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編者按:他們,要跨過最高的山,探索最遠的海,觸及最閃耀的星辰。他們,“俊”朗健勁,也有“君”子之範。他們的名字用榮耀鑄就,他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讓我們共同走進優秀河南籍軍人的故事,看他們如何用凡人身軀守護山河錦繡。
大河網訊(記者 申華)“無形戰場,無私奉獻,無名英雄,無上光榮!”這是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之一的王道彬對自己工作的自豪總結。從軍22年,他奔著一個目標——能打勝仗,不舍晝夜;8000多天裏,他奮戰在一個領域——信息化建設,爭分奪秒!
從寒門學子到軍校求學,出校門入營門……20多年來,河南籍軍人王道彬緊盯備戰打仗需求,在打造基於網絡信息體係的聯合作戰能力上不懈奮鬥,取得係列成果:先後榮立三等功2次,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軍事理論成果一等獎1項,被評為“全軍優秀共產黨員”“全軍信息通信戰備先進個人”“戰區十大備戰打仗標兵”。2022年,王道彬被中宣部、軍委政治工作部評為“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
對軍人的向往崇拜堅定了參軍入伍的信念
有誌者,事竟成。王道彬從小就對軍人有一種向往和崇拜,1998年,正值高一的他從電視裏看到32萬解放軍跳到河裏阻擋河水、舍命保衛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的畫麵,一幕幕舍身救民於洪濤濁浪之中的場景深深震撼了王道彬,也更加堅定了他參軍入伍、報效國家的理想信念。高中三年,王道彬刻苦學習、努力拚搏,為夢想奮鬥。2000年,他以超過河南省重點本科錄取分數線80多分的好成績,順利考入解放軍某通信學院,初步實現了參軍入伍的夢想。軍校畢業後,王道彬在部隊先後經曆代理排長、參謀、連隊主官、助理工程師、機關參謀、副處長、處長等多崗位曆練。
從全軍大搞信息化建設起,因專業對口,組織抽調王道彬參加部隊信息化建設。從此,軍人作風與專業技能完美結合在王道彬身上並發揮出獨特效應,他一次又一次為所在部隊解決了通信領域“通不了”“通不好”等問題。其間,王道彬又考入以軍工為主的某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畢業當年被評為“高校優秀畢業生”。兼具軍人作風與專業優勢的王道彬也曾被知名科技公司高薪相邀,但他拒絕了高薪誘惑,堅定如期返回部隊,用所學知識回饋祖國培養之恩。
打破科研與實戰“壁壘”收獲累累戰果
“深刻、到位、管用”,這是他對信息化的理解,他告訴記者:“信息化戰爭講究的是信息主導。信息怎麼來主導?這首先要通過我們信息流轉這個優勢來實現我們的決策優勢、指揮優勢、行動優勢,從而達成以快吃慢、搶占先機這個勝勢。”“我們所有的信息係統和裝備都是服務於作戰目的的達成,包括決策等指令傳達到末端,部隊狀態實時上報到指揮機構。”
2019年,王道彬受命領軍組織集中攻關研究重大項目。他深知,一己之力難撐大廈,他四處奔波、積極求助科研院所和相關裝備生產廠家。隻可惜,研究成果在部隊試用時,因設備體積大、有點超重,不符合戰場需求,遭到官兵吐槽,被束之高閣。
為了讓部隊的需求側與科研機構的供給側同頻共振,王道彬不停地在技術人員與作戰官兵之間換位思考、選優汰冗,充分發揮自己兼具科研與實戰知識的優勢,向技術研發人員講解作戰過程,組織技術研發人員觀摩部隊訓練演習,跟著身背裝備的官兵穿峽穀、爬山頭,幫助技術人員真切感知戰場態勢、了解作戰需求,實地實時研討攻關,梳理出上百種需要規避的特情。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大半年的努力,攻關團隊終於收獲戰果,一套小型化、集成化、穩定化的單兵綜合信息係統投入運用,並經受住了實戰化訓練考核的檢驗。2019年,俄羅斯奧倫堡東古茲草原上,中方參演部隊的新型指揮通信係統,實現在異國他鄉“動中通”“全時通”。
帶領團隊日夜奮戰保障鏈路暢通
“我們所有的信息化裝備和係統都是為了保障指揮信息鏈路的暢通,指揮信息鏈路隻要暢通了,態勢信息就可以實時回傳,作戰指令就可以直達末端,作戰效率就會大大提升。”王道彬向記者介紹,2020年,他所在要素受領升級某信息係統任務。作為要素主任,他責無旁貸擔當起“領頭雁”之責,帶領團隊日夜奮戰,連續200多天與300多名軍地專家反複對接需求、設計功能、試用改進,最後研製形成的某任務指揮信息係統取得網絡信息體係運用“八個首次”,成功把以往各軍兵種相對獨立的專業係統整合為一,打通了指揮所到任務部隊、單兵及武器平台的指揮信息鏈路,成果在全軍推廣。鏈成網,路暢通,令出必行,行必達果,這就是王道彬追求的使命和必須達成的效果。
在2021年實兵演習中,參演直升機梯隊轉場3000公裏,不經調整直接投入合練,特戰隊員3門6路25秒完成索降。時空劇縮,要素秒聚。指揮所裏,空軍飛機、陸航直升機、地麵火炮、裝甲車等戰場態勢信息隨作戰進程同步生成、一網顯示,徹底實現了演習意圖、即時指揮融為一體,實現了戰場態勢與後方指揮實時精準把控。這得益於指揮鏈路貫通空地末端平台下的精確指揮。一名指揮員現場觀摩後連聲讚歎:“一網打盡陸情、空情等諸情態勢,讓聯合作戰指揮有了可靠支撐!”
把探索奉獻的苦咀嚼成報效祖國的甜
把自己喜歡的專業當事業幹是一種幸福,而王道彬更是善於把一次次探索奉獻的苦咀嚼成一味味報效祖國的甜。1998年“三江”大洪水堅定了他從軍信念,刻苦求學,終遂心願;2008年“汶川”大地震搶險救災中暴露的短板弱項深化了他在信息通信領域方麵的大膽設想,共同提報上級後得到首肯;選拔參加專項任務人員時,麵對領導征求意見,王道彬不假思索當即答應,而此後,他用1000多個拋家舍妻、換崗重啟新業務的日夜奮鬥寫出一張張優秀答卷。他的妻子看到,不僅僅是王道彬,他的領導和戰友都常常忙得回不了家。於是,她收起了曾經的不解,投入到全力支持丈夫的事業中,照顧好家庭和女兒,讓他無後顧之憂。
如今,在主戰使命催征下,王道彬把“全時備戰、隨時能戰、創新謀戰、一擊勝戰”作為奮進方向。在他的辦公室書架上擺滿了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工具書;而在他的大腦和電腦裏,各種信息化數據“狼奔豕突”、電波縱橫、百舸爭流。高端戰爭的信息流、軍事要素流、戰役戰場態勢流浩浩蕩蕩、一往無前,向著勝利彙聚奔跑。
王道彬告訴記者:“(如果)組織不安排轉業,我不會主動脫下這身軍裝,我隻想為部隊貢獻一份力量。”這,就是一位新時代軍人的信念,也表達出一位新時代軍人的責任、使命。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編者按:他們,要跨過最高的山,探索最遠的海,觸及最閃耀的星辰。他們,“俊”朗健勁,也有“君”子之範。他們的名字用榮耀鑄就,他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讓我們共同走進優秀河南籍軍人的故事,看他們如何用凡人身軀守護山河錦繡。
大河網訊(記者 申華)“無形戰場,無私奉獻,無名英雄,無上光榮!”這是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之一的王道彬對自己工作的自豪總結。從軍22年,他奔著一個目標——能打勝仗,不舍晝夜;8000多天裏,他奮戰在一個領域——信息化建設,爭分奪秒!
從寒門學子到軍校求學,出校門入營門……20多年來,河南籍軍人王道彬緊盯備戰打仗需求,在打造基於網絡信息體係的聯合作戰能力上不懈奮鬥,取得係列成果:先後榮立三等功2次,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軍事理論成果一等獎1項,被評為“全軍優秀共產黨員”“全軍信息通信戰備先進個人”“戰區十大備戰打仗標兵”。2022年,王道彬被中宣部、軍委政治工作部評為“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
對軍人的向往崇拜堅定了參軍入伍的信念
有誌者,事竟成。王道彬從小就對軍人有一種向往和崇拜,1998年,正值高一的他從電視裏看到32萬解放軍跳到河裏阻擋河水、舍命保衛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的畫麵,一幕幕舍身救民於洪濤濁浪之中的場景深深震撼了王道彬,也更加堅定了他參軍入伍、報效國家的理想信念。高中三年,王道彬刻苦學習、努力拚搏,為夢想奮鬥。2000年,他以超過河南省重點本科錄取分數線80多分的好成績,順利考入解放軍某通信學院,初步實現了參軍入伍的夢想。軍校畢業後,王道彬在部隊先後經曆代理排長、參謀、連隊主官、助理工程師、機關參謀、副處長、處長等多崗位曆練。
從全軍大搞信息化建設起,因專業對口,組織抽調王道彬參加部隊信息化建設。從此,軍人作風與專業技能完美結合在王道彬身上並發揮出獨特效應,他一次又一次為所在部隊解決了通信領域“通不了”“通不好”等問題。其間,王道彬又考入以軍工為主的某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畢業當年被評為“高校優秀畢業生”。兼具軍人作風與專業優勢的王道彬也曾被知名科技公司高薪相邀,但他拒絕了高薪誘惑,堅定如期返回部隊,用所學知識回饋祖國培養之恩。
打破科研與實戰“壁壘”收獲累累戰果
“深刻、到位、管用”,這是他對信息化的理解,他告訴記者:“信息化戰爭講究的是信息主導。信息怎麼來主導?這首先要通過我們信息流轉這個優勢來實現我們的決策優勢、指揮優勢、行動優勢,從而達成以快吃慢、搶占先機這個勝勢。”“我們所有的信息係統和裝備都是服務於作戰目的的達成,包括決策等指令傳達到末端,部隊狀態實時上報到指揮機構。”
2019年,王道彬受命領軍組織集中攻關研究重大項目。他深知,一己之力難撐大廈,他四處奔波、積極求助科研院所和相關裝備生產廠家。隻可惜,研究成果在部隊試用時,因設備體積大、有點超重,不符合戰場需求,遭到官兵吐槽,被束之高閣。
為了讓部隊的需求側與科研機構的供給側同頻共振,王道彬不停地在技術人員與作戰官兵之間換位思考、選優汰冗,充分發揮自己兼具科研與實戰知識的優勢,向技術研發人員講解作戰過程,組織技術研發人員觀摩部隊訓練演習,跟著身背裝備的官兵穿峽穀、爬山頭,幫助技術人員真切感知戰場態勢、了解作戰需求,實地實時研討攻關,梳理出上百種需要規避的特情。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大半年的努力,攻關團隊終於收獲戰果,一套小型化、集成化、穩定化的單兵綜合信息係統投入運用,並經受住了實戰化訓練考核的檢驗。2019年,俄羅斯奧倫堡東古茲草原上,中方參演部隊的新型指揮通信係統,實現在異國他鄉“動中通”“全時通”。
帶領團隊日夜奮戰保障鏈路暢通
“我們所有的信息化裝備和係統都是為了保障指揮信息鏈路的暢通,指揮信息鏈路隻要暢通了,態勢信息就可以實時回傳,作戰指令就可以直達末端,作戰效率就會大大提升。”王道彬向記者介紹,2020年,他所在要素受領升級某信息係統任務。作為要素主任,他責無旁貸擔當起“領頭雁”之責,帶領團隊日夜奮戰,連續200多天與300多名軍地專家反複對接需求、設計功能、試用改進,最後研製形成的某任務指揮信息係統取得網絡信息體係運用“八個首次”,成功把以往各軍兵種相對獨立的專業係統整合為一,打通了指揮所到任務部隊、單兵及武器平台的指揮信息鏈路,成果在全軍推廣。鏈成網,路暢通,令出必行,行必達果,這就是王道彬追求的使命和必須達成的效果。
在2021年實兵演習中,參演直升機梯隊轉場3000公裏,不經調整直接投入合練,特戰隊員3門6路25秒完成索降。時空劇縮,要素秒聚。指揮所裏,空軍飛機、陸航直升機、地麵火炮、裝甲車等戰場態勢信息隨作戰進程同步生成、一網顯示,徹底實現了演習意圖、即時指揮融為一體,實現了戰場態勢與後方指揮實時精準把控。這得益於指揮鏈路貫通空地末端平台下的精確指揮。一名指揮員現場觀摩後連聲讚歎:“一網打盡陸情、空情等諸情態勢,讓聯合作戰指揮有了可靠支撐!”
把探索奉獻的苦咀嚼成報效祖國的甜
把自己喜歡的專業當事業幹是一種幸福,而王道彬更是善於把一次次探索奉獻的苦咀嚼成一味味報效祖國的甜。1998年“三江”大洪水堅定了他從軍信念,刻苦求學,終遂心願;2008年“汶川”大地震搶險救災中暴露的短板弱項深化了他在信息通信領域方麵的大膽設想,共同提報上級後得到首肯;選拔參加專項任務人員時,麵對領導征求意見,王道彬不假思索當即答應,而此後,他用1000多個拋家舍妻、換崗重啟新業務的日夜奮鬥寫出一張張優秀答卷。他的妻子看到,不僅僅是王道彬,他的領導和戰友都常常忙得回不了家。於是,她收起了曾經的不解,投入到全力支持丈夫的事業中,照顧好家庭和女兒,讓他無後顧之憂。
如今,在主戰使命催征下,王道彬把“全時備戰、隨時能戰、創新謀戰、一擊勝戰”作為奮進方向。在他的辦公室書架上擺滿了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工具書;而在他的大腦和電腦裏,各種信息化數據“狼奔豕突”、電波縱橫、百舸爭流。高端戰爭的信息流、軍事要素流、戰役戰場態勢流浩浩蕩蕩、一往無前,向著勝利彙聚奔跑。
王道彬告訴記者:“(如果)組織不安排轉業,我不會主動脫下這身軍裝,我隻想為部隊貢獻一份力量。”這,就是一位新時代軍人的信念,也表達出一位新時代軍人的責任、使命。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