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穩步推進,如何打造中華文明曆史文化長廊?丨江山壯麗 我說黃河
更新時間:2023-9-2 20:14:38    來源:央視新聞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如今,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建設正在穩步進行中。近日,在2023年鄭州市文旅文創發展大會上,鄭州黃河文化公園榮獲“鄭州市十大研學基地”稱號;開封黑崗口黃河決口遺址文化園已完成選址,將於本月開工建設。

  同時,漢魏洛陽故城遺址博物館、安陽殷墟遺址博物館、開封黃河懸河文化展示館等一批文化設施建設進展順利;作為黃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和核心展示區,河南省已將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納入“十大戰略”。傳承中華文明的曆史文化長廊如何打造?如何推動黃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在研學中 體驗黃河文化的魅力

  黃倩:黃河的源頭知道在哪嗎?

  學生:在青海!

  黃倩:對,真棒。在巴顏喀拉山的約古宗列盆地,黃河源頭的水是什麼顏色知道嗎?

  學生:好像是青的。

  黃倩:對,顏色特別清澈。

  在河南省鄭州黃河文化公園的臨河廣場,講解員黃倩正在為鄭州市惠濟區實驗小學的學生們講解黃河流域的地質構造、黃土高原的地形地貌以及曆年來黃河水患的治理措施。自鄭州黃河文化公園成為河南省黃河文化研學精品線路,這裏幾乎每天都有學校、社會團體、旅遊機構的遊客來訪參觀。

  黃倩:都有到咱們這兒研學的,近距離看一下黃河中下遊分界的地段;景區還有一個博物館,就是以聲光電的形式介紹黃河、黃土、黃河文化的一些基本知識,我們為什麼稱之為“炎黃子孫”……

  鄭州黃河文化公園內前來研學的學生(鄭州市惠濟區實驗小學供圖)

  在炎黃二帝巨型塑像下,重溫刻進血脈的民族認同感;沿著星海湖邊,找尋兩岸人民與黃河相伴相生的痕跡;漫步在“百位中華曆史名人像”旁,領略華夏兒女的勤勞與智慧……鄭州市惠濟區實驗小學大隊輔導員宋之賢說,每個學期,學校都會開展走近黃河的探訪研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也得以更加深入地探索、了解黃河文化。

  宋之賢:在學校學習的知識是你把真理告訴孩子,但真的到了戶外去做尋訪、研學的時候,就是拉著孩子的手去探尋真理,孩子們也會去思考希望黃河是什麼樣、能為黃河做什麼。

  以旅彰文 了解黃河的曆史與今天

  沿著黃河生態廊道一路向東,便是河南省黃河文化主地標城市之一——開封;這裏,也是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的核心展示區。黃河,有“銅頭鐵尾豆腐腰”之說,意思是說曆史上黃河上遊和下遊的大堤“如銅似鐵”,中間河段卻“像豆腐一樣鬆軟”。在黑崗口河段,由於泥沙沉積,這裏的黃河成為名副其實的“地上懸河”,“河從屋頂過,船在空中行”不再是一件稀奇事。開封第一黃河河務局局長潘佳良介紹,如今,在曆史上曆經多次決口的這段河道旁,黃河黑崗口決口遺址文化園正在規劃建設。

  開封黑崗口險工(開封第一黃河河務局供圖)

  潘佳良: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開封黃河黑崗口決口遺址文化園,這一塊兒建成以後,展現的是黃河的39次決口。我們“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讓更多人了解黃河的決口情況,珍惜現在的美好幸福生活。都知道林則徐虎門銷煙,很少有人知道林則徐治理黃河的;1841年,林則徐治理黃河開封市水稻鄉張灣村決口,這次決口也是黃河在開封城區段的最後一次決口。這一塊兒建成以後,把林則徐的這種精神傳承下去,講好黃河故事。

  保護固態 傳承活態 發展業態

  作為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河洛文化在黃河區域文化演變史中形成厚重積澱。舞台上,如簾的水幕暗喻緩緩流淌的黃河水,空中“洛神”裙袂飛揚,遠處的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寶相安然,天津橋畔“詩仙”“詩聖”一見如故……這是河南洛陽圍繞河洛文化而推出的行浸式演藝《尋跡洛神賦》中的一個場景。

  遊客王先生:《洛神賦》中的洛水是黃河南岸的大支流,看了《尋跡洛神賦》特別震撼,身臨其境地感受古代神話故事的淒美,也感受到黃河文化、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

  《尋跡洛神賦》劇照(洛陽大河薈供圖)

  在“顛覆性創意、沉浸式體驗、年輕化消費”的理念引導下,《唐宮夜宴》《風起洛陽》《龍門金剛》等文旅IP頻頻出圈;以《尋跡洛神賦》為核心業態的文旅綜合體——洛陽大河薈,也剛剛上榜第一批河南省旅遊科技示範園區試點單位。項目營銷負責人趙睿介紹,這裏集全域沉浸劇場、沉浸式博物館、多維度數字演藝於一體,不僅使遊客得以在行進中感受黃河文化的魅力,更讓一曲“保護固態、傳承活態、發展業態”的“黃河大合唱”在河洛大地唱響。

  趙睿:深入挖掘幾千年來形成悠久曆史文化底蘊,開發具有創新性和特色旅遊,對於推動黃河文化記憶傳承有著重要意義,把堅持改革創新、加強文商旅融合,發揚黃河文化、河洛文化,提升人民幸福感的理念,充分融入項目建設和運營的全過程,並努力鍛造一張“讀懂中國、行走河南”的洛陽文化新名片,為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發展注入新動能。

  將沿線四百餘處文化遺產資源穿珠成串

  作為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河南是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四大國家文化公園的交彙點,是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重點建設區。如何更好地傳承發展黃河悠久的曆史文化、建設好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成為河南省文旅廳文旅文創辦負責人張飛一直思考的問題。

  張飛:國家文化公園是國家推進的重大文化工程,不是一個項目,也不是一個設施;建一個園子種上樹,把遺產保護起來,那不是國家文化公園的概念。我們要從一個更高的站位以及更深遠的意義方麵,來理解國家文化公園。

  坐落在黃河岸邊的鄭州黃河文化公園(謝岩鵬/攝)

  張飛介紹,曆史上曾有20多個朝代在河南建都立業;從夏至宋,中原地區占據國家政治經濟中心地位長達三千年,繪就了光輝燦爛的文明畫卷。早在2020年4月,河南省文旅廳就聯合相關專業機構組成調研組,分赴鄭州、洛陽、開封、安陽、三門峽等地,實地開展黃河國家文化公園資源專題調研,摸清“家底”;如今,《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建設保護規劃》已編製完成。

  張飛:把黃河沿線的一些文物遺址,包括古棧道,還有一些非遺的資源,整體摸排了一遍;我們把大概有2000多處的資源,每一處的資源確定標準,分門別類進行評價梳理,最後梳理出488處重大文化遺產和文化資源,建立黃河國家文化公園資源保護的基礎數據庫。像漢魏洛陽故城遺址博物館、殷墟遺址博物館、開封的黃河懸河文化展示館,這些都是黃河沿線的重大文化設施,推進得都很快;預計在“十四五”時期,沿著黃河沿線會有一大批黃河文化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陸續建成開放。

  開封市黃河懸河文化展示館效果圖(開封市文廣旅局供圖)

  張飛表示,圍繞黃河文化而建設的這一係列文化設施,未來都將成為市民遊客了解黃河文化、感悟黃河文明的好去處;這也正符合《規劃》提出的“打造中華文明連綿不斷的探源地、實證地和體驗地”的總體目標,更好實現保護傳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務、旅遊觀光、休閑娛樂和科學研究功能,集中打造中華文化重要標誌。未來,將從研學體驗、非遺展示、生態保護、考古探源等方麵多管齊下,匠心打造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張飛:像三門峽的鑄鼎原,還有二裏頭、殷墟、雙槐樹……這些重大的考古遺址都是黃河沿線上的。我們還是要聚焦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講清楚大遺址所代表的文化元素,以及它在中華文明演進曆程中的重要性,麵向世界講好中華文明的故事。“黃河非遺點亮老家河南”計劃,通過跟國內外的頂尖設計師、創意團隊合作,把非遺資源點亮、活化起來。讓一些青少年走到黃河沿線的一些大遺址公園裏邊,觸摸黃河文化,領悟為什麼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近日印發,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將為沿黃九省區黃河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翻開新的篇章。中國之聲將於9月2日下午3:00,推出《國家文化公園·江山壯麗 我說黃河》融媒體特別直播,與您一起在悠悠古韻的陪伴下,看大河滔滔向東,聽文化源遠流長。總台新媒體平台央視新聞、央視頻、雲聽同步推出,敬請收聽收看。






文章編輯:李潤生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穩步推進,如何打造中華文明曆史文化長廊?丨江山壯麗 我說黃河
2023-9-2 20:14:38    來源:央視新聞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如今,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建設正在穩步進行中。近日,在2023年鄭州市文旅文創發展大會上,鄭州黃河文化公園榮獲“鄭州市十大研學基地”稱號;開封黑崗口黃河決口遺址文化園已完成選址,將於本月開工建設。

  同時,漢魏洛陽故城遺址博物館、安陽殷墟遺址博物館、開封黃河懸河文化展示館等一批文化設施建設進展順利;作為黃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和核心展示區,河南省已將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納入“十大戰略”。傳承中華文明的曆史文化長廊如何打造?如何推動黃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在研學中 體驗黃河文化的魅力

  黃倩:黃河的源頭知道在哪嗎?

  學生:在青海!

  黃倩:對,真棒。在巴顏喀拉山的約古宗列盆地,黃河源頭的水是什麼顏色知道嗎?

  學生:好像是青的。

  黃倩:對,顏色特別清澈。

  在河南省鄭州黃河文化公園的臨河廣場,講解員黃倩正在為鄭州市惠濟區實驗小學的學生們講解黃河流域的地質構造、黃土高原的地形地貌以及曆年來黃河水患的治理措施。自鄭州黃河文化公園成為河南省黃河文化研學精品線路,這裏幾乎每天都有學校、社會團體、旅遊機構的遊客來訪參觀。

  黃倩:都有到咱們這兒研學的,近距離看一下黃河中下遊分界的地段;景區還有一個博物館,就是以聲光電的形式介紹黃河、黃土、黃河文化的一些基本知識,我們為什麼稱之為“炎黃子孫”……

  鄭州黃河文化公園內前來研學的學生(鄭州市惠濟區實驗小學供圖)

  在炎黃二帝巨型塑像下,重溫刻進血脈的民族認同感;沿著星海湖邊,找尋兩岸人民與黃河相伴相生的痕跡;漫步在“百位中華曆史名人像”旁,領略華夏兒女的勤勞與智慧……鄭州市惠濟區實驗小學大隊輔導員宋之賢說,每個學期,學校都會開展走近黃河的探訪研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也得以更加深入地探索、了解黃河文化。

  宋之賢:在學校學習的知識是你把真理告訴孩子,但真的到了戶外去做尋訪、研學的時候,就是拉著孩子的手去探尋真理,孩子們也會去思考希望黃河是什麼樣、能為黃河做什麼。

  以旅彰文 了解黃河的曆史與今天

  沿著黃河生態廊道一路向東,便是河南省黃河文化主地標城市之一——開封;這裏,也是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的核心展示區。黃河,有“銅頭鐵尾豆腐腰”之說,意思是說曆史上黃河上遊和下遊的大堤“如銅似鐵”,中間河段卻“像豆腐一樣鬆軟”。在黑崗口河段,由於泥沙沉積,這裏的黃河成為名副其實的“地上懸河”,“河從屋頂過,船在空中行”不再是一件稀奇事。開封第一黃河河務局局長潘佳良介紹,如今,在曆史上曆經多次決口的這段河道旁,黃河黑崗口決口遺址文化園正在規劃建設。

  開封黑崗口險工(開封第一黃河河務局供圖)

  潘佳良: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開封黃河黑崗口決口遺址文化園,這一塊兒建成以後,展現的是黃河的39次決口。我們“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讓更多人了解黃河的決口情況,珍惜現在的美好幸福生活。都知道林則徐虎門銷煙,很少有人知道林則徐治理黃河的;1841年,林則徐治理黃河開封市水稻鄉張灣村決口,這次決口也是黃河在開封城區段的最後一次決口。這一塊兒建成以後,把林則徐的這種精神傳承下去,講好黃河故事。

  保護固態 傳承活態 發展業態

  作為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河洛文化在黃河區域文化演變史中形成厚重積澱。舞台上,如簾的水幕暗喻緩緩流淌的黃河水,空中“洛神”裙袂飛揚,遠處的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寶相安然,天津橋畔“詩仙”“詩聖”一見如故……這是河南洛陽圍繞河洛文化而推出的行浸式演藝《尋跡洛神賦》中的一個場景。

  遊客王先生:《洛神賦》中的洛水是黃河南岸的大支流,看了《尋跡洛神賦》特別震撼,身臨其境地感受古代神話故事的淒美,也感受到黃河文化、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

  《尋跡洛神賦》劇照(洛陽大河薈供圖)

  在“顛覆性創意、沉浸式體驗、年輕化消費”的理念引導下,《唐宮夜宴》《風起洛陽》《龍門金剛》等文旅IP頻頻出圈;以《尋跡洛神賦》為核心業態的文旅綜合體——洛陽大河薈,也剛剛上榜第一批河南省旅遊科技示範園區試點單位。項目營銷負責人趙睿介紹,這裏集全域沉浸劇場、沉浸式博物館、多維度數字演藝於一體,不僅使遊客得以在行進中感受黃河文化的魅力,更讓一曲“保護固態、傳承活態、發展業態”的“黃河大合唱”在河洛大地唱響。

  趙睿:深入挖掘幾千年來形成悠久曆史文化底蘊,開發具有創新性和特色旅遊,對於推動黃河文化記憶傳承有著重要意義,把堅持改革創新、加強文商旅融合,發揚黃河文化、河洛文化,提升人民幸福感的理念,充分融入項目建設和運營的全過程,並努力鍛造一張“讀懂中國、行走河南”的洛陽文化新名片,為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發展注入新動能。

  將沿線四百餘處文化遺產資源穿珠成串

  作為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河南是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四大國家文化公園的交彙點,是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重點建設區。如何更好地傳承發展黃河悠久的曆史文化、建設好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成為河南省文旅廳文旅文創辦負責人張飛一直思考的問題。

  張飛:國家文化公園是國家推進的重大文化工程,不是一個項目,也不是一個設施;建一個園子種上樹,把遺產保護起來,那不是國家文化公園的概念。我們要從一個更高的站位以及更深遠的意義方麵,來理解國家文化公園。

  坐落在黃河岸邊的鄭州黃河文化公園(謝岩鵬/攝)

  張飛介紹,曆史上曾有20多個朝代在河南建都立業;從夏至宋,中原地區占據國家政治經濟中心地位長達三千年,繪就了光輝燦爛的文明畫卷。早在2020年4月,河南省文旅廳就聯合相關專業機構組成調研組,分赴鄭州、洛陽、開封、安陽、三門峽等地,實地開展黃河國家文化公園資源專題調研,摸清“家底”;如今,《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建設保護規劃》已編製完成。

  張飛:把黃河沿線的一些文物遺址,包括古棧道,還有一些非遺的資源,整體摸排了一遍;我們把大概有2000多處的資源,每一處的資源確定標準,分門別類進行評價梳理,最後梳理出488處重大文化遺產和文化資源,建立黃河國家文化公園資源保護的基礎數據庫。像漢魏洛陽故城遺址博物館、殷墟遺址博物館、開封的黃河懸河文化展示館,這些都是黃河沿線的重大文化設施,推進得都很快;預計在“十四五”時期,沿著黃河沿線會有一大批黃河文化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陸續建成開放。

  開封市黃河懸河文化展示館效果圖(開封市文廣旅局供圖)

  張飛表示,圍繞黃河文化而建設的這一係列文化設施,未來都將成為市民遊客了解黃河文化、感悟黃河文明的好去處;這也正符合《規劃》提出的“打造中華文明連綿不斷的探源地、實證地和體驗地”的總體目標,更好實現保護傳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務、旅遊觀光、休閑娛樂和科學研究功能,集中打造中華文化重要標誌。未來,將從研學體驗、非遺展示、生態保護、考古探源等方麵多管齊下,匠心打造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張飛:像三門峽的鑄鼎原,還有二裏頭、殷墟、雙槐樹……這些重大的考古遺址都是黃河沿線上的。我們還是要聚焦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講清楚大遺址所代表的文化元素,以及它在中華文明演進曆程中的重要性,麵向世界講好中華文明的故事。“黃河非遺點亮老家河南”計劃,通過跟國內外的頂尖設計師、創意團隊合作,把非遺資源點亮、活化起來。讓一些青少年走到黃河沿線的一些大遺址公園裏邊,觸摸黃河文化,領悟為什麼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近日印發,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將為沿黃九省區黃河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翻開新的篇章。中國之聲將於9月2日下午3:00,推出《國家文化公園·江山壯麗 我說黃河》融媒體特別直播,與您一起在悠悠古韻的陪伴下,看大河滔滔向東,聽文化源遠流長。總台新媒體平台央視新聞、央視頻、雲聽同步推出,敬請收聽收看。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