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向新而行 共創“淇”跡 ——“激活民營經濟的河南探索”係列調研之三
更新時間:2023-6-16 11:10:09    來源: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晨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蔣曉芳

  一粒麥子能“變身”多少種產品?“60多種,甚至更多!”這是河南飛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給出的答案。

  6月13日,淇縣鐵西工業園區飛天生物3000平方米的智能化生產車間內,一粒粒麥子穿過縱橫排列的管道,被輸送到磨粉機裏,幾十道工序後變身小麥澱粉、穀朊粉等高附加值產品。

  “走精深加工的路子,一粒麥子可以變成60多種產品,產業鏈條更長,價值實現25倍增長。”河南飛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董得平說。

  成立於2002年的飛天生物,最初隻是一家生產澱粉的糧食初加工企業。但21年後的今天,公司通過研發打通了小麥精深加工全產業鏈,其主要產品除小麥澱粉外,還有穀朊粉、植物蛋白、結晶葡萄糖、果葡糖漿、結晶果糖、功能性糖以及各種副產品,成為我省規模最大、產業鏈最長、產品種類最多的糧食深加工企業。

  “一粒麥”的嬗變,源於飛天生物孜孜不倦的自主創新。該公司累計實施研發項目100餘個,在國內率先攻克小麥醫藥級澱粉糖、功能糖提取分離純化技術,形成了小麥綠色產品製造體係,填補了我國小麥綠色加工行業的空白,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記者在淇縣多家民營企業走訪調研時感受到“新”風撲麵,類似“一粒麥”的故事還有很多。

  “這是由‘一根絲’串聯起來的小鎮。”在淇縣特種尼龍小鎮,小鎮負責人、中維化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海濤告訴記者,“在這裏,我們的尼龍66工業絲能夠就地轉化為20多種終端產品。”

  作為國內唯一生產尼龍66安全氣囊絲的民營企業,中維化纖專注於做差異化、功能性特種尼龍,依靠創新驅動、借智借力,生產的尼龍66超細旦工業絲、尼龍66工業短纖產品、尼龍66高強色紗等產品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

  為將“一米寬”的領域拓向“百米深”,淇縣依托中維化纖特種尼龍的核心原材料優勢,高標準建設了總投資185億元的特種尼龍小鎮,圍繞尼龍66高強工業絲等國內領先產品,吸引汽車安全氣囊、功能性特種服裝等尼龍產業上下遊項目入駐。

  如今在尼龍小鎮,30多家上下遊企業、項目抱團發展,一個融合科技、研發、生產、銷售、物流倉儲、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等功能的特色小鎮正逐漸成型。

  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淇縣在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創新助企服務機製等方麵一直在做“加法”。

  為更好地護航民營企業發展,該縣在“五位一體”服務機製的基礎上增加了稅務服務專員,打造獨具特色的“六位一體”服務團隊,並實現了“四上”單位、成長型中小企業全覆蓋。截至目前,該服務團隊累計走訪企業5000餘次,協調解決各類問題647個,企業滿意率100%。

  企業有呼聲,政府有回應。為解決企業訴求反饋渠道分散等問題,淇縣還傾力打造“淇心辦”服務品牌,339項省、市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全部承接到位,平均辦理時限壓縮了81%,以切實解決民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

  一係列創新改革舉措的推行,在為企業發展清除路障的同時,也進一步厚植了發展土壤,推動更多企業“頂天立地”,實現更好更快發展。如今,淇縣民營經濟發展迅猛,民營企業占規上工業企業的比重達87%,對全縣經濟和稅收的貢獻率達80%左右。

  專家點評

  淇縣“一粒麥”“一根絲”嬗變的曆程,是民營企業長期堅持自主創新、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和科技攻關、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真實寫照。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素紅利”逐漸讓位於“創新紅利”,創新因素的重要價值更加凸顯。淇縣民營企業創新活力競相迸發並轉化為發展優勢,經驗值得借鑒和學習。首先,民營企業積極應對市場競爭和發展環境的變化,主動創新,充分發揮了創新主體作用;其次,政府積極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完善服務保障措施,提振了發展信心,充分激發了民營企業創新創造的活力。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創新發展研究所正高級經濟師 李紅見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向新而行 共創“淇”跡 ——“激活民營經濟的河南探索”係列調研之三
2023-6-16 11:10:09    來源: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晨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蔣曉芳

  一粒麥子能“變身”多少種產品?“60多種,甚至更多!”這是河南飛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給出的答案。

  6月13日,淇縣鐵西工業園區飛天生物3000平方米的智能化生產車間內,一粒粒麥子穿過縱橫排列的管道,被輸送到磨粉機裏,幾十道工序後變身小麥澱粉、穀朊粉等高附加值產品。

  “走精深加工的路子,一粒麥子可以變成60多種產品,產業鏈條更長,價值實現25倍增長。”河南飛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董得平說。

  成立於2002年的飛天生物,最初隻是一家生產澱粉的糧食初加工企業。但21年後的今天,公司通過研發打通了小麥精深加工全產業鏈,其主要產品除小麥澱粉外,還有穀朊粉、植物蛋白、結晶葡萄糖、果葡糖漿、結晶果糖、功能性糖以及各種副產品,成為我省規模最大、產業鏈最長、產品種類最多的糧食深加工企業。

  “一粒麥”的嬗變,源於飛天生物孜孜不倦的自主創新。該公司累計實施研發項目100餘個,在國內率先攻克小麥醫藥級澱粉糖、功能糖提取分離純化技術,形成了小麥綠色產品製造體係,填補了我國小麥綠色加工行業的空白,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記者在淇縣多家民營企業走訪調研時感受到“新”風撲麵,類似“一粒麥”的故事還有很多。

  “這是由‘一根絲’串聯起來的小鎮。”在淇縣特種尼龍小鎮,小鎮負責人、中維化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海濤告訴記者,“在這裏,我們的尼龍66工業絲能夠就地轉化為20多種終端產品。”

  作為國內唯一生產尼龍66安全氣囊絲的民營企業,中維化纖專注於做差異化、功能性特種尼龍,依靠創新驅動、借智借力,生產的尼龍66超細旦工業絲、尼龍66工業短纖產品、尼龍66高強色紗等產品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

  為將“一米寬”的領域拓向“百米深”,淇縣依托中維化纖特種尼龍的核心原材料優勢,高標準建設了總投資185億元的特種尼龍小鎮,圍繞尼龍66高強工業絲等國內領先產品,吸引汽車安全氣囊、功能性特種服裝等尼龍產業上下遊項目入駐。

  如今在尼龍小鎮,30多家上下遊企業、項目抱團發展,一個融合科技、研發、生產、銷售、物流倉儲、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等功能的特色小鎮正逐漸成型。

  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淇縣在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創新助企服務機製等方麵一直在做“加法”。

  為更好地護航民營企業發展,該縣在“五位一體”服務機製的基礎上增加了稅務服務專員,打造獨具特色的“六位一體”服務團隊,並實現了“四上”單位、成長型中小企業全覆蓋。截至目前,該服務團隊累計走訪企業5000餘次,協調解決各類問題647個,企業滿意率100%。

  企業有呼聲,政府有回應。為解決企業訴求反饋渠道分散等問題,淇縣還傾力打造“淇心辦”服務品牌,339項省、市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全部承接到位,平均辦理時限壓縮了81%,以切實解決民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

  一係列創新改革舉措的推行,在為企業發展清除路障的同時,也進一步厚植了發展土壤,推動更多企業“頂天立地”,實現更好更快發展。如今,淇縣民營經濟發展迅猛,民營企業占規上工業企業的比重達87%,對全縣經濟和稅收的貢獻率達80%左右。

  專家點評

  淇縣“一粒麥”“一根絲”嬗變的曆程,是民營企業長期堅持自主創新、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和科技攻關、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真實寫照。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素紅利”逐漸讓位於“創新紅利”,創新因素的重要價值更加凸顯。淇縣民營企業創新活力競相迸發並轉化為發展優勢,經驗值得借鑒和學習。首先,民營企業積極應對市場競爭和發展環境的變化,主動創新,充分發揮了創新主體作用;其次,政府積極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完善服務保障措施,提振了發展信心,充分激發了民營企業創新創造的活力。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創新發展研究所正高級經濟師 李紅見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