展之初就秉持著誌願性、利他性與公共性的特點。借由數字技術發展,網絡公益延展了誌願精神,更通過網絡社會和現實社會的互動創造了更多可能性。

    談及為什麼數字技術讓公益活動誌願性、利他性與公共性這三個特點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時,田馨灤指出:“線上公益慈善提供了輕量化、更多樣的公益形式,讓人們日常生活場景與公益慈善的融合更趨完善,也提供給我們更多樣化的慈善行為選擇,將更能夠體現我們的自由意願。”

    田馨灤

    田馨灤表示,從個體層麵看,通過各種網絡媒介,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把自己的知識和心得跟別人進行交換,整個過程中規避了繁雜,取而代之的是簡單有效的公益行為。從群體與社會的層麵看,“一呼百應”的網絡公益或將成為社會保障的有益補充,融入人們生活,激發全社會公益熱情。

    網絡公益不僅從地理位置上,從技術上打通最後一公裏;更要從溫度上,從情感上打通最後一公裏,使技術更有人情味,服務生活,更賦能生活,照亮生活,為和諧社會的構建繪入一抹亮麗溫暖的色彩。

    數字技術助力公益項目管理流程更清晰

    和田馨灤一樣,北京市倍能公益組織能力建設與評估中心創始人、執行主任張菊芳認為網絡公益在線上和線下關係中的內核都是一樣的,“二者追求社會資源有效共享的公益價值是一樣的,傳遞愛的初心是一樣,關愛弱勢人群的目的也是一樣的”。

    張菊芳從正在如火如荼開展的95 公益周、99公益日等網絡化公益活動舉例說明數字化和網絡化的溫度,“在2021—2022 年,幾十萬專業機構全力動員,全國 510 億人次居民熱心參與,彙聚了350億元愛心資金”。

    張菊芳

    “便捷的數字化工具,收集、統計、分析公益成效,手機端可操作的App ,便於隨時隨地關注項目受益人的需求、項目效果、突發事件的處理。”張菊芳認為,數字技術可以助力公益項目管理流程更清晰、執行效率更高、資源使用更透明、價值傳播更快、成果共享範圍更大、展示社會問題解決程度更真實。

    在數字技術助力公益行業形成嵌合式服務生態格局之際,張菊芳希望,更多的公益項目、公益機構和公益行業共同推動熱點難點問題的有效解決。

    建議健全網絡公益發展過程中法律兜底作用

    紀文曉

    “數字化持續累積了公益服務數據,為研究和決策提供了依據支撐。”河南師範大學社會工作係主任、副教授紀文曉認為數字化的一大特點就是有痕跡,相比傳統線下公益模式,網絡公益收集到的信息更加全麵、有跡可循,對於後續對服務效果的評估和服務模式有效性研究提供數據資料,推動公益事業的進步。

    有數據可依,更要有法可依。田馨灤表示,網絡公益作為發揮著第三次分配作用、推進共同富裕進程的重要力量,必將獲得更大空間,向更高質量方向發展。

    但在這個過程中,田馨灤建議要健全法律的兜底作用,依托我國互聯網法治建設、完備的網絡法律規範體係、高效的網絡法治實施體係、嚴密的網絡法治監督體係、有力的網絡法治保障體係,以及慈善法修訂進一步規範發展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為網絡公益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方向。

    王舵

    都市頻道貳基金主任王舵在圓桌對話中表示,各公募平台應該建立數據共享機製,嚴厲限製和打擊不良機構、投機型求助人的違規違法行為,對害群之馬零容忍,消弭業已發生和將來可能發生的重大輿情,重構網友對機構、平台的信任。

    眼下,在強調“人人公益”的線上公益模式帶動下,公民的社會公益參與意識不斷提升,更多的社會資源也連接起來,共同推動著網絡慈善文化的蔚然成風。(董蕾/文 李思豫/圖 韓笑/視頻)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