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區域創新體係建設,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上取得更大進展。
——習近平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延輝 王文齊 劉曉波 師喆 李倩
創新,從來都不是喊出來的,而是幹出來的。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緊抓全國新一輪戰略科技力量布局機遇,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河南建設的核心位置,把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放在“十大戰略”之首,奮力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
幹,就要有載體、有平台、有抓手。
創新河南的謀篇布子,呈三足鼎立之勢。
鄭東新區260平方公裏區域內,河南省科學院、中原科技城、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三合一”融合推進,這個創新之“核”,足夠大,也足夠硬。
向北,新鄉市平原城鄉一體化示範區,中國農科院中原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在即,12個專家團隊也將“拎包”入駐,中原農穀英姿初綻。
向南,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雙鶴湖畔,始建於1959年的省醫學科學院,64年後在中原醫學科學城涅槃重生,“一院一城一產業集群”前景可期。
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學院策源科技創新、建設中原農穀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重建河南省醫學科學院守護生命健康,形成“三足鼎立”的科技創新大格局,體現的是落實國家戰略的河南擔當,彰顯的是現代化河南建設的生動實踐。
落關鍵子,致廣大而盡精微
“完全不一樣了!”在省科學院工作十餘年的宋曉輝對重建重振後的改變有著深切感受。
從鄭州市紅專路58號一座不起眼的院落,搬至中原科技城最具活力和“科技範兒”的智慧島上,重建重振後的省科學院,從場所到架構、從人員到製度、從站位到定位,都跟過去根本不同。
“整個科研組織方式都變了,以項目為牽引,圍繞河南省打造的28個千億級現代化產業鏈開展有組織的科研,凝練課題、產出成果、解決問題,貫通產學研用,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耦合共生。”作為省科學院科研事業部負責人,宋曉輝深有感觸地說,“這是一座沒有‘圍牆’的科學院。”
這些顛覆性巨變,源自省委、省政府對創新的前瞻性眼光和高起點謀劃。
“在建設現代化河南新征程上更加出彩,其中很關鍵的一條,就是依靠科技進步,依靠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這是‘華山一條路’,舍此別無他途。”省委書記樓陽生反複強調。
2021年6月,省委常委會會議首次提出“努力打造全國創新高地”;4個多月後的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建設國家創新高地”作為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的重要內容,正式寫入黨代會報告;成立省科技創新委員會,省委書記樓陽生、省長王凱擔任雙主任,全局統籌全省科技創新工作,係統重構創新體係……創新“鼓點”越敲越密,創新“旋律”慷慨激昂。
欲建高地,先起高峰。
——河南省科學院,打造科技創新高峰。
2021年12月28日,河南省科學院以重建重振之姿亮相世人眼前。
這是一個以體製機製創新為根本的新型研發機構、一個貫通產學研用的科研實體、一個具有國際視野的開放式創新平台、一個集聚一流創新團隊的人才中心、一個“三位一體”的創新高峰。
2022年9月1日,《河南省科學院發展促進條例》開始實施。這是迄今國內唯一為科研單位發展“量身定製”的法規,從法治層麵保障省科學院體製機製創新,規範省科學院科技創新活動。
省科學院三樓,走出電梯,迎麵就是一片開放式茶歇區。
幾張散落的小圓桌,色彩斑斕的軟椅,嶄新的咖啡機……這方輕鬆舒適的小天地,見證著迎來送往中達成的深度合作。
位於洛陽的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主要從事艦船材料研製及工程應用研究,在風雨中走過半個多世紀後,高層次人才不足、關鍵技術難以突破等問題凸顯。
能否獲得更高水平的科研支持?
前不久,七二五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走進省科學院,與化學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李偉華團隊洽談合作。未來,雙方將共同開展腐蝕與控製研究。
校車巴士前方保險杠部位,因手動焊接不穩定形成的陰影部分能否解決?客車行業龍頭企業宇通也拋來合作“橄欖枝”。
與手動焊接相比,激光的穩定性更強,能排除人體情緒和疲勞度等不確定因素。相關團隊接下“定製化訂單”,為宇通研發校車自動化激光焊接係統。
“企業界出題,科學院答題”。作為全省重要的人才“蓄水池”和科技創新“最高峰”,重建重振後的省科學院,正積極與地方政府、科研單位、高校及企業並肩同行,創新科研組織方式,聚焦“卡脖子”技術,圍繞傳統產業“迭代”、新興產業“搶灘”、未來產業“破冰”,為產業發展闖出新路。
重建重振省科學院是一項龐大的係統工程,既要把自身做強,成為出人才、出成果的科研實體;又要把平台做大,成為出產業、出效益的“孵化器”;還要把體係做優,成為出動力、出模式的“加速器”。
啟動建設中原量子穀,推進相關技術應用成果在河南落地轉化與產業化;組建15家研究所,全院現有自建各類研究機構達34家;牽頭建設墨子、黃淮兩家省實驗室,一體化推進省科學院重建重振和省實驗室體係重構重塑,將省實驗室和河南省柔性電子產業技術研究院納入省科學院體係,實現高能級創新平台優勢互補。
與中航光電、超聚變等重點企業聯合建設了10家產業研究院和中試基地,合作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30餘項;推動省外知名高校、院所300餘項科研成果在河南落地生根……
重建重振省科學院,打造一流平台、提供一流服務、引育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讓它變成一個吸附資源、釋放動能的“強磁場”;並以它為基點,在中原大地引發一場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化學反應”,進而重建重振河南省科技創新體係。
這正是將其定位成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一號工程”“關鍵一子”的深意所在。
——中原農穀,助推現代化農業強省建設。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裏。
牧野大地,川平野闊,是南北物種交叉種植繁育的最佳試驗場所。落戶新鄉的中原農穀,總規劃麵積約1612平方公裏,實施“一核三區”發展戰略,“種業航母”蓄勢起航。
一眼望不到邊的試驗田中間,矗立著現代化的科研大樓和實驗基地。在中原農穀,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中國農科院中原研究中心和神農種業實驗室、黃河實驗室、平原實驗室已進駐並開展科研工作。27個省級以上科研平台、7家院士工作站,10個中試基地、7家高校科研單位在這裏有了“廣闊天地”。
良種——
一塊田引來關注的目光!
初秋時節,中原農穀西區,獲嘉縣一處200畝高標準大豆新品種試驗示範基地,大豆長勢喜人,迎來了來自全國各地科研院所、種業企業等的專家和代表現場觀摩。
“這200畝地裏,藏著中國大豆育種的‘家底’,集中展示了85份優異種質資源、75份大豆新品係、112個大豆新品種、11個黃淮海主推大豆品種和23個高油高產品種。”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係鄭州綜合試驗站站長、省農科院大豆專家盧為國不禁感歎,“獲嘉大豆搭上了中原農穀建設的‘快車’。”
一項成果引發不小轟動!
前不久,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花生育種團隊首次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創製出抗除草劑的花生新種質,這一成果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植物生物技術》上發表。
“我們目前已經創製了一種抗苯磺隆除草劑的花生新種質,以後用到大田育種中,除草就不是問題了。”花生育種團隊研究骨幹石磊說。
圍繞優質品種的研發推廣,中原農穀建成良種繁育基地63.2萬畝。神農種業實驗室完成了小麥、玉米、花生、芝麻、畜禽等5支院士和中原學者領銜的核心研發團隊組建,啟動實施了首批“一流課題”項目5項,彙聚21家單位、25個團隊、238名科研人員開展聯合攻關,新育成小麥品種15個、玉米品種19個、花生品種6個、芝麻品種4個。
良田——
在獲嘉縣高標準農田示範區的“智慧大腦”——中原農穀(獲嘉)數智中心,“5G+智慧農業”雲平台可實時采集溫度、濕度、風速、雨量、土壤墒情等數據。中原農穀“一核三區”內建設有10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範區並全部配備智慧農業管理平台,功能涵蓋農田綜合信息采集、智能灌溉、植保監測、農事綜合管理等應用功能,農民足不出戶即可管理萬畝良田。
良機——
在被譽為中原農穀農機第一股的“花溪科技”生產車間,國內首創的高密度六道繩方捆打捆機正在接受調試,這款打捆機在作業效率、打捆密度、智能化等方麵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全國主要打捆機企業的打捆機銷量中,花溪科技排名第二,其中方捆打捆機的銷量排名第一。
精耕於打捆機設備,新鄉市花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細分領域賽道上塑造了核心競爭力。“未來3—5年,我們會圍繞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延伸產品線,定製化生產適用於不同地區的產品,並且持續研發大型高端智能化農機裝備。”“90後”花溪科技董事長孟家毅說。
全產業鏈——
原味羊蠍子、鴻運獅子頭、意式肉醬麵、黃河大鯉魚、蒜香無骨雞爪、蝦仁鍋貼豆腐……中原農穀搶“鮮”預製菜風口。
位於中原農穀南區的原陽縣,建成了國內最大的中央廚房產業園,擁有九多肉多、雨軒、禾勝合、三味真廚、絕味鴨脖等知名食品企業109家,以排名第四的位次入選全國“2023十大預製菜產業基地”,正向千億級現代食品產業集群奮力邁進。
如今的新鄉,已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40家,農產品加工業年營業收入450億元,形成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
“中原農穀不僅是‘穀’的概念,也是‘城’的概念,不僅姓‘農’,也姓‘工’,還姓‘科’;不僅有科創資源的彙聚,還有產業的集群集聚,未來將形成‘一穀一城一產業集群’的新格局。”新鄉市委書記李衛東說。
——河南省醫學科學院,向大健康產業進軍。2023年7月15日,重建河南省醫學科學院煥新亮相,正式揭牌。創新河南建設,再落關鍵一子。
重建後的省醫學科學院與中原醫學科學城融合發展,培育壯大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集群,與在豫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相輔相成,基礎研究、臨床應用轉化和產業發展就此交彙、相互貫通。
一條小魚能有多大能量?它是全球近3億罕見病患者的生命希望,而幫助小魚“幹大事兒”的是一個個身懷絕技的“漁夫博士”。
手持一根細如發絲的顯微注射針,利用壓力脈衝把溶液注射進直徑約1.6毫米的透明軟體球狀魚卵中——在省兒童遺傳代謝性疾病重點實驗室,這一項顯微鏡下的斑馬魚胚胎注射實驗,目的是獲取基因突變的斑馬魚樣本,進行與人類相關的疾病研究。
重建省醫學科學院揭牌儀式當天,首批10個研究所正式入駐省醫學科學院,這支團隊就是其中之一。
“斑馬魚的研究價值非常大,它可以研究破解兒童遺傳代謝性疾病的發病原因、探究新治療方法,幫助癌症患者篩選藥物,還能進行運動障礙、抑鬱症和孤獨症等疾病研究。”省兒童醫院兒研所主任張耀東說。
重建後的省醫學科學院遠不隻此,它既是一個科研實體,也是一個公共平台,還是一個創新體係。
圍繞食管癌等腫瘤防治、重大新發傳染病防治、心腦血管等慢病發生機製、遺傳代謝性疾病防治等10大方向開展聯合攻關,設置臨床研究所,解決“卡脖子”難題。新藥篩選檢測平台等七大公共平台服務醫學科技創新主體開展研發和成果轉化。
“從整個生物醫藥產業鏈條來看,重建省醫學科學院,讓企業找到了一棵背靠的大樹。”鄭州創泰生物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首席科學家陳剛說。一批批科研人員和企業負責人來到園區,他每天忙著向來訪者介紹新藥篩選檢測平台運行情況。
最大變化還在於“就地取材”。鄭州臨空生物醫藥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兵介紹,過去許多源頭創新項目需要去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挖掘,現在重建省醫學科學院打通了從源頭創新到中試孵化,再到整個產業化應用的全產業鏈體係,像一個發動機一樣,推動整個生物醫藥產業鏈發展。
環繞在省醫學科學院周圍,相關企業在臨空生物醫藥產業園裏已投產42家,引進專業人才約1300人,一批1類創新藥物進入臨床研究。
“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立足自身發展需求,重建重振省科學院、建設中原農穀、重建省醫學科學院是河南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高地、重要人才中心的三顆‘關鍵之子’。”省委谘詢組研究員、省社科院原院長張占倉說,“這是經濟大省挑大梁的現實之需、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的必由之路、走出人口大省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的必然要求。”
奏最強音,壯歌起而八方和
當創新發展成為全省上下的廣泛共識、實際行動,成為現代化河南建設的主旋律和最強音,中原大地上,一個具有轉折意義、令人無限期待的發展周期已然開啟。
創新驅動,潮湧河南。
——鏈條貫通起來。
沒有資源依賴的老舊城區,能否走出一條通過科技賦能發展城市經濟的新路子?
省科學院攜手洛陽市瀍河回族區,以中原美穀作答。
洛陽牡丹甲天下。牡丹不僅極具觀賞價值,還渾身是寶——根可入藥,種子可榨取牡丹籽油,花瓣可提取牡丹精油。
紅磚灰瓦、綠樹成蔭,曾經的郵電部洛陽電話設備廠,如今成了中原美穀所在地。
中原美穀,怎麼一個美法兒?
省科學院高新公司董事長範毅介紹,這個集研發機構、科創企業、科技成果、科創資本、創新人才、中介機構於一身的新型科創園區,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打造創新研究、檢驗檢測、中試生產和企業孵化四類共享平台,助力河南填補在美妝及其上下遊關聯產業鏈布局中的空白。
“研發中心—中試基地—產業園”,省科學院正在打造全鏈條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係。
在豫北沁陽,一個縣級市與省科學院共同建設沁陽科創園,打造了一個“不走的科學院”。
“在科創園,我擁有1500平方米的設備中試車間,組建有20多名科研人員的團隊,研發的新型環保材料的中試、工程設備應用前的中試都在這兒完成。”最近,省科學院(沁陽)科創園中白國際聯合實驗室負責人、省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田振邦和他的科研團隊忙著進行環境功能材料研發實驗。
田振邦在這裏參與建立了省首批8個中試基地之一的河南省環保與精細化工新材料中試基地,如今,源源不斷的科技成果在基地被孵化,從實驗室走向大市場。
牽頭建設沁陽科創園、洛陽科創園、蘭考科創園等中試與產業轉化基地,啟動共建省科學院鶴壁分院、濟源先進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航空港區分院等16家研發機構……重建重振以來,省科學院探索出一種“企業出題、團隊答卷、成果共享”的科研範式,在省內打造了一座座“帶不走的科學院”,為地方輸送大量高層次研究人員,為企業解決諸多技術難題,也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不菲效益。
——創新協同起來。
2023年8月24日,重建一月有餘的省醫學科學院迎來了首批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簽約,“醫、工、產”三方代表的手緊緊握在一起。
中原大地,更多協同創新的“種子”正在“開花結果”。
中光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批批精密光元件、投影機等產品正源源不斷地從鍍膜生產線上完成加工,就像被穿上了一層防滑耐磨的“金鍾罩”。
省科學院攜手中光學集團共建南陽光電研究所,為古城貼上“中國光電產業創新高地”的全新標簽。
“省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牽頭,與我們共建河南省科學院南陽光電研究所,能更好地幫助我們攻克技術難題,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中光學集團總經理李智超說。
樓上是“科學家”,樓下是“企業家”,樓下的“企業家”隨時可以上樓找到“科學家”,一起商量產品轉化。
在河南省首家省轄市產業技術科學院——焦作市產業技術科學院四樓1700平方米開放共享實驗室內,“90後”“企二代”田香和科研人員緊張忙碌,樓下就是她才成立3年的河南精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她的公司聯合高校專家利用納米級金剛石微粉作為原材料,研發新型非洲豬瘟快檢試劑盒和牛、羊布病快檢試劑盒。
“我們所有的實驗,都是在共享實驗室完成的。如果進展順利,預計將在兩年之內麵世。”田香欣喜地說。
“樓上科學家,樓下企業家,極大縮短了科技成果在企業一線應用的距離和時間。”焦作市產業技術科學院院長雷一鳴介紹,“目前我們已有7個產業研究院和1個省級中試基地,對接企業創新提出的各種需求。”
——豫企新潮起來。
“始於中原,驅動世界”。鄭州北龍湖畔,一台技術全部自研的人形機器人,僅用0.8千瓦時電就能行走134公裏,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它的背後是一家“少壯派”豫籍企業——中原動力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
“我們趕上了創新創業的好時代,一個可以以科創賦能產業發展的時代。”該公司創始人林傑透露,他們為宇通研發的100台智能掃地車馬上就要下線。
超純金屬,到底有多純?位於寶豐縣的河南國璽超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現在的最新答案是99.999999%。一連串數字9,代表著一種極致追求。“沒有市場的創新是不可持續的,我們轉換賽道,發掘應用市場廣闊的提純金屬產品,就把目光聚焦到了超純銅領域。”國璽超純總經理陳煜宏說。
填補空白點!科學家常俊標成功研製出的我國首個新冠小分子口服特效藥阿茲夫定在真實生物投產,填補了河南原研藥研發生產空白。
破解“卡脖子”!中原關鍵金屬實驗室主任何季麟院士及其團隊實現了大尺寸ITO靶材全流程製備國產化,成功應用於京東方高世代TFT線。
又創新紀錄!鄭煤機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液壓支架順利通過出廠評議並完成首批交付。
跑出加速度!超聚變落地55天鄭州產線首台服務器下線,成立元年年產值突破230億元,市場份額中國前三,成為獨角獸企業;比亞迪汽車項目落地河南,37天內實現項目開工,17個月順利投產,20個月首批量產車下線……
隨著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的深入實施,整個河南創新氛圍更加濃鬱,越來越多“豫字號”產品、技術和企業闖名氣、創未來,在市場博弈中贏先機、立潮頭。
——人才會聚而來。
去年12月28日被正式聘任為省科學院院長以來,徐紅星每一天都異常忙碌。“推進工作都是以小時為單位的。”他笑著說,“來談合作的科研單位和企業太多,會議室都不夠用了。”
身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徐紅星為河南帶來的,還有他的“院士朋友圈”。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豐昌,接到邀請後僅僅20天,他擔任黃淮實驗室主任就列入省科創委會議議題。他每周雷打不動抽出3天時間,或來現場督戰,或開遠程會議,實驗室建設得以強力推進。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賀軍,正圍繞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創新。“速度,速度,一定要加快速度!”是他經常對實驗室裏年輕人說的話。
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李明,一經受聘為省科學院首席科學家,就帶領團隊如火如荼開展起人工智能大模型開發……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
今年春節過後,在武漢大學任職不過幾個月的江浩慶收到恩師徐紅星邀請,他毫不猶豫就應約而來。
這位年僅34歲的執行所長到處“招兵買馬”,研究所成立僅4個月時間,一個由20餘位不同學科領域博士組成的“六邊形博士天團”就形成了。中原美穀裏全國首台激光減脂設備就由他們研製而出。
“我是帶著使命感來到這兒的。”江浩慶說,“要快一點,再快一點,形成更多標誌性的一流成果,這樣才能讓更多人看到,讓更多人才回來。”
走進河南省人才集團,不斷滾動的“人才圖譜”,實時展現著河南各地人才流動情況。
今年年初,河南上線“人才圖譜”智能服務平台,圍繞河南28條重點產業鏈,海納全球150多萬高端人才,精準匹配產業需求,形成了“人才關係一張網、科技成果一條鏈”。在人才項目落地時,明確研發經費投入占比、成果轉化分配方式,讓專家沒有顧慮地拿出科研成果、順暢轉化。
不同場合,省委書記樓陽生一句句“歸來吧”的誠摯邀請,吸引無數海內外人才將目光投向河南。日益改善優化的創新生態,與想幹事、能幹事的人“雙向奔赴”。
自古以來,河南就有“三顧茅廬”求賢若渴的佳話。招才引智,才聚河南。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蓬、張鎖江來了,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於魁智來了,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青”薑勇也來了……
2021年以來,河南共引進“兩院”院士、海外發達國家院士等頂尖人才16名,領軍人才192名,海內外博士9646名,引才數量和層次均實現曆史性跨越。
聚英才,謀創新,強河南。一個頂尖人才、領軍人才、青年人才、潛在人才組成的人才發展雁陣格局正在形成。
塑新氣質,植佳木而蔚成林
“不光是農業大省、文化大省、經濟大省,河南現在還越來越‘科’氣啦!”這是很多網友不約而同說的話。
短短兩年,科技、創新、人才牢牢占據“C位”,成為河南的高頻詞、關鍵詞、主題詞,“創新河南”正在成為厚重中原的全新標簽。而在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浸染下,更為重要、更為可喜、更為寶貴的變化正在發生。
新與舊——
位於新鄉縣工業路1號的河南威猛振動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機械製造起家,經過60多年的發展之後,卻處處透著一股子“反骨”勁兒。自主研發的智能光伏儲能係統、數字工廠智慧平台、戶外風時尚工裝、各有分工的智能機器人頻頻閃現,與機械廠房的傳統氣息著實違和。
威猛為什麼這麼“威猛”?總經理王思民說:“我們的訣竅就是創新,建創新辦、上技改辦。”短短兩年多時間,“小萌”係列產品研發出自行走全場景大件焊接機器人、切割機器人等,賣到了中車、三一重工等國內大型企業。
不僅僅是“威猛”。在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的驅動下,河南持續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滾動推進“三個一批”項目建設、強化“四個拉動”等,打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係列“組合拳”。
新舊之變,其背後是產業結構、動能結構、經濟結構的深刻改變。
短短兩年時間,省實驗室建設從無到有,從一個到一批,總數量已升至14家。“嵩山”“黃河”“神農”“平原”“墨子”“黃淮”“中州”……一個個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名字引人遐思。
這些數字也在不斷刷新,標注創新河南的躍遷刻度。
1家省產業技術研究院、26家省產業研究院、36家省中試基地、12家省創新聯合體掛牌運行,擁有12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數量全國第一;
去年,全省研發經費突破1100億元,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到52%,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2.2萬家,技術合同交易額首次突破1000億元、增長68%;
今年上半年,全省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和9.4%;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640億元,同比增長12.8%。
長與短——
在平頂山葉縣,新時代的“鹽鐵新論”在這裏充分詮釋。
河南平煤神馬聚碳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使用變身後的鹽生產出聚碳酸酯(PC塑料),可供下遊企業生產汽車零件;與其一牆之隔的新天力公司則利用工業鹽生產電池級的碳酸鋰。
拉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工業鹽每噸售價約300元,而鏈條下遊的聚碳酸酯每噸兩萬元左右,電池級碳酸鋰每噸約30萬元,產品附加值極大提高。
從材料、元器件、傳感器到物聯網解決方案,漢威科技著力延伸產業鏈,已成長為國內最大的氣體傳感器及智能儀器儀表製造商、領先的物聯網企業。其氣體傳感器業務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75%。
“咱河南不光會種糧食,還會種納米!”漢威科技董事長任紅軍說,“沒有持續創新,漢威隻能在產業鏈低端徘徊,更不會成為河南省智能傳感器和半導體產業鏈鏈主企業。”
鹽還是那粒鹽,煤還是那塊煤,鋁還是那片鋁,但價值因創新而脫胎換骨。
在平頂山、鶴壁,從煤衍生出來的尼龍新材料,可以用來做衣服、做輪胎,甚至做上天入地的牽引纜繩;在鄭州、三門峽,以鋁為基礎材料,形成了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高性能鋁合金材料產業。
產業鏈由短到長,帶來的是產業的集聚效應越來越強,產業發展的潛力越來越大,以鏈式布局激活的“聚變效應”,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河南的發展。
輕與重——
“以前看重的是塊頭和體量,問規模、上速度、要資源,現在更關注科技研發、品牌質量、標準等。”
“明顯感到上門的多了,問題解決得更快了,給予科研項目引導支持更多了。”
“前些年對企業一時的經濟效益高度關注,現在會更多結合未來方向和長遠規劃。”
“以前關注單個企業,現在更看重整個產業鏈的集聚。”
“不是概念和千篇一律的‘萬能句’了,現在不論說的、做的,都更接地氣兒、更專業。”
受訪企業家們如是評價身邊的黨員幹部。河南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和期望,北理工鄭州智能科技研究院執行院長潘浩儒看在眼裏:“第一輪項目‘腳跟’剛著地,政府就追上門跟進服務第二輪項目。”
從觀念到意識、從理念到眼界、從思路到方法,河南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以來,各級幹部工作重心的輕重轉變背後,是思想觀念、視野格局、能力作風的深刻改變。
看得更遠。圍繞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等關鍵領域,鄭州、洛陽、南陽等地分批選派優秀年輕幹部到長三角、大灣區、成渝等先進地區,沉浸式跟班跟崗學習,有的每批學習時間長達3個月,駐地開展“雙招雙引”,就是既要研究“他山之璞”,更要琢好“自家之玉”。
做得更實。“鄭東新區過去20年趕上了新型城鎮化浪潮,現在趕上了科技創新浪潮。”鄭東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周定友說,前段時間,區裏做青年幹部培訓,培訓內容就是科技創新發展,還專門招聘了解科技創新前沿領域的博士到管委會,這樣能更好服務企業、科研院所,遴選更多科技好項目入駐。
創新氣質,體現在方方麵麵。這種新氣質之所以能夠快速塑造起來,各級黨委政府是重要推手。
謀到長遠處——
鄭東新區,龍湖北岸,是房地產商眼中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
最好地塊是即刻變成商業用地,還是以僅為商業用地價格1/10的數額拿來建科技城?立足長遠,力挺科技創新,河南有這個魄力。
中原科技城以與省科學院融合發展為牽引,先後設立了哈工大鄭州研究院、北理工鄭州智能科技研究院等高能級研發機構,相繼引進了華為、浪潮、海康威視、龍芯中科、京東科技、華潤數科等頭部企業研發中心,入駐了一批省實驗室,全力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
最好地段用於建實驗室、產業研究院,最優越環境留給科研人員,最精幹隊伍服務科學家,這是河南的取舍。
改到根子上——
科技創新若要走得通、走得遠、走得快,就必須從根兒上找答案,拆除體製機製“籬笆牆”。
在重建重振省科學院、重建省醫學科學院、建設中原農穀的過程中,一係列新的體製機製建立和完善起來,立足新型研發機構,打通堵點、消除痛點,構建“基礎研究、科技攻關、技術應用、小試中試、成果轉化”全周期全鏈條創新體係。
重大科研攻關項目實施“揭榜掛帥”“賽馬”製,形成企業出題、政府立題、科研破題協同機製;實行“PI製”,賦予戰略科學家、領銜科學家、首席科學家決定性的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支配權、資源調度權、人力使用權;創新科研管理、項目運行、資金運作、成果轉化、激勵評價等機製,讓科研人員靜心科研、潛心攻關……
做到心坎兒裏——
神農種業實驗室小麥育種團隊骨幹周正富,雖是安徽人,但早已把河南當成了“家”,他幽默地說:“我除了身份證開頭不是410,其他都屬於‘豫’。”
事業留人、平台留人、環境留人、待遇留人。為引來人才、留住人才,河南攀高、擴麵、提標,不斷優化人才政策體係,要含金量也要含親量。
以《關於加快建設全國重要人才中心的實施方案》為引領,實施“1+20”一攬子人才政策,全麵推行“一站式”“一條龍”服務模式;創新招引才模式,允許引進的高端人才,實行“雙線雙聘雙跨”;積極推進頂尖人才突破行動、領軍人才集聚行動、青年人才倍增行動等“八大行動”;打造宜業、宜居、宜商、宜學、宜遊的環境,讓科學家、青年科技人才踏實創新、安心創業……
創新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河南是鼎的發源地、“革故鼎新”成語的誕生地、四大發明的孕育地。不日新者必日退。如今,創新,正全麵塑造著河南新氣質,涵養著奮發精氣神,激勵著攻堅大膽魄。
建設一流創新平台、凝練一流創新課題、培育一流創新主體、集聚一流創新團隊、創設一流創新製度,構建一流創新生態……中原大地上,科創大格局,鼎力新河南。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區域創新體係建設,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上取得更大進展。
——習近平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延輝 王文齊 劉曉波 師喆 李倩
創新,從來都不是喊出來的,而是幹出來的。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緊抓全國新一輪戰略科技力量布局機遇,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河南建設的核心位置,把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放在“十大戰略”之首,奮力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
幹,就要有載體、有平台、有抓手。
創新河南的謀篇布子,呈三足鼎立之勢。
鄭東新區260平方公裏區域內,河南省科學院、中原科技城、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三合一”融合推進,這個創新之“核”,足夠大,也足夠硬。
向北,新鄉市平原城鄉一體化示範區,中國農科院中原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在即,12個專家團隊也將“拎包”入駐,中原農穀英姿初綻。
向南,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雙鶴湖畔,始建於1959年的省醫學科學院,64年後在中原醫學科學城涅槃重生,“一院一城一產業集群”前景可期。
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學院策源科技創新、建設中原農穀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重建河南省醫學科學院守護生命健康,形成“三足鼎立”的科技創新大格局,體現的是落實國家戰略的河南擔當,彰顯的是現代化河南建設的生動實踐。
落關鍵子,致廣大而盡精微
“完全不一樣了!”在省科學院工作十餘年的宋曉輝對重建重振後的改變有著深切感受。
從鄭州市紅專路58號一座不起眼的院落,搬至中原科技城最具活力和“科技範兒”的智慧島上,重建重振後的省科學院,從場所到架構、從人員到製度、從站位到定位,都跟過去根本不同。
“整個科研組織方式都變了,以項目為牽引,圍繞河南省打造的28個千億級現代化產業鏈開展有組織的科研,凝練課題、產出成果、解決問題,貫通產學研用,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耦合共生。”作為省科學院科研事業部負責人,宋曉輝深有感觸地說,“這是一座沒有‘圍牆’的科學院。”
這些顛覆性巨變,源自省委、省政府對創新的前瞻性眼光和高起點謀劃。
“在建設現代化河南新征程上更加出彩,其中很關鍵的一條,就是依靠科技進步,依靠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這是‘華山一條路’,舍此別無他途。”省委書記樓陽生反複強調。
2021年6月,省委常委會會議首次提出“努力打造全國創新高地”;4個多月後的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建設國家創新高地”作為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的重要內容,正式寫入黨代會報告;成立省科技創新委員會,省委書記樓陽生、省長王凱擔任雙主任,全局統籌全省科技創新工作,係統重構創新體係……創新“鼓點”越敲越密,創新“旋律”慷慨激昂。
欲建高地,先起高峰。
——河南省科學院,打造科技創新高峰。
2021年12月28日,河南省科學院以重建重振之姿亮相世人眼前。
這是一個以體製機製創新為根本的新型研發機構、一個貫通產學研用的科研實體、一個具有國際視野的開放式創新平台、一個集聚一流創新團隊的人才中心、一個“三位一體”的創新高峰。
2022年9月1日,《河南省科學院發展促進條例》開始實施。這是迄今國內唯一為科研單位發展“量身定製”的法規,從法治層麵保障省科學院體製機製創新,規範省科學院科技創新活動。
省科學院三樓,走出電梯,迎麵就是一片開放式茶歇區。
幾張散落的小圓桌,色彩斑斕的軟椅,嶄新的咖啡機……這方輕鬆舒適的小天地,見證著迎來送往中達成的深度合作。
位於洛陽的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主要從事艦船材料研製及工程應用研究,在風雨中走過半個多世紀後,高層次人才不足、關鍵技術難以突破等問題凸顯。
能否獲得更高水平的科研支持?
前不久,七二五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走進省科學院,與化學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李偉華團隊洽談合作。未來,雙方將共同開展腐蝕與控製研究。
校車巴士前方保險杠部位,因手動焊接不穩定形成的陰影部分能否解決?客車行業龍頭企業宇通也拋來合作“橄欖枝”。
與手動焊接相比,激光的穩定性更強,能排除人體情緒和疲勞度等不確定因素。相關團隊接下“定製化訂單”,為宇通研發校車自動化激光焊接係統。
“企業界出題,科學院答題”。作為全省重要的人才“蓄水池”和科技創新“最高峰”,重建重振後的省科學院,正積極與地方政府、科研單位、高校及企業並肩同行,創新科研組織方式,聚焦“卡脖子”技術,圍繞傳統產業“迭代”、新興產業“搶灘”、未來產業“破冰”,為產業發展闖出新路。
重建重振省科學院是一項龐大的係統工程,既要把自身做強,成為出人才、出成果的科研實體;又要把平台做大,成為出產業、出效益的“孵化器”;還要把體係做優,成為出動力、出模式的“加速器”。
啟動建設中原量子穀,推進相關技術應用成果在河南落地轉化與產業化;組建15家研究所,全院現有自建各類研究機構達34家;牽頭建設墨子、黃淮兩家省實驗室,一體化推進省科學院重建重振和省實驗室體係重構重塑,將省實驗室和河南省柔性電子產業技術研究院納入省科學院體係,實現高能級創新平台優勢互補。
與中航光電、超聚變等重點企業聯合建設了10家產業研究院和中試基地,合作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30餘項;推動省外知名高校、院所300餘項科研成果在河南落地生根……
重建重振省科學院,打造一流平台、提供一流服務、引育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讓它變成一個吸附資源、釋放動能的“強磁場”;並以它為基點,在中原大地引發一場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化學反應”,進而重建重振河南省科技創新體係。
這正是將其定位成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一號工程”“關鍵一子”的深意所在。
——中原農穀,助推現代化農業強省建設。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裏。
牧野大地,川平野闊,是南北物種交叉種植繁育的最佳試驗場所。落戶新鄉的中原農穀,總規劃麵積約1612平方公裏,實施“一核三區”發展戰略,“種業航母”蓄勢起航。
一眼望不到邊的試驗田中間,矗立著現代化的科研大樓和實驗基地。在中原農穀,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中國農科院中原研究中心和神農種業實驗室、黃河實驗室、平原實驗室已進駐並開展科研工作。27個省級以上科研平台、7家院士工作站,10個中試基地、7家高校科研單位在這裏有了“廣闊天地”。
良種——
一塊田引來關注的目光!
初秋時節,中原農穀西區,獲嘉縣一處200畝高標準大豆新品種試驗示範基地,大豆長勢喜人,迎來了來自全國各地科研院所、種業企業等的專家和代表現場觀摩。
“這200畝地裏,藏著中國大豆育種的‘家底’,集中展示了85份優異種質資源、75份大豆新品係、112個大豆新品種、11個黃淮海主推大豆品種和23個高油高產品種。”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係鄭州綜合試驗站站長、省農科院大豆專家盧為國不禁感歎,“獲嘉大豆搭上了中原農穀建設的‘快車’。”
一項成果引發不小轟動!
前不久,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花生育種團隊首次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創製出抗除草劑的花生新種質,這一成果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植物生物技術》上發表。
“我們目前已經創製了一種抗苯磺隆除草劑的花生新種質,以後用到大田育種中,除草就不是問題了。”花生育種團隊研究骨幹石磊說。
圍繞優質品種的研發推廣,中原農穀建成良種繁育基地63.2萬畝。神農種業實驗室完成了小麥、玉米、花生、芝麻、畜禽等5支院士和中原學者領銜的核心研發團隊組建,啟動實施了首批“一流課題”項目5項,彙聚21家單位、25個團隊、238名科研人員開展聯合攻關,新育成小麥品種15個、玉米品種19個、花生品種6個、芝麻品種4個。
良田——
在獲嘉縣高標準農田示範區的“智慧大腦”——中原農穀(獲嘉)數智中心,“5G+智慧農業”雲平台可實時采集溫度、濕度、風速、雨量、土壤墒情等數據。中原農穀“一核三區”內建設有10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範區並全部配備智慧農業管理平台,功能涵蓋農田綜合信息采集、智能灌溉、植保監測、農事綜合管理等應用功能,農民足不出戶即可管理萬畝良田。
良機——
在被譽為中原農穀農機第一股的“花溪科技”生產車間,國內首創的高密度六道繩方捆打捆機正在接受調試,這款打捆機在作業效率、打捆密度、智能化等方麵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全國主要打捆機企業的打捆機銷量中,花溪科技排名第二,其中方捆打捆機的銷量排名第一。
精耕於打捆機設備,新鄉市花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細分領域賽道上塑造了核心競爭力。“未來3—5年,我們會圍繞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延伸產品線,定製化生產適用於不同地區的產品,並且持續研發大型高端智能化農機裝備。”“90後”花溪科技董事長孟家毅說。
全產業鏈——
原味羊蠍子、鴻運獅子頭、意式肉醬麵、黃河大鯉魚、蒜香無骨雞爪、蝦仁鍋貼豆腐……中原農穀搶“鮮”預製菜風口。
位於中原農穀南區的原陽縣,建成了國內最大的中央廚房產業園,擁有九多肉多、雨軒、禾勝合、三味真廚、絕味鴨脖等知名食品企業109家,以排名第四的位次入選全國“2023十大預製菜產業基地”,正向千億級現代食品產業集群奮力邁進。
如今的新鄉,已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40家,農產品加工業年營業收入450億元,形成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
“中原農穀不僅是‘穀’的概念,也是‘城’的概念,不僅姓‘農’,也姓‘工’,還姓‘科’;不僅有科創資源的彙聚,還有產業的集群集聚,未來將形成‘一穀一城一產業集群’的新格局。”新鄉市委書記李衛東說。
——河南省醫學科學院,向大健康產業進軍。2023年7月15日,重建河南省醫學科學院煥新亮相,正式揭牌。創新河南建設,再落關鍵一子。
重建後的省醫學科學院與中原醫學科學城融合發展,培育壯大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集群,與在豫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相輔相成,基礎研究、臨床應用轉化和產業發展就此交彙、相互貫通。
一條小魚能有多大能量?它是全球近3億罕見病患者的生命希望,而幫助小魚“幹大事兒”的是一個個身懷絕技的“漁夫博士”。
手持一根細如發絲的顯微注射針,利用壓力脈衝把溶液注射進直徑約1.6毫米的透明軟體球狀魚卵中——在省兒童遺傳代謝性疾病重點實驗室,這一項顯微鏡下的斑馬魚胚胎注射實驗,目的是獲取基因突變的斑馬魚樣本,進行與人類相關的疾病研究。
重建省醫學科學院揭牌儀式當天,首批10個研究所正式入駐省醫學科學院,這支團隊就是其中之一。
“斑馬魚的研究價值非常大,它可以研究破解兒童遺傳代謝性疾病的發病原因、探究新治療方法,幫助癌症患者篩選藥物,還能進行運動障礙、抑鬱症和孤獨症等疾病研究。”省兒童醫院兒研所主任張耀東說。
重建後的省醫學科學院遠不隻此,它既是一個科研實體,也是一個公共平台,還是一個創新體係。
圍繞食管癌等腫瘤防治、重大新發傳染病防治、心腦血管等慢病發生機製、遺傳代謝性疾病防治等10大方向開展聯合攻關,設置臨床研究所,解決“卡脖子”難題。新藥篩選檢測平台等七大公共平台服務醫學科技創新主體開展研發和成果轉化。
“從整個生物醫藥產業鏈條來看,重建省醫學科學院,讓企業找到了一棵背靠的大樹。”鄭州創泰生物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首席科學家陳剛說。一批批科研人員和企業負責人來到園區,他每天忙著向來訪者介紹新藥篩選檢測平台運行情況。
最大變化還在於“就地取材”。鄭州臨空生物醫藥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兵介紹,過去許多源頭創新項目需要去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挖掘,現在重建省醫學科學院打通了從源頭創新到中試孵化,再到整個產業化應用的全產業鏈體係,像一個發動機一樣,推動整個生物醫藥產業鏈發展。
環繞在省醫學科學院周圍,相關企業在臨空生物醫藥產業園裏已投產42家,引進專業人才約1300人,一批1類創新藥物進入臨床研究。
“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立足自身發展需求,重建重振省科學院、建設中原農穀、重建省醫學科學院是河南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高地、重要人才中心的三顆‘關鍵之子’。”省委谘詢組研究員、省社科院原院長張占倉說,“這是經濟大省挑大梁的現實之需、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的必由之路、走出人口大省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的必然要求。”
奏最強音,壯歌起而八方和
當創新發展成為全省上下的廣泛共識、實際行動,成為現代化河南建設的主旋律和最強音,中原大地上,一個具有轉折意義、令人無限期待的發展周期已然開啟。
創新驅動,潮湧河南。
——鏈條貫通起來。
沒有資源依賴的老舊城區,能否走出一條通過科技賦能發展城市經濟的新路子?
省科學院攜手洛陽市瀍河回族區,以中原美穀作答。
洛陽牡丹甲天下。牡丹不僅極具觀賞價值,還渾身是寶——根可入藥,種子可榨取牡丹籽油,花瓣可提取牡丹精油。
紅磚灰瓦、綠樹成蔭,曾經的郵電部洛陽電話設備廠,如今成了中原美穀所在地。
中原美穀,怎麼一個美法兒?
省科學院高新公司董事長範毅介紹,這個集研發機構、科創企業、科技成果、科創資本、創新人才、中介機構於一身的新型科創園區,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打造創新研究、檢驗檢測、中試生產和企業孵化四類共享平台,助力河南填補在美妝及其上下遊關聯產業鏈布局中的空白。
“研發中心—中試基地—產業園”,省科學院正在打造全鏈條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係。
在豫北沁陽,一個縣級市與省科學院共同建設沁陽科創園,打造了一個“不走的科學院”。
“在科創園,我擁有1500平方米的設備中試車間,組建有20多名科研人員的團隊,研發的新型環保材料的中試、工程設備應用前的中試都在這兒完成。”最近,省科學院(沁陽)科創園中白國際聯合實驗室負責人、省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田振邦和他的科研團隊忙著進行環境功能材料研發實驗。
田振邦在這裏參與建立了省首批8個中試基地之一的河南省環保與精細化工新材料中試基地,如今,源源不斷的科技成果在基地被孵化,從實驗室走向大市場。
牽頭建設沁陽科創園、洛陽科創園、蘭考科創園等中試與產業轉化基地,啟動共建省科學院鶴壁分院、濟源先進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航空港區分院等16家研發機構……重建重振以來,省科學院探索出一種“企業出題、團隊答卷、成果共享”的科研範式,在省內打造了一座座“帶不走的科學院”,為地方輸送大量高層次研究人員,為企業解決諸多技術難題,也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不菲效益。
——創新協同起來。
2023年8月24日,重建一月有餘的省醫學科學院迎來了首批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簽約,“醫、工、產”三方代表的手緊緊握在一起。
中原大地,更多協同創新的“種子”正在“開花結果”。
中光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批批精密光元件、投影機等產品正源源不斷地從鍍膜生產線上完成加工,就像被穿上了一層防滑耐磨的“金鍾罩”。
省科學院攜手中光學集團共建南陽光電研究所,為古城貼上“中國光電產業創新高地”的全新標簽。
“省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牽頭,與我們共建河南省科學院南陽光電研究所,能更好地幫助我們攻克技術難題,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中光學集團總經理李智超說。
樓上是“科學家”,樓下是“企業家”,樓下的“企業家”隨時可以上樓找到“科學家”,一起商量產品轉化。
在河南省首家省轄市產業技術科學院——焦作市產業技術科學院四樓1700平方米開放共享實驗室內,“90後”“企二代”田香和科研人員緊張忙碌,樓下就是她才成立3年的河南精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她的公司聯合高校專家利用納米級金剛石微粉作為原材料,研發新型非洲豬瘟快檢試劑盒和牛、羊布病快檢試劑盒。
“我們所有的實驗,都是在共享實驗室完成的。如果進展順利,預計將在兩年之內麵世。”田香欣喜地說。
“樓上科學家,樓下企業家,極大縮短了科技成果在企業一線應用的距離和時間。”焦作市產業技術科學院院長雷一鳴介紹,“目前我們已有7個產業研究院和1個省級中試基地,對接企業創新提出的各種需求。”
——豫企新潮起來。
“始於中原,驅動世界”。鄭州北龍湖畔,一台技術全部自研的人形機器人,僅用0.8千瓦時電就能行走134公裏,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它的背後是一家“少壯派”豫籍企業——中原動力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
“我們趕上了創新創業的好時代,一個可以以科創賦能產業發展的時代。”該公司創始人林傑透露,他們為宇通研發的100台智能掃地車馬上就要下線。
超純金屬,到底有多純?位於寶豐縣的河南國璽超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現在的最新答案是99.999999%。一連串數字9,代表著一種極致追求。“沒有市場的創新是不可持續的,我們轉換賽道,發掘應用市場廣闊的提純金屬產品,就把目光聚焦到了超純銅領域。”國璽超純總經理陳煜宏說。
填補空白點!科學家常俊標成功研製出的我國首個新冠小分子口服特效藥阿茲夫定在真實生物投產,填補了河南原研藥研發生產空白。
破解“卡脖子”!中原關鍵金屬實驗室主任何季麟院士及其團隊實現了大尺寸ITO靶材全流程製備國產化,成功應用於京東方高世代TFT線。
又創新紀錄!鄭煤機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液壓支架順利通過出廠評議並完成首批交付。
跑出加速度!超聚變落地55天鄭州產線首台服務器下線,成立元年年產值突破230億元,市場份額中國前三,成為獨角獸企業;比亞迪汽車項目落地河南,37天內實現項目開工,17個月順利投產,20個月首批量產車下線……
隨著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的深入實施,整個河南創新氛圍更加濃鬱,越來越多“豫字號”產品、技術和企業闖名氣、創未來,在市場博弈中贏先機、立潮頭。
——人才會聚而來。
去年12月28日被正式聘任為省科學院院長以來,徐紅星每一天都異常忙碌。“推進工作都是以小時為單位的。”他笑著說,“來談合作的科研單位和企業太多,會議室都不夠用了。”
身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徐紅星為河南帶來的,還有他的“院士朋友圈”。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豐昌,接到邀請後僅僅20天,他擔任黃淮實驗室主任就列入省科創委會議議題。他每周雷打不動抽出3天時間,或來現場督戰,或開遠程會議,實驗室建設得以強力推進。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賀軍,正圍繞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創新。“速度,速度,一定要加快速度!”是他經常對實驗室裏年輕人說的話。
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李明,一經受聘為省科學院首席科學家,就帶領團隊如火如荼開展起人工智能大模型開發……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
今年春節過後,在武漢大學任職不過幾個月的江浩慶收到恩師徐紅星邀請,他毫不猶豫就應約而來。
這位年僅34歲的執行所長到處“招兵買馬”,研究所成立僅4個月時間,一個由20餘位不同學科領域博士組成的“六邊形博士天團”就形成了。中原美穀裏全國首台激光減脂設備就由他們研製而出。
“我是帶著使命感來到這兒的。”江浩慶說,“要快一點,再快一點,形成更多標誌性的一流成果,這樣才能讓更多人看到,讓更多人才回來。”
走進河南省人才集團,不斷滾動的“人才圖譜”,實時展現著河南各地人才流動情況。
今年年初,河南上線“人才圖譜”智能服務平台,圍繞河南28條重點產業鏈,海納全球150多萬高端人才,精準匹配產業需求,形成了“人才關係一張網、科技成果一條鏈”。在人才項目落地時,明確研發經費投入占比、成果轉化分配方式,讓專家沒有顧慮地拿出科研成果、順暢轉化。
不同場合,省委書記樓陽生一句句“歸來吧”的誠摯邀請,吸引無數海內外人才將目光投向河南。日益改善優化的創新生態,與想幹事、能幹事的人“雙向奔赴”。
自古以來,河南就有“三顧茅廬”求賢若渴的佳話。招才引智,才聚河南。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蓬、張鎖江來了,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於魁智來了,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青”薑勇也來了……
2021年以來,河南共引進“兩院”院士、海外發達國家院士等頂尖人才16名,領軍人才192名,海內外博士9646名,引才數量和層次均實現曆史性跨越。
聚英才,謀創新,強河南。一個頂尖人才、領軍人才、青年人才、潛在人才組成的人才發展雁陣格局正在形成。
塑新氣質,植佳木而蔚成林
“不光是農業大省、文化大省、經濟大省,河南現在還越來越‘科’氣啦!”這是很多網友不約而同說的話。
短短兩年,科技、創新、人才牢牢占據“C位”,成為河南的高頻詞、關鍵詞、主題詞,“創新河南”正在成為厚重中原的全新標簽。而在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浸染下,更為重要、更為可喜、更為寶貴的變化正在發生。
新與舊——
位於新鄉縣工業路1號的河南威猛振動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機械製造起家,經過60多年的發展之後,卻處處透著一股子“反骨”勁兒。自主研發的智能光伏儲能係統、數字工廠智慧平台、戶外風時尚工裝、各有分工的智能機器人頻頻閃現,與機械廠房的傳統氣息著實違和。
威猛為什麼這麼“威猛”?總經理王思民說:“我們的訣竅就是創新,建創新辦、上技改辦。”短短兩年多時間,“小萌”係列產品研發出自行走全場景大件焊接機器人、切割機器人等,賣到了中車、三一重工等國內大型企業。
不僅僅是“威猛”。在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的驅動下,河南持續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滾動推進“三個一批”項目建設、強化“四個拉動”等,打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係列“組合拳”。
新舊之變,其背後是產業結構、動能結構、經濟結構的深刻改變。
短短兩年時間,省實驗室建設從無到有,從一個到一批,總數量已升至14家。“嵩山”“黃河”“神農”“平原”“墨子”“黃淮”“中州”……一個個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名字引人遐思。
這些數字也在不斷刷新,標注創新河南的躍遷刻度。
1家省產業技術研究院、26家省產業研究院、36家省中試基地、12家省創新聯合體掛牌運行,擁有12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數量全國第一;
去年,全省研發經費突破1100億元,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到52%,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2.2萬家,技術合同交易額首次突破1000億元、增長68%;
今年上半年,全省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和9.4%;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640億元,同比增長12.8%。
長與短——
在平頂山葉縣,新時代的“鹽鐵新論”在這裏充分詮釋。
河南平煤神馬聚碳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使用變身後的鹽生產出聚碳酸酯(PC塑料),可供下遊企業生產汽車零件;與其一牆之隔的新天力公司則利用工業鹽生產電池級的碳酸鋰。
拉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工業鹽每噸售價約300元,而鏈條下遊的聚碳酸酯每噸兩萬元左右,電池級碳酸鋰每噸約30萬元,產品附加值極大提高。
從材料、元器件、傳感器到物聯網解決方案,漢威科技著力延伸產業鏈,已成長為國內最大的氣體傳感器及智能儀器儀表製造商、領先的物聯網企業。其氣體傳感器業務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75%。
“咱河南不光會種糧食,還會種納米!”漢威科技董事長任紅軍說,“沒有持續創新,漢威隻能在產業鏈低端徘徊,更不會成為河南省智能傳感器和半導體產業鏈鏈主企業。”
鹽還是那粒鹽,煤還是那塊煤,鋁還是那片鋁,但價值因創新而脫胎換骨。
在平頂山、鶴壁,從煤衍生出來的尼龍新材料,可以用來做衣服、做輪胎,甚至做上天入地的牽引纜繩;在鄭州、三門峽,以鋁為基礎材料,形成了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高性能鋁合金材料產業。
產業鏈由短到長,帶來的是產業的集聚效應越來越強,產業發展的潛力越來越大,以鏈式布局激活的“聚變效應”,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河南的發展。
輕與重——
“以前看重的是塊頭和體量,問規模、上速度、要資源,現在更關注科技研發、品牌質量、標準等。”
“明顯感到上門的多了,問題解決得更快了,給予科研項目引導支持更多了。”
“前些年對企業一時的經濟效益高度關注,現在會更多結合未來方向和長遠規劃。”
“以前關注單個企業,現在更看重整個產業鏈的集聚。”
“不是概念和千篇一律的‘萬能句’了,現在不論說的、做的,都更接地氣兒、更專業。”
受訪企業家們如是評價身邊的黨員幹部。河南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和期望,北理工鄭州智能科技研究院執行院長潘浩儒看在眼裏:“第一輪項目‘腳跟’剛著地,政府就追上門跟進服務第二輪項目。”
從觀念到意識、從理念到眼界、從思路到方法,河南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以來,各級幹部工作重心的輕重轉變背後,是思想觀念、視野格局、能力作風的深刻改變。
看得更遠。圍繞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等關鍵領域,鄭州、洛陽、南陽等地分批選派優秀年輕幹部到長三角、大灣區、成渝等先進地區,沉浸式跟班跟崗學習,有的每批學習時間長達3個月,駐地開展“雙招雙引”,就是既要研究“他山之璞”,更要琢好“自家之玉”。
做得更實。“鄭東新區過去20年趕上了新型城鎮化浪潮,現在趕上了科技創新浪潮。”鄭東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周定友說,前段時間,區裏做青年幹部培訓,培訓內容就是科技創新發展,還專門招聘了解科技創新前沿領域的博士到管委會,這樣能更好服務企業、科研院所,遴選更多科技好項目入駐。
創新氣質,體現在方方麵麵。這種新氣質之所以能夠快速塑造起來,各級黨委政府是重要推手。
謀到長遠處——
鄭東新區,龍湖北岸,是房地產商眼中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
最好地塊是即刻變成商業用地,還是以僅為商業用地價格1/10的數額拿來建科技城?立足長遠,力挺科技創新,河南有這個魄力。
中原科技城以與省科學院融合發展為牽引,先後設立了哈工大鄭州研究院、北理工鄭州智能科技研究院等高能級研發機構,相繼引進了華為、浪潮、海康威視、龍芯中科、京東科技、華潤數科等頭部企業研發中心,入駐了一批省實驗室,全力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
最好地段用於建實驗室、產業研究院,最優越環境留給科研人員,最精幹隊伍服務科學家,這是河南的取舍。
改到根子上——
科技創新若要走得通、走得遠、走得快,就必須從根兒上找答案,拆除體製機製“籬笆牆”。
在重建重振省科學院、重建省醫學科學院、建設中原農穀的過程中,一係列新的體製機製建立和完善起來,立足新型研發機構,打通堵點、消除痛點,構建“基礎研究、科技攻關、技術應用、小試中試、成果轉化”全周期全鏈條創新體係。
重大科研攻關項目實施“揭榜掛帥”“賽馬”製,形成企業出題、政府立題、科研破題協同機製;實行“PI製”,賦予戰略科學家、領銜科學家、首席科學家決定性的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支配權、資源調度權、人力使用權;創新科研管理、項目運行、資金運作、成果轉化、激勵評價等機製,讓科研人員靜心科研、潛心攻關……
做到心坎兒裏——
神農種業實驗室小麥育種團隊骨幹周正富,雖是安徽人,但早已把河南當成了“家”,他幽默地說:“我除了身份證開頭不是410,其他都屬於‘豫’。”
事業留人、平台留人、環境留人、待遇留人。為引來人才、留住人才,河南攀高、擴麵、提標,不斷優化人才政策體係,要含金量也要含親量。
以《關於加快建設全國重要人才中心的實施方案》為引領,實施“1+20”一攬子人才政策,全麵推行“一站式”“一條龍”服務模式;創新招引才模式,允許引進的高端人才,實行“雙線雙聘雙跨”;積極推進頂尖人才突破行動、領軍人才集聚行動、青年人才倍增行動等“八大行動”;打造宜業、宜居、宜商、宜學、宜遊的環境,讓科學家、青年科技人才踏實創新、安心創業……
創新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河南是鼎的發源地、“革故鼎新”成語的誕生地、四大發明的孕育地。不日新者必日退。如今,創新,正全麵塑造著河南新氣質,涵養著奮發精氣神,激勵著攻堅大膽魄。
建設一流創新平台、凝練一流創新課題、培育一流創新主體、集聚一流創新團隊、創設一流創新製度,構建一流創新生態……中原大地上,科創大格局,鼎力新河南。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