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渠畔人家”日夜新丨設計河南•向往的村落
更新時間:2023-6-24 17:15:38    來源:河南日報



安陽林州市廟荒村位於太行山下、紅旗渠畔。這幾年,他們把紅旗渠精神融入村子的設計再造,讓一個省級貧困村,搖身一變成了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並逐漸叫響了“渠畔人家”品牌。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王昭君:美麗鄉村 設計河南,此刻的我身邊煙霧繚繞,霓虹閃爍。你能想象這就是太行山下的一個小鄉村嗎?沒錯,這裏就是紅旗渠穿村而過的林州廟荒村。

村民:好像人間仙境一樣 沒想到過(村裏)會裝上這麼漂亮的燈。

遊客:回去要和(朋友)分享,來住廟荒村的民宿。

眼下正是旅遊旺季,作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的廟荒村,為了提升遊客夜遊體驗,正在進行整村的燈光亮化。

河南旭源光電工程有限公司燈光設計師  王嫻娜:在廟荒村這段紅旗渠的兩岸,我們配套了霧森、燈光、極光三套係統,動靜結合,讓我們美麗的廟荒村夜晚更加多彩浪漫。

鄉村旅遊紅紅火火,群眾收入節節攀升,得益於村子進行的一係列設計改造。

林州市黃華鎮廟荒村黨支部書記 鬱林英:因為這個村兒土薄石厚,土地上的文章對我們這個村兒來說是不可取,優勢是背靠著太行山,紅旗渠穿村而過,我們就根據我們的區域優勢,來打造旅遊民俗村。最初設計的時候,就是想把這種紅色的精神傳承下去。

怎麼傳承?設計師秦雨在和村民反複溝通後,決定充分尊重村裏的原始環境,修舊如舊,突出當地太行山的民居特點。圍繞村裏紅旗渠的獨特資源,重點打造“渠畔人家”景觀帶。

水墨江山景觀設計工程公司設計師 秦雨:比如說這個牆頭,這個透窗,原生態的秸稈泥牆,都是我們采用老百姓其實原有的東西,我們解決水泥牆太生硬的一個感覺,增加樸素的一種美。

“渠畔人家”民俗街修建用的材料,更是與眾不同、飽含情意。

林州市黃華鎮廟荒村村委委員 劉廣慶:這些紅色的石磚都是當時村莊改造的時候,老百姓的豬圈、雞舍(拆完的)捐獻給村委會來用,所以受廟荒村和別的村莊改造相比,隻是花了別人 的五分之一的價錢。這就是紅旗渠精神在廟荒村的體現。

村子裏這棵枝繁葉茂,已生長1200多年的皂角樹,承載著一代又一代廟荒人的記憶,更激發了設計師的靈感。

水墨江山景觀設計工程公司設計師 秦雨:我感覺老百姓對這個樹的這種寄托要遠比其他的寄托要多一點,這個地方應該是一個核心區,當時我在設計的時候,把這塊做成一個廣場。

如今,每逢節假日,皂角樹廣場都要舉行端午節,重陽節等各種文化活動,村民和遊客其樂融融。

古木綠樹,泥牆紅瓦,村裏變美了,遊客逐漸增多,研學團隊紛至遝來。“渠畔人家”農家樂和高端民宿已達30多家。2022年,全村接待遊客近20萬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22000元。如今,這個紅旗渠畔的村莊,不僅通過傳承紅旗渠精神變了模樣,也正依托紅色旅遊資源走上致富的康莊大道。

遊客:特別童年的那種感覺。

遊客:每星期都來兩三次,我都快成了村裏的村民了。

林州廟荒村村民:希望大家有空的時候,來嚐嚐我做的正宗的手擀麵。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渠畔人家”日夜新丨設計河南•向往的村落
    2023-6-24 17:15:38    來源:河南日報



    安陽林州市廟荒村位於太行山下、紅旗渠畔。這幾年,他們把紅旗渠精神融入村子的設計再造,讓一個省級貧困村,搖身一變成了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並逐漸叫響了“渠畔人家”品牌。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王昭君:美麗鄉村 設計河南,此刻的我身邊煙霧繚繞,霓虹閃爍。你能想象這就是太行山下的一個小鄉村嗎?沒錯,這裏就是紅旗渠穿村而過的林州廟荒村。

    村民:好像人間仙境一樣 沒想到過(村裏)會裝上這麼漂亮的燈。

    遊客:回去要和(朋友)分享,來住廟荒村的民宿。

    眼下正是旅遊旺季,作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的廟荒村,為了提升遊客夜遊體驗,正在進行整村的燈光亮化。

    河南旭源光電工程有限公司燈光設計師  王嫻娜:在廟荒村這段紅旗渠的兩岸,我們配套了霧森、燈光、極光三套係統,動靜結合,讓我們美麗的廟荒村夜晚更加多彩浪漫。

    鄉村旅遊紅紅火火,群眾收入節節攀升,得益於村子進行的一係列設計改造。

    林州市黃華鎮廟荒村黨支部書記 鬱林英:因為這個村兒土薄石厚,土地上的文章對我們這個村兒來說是不可取,優勢是背靠著太行山,紅旗渠穿村而過,我們就根據我們的區域優勢,來打造旅遊民俗村。最初設計的時候,就是想把這種紅色的精神傳承下去。

    怎麼傳承?設計師秦雨在和村民反複溝通後,決定充分尊重村裏的原始環境,修舊如舊,突出當地太行山的民居特點。圍繞村裏紅旗渠的獨特資源,重點打造“渠畔人家”景觀帶。

    水墨江山景觀設計工程公司設計師 秦雨:比如說這個牆頭,這個透窗,原生態的秸稈泥牆,都是我們采用老百姓其實原有的東西,我們解決水泥牆太生硬的一個感覺,增加樸素的一種美。

    “渠畔人家”民俗街修建用的材料,更是與眾不同、飽含情意。

    林州市黃華鎮廟荒村村委委員 劉廣慶:這些紅色的石磚都是當時村莊改造的時候,老百姓的豬圈、雞舍(拆完的)捐獻給村委會來用,所以受廟荒村和別的村莊改造相比,隻是花了別人 的五分之一的價錢。這就是紅旗渠精神在廟荒村的體現。

    村子裏這棵枝繁葉茂,已生長1200多年的皂角樹,承載著一代又一代廟荒人的記憶,更激發了設計師的靈感。

    水墨江山景觀設計工程公司設計師 秦雨:我感覺老百姓對這個樹的這種寄托要遠比其他的寄托要多一點,這個地方應該是一個核心區,當時我在設計的時候,把這塊做成一個廣場。

    如今,每逢節假日,皂角樹廣場都要舉行端午節,重陽節等各種文化活動,村民和遊客其樂融融。

    古木綠樹,泥牆紅瓦,村裏變美了,遊客逐漸增多,研學團隊紛至遝來。“渠畔人家”農家樂和高端民宿已達30多家。2022年,全村接待遊客近20萬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22000元。如今,這個紅旗渠畔的村莊,不僅通過傳承紅旗渠精神變了模樣,也正依托紅色旅遊資源走上致富的康莊大道。

    遊客:特別童年的那種感覺。

    遊客:每星期都來兩三次,我都快成了村裏的村民了。

    林州廟荒村村民:希望大家有空的時候,來嚐嚐我做的正宗的手擀麵。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