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源”來如此丨9000年前賈湖先民就有“微醺的快樂”
更新時間:2023-8-11 20:23:40    來源:大河網
編者按:最早的“中國”是什麼樣子?河南作為中華文明發展曆程的重要起源地,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曆史故事?大河網開設融媒專欄《“源”來如此》,沉浸式解讀中華文明的起源。讓我們一起跟隨“探源人”的講述,從河南出發,感受華夏文化的獨特魅力!



大河網訊 酒是什麼?在李白的詩裏酒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灑脫暢快;在蘇軾的詞裏酒是“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孤高曠遠;在白居易的詩裏酒是“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的憂思難解。

酒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在人類社會交往中占有獨特的地位,不僅是緩解情緒的一種方式,也是拉近人與人關係的催化劑。中國的酒醇厚芬芳,味美無比。中國的酒文化同樣十分發達。它深深地植根於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

人類很早就懂得了釀造多種不同的酒類來作為日常生活的飲料,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酒來自哪裏嗎?其實,這一切的開始,都是源於一場“意外”。

從狩獵到人工栽培稻,9000多年前的先民們迎來了豐收,滿倉的糧食讓他們開心極了,但馬上迎來了一個幸福的煩惱——這麼多的糧食一次是吃不完的,需要儲存,怎麼辦呢?於是,陶器誕生了。

先民們將吃不完的稻米、水果以及蜂蜜等食物儲存在陶罐中,放置在陰涼的樹洞裏,經過時間以及溫度的洗禮,陶罐內的食物發酵後產生了酒精,世界上最早的“發酵飲料”就出現了。

賈湖不止有骨笛 還有古酒

河南省舞陽縣的賈湖遺址距今約9000年至7500年,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早期文化遺存,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賈湖遺址最重要的發現除了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樂器——骨笛,還有世界上最早的酒以及釀酒坊。

中國科技大學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專家從發掘的大量陶器殘留物中分析研究發現,9000年賈湖人已經掌握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釀酒方法,其酒中含有稻米、山楂、蜂蠟等成分,在含有酒石酸的陶器中還發現有野生葡萄籽粒。               

研究發現,在溫和的氣候下,賈湖人把果汁和液體蜂蜜放入陶器發酵產生酒精,然後加入粳米繼續發酵,最終釀造成了賈湖古酒。這一考古發現,打破了古波斯保持的釀酒紀錄,並提前了一千多年,而這項研究成果,也使得賈湖成為世界酒文化的發源地。

“泡”在酒裏的賈湖

2007年10月上旬在德國格爾默斯海姆市(Germersheim)國際葡萄酒研討會上,張居中、麥考文教授和世界上一批最權威的酒類專家、考古學家就世界釀酒史和酒文化史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研討會,與會專家對中國賈湖九千年的釀酒曆史給予充分肯定與高度評價。

為更好地弘揚傳承賈湖文化,以國家級白酒評委王永亮為首的科研團隊,潛心研究與賈湖酒文化相關的糧食配方,根據賈湖古酒配方選用的賈湖產粳米這一研究成果,又在原來五糧配方基礎上,特意精選了優質粳米作為主要添加原料進行試驗,為確保產品質量,生產工藝也增加至66道,前後經過上百次生產釀造、不同香型原酒配比勾兌等試驗,終於在2017年初釀造成糧香優雅、陳香自然、綿柔醇厚、自然成甜、回味悠長的賈湖原香型白酒。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如今,9000年前的綿綿酒香,迎來了“豫酒振興”的新機遇。2022年5月,《河南省酒業振興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提出,要不斷提升豫酒產品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持續推進豫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榮獲“最美豫酒工匠”的賈湖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技術部部長劉智勇告訴記者,豫酒釀製采用的是中國傳統的釀酒工藝,具有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期望豫酒能夠傳承和弘揚這一文化基因,通過推廣和宣傳,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豫酒,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和自豪感。

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今天的河南,正在努力創造“豫酒振興”新的輝煌。

策劃:魏  劍 李  錚

  統籌:李敬欣 張培君

  執行:婁恒 張磊 範昭

  文案:趙檬 王怡瀟 朱麗文

  出鏡:李東寶

  影像/製作:馬紹坤

  海報:胡瀚澤

  特別鳴謝:賈湖遺址博物館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源”來如此丨9000年前賈湖先民就有“微醺的快樂”
2023-8-11 20:23:40    來源:大河網
編者按:最早的“中國”是什麼樣子?河南作為中華文明發展曆程的重要起源地,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曆史故事?大河網開設融媒專欄《“源”來如此》,沉浸式解讀中華文明的起源。讓我們一起跟隨“探源人”的講述,從河南出發,感受華夏文化的獨特魅力!



大河網訊 酒是什麼?在李白的詩裏酒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灑脫暢快;在蘇軾的詞裏酒是“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孤高曠遠;在白居易的詩裏酒是“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的憂思難解。

酒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在人類社會交往中占有獨特的地位,不僅是緩解情緒的一種方式,也是拉近人與人關係的催化劑。中國的酒醇厚芬芳,味美無比。中國的酒文化同樣十分發達。它深深地植根於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

人類很早就懂得了釀造多種不同的酒類來作為日常生活的飲料,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酒來自哪裏嗎?其實,這一切的開始,都是源於一場“意外”。

從狩獵到人工栽培稻,9000多年前的先民們迎來了豐收,滿倉的糧食讓他們開心極了,但馬上迎來了一個幸福的煩惱——這麼多的糧食一次是吃不完的,需要儲存,怎麼辦呢?於是,陶器誕生了。

先民們將吃不完的稻米、水果以及蜂蜜等食物儲存在陶罐中,放置在陰涼的樹洞裏,經過時間以及溫度的洗禮,陶罐內的食物發酵後產生了酒精,世界上最早的“發酵飲料”就出現了。

賈湖不止有骨笛 還有古酒

河南省舞陽縣的賈湖遺址距今約9000年至7500年,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早期文化遺存,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賈湖遺址最重要的發現除了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樂器——骨笛,還有世界上最早的酒以及釀酒坊。

中國科技大學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專家從發掘的大量陶器殘留物中分析研究發現,9000年賈湖人已經掌握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釀酒方法,其酒中含有稻米、山楂、蜂蠟等成分,在含有酒石酸的陶器中還發現有野生葡萄籽粒。               

研究發現,在溫和的氣候下,賈湖人把果汁和液體蜂蜜放入陶器發酵產生酒精,然後加入粳米繼續發酵,最終釀造成了賈湖古酒。這一考古發現,打破了古波斯保持的釀酒紀錄,並提前了一千多年,而這項研究成果,也使得賈湖成為世界酒文化的發源地。

“泡”在酒裏的賈湖

2007年10月上旬在德國格爾默斯海姆市(Germersheim)國際葡萄酒研討會上,張居中、麥考文教授和世界上一批最權威的酒類專家、考古學家就世界釀酒史和酒文化史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研討會,與會專家對中國賈湖九千年的釀酒曆史給予充分肯定與高度評價。

為更好地弘揚傳承賈湖文化,以國家級白酒評委王永亮為首的科研團隊,潛心研究與賈湖酒文化相關的糧食配方,根據賈湖古酒配方選用的賈湖產粳米這一研究成果,又在原來五糧配方基礎上,特意精選了優質粳米作為主要添加原料進行試驗,為確保產品質量,生產工藝也增加至66道,前後經過上百次生產釀造、不同香型原酒配比勾兌等試驗,終於在2017年初釀造成糧香優雅、陳香自然、綿柔醇厚、自然成甜、回味悠長的賈湖原香型白酒。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如今,9000年前的綿綿酒香,迎來了“豫酒振興”的新機遇。2022年5月,《河南省酒業振興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提出,要不斷提升豫酒產品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持續推進豫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榮獲“最美豫酒工匠”的賈湖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技術部部長劉智勇告訴記者,豫酒釀製采用的是中國傳統的釀酒工藝,具有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期望豫酒能夠傳承和弘揚這一文化基因,通過推廣和宣傳,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豫酒,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和自豪感。

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今天的河南,正在努力創造“豫酒振興”新的輝煌。

策劃:魏  劍 李  錚

  統籌:李敬欣 張培君

  執行:婁恒 張磊 範昭

  文案:趙檬 王怡瀟 朱麗文

  出鏡:李東寶

  影像/製作:馬紹坤

  海報:胡瀚澤

  特別鳴謝:賈湖遺址博物館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