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星光豫亮 精神長青”係列調研報告之三 | 非凡皆自愚公誌
更新時間:2023-8-29 10:02:20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微信圖片_20230829071749.png

       製圖:王坤源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長征路上,每一個中國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責任。讓我們大力弘揚愚公移山精神,大力弘揚將革命進行到底精神,在中國和世界進步的曆史潮流中,堅定不移把我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直至光輝的彼岸。”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2月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的講話

  咬定目標、苦幹實幹、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的新時期愚公移山精神,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的精神支柱之一。作為愚公移山精神的發祥地,本報報道組深入濟源城鄉山區平原,詳細了解72萬濟源人民大力弘揚愚公移山精神,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生動實踐,實地感受在愚公移山精神引領下濟源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p03_b.jpg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樊霞 劉嬋 陳小平 成利軍

  《列子·湯問》有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裏,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愚公移山,一個經典故事流傳至今。寓言裏“高萬仞”的大山被神仙搬走,現實中的太行、王屋卻挪不走。今天,我們還要移什麼山?怎麼移山?循著精神軌跡,我們來到故事發生地——濟源。探尋,就從這兩座山開始。

8688c2bf550144db928dbb52b38c6205.jpg

  愚公移山群雕。盧國玉 攝

  一股“強”勁護山林

  沿著“四好農村路”克留路蜿蜒而上,來到濟源南山省級森林公園,也是國有南山林場衛佛安管護站所在地。

  管護站站長王備戰,時刻準備著和林木病蟲害、森林火災“作戰”。

  作為“新愚公”“老典型”,王備戰見證了這座大山“由荒變綠”的全過程。展覽館裏有兩張小圖,無聲訴說著一種偉力:昔日,20萬畝砂頁岩困難地,像一塊塊裸露的“癩瘡疤”;今天,同樣的地方,早已鬱鬱蔥蔥。

  站裏最年輕的護林員生於1986年,那時王備戰剛參加工作。“隔了一代人啊!我常跟年輕人說,愚公一代接一代移山,我們要一代接一代在這山上造林、護林。”王備戰說。

  林場地處太行山南麓,動植物種類繁多。這裏生活著30多隻梅花鹿,是林場員工蘆光的“心頭肉”。

  蘆光是一名退役軍人,來林場工作多年後,他決定考研。憑著一股子“強”勁,他考上廣西大學的研究生,研究方向就是野生動物保護。“林場協助中國林科院建設‘河南黃河小浪底地球關鍵帶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為生態建設提供觀測數據。我學的專業,肯定有用。”蘆光說。

  的確,林場發展太需要高學曆專業人才了。場長翟治敏今年6月一到任,就做了個統計:林場人員年齡結構偏大,50歲以上人員占34.8%;專業技術人員偏少,隻占13.6%……

  “年輕的‘新愚公’要一個個招進來,還要用好機製、好政策留下來。”翟治敏建議,適當引進專業對口的研究生、本科生人才,鼓勵優質人才到地方林場掛職或任職。

  從這裏往西30餘公裏,出愚公隧道後不久,就是王屋山世界地質公園,山腳下有個著名的愚公村。

  這個360餘戶、1400餘口人的村子,人人都有一股子“強”勁。從興修水利到改建良田,從建設村道到開發旅遊產業,愚公村人與天鬥、與地鬥,不斷改善落後的生產生活條件。

  “農家一號院”老板娘石素蘭的致富史,也是這樣一部奮鬥史。

  早年她和丈夫外出打工,學廚藝、開飯館,顧不了家,也掙不住幾個錢。2014年王屋山風景區開建,她敏銳嗅到商機,便響應組織號召率先在村裏辦起農家樂。

  “有了風景,就有了‘錢’景!要發展還得有愚公的長遠眼光,決不能像智叟那樣目光短淺。”石素蘭感慨。

  如今,愚公村10個居民組有7個吃的是“旅遊飯”,農家樂從最初的4家增加到80多家,日接待量2000餘人,村裏90%的收入來自旅遊服務業。

  放眼整個濟源,已有57個休閑旅遊村莊、99家休閑農業經營主體、100家“濟源人家”區域公用品牌民宿農家樂經營主體……濟源也成了全省鄉村振興示範引領市。

  盡管我們已經把視線投向綠水青山背後的金山銀山,但麵對大山的凝視,仍然是我們的信念。

c4b4bb766dd743aba1fc7488ec3a706f.jpg

       思禮鎮水洪池村村民以十年之時間打通了太行山通往外界的“天路”。

  一片“匠”心鑄標杆

  孔山腳下,豫光金鉛集團展覽館入口的浮雕牆上,叩石墾壤的老愚公與現代化的豫光工廠挺立在層巒疊嶂之間,“愚公移山、產業報國”八個大字,銘記著這家國企66年來一貫秉持的發展理念。

  66年!豫光麵臨的生死考驗與挫折困難何止千萬,有靠賣豆腐、炒紅丹、補輪胎也要撐起的生產自救,更有堅持綠色發展、死磕技術創新的堅持……

  從一線職工到冶煉專家,豫光金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擁軍用34年堅守,參與並見證了企業一次又一次的技術革新。如今的豫光,是世界最大的鉛冶煉企業、中國最大的白銀生產企業,還憑借銅箔“名片”,一腳踏進5G時代的新能源領域。

  “可以說,豫光的發展就是一個不斷‘移山’的過程。”豫光金鉛集團董事長楊安國不止一次這樣感歎。

  同處玉川大地的濟源鋼鐵有著相似的發展曆程。

  從上世紀50年代一家年產不足30萬噸鋼的地方小鐵廠起家,到實現“由鐵到鋼、由鋼到材、由建築用鋼到工業用鋼、由普鋼到優特鋼”的精彩跨越……公司董事長李玉田告訴記者,“濟鋼已成為國內優特鋼棒、線材生產基地,躋身中國優特鋼企業第一方陣。”

  如今,濟源鋼鐵生產的各種優質鋼材產品已批量進入歐美、東南亞等國際市場。“未來,依托濟源鋼產品深加工產業園,不斷延伸鋼產品,特別是優特鋼產品深加工,持續拉長產業鏈條,為中國製造鑄牢‘鋼筋鐵骨’。”李玉田說。

  有這些“領軍者”衝在前麵,敢為人先、奮勇爭先在濟源已成為行動自覺。人均GDP全省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化率、進出口總值排名全省第2位……

  盡管我們已經攀上了高精尖的技術頂端,但那鐵鎬同石頭碰撞的火花,仍然是我們的能源。

78e14b54214842f5b8dfd300ba4b5d77.jpg

  濟源打造綠色生態宜居新城。盧國玉 攝

  一個“講”堂傳精神

  “愚公大講堂”是濟源示範區黨工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創新理論學習載體的有益嚐試,自2008年10月開講,連續10餘年邀請全國知名專家授課,累計有18萬餘人次現場學習聽課。

  “每個走進‘大講堂’的專家、教授,都是濟源非常寶貴的‘外腦’。”濟源示範區黨工委書記莊建球說,這裏不沿邊、不靠海、資源不豐富,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奠定在全省的地位,靠的是持續發揚愚公移山精神,一屆接著一屆苦幹實幹,我們要接過前輩們的接力棒,讓愚公移山精神代代相傳。

  愚公劇場、愚公路、愚公學校、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濟源·中華愚公清廉家風館……在濟源這片英雄熱土上,處處可見愚公移山精神的延續。

  8月17日,愚公移山精神展覽館裏,“00後”講解員薛景充滿感情地講述這個從寓言故事到民族精神的“神話”——從革命戰爭年代“愚公移山、拯救中國”的英雄壯舉,到艱苦創業時期“愚公移山、改造中國”的壯麗史詩,再到新時代新征程“愚公移山、造福中國”的絢麗篇章……工作一年間,薛景每天要為兩三百名參觀者進行講解,每一次講解都是一次精神洗禮和思想升華。

  濟源還定期評選表彰“濟源十大當代愚公”“最美愚公家鄉人”“愚公家鄉好少年”,以先進典型的力量持續激發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熱情;將6月11日設立為“愚公移山精神紀念日”,每年確定一個主題,開展慶祝紀念活動;大型原創音樂劇《愚公移山》於今年5月在北京中央歌劇院成功首演,廣受業界和觀眾好評……

  盡管我們已經有了穿越時空的聲光電多媒體,但那走向大山的足跡,仍然是我們的宣言。

  數千年傳承不息、一代代薪火相傳,一種精神“日新又新”,能量正蘊於此,奧秘正藏於此——

  “隻要有愚公移山的誌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積跬步以致千裏,就一定能夠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

c04678622e9940f69371ddfd73a3b720.jpg

       愚公移山城標。盧國玉 攝

  一線講述

  做帶領群眾致富的“新愚公”

  □濟源市綠茵種苗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侯三元

  你別看這小小的一粒蔬菜種子,它不僅是一個生命,更能成為山區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一項產業。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成立了專業的蔬菜製種公司,帶領山區群眾打深井、建水池、鋪管道、推廣節水灌溉,改善設施條件,大力推廣蔬菜製種。

  剛開始大家都不相信我,一季下來,當他們看到一畝甘藍種子收入高達6000多元的時候,心裏樂開了花,製種麵積迅速擴大。

  2009年突遇一場暴雪,2000餘畝甘藍製種苗全被凍死,公司瞬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在瀕臨破產的情況下,我借了280萬元,按小麥的種植收益補給了種植戶。憑著在危難之中建立起來的信任,山區群眾重振旗鼓,再次投入到蔬菜製種產業中。

  有了這次教訓,我率先在全國啟動了蔬菜製種保險,為農民發展蔬菜製種進一步降低了風險。

  2017年我被授予“濟源市十大當代愚公”稱號,也正是憑著“鍥而不舍”的愚公移山精神,目前濟源的蔬菜製種麵積已達4.85萬畝,年生產蔬菜種子420萬公斤,輻射帶動12個鎮268個村8000餘戶農民脫貧致富,今年預計增加農民收入2.1億元,把小小種子做成山區群眾增收致富和推動鄉村振興的大產業。

  愚公挖山不止,我也會在蔬菜製種的道路上帶領山區群眾一直幹下去。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成利軍 整理)

  專家點評

  弘揚愚公移山精神奮鬥創造美好生活

  □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 李庚香

  列子塑造的愚公,是智者、勇者、奮鬥者、勝利者。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氣質,既是一種堅定的信仰和勇氣,也是一種深邃的理性和智慧。

  我們要以愚公移山精神推進全麵從嚴治黨,鍛造為人民開創千秋幸福偉業的堅強領導力量。要實現黨的初心和使命,隻有充分發揚愚公移山精神進行偉大自我革命,才能把黨建設得更加先進、更加純潔、更加團結、更加強大,始終保持蓬勃生機,始終保持與人民的血肉聯係,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要敢於刮骨療毒,消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中國共產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

  我們要弘揚和實踐愚公移山精神,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愚公移山精神最為本質的特征是為民情懷。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全民共建、全民共享、全麵共享、漸進共享中,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麵日益增長的需要,增強人民群眾在中原更加出彩過程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們要弘揚愚公移山精神的擔當道義,建設能夠“擔山填海”的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當前,麵對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的複雜局麵,廣大幹部既要敢於擔當,又要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曆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不斷強化擔當意識,提升擔當能力,學習創新本領,踏踏實實幹出一番事業,勤勤懇懇做出一番成績,為開創人民美好生活的千秋偉業作出自己獨特的貢獻。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成利軍 整理)

  記者手記

  拿出韌勁接力幹

  □劉嬋

  時至今日,在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爭中,每個黨員幹部都擔起責任來、做出實績來,我們托舉的光輝事業,不僅會感動億萬人民群眾,更會感動整個世界。

  要拿出一種苦幹實幹的勁頭。心懷追夢之誌,實幹就有不竭動力。小康夢,激勵濟源人攻堅拔寨,成為全國唯一在全域規劃建設的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富強夢,激勵濟源人隻爭朝夕,成為全國最大的綠色鉛鋅冶煉基地和白銀生產基地;綠色夢,激勵濟源人敢為人先,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以實幹奮鬥的姿態奔向星辰大海,前途必將無限光明。

  還要拿出一種鍥而不舍的毅力。聚焦目標、持之以恒,既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品格。一寸一寸鑿、一尺一尺敲,苗田才帶領村民在絕壁中修出“跨省大路”;從一棵樹到一片“海”,朱元英一家人把“西大荒”變成了林海公園。始終保持一往無前的姿態,大膽想、勇敢闖、科學幹,就沒有攻克不了的難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在歲月的接力賽中,永葆造福百姓的初心,蓄積滴水穿石的韌勁,必能彙聚無堅不摧的力量。

Page_s.jpg

文章編輯:李潤生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星光豫亮 精神長青”係列調研報告之三 | 非凡皆自愚公誌
2023-8-29 10:02:20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微信圖片_20230829071749.png

       製圖:王坤源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長征路上,每一個中國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責任。讓我們大力弘揚愚公移山精神,大力弘揚將革命進行到底精神,在中國和世界進步的曆史潮流中,堅定不移把我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直至光輝的彼岸。”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2月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的講話

  咬定目標、苦幹實幹、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的新時期愚公移山精神,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的精神支柱之一。作為愚公移山精神的發祥地,本報報道組深入濟源城鄉山區平原,詳細了解72萬濟源人民大力弘揚愚公移山精神,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生動實踐,實地感受在愚公移山精神引領下濟源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p03_b.jpg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樊霞 劉嬋 陳小平 成利軍

  《列子·湯問》有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裏,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愚公移山,一個經典故事流傳至今。寓言裏“高萬仞”的大山被神仙搬走,現實中的太行、王屋卻挪不走。今天,我們還要移什麼山?怎麼移山?循著精神軌跡,我們來到故事發生地——濟源。探尋,就從這兩座山開始。

8688c2bf550144db928dbb52b38c6205.jpg

  愚公移山群雕。盧國玉 攝

  一股“強”勁護山林

  沿著“四好農村路”克留路蜿蜒而上,來到濟源南山省級森林公園,也是國有南山林場衛佛安管護站所在地。

  管護站站長王備戰,時刻準備著和林木病蟲害、森林火災“作戰”。

  作為“新愚公”“老典型”,王備戰見證了這座大山“由荒變綠”的全過程。展覽館裏有兩張小圖,無聲訴說著一種偉力:昔日,20萬畝砂頁岩困難地,像一塊塊裸露的“癩瘡疤”;今天,同樣的地方,早已鬱鬱蔥蔥。

  站裏最年輕的護林員生於1986年,那時王備戰剛參加工作。“隔了一代人啊!我常跟年輕人說,愚公一代接一代移山,我們要一代接一代在這山上造林、護林。”王備戰說。

  林場地處太行山南麓,動植物種類繁多。這裏生活著30多隻梅花鹿,是林場員工蘆光的“心頭肉”。

  蘆光是一名退役軍人,來林場工作多年後,他決定考研。憑著一股子“強”勁,他考上廣西大學的研究生,研究方向就是野生動物保護。“林場協助中國林科院建設‘河南黃河小浪底地球關鍵帶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為生態建設提供觀測數據。我學的專業,肯定有用。”蘆光說。

  的確,林場發展太需要高學曆專業人才了。場長翟治敏今年6月一到任,就做了個統計:林場人員年齡結構偏大,50歲以上人員占34.8%;專業技術人員偏少,隻占13.6%……

  “年輕的‘新愚公’要一個個招進來,還要用好機製、好政策留下來。”翟治敏建議,適當引進專業對口的研究生、本科生人才,鼓勵優質人才到地方林場掛職或任職。

  從這裏往西30餘公裏,出愚公隧道後不久,就是王屋山世界地質公園,山腳下有個著名的愚公村。

  這個360餘戶、1400餘口人的村子,人人都有一股子“強”勁。從興修水利到改建良田,從建設村道到開發旅遊產業,愚公村人與天鬥、與地鬥,不斷改善落後的生產生活條件。

  “農家一號院”老板娘石素蘭的致富史,也是這樣一部奮鬥史。

  早年她和丈夫外出打工,學廚藝、開飯館,顧不了家,也掙不住幾個錢。2014年王屋山風景區開建,她敏銳嗅到商機,便響應組織號召率先在村裏辦起農家樂。

  “有了風景,就有了‘錢’景!要發展還得有愚公的長遠眼光,決不能像智叟那樣目光短淺。”石素蘭感慨。

  如今,愚公村10個居民組有7個吃的是“旅遊飯”,農家樂從最初的4家增加到80多家,日接待量2000餘人,村裏90%的收入來自旅遊服務業。

  放眼整個濟源,已有57個休閑旅遊村莊、99家休閑農業經營主體、100家“濟源人家”區域公用品牌民宿農家樂經營主體……濟源也成了全省鄉村振興示範引領市。

  盡管我們已經把視線投向綠水青山背後的金山銀山,但麵對大山的凝視,仍然是我們的信念。

c4b4bb766dd743aba1fc7488ec3a706f.jpg

       思禮鎮水洪池村村民以十年之時間打通了太行山通往外界的“天路”。

  一片“匠”心鑄標杆

  孔山腳下,豫光金鉛集團展覽館入口的浮雕牆上,叩石墾壤的老愚公與現代化的豫光工廠挺立在層巒疊嶂之間,“愚公移山、產業報國”八個大字,銘記著這家國企66年來一貫秉持的發展理念。

  66年!豫光麵臨的生死考驗與挫折困難何止千萬,有靠賣豆腐、炒紅丹、補輪胎也要撐起的生產自救,更有堅持綠色發展、死磕技術創新的堅持……

  從一線職工到冶煉專家,豫光金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擁軍用34年堅守,參與並見證了企業一次又一次的技術革新。如今的豫光,是世界最大的鉛冶煉企業、中國最大的白銀生產企業,還憑借銅箔“名片”,一腳踏進5G時代的新能源領域。

  “可以說,豫光的發展就是一個不斷‘移山’的過程。”豫光金鉛集團董事長楊安國不止一次這樣感歎。

  同處玉川大地的濟源鋼鐵有著相似的發展曆程。

  從上世紀50年代一家年產不足30萬噸鋼的地方小鐵廠起家,到實現“由鐵到鋼、由鋼到材、由建築用鋼到工業用鋼、由普鋼到優特鋼”的精彩跨越……公司董事長李玉田告訴記者,“濟鋼已成為國內優特鋼棒、線材生產基地,躋身中國優特鋼企業第一方陣。”

  如今,濟源鋼鐵生產的各種優質鋼材產品已批量進入歐美、東南亞等國際市場。“未來,依托濟源鋼產品深加工產業園,不斷延伸鋼產品,特別是優特鋼產品深加工,持續拉長產業鏈條,為中國製造鑄牢‘鋼筋鐵骨’。”李玉田說。

  有這些“領軍者”衝在前麵,敢為人先、奮勇爭先在濟源已成為行動自覺。人均GDP全省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化率、進出口總值排名全省第2位……

  盡管我們已經攀上了高精尖的技術頂端,但那鐵鎬同石頭碰撞的火花,仍然是我們的能源。

78e14b54214842f5b8dfd300ba4b5d77.jpg

  濟源打造綠色生態宜居新城。盧國玉 攝

  一個“講”堂傳精神

  “愚公大講堂”是濟源示範區黨工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創新理論學習載體的有益嚐試,自2008年10月開講,連續10餘年邀請全國知名專家授課,累計有18萬餘人次現場學習聽課。

  “每個走進‘大講堂’的專家、教授,都是濟源非常寶貴的‘外腦’。”濟源示範區黨工委書記莊建球說,這裏不沿邊、不靠海、資源不豐富,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奠定在全省的地位,靠的是持續發揚愚公移山精神,一屆接著一屆苦幹實幹,我們要接過前輩們的接力棒,讓愚公移山精神代代相傳。

  愚公劇場、愚公路、愚公學校、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濟源·中華愚公清廉家風館……在濟源這片英雄熱土上,處處可見愚公移山精神的延續。

  8月17日,愚公移山精神展覽館裏,“00後”講解員薛景充滿感情地講述這個從寓言故事到民族精神的“神話”——從革命戰爭年代“愚公移山、拯救中國”的英雄壯舉,到艱苦創業時期“愚公移山、改造中國”的壯麗史詩,再到新時代新征程“愚公移山、造福中國”的絢麗篇章……工作一年間,薛景每天要為兩三百名參觀者進行講解,每一次講解都是一次精神洗禮和思想升華。

  濟源還定期評選表彰“濟源十大當代愚公”“最美愚公家鄉人”“愚公家鄉好少年”,以先進典型的力量持續激發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熱情;將6月11日設立為“愚公移山精神紀念日”,每年確定一個主題,開展慶祝紀念活動;大型原創音樂劇《愚公移山》於今年5月在北京中央歌劇院成功首演,廣受業界和觀眾好評……

  盡管我們已經有了穿越時空的聲光電多媒體,但那走向大山的足跡,仍然是我們的宣言。

  數千年傳承不息、一代代薪火相傳,一種精神“日新又新”,能量正蘊於此,奧秘正藏於此——

  “隻要有愚公移山的誌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積跬步以致千裏,就一定能夠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

c04678622e9940f69371ddfd73a3b720.jpg

       愚公移山城標。盧國玉 攝

  一線講述

  做帶領群眾致富的“新愚公”

  □濟源市綠茵種苗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侯三元

  你別看這小小的一粒蔬菜種子,它不僅是一個生命,更能成為山區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一項產業。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成立了專業的蔬菜製種公司,帶領山區群眾打深井、建水池、鋪管道、推廣節水灌溉,改善設施條件,大力推廣蔬菜製種。

  剛開始大家都不相信我,一季下來,當他們看到一畝甘藍種子收入高達6000多元的時候,心裏樂開了花,製種麵積迅速擴大。

  2009年突遇一場暴雪,2000餘畝甘藍製種苗全被凍死,公司瞬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在瀕臨破產的情況下,我借了280萬元,按小麥的種植收益補給了種植戶。憑著在危難之中建立起來的信任,山區群眾重振旗鼓,再次投入到蔬菜製種產業中。

  有了這次教訓,我率先在全國啟動了蔬菜製種保險,為農民發展蔬菜製種進一步降低了風險。

  2017年我被授予“濟源市十大當代愚公”稱號,也正是憑著“鍥而不舍”的愚公移山精神,目前濟源的蔬菜製種麵積已達4.85萬畝,年生產蔬菜種子420萬公斤,輻射帶動12個鎮268個村8000餘戶農民脫貧致富,今年預計增加農民收入2.1億元,把小小種子做成山區群眾增收致富和推動鄉村振興的大產業。

  愚公挖山不止,我也會在蔬菜製種的道路上帶領山區群眾一直幹下去。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成利軍 整理)

  專家點評

  弘揚愚公移山精神奮鬥創造美好生活

  □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 李庚香

  列子塑造的愚公,是智者、勇者、奮鬥者、勝利者。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氣質,既是一種堅定的信仰和勇氣,也是一種深邃的理性和智慧。

  我們要以愚公移山精神推進全麵從嚴治黨,鍛造為人民開創千秋幸福偉業的堅強領導力量。要實現黨的初心和使命,隻有充分發揚愚公移山精神進行偉大自我革命,才能把黨建設得更加先進、更加純潔、更加團結、更加強大,始終保持蓬勃生機,始終保持與人民的血肉聯係,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要敢於刮骨療毒,消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中國共產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

  我們要弘揚和實踐愚公移山精神,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愚公移山精神最為本質的特征是為民情懷。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全民共建、全民共享、全麵共享、漸進共享中,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麵日益增長的需要,增強人民群眾在中原更加出彩過程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們要弘揚愚公移山精神的擔當道義,建設能夠“擔山填海”的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當前,麵對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的複雜局麵,廣大幹部既要敢於擔當,又要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曆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不斷強化擔當意識,提升擔當能力,學習創新本領,踏踏實實幹出一番事業,勤勤懇懇做出一番成績,為開創人民美好生活的千秋偉業作出自己獨特的貢獻。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成利軍 整理)

  記者手記

  拿出韌勁接力幹

  □劉嬋

  時至今日,在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爭中,每個黨員幹部都擔起責任來、做出實績來,我們托舉的光輝事業,不僅會感動億萬人民群眾,更會感動整個世界。

  要拿出一種苦幹實幹的勁頭。心懷追夢之誌,實幹就有不竭動力。小康夢,激勵濟源人攻堅拔寨,成為全國唯一在全域規劃建設的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富強夢,激勵濟源人隻爭朝夕,成為全國最大的綠色鉛鋅冶煉基地和白銀生產基地;綠色夢,激勵濟源人敢為人先,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以實幹奮鬥的姿態奔向星辰大海,前途必將無限光明。

  還要拿出一種鍥而不舍的毅力。聚焦目標、持之以恒,既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品格。一寸一寸鑿、一尺一尺敲,苗田才帶領村民在絕壁中修出“跨省大路”;從一棵樹到一片“海”,朱元英一家人把“西大荒”變成了林海公園。始終保持一往無前的姿態,大膽想、勇敢闖、科學幹,就沒有攻克不了的難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在歲月的接力賽中,永葆造福百姓的初心,蓄積滴水穿石的韌勁,必能彙聚無堅不摧的力量。

Page_s.jpg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