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源”來如此丨6000年前的大河村人是狂熱“追星族”
更新時間:2023-7-14 21:12:46    來源:河南日報

  編者按:最早的“中國”是什麼樣子?河南作為中華文明發展曆程的重要起源地,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曆史故事?大河網開設融媒專欄《“源”來如此》,沉浸式解讀中華文明的起源。讓我們一起跟隨“探源人”的講述,從河南出發,感受華夏文化的獨特魅力!

 

  大河網訊 仰望蒼穹,浩瀚的宇宙,璀璨的星光,深邃和未知的世界,充滿了無窮的吸引力。

  探索星空,古已有之。早在6000多年前,生活在大河村的先民就已經開始“追星”了。日月星辰在他們手中幻化為太陽紋、月亮紋、彗星紋等星象圖案,出現在一件件絢麗的彩陶上。

  在大河村遺址博物館內,有一幅由實物陶片複原而成的圖案,外圈有12個太陽,內圈有24處連綴成圈的三角形,雖然不能由此斷定是12個月和二十四節氣的雛形,但是考古學家推測,這很可能表明了日、月、年等較為原始的時間觀念。

  大河村遺址距今6800年至3500年,是一處蘊涵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及夏、商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遺址。因為擁有華夏民族進入文明階段關鍵時期——仰韶文化的完整發展脈絡,是黃河文化最精彩的組成部分,大河村遺址被譽為“仰韶文化的標尺”。

  在大河村遺址出土的彩陶上,有60多種形態各異的圖案,其中以天文圖案最具特色。這些圖案表現出先民對宇宙、星空的認知和感悟,大河村遺址因此被譽為“星空下的村落”。

  大河村遺址博物館館長胡繼忠說:“彩陶上的太陽紋、日暈紋、星座紋等天文星象圖案,是目前我國已知最早的天文學實物資料。”

  大河村先民的經濟形態以農業為主,采集、漁獵為輔。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經過長期的經驗積累,對自然現象的變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以此來確定何時耕種、何時收獲。

  大河村遺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白衣彩陶盆,它的口沿處有8組直線紋組成的圖案,腹部是4組由方格紋和圓點紋組成的圖案,分布均勻,十分對稱。據研究發現,大河村出土的彩陶上的圖案常用圓形對稱布局繪製,呈現二、三、六等分,圖案的形狀大小基本上都遵循花瓣歸心的原則。由此可見,當時的大河村先民在繪製陶器的時候,已經有了對稱和均分的概念。

  大河村的先民在這片沃土上,認知自然,探索蒼穹,上下求索,收獲的是智慧,更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大河星空燦爛,照亮華夏文明前進的足跡。6000多年後的國人繼續懷揣著夢想,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神舟”飛天、“嫦娥”攬月、“天問”探火、“羲和”逐日……追星攬月行動接連上演,越來越多的“河南造”問鼎蒼穹,在浩瀚的夜空中,有了更多閃亮的“河南星”。

  “追星”的故事,還在繼續……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源”來如此丨6000年前的大河村人是狂熱“追星族”
2023-7-14 21:12:46    來源:河南日報

  編者按:最早的“中國”是什麼樣子?河南作為中華文明發展曆程的重要起源地,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曆史故事?大河網開設融媒專欄《“源”來如此》,沉浸式解讀中華文明的起源。讓我們一起跟隨“探源人”的講述,從河南出發,感受華夏文化的獨特魅力!

 

  大河網訊 仰望蒼穹,浩瀚的宇宙,璀璨的星光,深邃和未知的世界,充滿了無窮的吸引力。

  探索星空,古已有之。早在6000多年前,生活在大河村的先民就已經開始“追星”了。日月星辰在他們手中幻化為太陽紋、月亮紋、彗星紋等星象圖案,出現在一件件絢麗的彩陶上。

  在大河村遺址博物館內,有一幅由實物陶片複原而成的圖案,外圈有12個太陽,內圈有24處連綴成圈的三角形,雖然不能由此斷定是12個月和二十四節氣的雛形,但是考古學家推測,這很可能表明了日、月、年等較為原始的時間觀念。

  大河村遺址距今6800年至3500年,是一處蘊涵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及夏、商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遺址。因為擁有華夏民族進入文明階段關鍵時期——仰韶文化的完整發展脈絡,是黃河文化最精彩的組成部分,大河村遺址被譽為“仰韶文化的標尺”。

  在大河村遺址出土的彩陶上,有60多種形態各異的圖案,其中以天文圖案最具特色。這些圖案表現出先民對宇宙、星空的認知和感悟,大河村遺址因此被譽為“星空下的村落”。

  大河村遺址博物館館長胡繼忠說:“彩陶上的太陽紋、日暈紋、星座紋等天文星象圖案,是目前我國已知最早的天文學實物資料。”

  大河村先民的經濟形態以農業為主,采集、漁獵為輔。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經過長期的經驗積累,對自然現象的變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以此來確定何時耕種、何時收獲。

  大河村遺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白衣彩陶盆,它的口沿處有8組直線紋組成的圖案,腹部是4組由方格紋和圓點紋組成的圖案,分布均勻,十分對稱。據研究發現,大河村出土的彩陶上的圖案常用圓形對稱布局繪製,呈現二、三、六等分,圖案的形狀大小基本上都遵循花瓣歸心的原則。由此可見,當時的大河村先民在繪製陶器的時候,已經有了對稱和均分的概念。

  大河村的先民在這片沃土上,認知自然,探索蒼穹,上下求索,收獲的是智慧,更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大河星空燦爛,照亮華夏文明前進的足跡。6000多年後的國人繼續懷揣著夢想,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神舟”飛天、“嫦娥”攬月、“天問”探火、“羲和”逐日……追星攬月行動接連上演,越來越多的“河南造”問鼎蒼穹,在浩瀚的夜空中,有了更多閃亮的“河南星”。

  “追星”的故事,還在繼續……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