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丨近年來,河南省文物事業邁向高質量發展——賡續曆史根脈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更新時間:2023-7-10 9:03:48    來源:河南日報

  □本報記者 溫小娟 郭歌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曆史文化、維係民族精神,生動詮釋著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氣與底蘊。

  河南作為中華文明主根、中國曆史主脈,曆史文化底蘊深厚、文物遺存稟賦突出。

  近年來,全省文物係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麵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加快建設文物強省考古強省,推動文旅文創融合戰略落地落實,為文化傳承發展注入勃勃生機。

  加強保護,夯實文化傳承之基

  7月的中原大地,驕陽似火。比天氣更熱的,是無數學子遊洛陽龍門石窟的熱情。他們邊品嚐龍門二十品創意糕點,邊欣賞龍門石窟內鬼斧神工的石刻藝術,深深感受著悠久燦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河南文物家底豐厚。數據顯示,目前全省現有不可移動文物65519處,可移動文物1773620件(套)。其中,世界文化遺產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0處,不可移動和可移動文物總量均位居全國前列。

  堅持保護第一,我省不斷加大文物保護力度,夯實文化傳承之基。從政策、資金等方麵傾斜支持,出台《河南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實施方案》《河南省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推出扶持政策,“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爭取中央財政20.56億元,省級財政投入5.15億元,護航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賦能文物保護。“城市考古與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落戶我省。同時,依托河南博物院、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設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科研基地14個,重點攻關石窟寺、土遺址、古建築、金屬文物、紙質文物的病害探測、原位診斷和防治關鍵技術。

  革命曆史,是激發愛國熱情的生動教材。桐柏革命紀念館、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焦裕祿紀念館……一處處革命文物舊址煥發勃勃生機,成為賡續紅色血脈,汲取奮進力規劃量的不竭源泉。

  考古實證,文明探源的“河南貢獻”

  5月30日,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平台發布商代重要考古新發現:安陽洹北商城遺址“郭城”不是城牆,是城壕。城壕上發現的通道以及不同時期的道路遺跡,有助於進一步深入認識洹北商城城市布局。

  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夏文化研究的“主戰場”,河南全力以赴推進,組織實施“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在資金、人才、政策等全方位保障之下,近年來取得了諸多考古重大發現,不斷印證、補充、串聯起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軌跡。

  夏文化研究取得重要突破。自2021年以來,二裏頭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突破。從最開始發現的“九宮格”到之後的“多網格”,進一步揭示了二裏頭都邑宮城為宮城居中、分區而居、區外設牆、居葬合一的多網格布局,是二裏頭進入王朝國家的最重要標誌。

  今年3月底,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河南偃師二裏頭都邑多網格式布局、安陽殷墟商王陵及周邊遺存、開封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入選。至此,河南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項目已達53項,繼續領跑全國。

  河南考古牢牢占據“C位”。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多年來,河南一係列重大考古發現實證了不斷裂的中華文明史。其中,賈湖遺址等14項考古項目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為加快建設考古強省,河南紮實推動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支持鄭州、安陽等地加強考古力量,初步形成“全省一體”考古新格局,為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供重要支撐。

  博物館“熱”,讓更多文物“活起來”

  漯河舞陽,賈湖遺址博物館。這裏每天都有天南海北的遊客慕名而來,他們無不感歎8000多年前先民發酵釀酒、結網捕魚、紡織縫紉、樂器製作等日常生活的智慧。從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正式開館以來,賈湖遺址博物館已接待遊客3萬多人次。

  博物館“熱”,賈湖遺址博物館隻是一個縮影。近年來,河南博物館建設步伐不斷加快,上新了洛陽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三門峽廟底溝遺址博物館、安陽曹操高陵遺址博物館等一批遺址類博物館,構建起中原文明曆史進程較為完整的知識圖譜,一經麵世便成為網紅打卡地。截至2022年年底,我省各級各類博物館達395家,形成了獨具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館網絡體係。

  我省各級各類博物館文創產品競相綻放,國風國潮蔚然成風。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仕女樂隊盲盒、玉佩棒棒糖等多款文創經常脫銷,還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首次係統開發的文創袋、考古手鏟、考古草帽,以及鄂豫皖革命紀念館推出的紅色IP“列寧號”係列產品等深受熱捧,博物館文物正在以萬千姿態“活起來”,融入現代生活。

  融合利用,賦能經濟發展大局

  在鄭州商城考古遺址公園,不時碰到三三兩兩的遊人來此遊玩拍照,這裏是百姓津津樂道的“家門口可以遛彎的文化遺產”。

  河南越來越多的考古遺址公園正在變成城市文化“符號”,這不僅是一項惠民工程,也成為吸引全國各地遊客紛至遝來打卡的新地標,實現了考古遺址有效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和諧共贏。

  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省文物局發布文明探源·仰韶文化、早期中國·夏商文明等6條文物主題遊徑路線,將有效地關聯和激活各類文物和文化遺產資源,推動文物與旅遊深度融合。

  把文物保護與城鄉發展、民生改善、旅遊開發結合起來,支撐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是我省探索的一條獨特路徑。“十三五”以來,先後組織實施百泉古建築群、開封城牆、登封少林寺、洛陽龍門石窟等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維修展示工程1540餘項。目前,全省已開放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970處,成為展示河南厚重文化的重要窗口和文化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賡續曆史文脈,築牢文化自信。河南,將用文物的力量,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書寫璀璨文化新篇章。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丨近年來,河南省文物事業邁向高質量發展——賡續曆史根脈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2023-7-10 9:03:48    來源:河南日報

  □本報記者 溫小娟 郭歌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曆史文化、維係民族精神,生動詮釋著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氣與底蘊。

  河南作為中華文明主根、中國曆史主脈,曆史文化底蘊深厚、文物遺存稟賦突出。

  近年來,全省文物係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麵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加快建設文物強省考古強省,推動文旅文創融合戰略落地落實,為文化傳承發展注入勃勃生機。

  加強保護,夯實文化傳承之基

  7月的中原大地,驕陽似火。比天氣更熱的,是無數學子遊洛陽龍門石窟的熱情。他們邊品嚐龍門二十品創意糕點,邊欣賞龍門石窟內鬼斧神工的石刻藝術,深深感受著悠久燦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河南文物家底豐厚。數據顯示,目前全省現有不可移動文物65519處,可移動文物1773620件(套)。其中,世界文化遺產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0處,不可移動和可移動文物總量均位居全國前列。

  堅持保護第一,我省不斷加大文物保護力度,夯實文化傳承之基。從政策、資金等方麵傾斜支持,出台《河南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實施方案》《河南省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推出扶持政策,“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爭取中央財政20.56億元,省級財政投入5.15億元,護航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賦能文物保護。“城市考古與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落戶我省。同時,依托河南博物院、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設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科研基地14個,重點攻關石窟寺、土遺址、古建築、金屬文物、紙質文物的病害探測、原位診斷和防治關鍵技術。

  革命曆史,是激發愛國熱情的生動教材。桐柏革命紀念館、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焦裕祿紀念館……一處處革命文物舊址煥發勃勃生機,成為賡續紅色血脈,汲取奮進力規劃量的不竭源泉。

  考古實證,文明探源的“河南貢獻”

  5月30日,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平台發布商代重要考古新發現:安陽洹北商城遺址“郭城”不是城牆,是城壕。城壕上發現的通道以及不同時期的道路遺跡,有助於進一步深入認識洹北商城城市布局。

  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夏文化研究的“主戰場”,河南全力以赴推進,組織實施“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在資金、人才、政策等全方位保障之下,近年來取得了諸多考古重大發現,不斷印證、補充、串聯起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軌跡。

  夏文化研究取得重要突破。自2021年以來,二裏頭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突破。從最開始發現的“九宮格”到之後的“多網格”,進一步揭示了二裏頭都邑宮城為宮城居中、分區而居、區外設牆、居葬合一的多網格布局,是二裏頭進入王朝國家的最重要標誌。

  今年3月底,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河南偃師二裏頭都邑多網格式布局、安陽殷墟商王陵及周邊遺存、開封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入選。至此,河南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項目已達53項,繼續領跑全國。

  河南考古牢牢占據“C位”。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多年來,河南一係列重大考古發現實證了不斷裂的中華文明史。其中,賈湖遺址等14項考古項目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為加快建設考古強省,河南紮實推動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支持鄭州、安陽等地加強考古力量,初步形成“全省一體”考古新格局,為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供重要支撐。

  博物館“熱”,讓更多文物“活起來”

  漯河舞陽,賈湖遺址博物館。這裏每天都有天南海北的遊客慕名而來,他們無不感歎8000多年前先民發酵釀酒、結網捕魚、紡織縫紉、樂器製作等日常生活的智慧。從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正式開館以來,賈湖遺址博物館已接待遊客3萬多人次。

  博物館“熱”,賈湖遺址博物館隻是一個縮影。近年來,河南博物館建設步伐不斷加快,上新了洛陽二裏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三門峽廟底溝遺址博物館、安陽曹操高陵遺址博物館等一批遺址類博物館,構建起中原文明曆史進程較為完整的知識圖譜,一經麵世便成為網紅打卡地。截至2022年年底,我省各級各類博物館達395家,形成了獨具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館網絡體係。

  我省各級各類博物館文創產品競相綻放,國風國潮蔚然成風。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仕女樂隊盲盒、玉佩棒棒糖等多款文創經常脫銷,還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首次係統開發的文創袋、考古手鏟、考古草帽,以及鄂豫皖革命紀念館推出的紅色IP“列寧號”係列產品等深受熱捧,博物館文物正在以萬千姿態“活起來”,融入現代生活。

  融合利用,賦能經濟發展大局

  在鄭州商城考古遺址公園,不時碰到三三兩兩的遊人來此遊玩拍照,這裏是百姓津津樂道的“家門口可以遛彎的文化遺產”。

  河南越來越多的考古遺址公園正在變成城市文化“符號”,這不僅是一項惠民工程,也成為吸引全國各地遊客紛至遝來打卡的新地標,實現了考古遺址有效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和諧共贏。

  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省文物局發布文明探源·仰韶文化、早期中國·夏商文明等6條文物主題遊徑路線,將有效地關聯和激活各類文物和文化遺產資源,推動文物與旅遊深度融合。

  把文物保護與城鄉發展、民生改善、旅遊開發結合起來,支撐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是我省探索的一條獨特路徑。“十三五”以來,先後組織實施百泉古建築群、開封城牆、登封少林寺、洛陽龍門石窟等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維修展示工程1540餘項。目前,全省已開放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970處,成為展示河南厚重文化的重要窗口和文化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賡續曆史文脈,築牢文化自信。河南,將用文物的力量,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書寫璀璨文化新篇章。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