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全國優秀記者看蘭考 | 泡桐樹的“跨界”密碼
更新時間:2023-9-11 9:48:48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中國石化報 劉錦妍

  結束練琴的小孔(化名)站在自家琴行一樓,聽到門外有動靜,她伸出頭打探,父親孔海廣帶來了一撥特殊的客人。

  8月30日,青年骨幹新聞工作者學習穆青、增強“四力”培訓班采訪團前往蘭考縣堌陽鎮徐場村探訪,進入的第一家琴行就是小孔父親開的“七賢琴坊”。去年剛剛畢業、又是古琴演奏專業的小孔,選擇與家人一同經營琴行。“爸爸製琴、我彈琴表演,挺好!”說罷,她坐下彈奏,指尖在琴弦上劃過,悠揚的曲調響起。

  一片泡桐林,一門老手藝

  初秋,徐場村的樹木依然有著夏天的翠綠。一把由磚瓦砌成的巨型琵琶橫臥在村口,成為徐場村獨特的“村標”,每逢旅遊旺季,這裏都是“網紅打卡點”。沿著主街一路向南,兩側青瓦白牆的房子上掛著售賣古箏、古琴的旗幌,隨便走進一家,都能見到正在精心打磨樂器的手藝人。

  徐場村被稱為“中國民族樂器村”,“好樂器,蘭考造”傳遍全國。多年前的貧困村,因泡桐與樂器結緣,如今成了古色古香的“文化小鎮”。

  當年,焦裕祿帶領蘭考人民為防風治沙栽下的泡桐樹,半個多世紀後,竟成了當地村民發家致富的“綠色銀行”。“長在我們蘭考沙土地上的泡桐,板材音質奇佳,也叫‘會呼吸的木材’,全國獨一無二。”徐場村村幹部徐永順告訴記者,村裏105戶村民,有90多戶都在經營樂器生意,村民都沒想到,把泡桐變成樂器如此受歡迎。

  現在徐場村已形成古箏、古琴、琵琶等多種樂器的產銷鏈,“七賢琴坊”“墨武古琴”等全國知名的斫琴坊都在這裏。

  木匠變琴匠,“跨界”更出圈

  “古代把製琴叫‘斫琴’,一把古琴,從選材到成品要曆時3年,還要經過匠人260多道工序的打磨。”徐永順介紹,村裏最老的匠人做了幾十年的琴,連小孩子也能把製琴流程講得有模有樣。

  過去,徐場村村民大多是木匠出身,泡桐主要用於製作風箱、小家具等。“當時,一位上海的樂器廠專家,偶然聽到風箱拉動聲清脆悅耳,將它做成音板後,音色更好,他打聽得知風箱的產地在蘭考後,便找過來談合作。”後來,這個樂器廠開始用蘭考泡桐製作樂器,出色的音質很快在樂器界“出圈”,這也為2022年蘭考被評為“中國民族樂器之鄉”埋下了伏筆。

  用自己的手藝讓腰包鼓起來,徐場村的村民倍感自豪。徐場村是1985年開始製作民族樂器的,不少村民從木匠轉當琴匠,在老手藝的基礎上,操練起製琴,逐漸實現了“指尖上的跨界”。

  他們有的天生愛琴,白天學製琴、晚上學彈琴,手藝純熟精湛,有的更是選擇外出取經。真秦樂器琴行的徐衛平,從2000年起獨自在上海學藝7年,愛琢磨的他返鄉創業,平日與妻子一起做直播,月收入10多萬元,日子過得可美了。

  年輕人的選擇,留下更是傳承

  “如果說我們徐場村是手工作坊生產,‘音樂小鎮’就是規模生產。”距離徐場村1.3公裏外,有一處現代化建築集群,多排矮樓並列組成,那裏就是徐永順口中的蘭考“音樂小鎮”。

  小鎮日益興旺,帶動了物流、電商等衍生行業的蓬勃發展。截至目前,蘭考縣共有民族樂器及配套企業200餘家,年產值達30億元,從業人員1.8萬餘人。僅一個徐場村,每年樂器電商交易額就達3000萬元,每天有10餘家快遞物流公司進村上門服務,村民們足不出村就實現了樂器的生產銷售,人均年增收達6萬餘元。

  “現在年輕人畢業後很少外出就業,這兩年回村的人也多了。”徐永順話語間透著底氣,因為家門口有充足的就業、創業機會,現在不僅是徐場村,整個蘭考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

  在蘭考,泡桐不僅是一棵樹,也是一種精神。村裏小有名氣的“90後”製琴師徐亞衝告訴記者:“我們村是靠泡桐富起來的,不能忘記焦書記。”現在徐場村的年輕人接過了父輩手上的鐵鍬,每年都會在村委會主任的帶領下,栽下泡桐苗,在懷念中傳承。

文章編輯:李潤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全國優秀記者看蘭考 | 泡桐樹的“跨界”密碼
    2023-9-11 9:48:48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中國石化報 劉錦妍

      結束練琴的小孔(化名)站在自家琴行一樓,聽到門外有動靜,她伸出頭打探,父親孔海廣帶來了一撥特殊的客人。

      8月30日,青年骨幹新聞工作者學習穆青、增強“四力”培訓班采訪團前往蘭考縣堌陽鎮徐場村探訪,進入的第一家琴行就是小孔父親開的“七賢琴坊”。去年剛剛畢業、又是古琴演奏專業的小孔,選擇與家人一同經營琴行。“爸爸製琴、我彈琴表演,挺好!”說罷,她坐下彈奏,指尖在琴弦上劃過,悠揚的曲調響起。

      一片泡桐林,一門老手藝

      初秋,徐場村的樹木依然有著夏天的翠綠。一把由磚瓦砌成的巨型琵琶橫臥在村口,成為徐場村獨特的“村標”,每逢旅遊旺季,這裏都是“網紅打卡點”。沿著主街一路向南,兩側青瓦白牆的房子上掛著售賣古箏、古琴的旗幌,隨便走進一家,都能見到正在精心打磨樂器的手藝人。

      徐場村被稱為“中國民族樂器村”,“好樂器,蘭考造”傳遍全國。多年前的貧困村,因泡桐與樂器結緣,如今成了古色古香的“文化小鎮”。

      當年,焦裕祿帶領蘭考人民為防風治沙栽下的泡桐樹,半個多世紀後,竟成了當地村民發家致富的“綠色銀行”。“長在我們蘭考沙土地上的泡桐,板材音質奇佳,也叫‘會呼吸的木材’,全國獨一無二。”徐場村村幹部徐永順告訴記者,村裏105戶村民,有90多戶都在經營樂器生意,村民都沒想到,把泡桐變成樂器如此受歡迎。

      現在徐場村已形成古箏、古琴、琵琶等多種樂器的產銷鏈,“七賢琴坊”“墨武古琴”等全國知名的斫琴坊都在這裏。

      木匠變琴匠,“跨界”更出圈

      “古代把製琴叫‘斫琴’,一把古琴,從選材到成品要曆時3年,還要經過匠人260多道工序的打磨。”徐永順介紹,村裏最老的匠人做了幾十年的琴,連小孩子也能把製琴流程講得有模有樣。

      過去,徐場村村民大多是木匠出身,泡桐主要用於製作風箱、小家具等。“當時,一位上海的樂器廠專家,偶然聽到風箱拉動聲清脆悅耳,將它做成音板後,音色更好,他打聽得知風箱的產地在蘭考後,便找過來談合作。”後來,這個樂器廠開始用蘭考泡桐製作樂器,出色的音質很快在樂器界“出圈”,這也為2022年蘭考被評為“中國民族樂器之鄉”埋下了伏筆。

      用自己的手藝讓腰包鼓起來,徐場村的村民倍感自豪。徐場村是1985年開始製作民族樂器的,不少村民從木匠轉當琴匠,在老手藝的基礎上,操練起製琴,逐漸實現了“指尖上的跨界”。

      他們有的天生愛琴,白天學製琴、晚上學彈琴,手藝純熟精湛,有的更是選擇外出取經。真秦樂器琴行的徐衛平,從2000年起獨自在上海學藝7年,愛琢磨的他返鄉創業,平日與妻子一起做直播,月收入10多萬元,日子過得可美了。

      年輕人的選擇,留下更是傳承

      “如果說我們徐場村是手工作坊生產,‘音樂小鎮’就是規模生產。”距離徐場村1.3公裏外,有一處現代化建築集群,多排矮樓並列組成,那裏就是徐永順口中的蘭考“音樂小鎮”。

      小鎮日益興旺,帶動了物流、電商等衍生行業的蓬勃發展。截至目前,蘭考縣共有民族樂器及配套企業200餘家,年產值達30億元,從業人員1.8萬餘人。僅一個徐場村,每年樂器電商交易額就達3000萬元,每天有10餘家快遞物流公司進村上門服務,村民們足不出村就實現了樂器的生產銷售,人均年增收達6萬餘元。

      “現在年輕人畢業後很少外出就業,這兩年回村的人也多了。”徐永順話語間透著底氣,因為家門口有充足的就業、創業機會,現在不僅是徐場村,整個蘭考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

      在蘭考,泡桐不僅是一棵樹,也是一種精神。村裏小有名氣的“90後”製琴師徐亞衝告訴記者:“我們村是靠泡桐富起來的,不能忘記焦書記。”現在徐場村的年輕人接過了父輩手上的鐵鍬,每年都會在村委會主任的帶領下,栽下泡桐苗,在懷念中傳承。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