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 考古發現 | 看古人如何上知天文
更新時間:2023-8-9 9:01:34    來源: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體義 見習記者 張魏

  8月8日,立秋。古人觀測天象發現,北鬥七星“鬥柄”的指向與四季相關:鬥柄指西,天下皆秋。

  巧合的是,“行走河南·讀懂中國”考古發現集中采訪活動當日在鄭州探尋古人如何仰望星空。滎陽青台遺址曾出土了遠古的“北鬥九星”,大河村遺址的彩陶上勾畫著古人對星空的探索。仰韶文化時期的絲綢、建築,漢代的冶鐵,處處體現出創新這個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

  滎陽青台遺址是一處距今約5300年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大型聚落遺址。在遺址東部,內壕外側,發現一處人為鋪墊而成的祭祀區域,該區域中部偏北有按北鬥九星形狀擺放的9個陶罐。該遺跡與北鬥九星有關,鬥柄向北,陶罐東部有黃土圜丘,西部和南部有環繞九星和圜丘分布的4個甕棺,南部有一個圓形祭祀坑。經國家天文台、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等學術機構多位知名天文學家、考古學家現場實地考察和研討論證,認為青台遺址的天文祭祀遺跡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天文考古實證。

  青台先民把陶器擺放成北鬥星象,而大河村先民將他們的天文知識畫在了彩陶上。

  大河村遺址博物館館長胡繼忠介紹,大河村彩陶缽上的太陽紋,複原後是12個,說明觀象授時概念已經萌芽。記錄彗星的彗星紋、反映北鬥尾部的星座紋、反映大氣光學現象的日暈紋、反映月相的月亮紋、反映天極的“芒星”紋(六角星紋)……大河村人用彩陶紋飾記錄了滿天星鬥。

  滎陽青台遺址,不僅有最早的天文祭祀遺跡,也發現了我國最早的絲綢。20世紀80年代的考古發現證實青台遺址出土的羅織物是當時考古發現最早的絲織品。2015年以來,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與中國絲綢博物館聯合向國家文物局申請“尋找中國絲綢起源”項目,分別在滎陽青台、鞏義雙槐樹等相關黃河流域仰韶文化遺址展開工作,不斷取得進展。

  青台遺址考古發掘領隊、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魏青利說,滎陽汪溝、青台遺址發現的絲綢和鞏義雙槐樹遺址發現的牙雕蠶,確切地證明了早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中原已經開始飼養家蠶製絲。

  在大河村遺址現場采訪,堪稱豪華的“三室一廳”吸引著記者的目光。在大河村先民建造的眾多地麵式房屋中,始終沿用“木骨整塑”的建築工藝,代表了仰韶時期建築技術的先進水平。

  胡繼忠說,創新是大河村文化賡續發展的動力。房屋建築中,大河村文化汲取南方的木骨泥牆技術,創新性地加以火烤,形成獨特的“木骨整塑”技術,使房屋地麵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堅固性,同時具備了較好的防潮功能。城牆建設上,大河村遺址的城牆創新性地借鑒了北方地區的砌築法,在缺少石材的情況下,製土成坯,土坯堅固且可塑性強,土坯砌築的城牆擁有北方石牆的堅固性,又提高了建設城牆的效率。

  青台、大河村遺址是新石器時代的聚落,古滎冶鐵遺址則體現了漢代中原冶鐵科技的輝煌。

  古滎冶鐵遺址出土的部分鐵器上有“河一”銘文,說明這裏是漢代河南郡第一冶鐵官營作坊。

  鄭州博物館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分館館長閻書廣介紹,古滎漢代冶鐵遺址是我國目前發現的眾多冶鐵遺址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技術水平最高的漢代冶鐵遺址,最具代表性,它的宏大規模和先進冶鐵、鑄造技術,不僅是研究我國古代冶金的豐富材料,也是世界冶金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裏的冶鐵爐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漢代容積最大的煉鐵豎爐。在遺址陶窯火池內發現了許多煤餅,煤餅的發現使我國用煤做燃料的曆史提前了400多年。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曆史與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陳建魁研究員認為,鄭州古滎、鞏義鐵生溝、南陽瓦房莊、魯山望城崗、泌陽下河灣等大量漢代冶鐵作坊的發現,體現了漢代中原地區冶鐵業的高度發達。這些領先世界的先進工藝,凝聚著先民的智慧和不斷探索、不斷變革的精神,這種創新精神也不斷激勵我們在新時代繼續開拓進取。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 考古發現 | 看古人如何上知天文
    2023-8-9 9:01:34    來源: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體義 見習記者 張魏

      8月8日,立秋。古人觀測天象發現,北鬥七星“鬥柄”的指向與四季相關:鬥柄指西,天下皆秋。

      巧合的是,“行走河南·讀懂中國”考古發現集中采訪活動當日在鄭州探尋古人如何仰望星空。滎陽青台遺址曾出土了遠古的“北鬥九星”,大河村遺址的彩陶上勾畫著古人對星空的探索。仰韶文化時期的絲綢、建築,漢代的冶鐵,處處體現出創新這個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

      滎陽青台遺址是一處距今約5300年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大型聚落遺址。在遺址東部,內壕外側,發現一處人為鋪墊而成的祭祀區域,該區域中部偏北有按北鬥九星形狀擺放的9個陶罐。該遺跡與北鬥九星有關,鬥柄向北,陶罐東部有黃土圜丘,西部和南部有環繞九星和圜丘分布的4個甕棺,南部有一個圓形祭祀坑。經國家天文台、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等學術機構多位知名天文學家、考古學家現場實地考察和研討論證,認為青台遺址的天文祭祀遺跡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天文考古實證。

      青台先民把陶器擺放成北鬥星象,而大河村先民將他們的天文知識畫在了彩陶上。

      大河村遺址博物館館長胡繼忠介紹,大河村彩陶缽上的太陽紋,複原後是12個,說明觀象授時概念已經萌芽。記錄彗星的彗星紋、反映北鬥尾部的星座紋、反映大氣光學現象的日暈紋、反映月相的月亮紋、反映天極的“芒星”紋(六角星紋)……大河村人用彩陶紋飾記錄了滿天星鬥。

      滎陽青台遺址,不僅有最早的天文祭祀遺跡,也發現了我國最早的絲綢。20世紀80年代的考古發現證實青台遺址出土的羅織物是當時考古發現最早的絲織品。2015年以來,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與中國絲綢博物館聯合向國家文物局申請“尋找中國絲綢起源”項目,分別在滎陽青台、鞏義雙槐樹等相關黃河流域仰韶文化遺址展開工作,不斷取得進展。

      青台遺址考古發掘領隊、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魏青利說,滎陽汪溝、青台遺址發現的絲綢和鞏義雙槐樹遺址發現的牙雕蠶,確切地證明了早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中原已經開始飼養家蠶製絲。

      在大河村遺址現場采訪,堪稱豪華的“三室一廳”吸引著記者的目光。在大河村先民建造的眾多地麵式房屋中,始終沿用“木骨整塑”的建築工藝,代表了仰韶時期建築技術的先進水平。

      胡繼忠說,創新是大河村文化賡續發展的動力。房屋建築中,大河村文化汲取南方的木骨泥牆技術,創新性地加以火烤,形成獨特的“木骨整塑”技術,使房屋地麵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堅固性,同時具備了較好的防潮功能。城牆建設上,大河村遺址的城牆創新性地借鑒了北方地區的砌築法,在缺少石材的情況下,製土成坯,土坯堅固且可塑性強,土坯砌築的城牆擁有北方石牆的堅固性,又提高了建設城牆的效率。

      青台、大河村遺址是新石器時代的聚落,古滎冶鐵遺址則體現了漢代中原冶鐵科技的輝煌。

      古滎冶鐵遺址出土的部分鐵器上有“河一”銘文,說明這裏是漢代河南郡第一冶鐵官營作坊。

      鄭州博物館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分館館長閻書廣介紹,古滎漢代冶鐵遺址是我國目前發現的眾多冶鐵遺址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技術水平最高的漢代冶鐵遺址,最具代表性,它的宏大規模和先進冶鐵、鑄造技術,不僅是研究我國古代冶金的豐富材料,也是世界冶金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裏的冶鐵爐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漢代容積最大的煉鐵豎爐。在遺址陶窯火池內發現了許多煤餅,煤餅的發現使我國用煤做燃料的曆史提前了400多年。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曆史與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陳建魁研究員認為,鄭州古滎、鞏義鐵生溝、南陽瓦房莊、魯山望城崗、泌陽下河灣等大量漢代冶鐵作坊的發現,體現了漢代中原地區冶鐵業的高度發達。這些領先世界的先進工藝,凝聚著先民的智慧和不斷探索、不斷變革的精神,這種創新精神也不斷激勵我們在新時代繼續開拓進取。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