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危難時刻挺身而出!這名豫籍大學生士兵勵誌做時代“尖兵”
更新時間:2023-8-1 20:06:02    來源:大河網


大河網訊(記者 臧小景 實習生 王璐瑤)近日,武警河南總隊三門峽支隊下士付一豪休假期間,勇救兩名落水群眾的事跡,引起廣泛關注。“連續兩次下水救人”、“累得住院了還不願留下自己姓名”、“救了兩個家庭”……截至目前,全網點讚閱讀近40萬次。

在價值多元的網絡時代,麵對隨時都可能被奪去生命的危險,一名普通大學生士兵緣何能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又為何能引發社會如此強烈的反響和關注?我們循著付一豪的成長足跡,去探尋背後的故事。

付一豪是一名00後,河南鄭州人,現任武警三門峽支隊執勤一大隊機動中隊下士狙擊步槍手。2020年入伍以來,他勇於踐行人民軍隊愛人民的血脈傳承,是幹部眼中的“好兵苗子”、戰友公認的“拚命三郎”。

回顧丨“隨時選擇衝鋒”——轎車失控衝入河中,他來回兩趟成功施救

“砰!”夏日的中原大地,熱氣襲人。6月29日下午,付一豪休假陪家人在位於鄭州市管城區的體育公園河邊乘涼散步。突然一聲巨響,一輛白色轎車失控加速衝入河中,車頭幾乎全被淹沒。

付一豪發現,兩名群眾焦急地在車內拍打窗戶求救,他立即跳入水中並呼喊家人趕緊打急救電話。

遊到車前,副駕駛一側車門緊閉,車內已經進水,付一豪迅速猛敲玻璃,示意車內人員配合,手拉、腳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付一豪終於將車門拽開,環抱其中一人迅速遊往岸邊,並叮囑另外一名受困群眾趴在車頂,等待救援。

“當時水不斷灌進車裏,不停地嗆水,感覺自己快不行了。”回憶起當時落水的情景,被救群眾劉先生至今心有餘悸,付一豪的施救讓他感覺抓住了救命稻草。

將第一名群眾送到岸邊後,他立即返回繼續營救另一名。在渾濁的河水中來回兩趟,付一豪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但仍咬牙堅持對被救群眾實施心肺複蘇、按壓人中,直到120急救車趕來,確認落水群眾被拉走救治後,才在家人的攙扶下悄然離開。

“他在車上根本坐不了,躺著不停嘔吐難聞的髒水,我們都嚇壞了!”由於救援期間體力消耗過大,喝了不少髒水,付一豪身體出現不適反應。一同返回的表哥趕緊送他到醫院。經檢查,付一豪肺部嗆水損傷,腰部、踝關節中度損傷,醫生建議住院治療。

“聯係方式什麼也沒有留,救了我們的命,救了兩個家庭!”由於施救及時,被救的劉先生和朋友的身體都無大礙,他們到處尋找救命恩人,但都沒有得到有效回複。無奈,劉先生找到媒體求助,希望能夠當麵對救命恩人表達感謝。

正當媒體記者一籌莫展之際,一名群眾記起當天聽到有人說救人的小夥崴腳了需要送醫院。

“我今天帶著記者找了一下午,昨天真是感謝你救了我們一命!”經過記者在附近的醫院尋找,這才找到正在住院治療的付一豪,來到病床前劉先生熱淚盈眶,幾度哽咽,反複表達感激之情。

“沒事,一點小事兒,都是我應該做的,作為軍人,隻要祖國和人民需要,我們隨時選擇衝鋒。”付一豪卻很是靦腆地說。

初心丨“做好每件小事——從小立誌從軍,他3次申請入伍後終如願

“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從小立誌從軍,3次申請入伍,他不忘初心、追求進步,在學習強軍思想中固本紮根、堅定信念,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這他最喜歡的金句。

2007年,伴隨著電視劇《士兵突擊》的熱播,年僅7歲的付一豪對部隊產生了無限的憧憬和向往,也就是從那時起,和軍事有關的玩具、書籍、衣服成了他的最愛,“許三多”是他心中的偶像,從軍報國是他最大的目標。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正在上大學的付一豪在網上看到解放軍醫療隊第一時間馳援武漢,發出“疫情麵前,人民軍隊誓死不退”的莊嚴承諾,他的內心被深深撼動,主動請纓加入抗疫誌願者隊伍,維持秩序、分發物資、喊樓消殺、政策宣講。

大學期間,立誌從軍成為他的執著追求,先後3次報名參軍入伍,最終光榮成為一名武警戰士。入伍後,他把從軍報國的樸素情感轉化為學習強軍思想、建功強軍事業的自覺行動,每次的思想政治課他總是聽得很認真,回答問題也很積極。

“能夠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我一直的願望,我是一個喜歡上進,不甘落後的人”“我渴望幫助別人,渴望為社會發展奉獻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他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

心中有理想,行動有方向,他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新兵下隊後,他熱情地為新戰友宣講強軍思想、介紹隊史榮譽、搞好傳幫帶,當工訓矛盾突出、戰友生病、思想波動時,他主動替其上崗、攬下公差勤務、化解思想疙瘩;在臨時任務、急活重活、瑣事難事麵前,他總是不計得失、主動請纓、埋頭苦幹,曾3次因為工作推遲訂婚。

看書學習、按時出操、整理內務、刻苦訓練、修整營院……2021年火箭軍警犬訓練基地轉隸武警部隊,營區暫由三門峽支隊代管,麵對第一批到警犬基地駐守任務時,付一豪第一個舉手報了名,來到大山深處的警犬基地,把平淡枯燥的日子變得意義非凡。

“一豪同誌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踐行著初心。”副大隊長張功在談到付一豪的自律拚搏精神時說。

信念丨“爭先鋒做表率”——汲取榜樣力量前行,他爭做“英雄的兵

走進中隊營區,隻見訓練場上,各種逼真實戰化課目接續展開;學習室內,教育小課串講鑄魂育人;中隊的裏裏外外,官兵友愛氛圍嚴肅活潑。

“我認為,作為一名武警戰士,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時,就應該第一時間衝上去。”回到中隊,每當大家問起當時救人的過程,付一豪總是目光如炬、格外堅定。

“我們一起參加預提指揮警士集訓時,付一豪看我不會編寫教案,就手把手教我,每天陪我學習至深夜。”中隊下士石要泉提起付一豪總是充滿感激。

在戰友眼中,付一豪心眼好,經常幫身體不適戰友打飯、鋪床、熨被子;將自己的訓練心得與戰友互助分享;與家裏有困難的戰友們談心交心。

“他陽光開朗,團結同誌,為人謙虛低調,不計個人得失,身上滿滿正能量!”班長章瑞評價道,“在中隊他人緣很好,從來沒有見他和別人紅過臉,是戰友公認的‘熱心腸’。”

在中隊榮譽室,“搶險救援英雄中隊”的旗幟正中懸掛、熠熠生輝,“全國防汛抗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金光大字穿越時空、曆久彌新,一名忠誠衛士、數名立功典型在榮譽牆上整齊排開,“星”光閃耀。

“每當新兵下連,我們都會組織他們去榮譽室瞻仰學習革命先輩的光榮事跡、一心為民的純潔品質。”指導員張紀勇介紹道,“我至今還記得付一豪同誌新下隊參觀榮譽室時的表情,震撼過後,隨之卻是滿臉的堅定。”

處處是典型,時時受熏陶。在付一豪所在中隊,強軍思想深入人心,紅色的基因代代相傳,到處都是學習的榜樣:有拾金不昧的16年老班長韋選富,有救死扶傷的姚亞傑、張建、陳泓利巡邏車組,有勇救落水群眾的優秀共產黨員胡小兵,還有勇闖火場救群眾的衛生員於順……

在先進的典型模範引領,付一豪心中慢慢地種下了爭先鋒、做表率的種子。入伍3年來,付一豪先後參加“中國-中亞五國機製峰會”武裝巡邏和警戒設卡等多項任務,每次都毫無怨言,迎難而上、勇於衝鋒!

目標丨“把自己練過硬”——當兵不要怕苦,他勵誌當好兵、做尖兵

初入軍營,陌生的環境、現實的考驗和繁重的訓練任務給了他重重的一擊,體重偏胖是他軍旅生涯的第一道門檻:第一次跑三公裏沒有跑完全程;第一次拉單杠一個拉不上;戰術訓練,掛網受傷更是家常便飯。

“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要想打勝仗,先把自己搞堅強;要想打得贏,先把自己練過硬!”他給自己立下目標,默默給自己打氣。

他經常身穿防彈衣,白天苦練、晚上加練,別人跑3公裏,他就跑5公裏,別人拉3組單杠,他就拉5組……憑著不服輸的拚勁,新兵連三個月下來,體重從原來160多斤減到120多斤,三公裏成績跑到12分30秒,單杠一口氣完成12個標準動作,實現了從一名稚氣未脫的社會青年向合格武警戰士的轉變!

“當兵不怕苦、怕苦不當兵,當兵就要當尖兵!”新訓下隊時,他主動請纓加入特戰分隊,進特戰並不簡單。因為當時,他的不少成績都不夠理想。

抓繩上,其他戰友10秒內輕鬆來回一趟,而他竭盡全力卻不及格,器械高練習其他戰友杠上飛舞,而他卻動作僵硬,勉強完成。為了超越自己、趕上戰友,他經常負重訓練,手掌磨出了不少泡、長出許多繭。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靠著這“自找苦吃”的衝勁,他的成績很快得到了新提升,成為大家眼中的“拚命三郎”,並於當年底順利轉改警士,繼續在部隊工作。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談起自己的成長經曆,付一豪說。百折不撓,方能換羽新生。休假結束歸隊,付一豪脫下便裝。換上軍裝,快速收拾好行囊,又投入火熱的訓練場。

文章編輯:趙銀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危難時刻挺身而出!這名豫籍大學生士兵勵誌做時代“尖兵”
    2023-8-1 20:06:02    來源:大河網


    大河網訊(記者 臧小景 實習生 王璐瑤)近日,武警河南總隊三門峽支隊下士付一豪休假期間,勇救兩名落水群眾的事跡,引起廣泛關注。“連續兩次下水救人”、“累得住院了還不願留下自己姓名”、“救了兩個家庭”……截至目前,全網點讚閱讀近40萬次。

    在價值多元的網絡時代,麵對隨時都可能被奪去生命的危險,一名普通大學生士兵緣何能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又為何能引發社會如此強烈的反響和關注?我們循著付一豪的成長足跡,去探尋背後的故事。

    付一豪是一名00後,河南鄭州人,現任武警三門峽支隊執勤一大隊機動中隊下士狙擊步槍手。2020年入伍以來,他勇於踐行人民軍隊愛人民的血脈傳承,是幹部眼中的“好兵苗子”、戰友公認的“拚命三郎”。

    回顧丨“隨時選擇衝鋒”——轎車失控衝入河中,他來回兩趟成功施救

    “砰!”夏日的中原大地,熱氣襲人。6月29日下午,付一豪休假陪家人在位於鄭州市管城區的體育公園河邊乘涼散步。突然一聲巨響,一輛白色轎車失控加速衝入河中,車頭幾乎全被淹沒。

    付一豪發現,兩名群眾焦急地在車內拍打窗戶求救,他立即跳入水中並呼喊家人趕緊打急救電話。

    遊到車前,副駕駛一側車門緊閉,車內已經進水,付一豪迅速猛敲玻璃,示意車內人員配合,手拉、腳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付一豪終於將車門拽開,環抱其中一人迅速遊往岸邊,並叮囑另外一名受困群眾趴在車頂,等待救援。

    “當時水不斷灌進車裏,不停地嗆水,感覺自己快不行了。”回憶起當時落水的情景,被救群眾劉先生至今心有餘悸,付一豪的施救讓他感覺抓住了救命稻草。

    將第一名群眾送到岸邊後,他立即返回繼續營救另一名。在渾濁的河水中來回兩趟,付一豪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但仍咬牙堅持對被救群眾實施心肺複蘇、按壓人中,直到120急救車趕來,確認落水群眾被拉走救治後,才在家人的攙扶下悄然離開。

    “他在車上根本坐不了,躺著不停嘔吐難聞的髒水,我們都嚇壞了!”由於救援期間體力消耗過大,喝了不少髒水,付一豪身體出現不適反應。一同返回的表哥趕緊送他到醫院。經檢查,付一豪肺部嗆水損傷,腰部、踝關節中度損傷,醫生建議住院治療。

    “聯係方式什麼也沒有留,救了我們的命,救了兩個家庭!”由於施救及時,被救的劉先生和朋友的身體都無大礙,他們到處尋找救命恩人,但都沒有得到有效回複。無奈,劉先生找到媒體求助,希望能夠當麵對救命恩人表達感謝。

    正當媒體記者一籌莫展之際,一名群眾記起當天聽到有人說救人的小夥崴腳了需要送醫院。

    “我今天帶著記者找了一下午,昨天真是感謝你救了我們一命!”經過記者在附近的醫院尋找,這才找到正在住院治療的付一豪,來到病床前劉先生熱淚盈眶,幾度哽咽,反複表達感激之情。

    “沒事,一點小事兒,都是我應該做的,作為軍人,隻要祖國和人民需要,我們隨時選擇衝鋒。”付一豪卻很是靦腆地說。

    初心丨“做好每件小事——從小立誌從軍,他3次申請入伍後終如願

    “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從小立誌從軍,3次申請入伍,他不忘初心、追求進步,在學習強軍思想中固本紮根、堅定信念,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這他最喜歡的金句。

    2007年,伴隨著電視劇《士兵突擊》的熱播,年僅7歲的付一豪對部隊產生了無限的憧憬和向往,也就是從那時起,和軍事有關的玩具、書籍、衣服成了他的最愛,“許三多”是他心中的偶像,從軍報國是他最大的目標。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正在上大學的付一豪在網上看到解放軍醫療隊第一時間馳援武漢,發出“疫情麵前,人民軍隊誓死不退”的莊嚴承諾,他的內心被深深撼動,主動請纓加入抗疫誌願者隊伍,維持秩序、分發物資、喊樓消殺、政策宣講。

    大學期間,立誌從軍成為他的執著追求,先後3次報名參軍入伍,最終光榮成為一名武警戰士。入伍後,他把從軍報國的樸素情感轉化為學習強軍思想、建功強軍事業的自覺行動,每次的思想政治課他總是聽得很認真,回答問題也很積極。

    “能夠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我一直的願望,我是一個喜歡上進,不甘落後的人”“我渴望幫助別人,渴望為社會發展奉獻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他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

    心中有理想,行動有方向,他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新兵下隊後,他熱情地為新戰友宣講強軍思想、介紹隊史榮譽、搞好傳幫帶,當工訓矛盾突出、戰友生病、思想波動時,他主動替其上崗、攬下公差勤務、化解思想疙瘩;在臨時任務、急活重活、瑣事難事麵前,他總是不計得失、主動請纓、埋頭苦幹,曾3次因為工作推遲訂婚。

    看書學習、按時出操、整理內務、刻苦訓練、修整營院……2021年火箭軍警犬訓練基地轉隸武警部隊,營區暫由三門峽支隊代管,麵對第一批到警犬基地駐守任務時,付一豪第一個舉手報了名,來到大山深處的警犬基地,把平淡枯燥的日子變得意義非凡。

    “一豪同誌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踐行著初心。”副大隊長張功在談到付一豪的自律拚搏精神時說。

    信念丨“爭先鋒做表率”——汲取榜樣力量前行,他爭做“英雄的兵

    走進中隊營區,隻見訓練場上,各種逼真實戰化課目接續展開;學習室內,教育小課串講鑄魂育人;中隊的裏裏外外,官兵友愛氛圍嚴肅活潑。

    “我認為,作為一名武警戰士,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時,就應該第一時間衝上去。”回到中隊,每當大家問起當時救人的過程,付一豪總是目光如炬、格外堅定。

    “我們一起參加預提指揮警士集訓時,付一豪看我不會編寫教案,就手把手教我,每天陪我學習至深夜。”中隊下士石要泉提起付一豪總是充滿感激。

    在戰友眼中,付一豪心眼好,經常幫身體不適戰友打飯、鋪床、熨被子;將自己的訓練心得與戰友互助分享;與家裏有困難的戰友們談心交心。

    “他陽光開朗,團結同誌,為人謙虛低調,不計個人得失,身上滿滿正能量!”班長章瑞評價道,“在中隊他人緣很好,從來沒有見他和別人紅過臉,是戰友公認的‘熱心腸’。”

    在中隊榮譽室,“搶險救援英雄中隊”的旗幟正中懸掛、熠熠生輝,“全國防汛抗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金光大字穿越時空、曆久彌新,一名忠誠衛士、數名立功典型在榮譽牆上整齊排開,“星”光閃耀。

    “每當新兵下連,我們都會組織他們去榮譽室瞻仰學習革命先輩的光榮事跡、一心為民的純潔品質。”指導員張紀勇介紹道,“我至今還記得付一豪同誌新下隊參觀榮譽室時的表情,震撼過後,隨之卻是滿臉的堅定。”

    處處是典型,時時受熏陶。在付一豪所在中隊,強軍思想深入人心,紅色的基因代代相傳,到處都是學習的榜樣:有拾金不昧的16年老班長韋選富,有救死扶傷的姚亞傑、張建、陳泓利巡邏車組,有勇救落水群眾的優秀共產黨員胡小兵,還有勇闖火場救群眾的衛生員於順……

    在先進的典型模範引領,付一豪心中慢慢地種下了爭先鋒、做表率的種子。入伍3年來,付一豪先後參加“中國-中亞五國機製峰會”武裝巡邏和警戒設卡等多項任務,每次都毫無怨言,迎難而上、勇於衝鋒!

    目標丨“把自己練過硬”——當兵不要怕苦,他勵誌當好兵、做尖兵

    初入軍營,陌生的環境、現實的考驗和繁重的訓練任務給了他重重的一擊,體重偏胖是他軍旅生涯的第一道門檻:第一次跑三公裏沒有跑完全程;第一次拉單杠一個拉不上;戰術訓練,掛網受傷更是家常便飯。

    “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要想打勝仗,先把自己搞堅強;要想打得贏,先把自己練過硬!”他給自己立下目標,默默給自己打氣。

    他經常身穿防彈衣,白天苦練、晚上加練,別人跑3公裏,他就跑5公裏,別人拉3組單杠,他就拉5組……憑著不服輸的拚勁,新兵連三個月下來,體重從原來160多斤減到120多斤,三公裏成績跑到12分30秒,單杠一口氣完成12個標準動作,實現了從一名稚氣未脫的社會青年向合格武警戰士的轉變!

    “當兵不怕苦、怕苦不當兵,當兵就要當尖兵!”新訓下隊時,他主動請纓加入特戰分隊,進特戰並不簡單。因為當時,他的不少成績都不夠理想。

    抓繩上,其他戰友10秒內輕鬆來回一趟,而他竭盡全力卻不及格,器械高練習其他戰友杠上飛舞,而他卻動作僵硬,勉強完成。為了超越自己、趕上戰友,他經常負重訓練,手掌磨出了不少泡、長出許多繭。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靠著這“自找苦吃”的衝勁,他的成績很快得到了新提升,成為大家眼中的“拚命三郎”,並於當年底順利轉改警士,繼續在部隊工作。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談起自己的成長經曆,付一豪說。百折不撓,方能換羽新生。休假結束歸隊,付一豪脫下便裝。換上軍裝,快速收拾好行囊,又投入火熱的訓練場。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