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 創建“五星”我先行丨 “倔強”支書的“納言計”
更新時間:2023-7-2 16:53:10    來源:河南日報

  編者按

  去年4月全省基層黨組織創建“五星”支部活動開展以來,從農村到城市社區,從產業發展前沿到為民服務一線,全省基層黨建工作在改革創新中不斷加強,在完善體製中持續深化,全省基層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不斷增強。一批黨性強、善攻堅、一心為民的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帶領群眾爭先摘“星”、追夢不息。今天起,本報推出係列報道,講述基層黨員幹部執著進取的感人故事、創新實踐,以在全省進一步營造比學趕超、唯實爭先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構築堅強堡壘,為現代化河南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本報記者 陳晨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蔣曉芳

  在鶴壁市鶴山區鶴壁集鎮西馬駒河村舊村的功德碑上,刻著一句“不中聽”的話——“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早點入了土”。

  “為啥要在功德碑上刻上這句話?”6月30日,記者來到該村采訪時好奇地問。

  “把老百姓的牢騷話當成群眾對我們的鞭策,從牢騷話中找真問題,換位思考為民辦實事,這樣才能聚民心凝合力。”該村黨支部書記王長平道出了初衷。

  原來,刻在功德碑上的這句話,源於村民手寫的一句“牢騷”。2022年的除夕夜,村“兩委”發現有人用粉筆在尚未刻字的功德碑上寫下了“不中聽”的兩行字後,第一反應是趕緊擦掉,卻被王長平攔了下來,“倔強”的他反而請人原地、原樣、原味地把粉筆字刻了下來。

  “王書記很重視村民的意見和建議,‘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是他常掛嘴邊的一句話。”西馬駒河村村委委員蔣誌敏說,當時村裏正麵臨整體搬遷,新村尚未建好、產業還沒布局,在王長平看來,村民有這樣的“牢騷”很正常。

  原來,西馬駒河村舊村地處采煤沉陷區,受“7·20”洪災影響,村內2.1萬平方米道路和5座橋梁遭到損壞,倒塌房屋35戶128間,嚴重損壞房屋402戶1612間,極大影響了群眾住房安全。在調查研究並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後,鶴山區決定對該村進行集中遷建,新村選址位於舊村附近的小南溝。

  住慣了農房的村民不想住單元房咋辦?在新村建設中,該村黨支部專門設立“百姓說事點”,在聽取村民的想法後謀劃了344棟新中式徽派小院。新村產業如何布局?村幹部建了個返鄉創業項目交流微信群,讓有想法的青年暢所欲言……村內大事小情,王長平都會真誠地廣泛納言聚智,從村民的“碎碎念”和“牢騷話”中傾聽群眾呼聲,並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也隨之與日俱增。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如今新村內一幢幢白牆黛瓦的新農居錯落有致,寬闊平整的村道四通八達,綠化、照明、停車場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村民陸續拿到新房鑰匙並開始裝修。王長平正在積極謀劃鄉村旅遊項目,讓村民住進新房的同時也有新的收入來源。

  “王書記善聽‘牢騷’的舉動,大家看在眼裏、服在心裏。不少常年在外務工的村民和他商討後,有了回鄉創業的想法。”該村村民賈誌強告訴記者,他準備把新房裝修成民宿,而後交由村集體運營管理,自己享受分紅。

  隨著村內“看得見、摸得著”的新變化、新氣象越來越多,村民對黨支部的態度也在一點點發生變化,“牢騷話”少了,“點讚聲”多了。在近日鶴壁市舉辦的2023“黨建36計·助力‘五星’創建和鄉村振興”紅色擂台賽優秀案例展示暨頒獎儀式上,該村黨支部“納言計”獲得入選案例獎。

  “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基層幹部永遠都應有敢於接受監督的勇氣,廣泛納言、付諸行動才能讓鄉村振興合乎民意、順乎民心。”王長平說。

  黨支部書記名片

  王長平,1975年出生。2020年10月,為積極響應“頭雁回歸”計劃,已有30餘年創業經曆的他決定回村任職,並於當年12月在村“兩委”換屆選舉中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上任以來,他積極凝聚黨員群眾力量,廣泛納言聚智,災後重建不等不靠,順利實施新村整體搬遷項目。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 創建“五星”我先行丨 “倔強”支書的“納言計”
    2023-7-2 16:53:10    來源:河南日報

      編者按

      去年4月全省基層黨組織創建“五星”支部活動開展以來,從農村到城市社區,從產業發展前沿到為民服務一線,全省基層黨建工作在改革創新中不斷加強,在完善體製中持續深化,全省基層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不斷增強。一批黨性強、善攻堅、一心為民的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帶領群眾爭先摘“星”、追夢不息。今天起,本報推出係列報道,講述基層黨員幹部執著進取的感人故事、創新實踐,以在全省進一步營造比學趕超、唯實爭先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構築堅強堡壘,為現代化河南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本報記者 陳晨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蔣曉芳

      在鶴壁市鶴山區鶴壁集鎮西馬駒河村舊村的功德碑上,刻著一句“不中聽”的話——“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早點入了土”。

      “為啥要在功德碑上刻上這句話?”6月30日,記者來到該村采訪時好奇地問。

      “把老百姓的牢騷話當成群眾對我們的鞭策,從牢騷話中找真問題,換位思考為民辦實事,這樣才能聚民心凝合力。”該村黨支部書記王長平道出了初衷。

      原來,刻在功德碑上的這句話,源於村民手寫的一句“牢騷”。2022年的除夕夜,村“兩委”發現有人用粉筆在尚未刻字的功德碑上寫下了“不中聽”的兩行字後,第一反應是趕緊擦掉,卻被王長平攔了下來,“倔強”的他反而請人原地、原樣、原味地把粉筆字刻了下來。

      “王書記很重視村民的意見和建議,‘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是他常掛嘴邊的一句話。”西馬駒河村村委委員蔣誌敏說,當時村裏正麵臨整體搬遷,新村尚未建好、產業還沒布局,在王長平看來,村民有這樣的“牢騷”很正常。

      原來,西馬駒河村舊村地處采煤沉陷區,受“7·20”洪災影響,村內2.1萬平方米道路和5座橋梁遭到損壞,倒塌房屋35戶128間,嚴重損壞房屋402戶1612間,極大影響了群眾住房安全。在調查研究並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後,鶴山區決定對該村進行集中遷建,新村選址位於舊村附近的小南溝。

      住慣了農房的村民不想住單元房咋辦?在新村建設中,該村黨支部專門設立“百姓說事點”,在聽取村民的想法後謀劃了344棟新中式徽派小院。新村產業如何布局?村幹部建了個返鄉創業項目交流微信群,讓有想法的青年暢所欲言……村內大事小情,王長平都會真誠地廣泛納言聚智,從村民的“碎碎念”和“牢騷話”中傾聽群眾呼聲,並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也隨之與日俱增。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如今新村內一幢幢白牆黛瓦的新農居錯落有致,寬闊平整的村道四通八達,綠化、照明、停車場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村民陸續拿到新房鑰匙並開始裝修。王長平正在積極謀劃鄉村旅遊項目,讓村民住進新房的同時也有新的收入來源。

      “王書記善聽‘牢騷’的舉動,大家看在眼裏、服在心裏。不少常年在外務工的村民和他商討後,有了回鄉創業的想法。”該村村民賈誌強告訴記者,他準備把新房裝修成民宿,而後交由村集體運營管理,自己享受分紅。

      隨著村內“看得見、摸得著”的新變化、新氣象越來越多,村民對黨支部的態度也在一點點發生變化,“牢騷話”少了,“點讚聲”多了。在近日鶴壁市舉辦的2023“黨建36計·助力‘五星’創建和鄉村振興”紅色擂台賽優秀案例展示暨頒獎儀式上,該村黨支部“納言計”獲得入選案例獎。

      “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基層幹部永遠都應有敢於接受監督的勇氣,廣泛納言、付諸行動才能讓鄉村振興合乎民意、順乎民心。”王長平說。

      黨支部書記名片

      王長平,1975年出生。2020年10月,為積極響應“頭雁回歸”計劃,已有30餘年創業經曆的他決定回村任職,並於當年12月在村“兩委”換屆選舉中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上任以來,他積極凝聚黨員群眾力量,廣泛納言聚智,災後重建不等不靠,順利實施新村整體搬遷項目。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