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人居環境整治後,洛龍區安樂街道軍屯社區美麗村景。受訪者供圖
鄉村要振興,環境是底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既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又是廣大農民群眾的深切期盼。
去年以來,河南省洛陽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創建完成118個“四美鄉村”,改造完成5.2萬座農村戶廁,新建農村汙水管網200餘公裏,全市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率達到46.05%,50個村完成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處理的行政村占比達60%,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環境好了,我們的心更敞亮
“現在,自來水、汙水管網連通各家各戶,群眾吃上了自來水,改了水衝廁所。環境好了,我們的心更敞亮了。”回憶起以往用水難的情況,欒川縣欒川鄉養子溝村黨支部書記王太峰說。
驅車來到養子溝村,遠遠地就看見小橋、流水、民居,在綠樹掩映下一派生機勃勃……作為黃河的重要支流,伊河橫穿欒川鄉而過,南北兩山的溪澗都是它的支流。養子溝河便是其中之一。
“2016年之前,我這裏有14個房間,每間房每天也就收入五六十元。”站在院子裏,養子溝村民宿老板楊文可回憶道,那時,上的是旱廁,生活汙水直接排到門前的溝裏,一到夏天臭氣熏天。“現在整條溝的生活汙水都在養子溝口汙水處理站得到淨化,全溝實現了雨汙分流。”楊文可告訴記者,“門前清澈的河水與清新的空氣又回來了!”
因為廁所排汙問題得到解決,楊文可經營的民宿收入也翻了好幾番。如今,楊文可與村裏各家各戶的生活汙水最終都由養子溝口汙水處理站處理。這座汙水處理站日處理能力500噸,可滿足1萬人使用。
不僅是養子溝村的河流又變清澈了,欒川縣結合供排水工程建設,將農戶廁所、廚房、洗浴等設施同步納入改造範圍,出台《農村改廁、改廚、改衛分類技術標準》和資金獎補辦法,並拿出2500萬元對鄉鎮進行獎補,推動鄉鎮結合供排水係統建設工作,係統性對村民居住生活環境和農村整體環境進行提升。
與欒川縣相距150多公裏的宜陽縣則創新構建智慧水務“一張網”,完善視頻監控、管網監測、運維養護、中控指揮調度等係統,形成從源頭到“龍頭”、從供水到排水的智能化監控網絡,實現數據監測全方位、智慧管理一張網,並暢通線上渠道,方便群眾足不出戶,辦理繳費、報修等業務。洛陽市西工區則發揮示範帶動的作用,先以紅山櫻桃溝社區作為改造示範點,共鋪設汙水管道9300餘米,完成改廁400座,實現社區衛生戶廁普及率100%,得到群眾的高度認可與廣泛好評。
目前,洛陽全市積極探索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模式,根據村莊自然稟賦、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人口聚集程度、汙水產生量等因素,科學確定目標任務、治理模式和治理時序。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有1417個行政村完成供排水一體化建設,占比49%,走在河南省前列。
村美了,百姓都顯精神
臭水溝變成小遊園,見證了洛龍區安樂街道軍屯社區的變化。“過去一到春暖花開的季節,這裏味道難聞、蠅蟲亂飛,大家都繞道走。”村民白拴女說,“改建成小公園後,大家夥都愛聚到這兒休閑聊天,村變美了,百姓都顯精神了。”
洛龍區安樂街道軍屯社區每家門前都放著兩個垃圾桶——綠色的寫著“可腐爛”,藍色的寫著“不可回收”。每個垃圾桶上都貼有一個二維碼。
每天上午,軍屯社區垃圾收集員張忙會挨家挨戶收集桶裏的垃圾。收集垃圾前,張忙會拿手機掃一掃垃圾桶上的二維碼,一個顯示負責人、所屬地域、村組和評分的頁麵會從垃圾分類收集應用App上彈出。隨後,張忙將村民的垃圾分類情況拍照上傳,並根據分類情況進行實時評分。“App連接大數據平台,平台會對每家每戶的數據進行彙總。村民也可以登錄App查看自己垃圾分類的評分和監督垃圾收集員的工作。”張忙說。
一個二維碼、一個App,破解了過去部分農戶參與垃圾分類積極性不高的難題。郭莊村村委會主任李鵬飛介紹,“對每家垃圾分類的情況可以折算成綠色積分,在村口的超市裏兌換大米、食用油、洗衣液等生活用品,這樣大大提高了村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垃圾分類處理上,積極探索符合農村特點和農民習慣、簡便易行的“二次四分法”分類處理方法,減少垃圾出村處理量。偃師區結合村莊生產實際探索的陽光房模式,伊濱區、宜陽縣探索的堆肥池模式,洛龍區、欒川縣探索的再生資源回收模式等,分類村莊基本實現了可回收垃圾資源化利用、易腐垃圾就地就近消納、有毒有害垃圾單獨處置,其他垃圾無害化處理。目前,全市1798個村莊推行垃圾分類處理,占比達到60%以上;初步建立起覆蓋全市農村的“掃幹淨、轉運走、處理好、保持住”的生活垃圾治理體係,自然村垃圾收運體係覆蓋率達到100%。
洛陽市還從環境美、田園美、村莊美、庭院美四個方麵,製定“四美鄉村”創建標準,建立“四美鄉村”項目台賬,分類管理、統籌推進示範創建。
去年以來,洛陽全市上下持續推進“治理六亂、開展六清、實施六提升”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有序推進“淨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清理垃圾堆(帶)約36.3萬處、坑塘7499個,整治亂搭亂建81720處,清理殘垣斷壁36612處,整治“空心院”20246個,整治規範集鎮市場1209個,整治廣告牌(廣告欄)87958個,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水平持續提升。
廁淨了,生活更方便
“現在村裏條件都好了,家家戶戶廁所都改造成衛生廁所,幹淨又衛生,打掃起來也特別方便。同時,廁所幹淨了,村民生活也更方便了。”宜陽縣鹽城鄉的一位村幹部告訴記者。
廁所改造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群眾看得見、摸得著、能切身體會到的民生工程。
近年來,洛陽市科學開展農村改廁工作,把清理坑塘溝渠和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廁所革命相結合,綜合提升農村環境。推廣伊川縣供排水一體化建設運維模式,大力推進廁所革命,采取“改廁、改水、改浴、改廚”相結合的方式,做好改廁和汙水治理的銜接。特別是對整村推進和重點整治示範村,加大汙水管網建設力度,促進城鄉一體、廁汙同治。
在改廁質量上,堅持整村推進,推廣專業化施工,嚴格執行國家規範標準,強化全過程質量管控,嚴把產品質量關、施工關、驗收關。
同時,為鞏固前期成果,常態化開展改廁問題摸排整改,洛陽市從組織領導、技術模式、改廁質量、管護機製、推進方式、農村公廁管理等6個方麵,對2013年以來各級財政支持改造的廁所進行拉網式排查。去年以來,共摸排農村戶廁557663戶,排查發現問題戶廁52753戶,並全部整改到位。
在後期管護服務上,堅持建管並重,以鄉鎮或聯村為單位建立農村改廁服務站,統籌做好廁具維修、糞汙清淘和資源化利用等工作,確保管護服務便捷、經濟、高效。積極推進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的管護方式,引導企業、農民合作社、當地農民參與後期管護服務。突出精準管理,規範農村改廁檔案,實現改廁質量可追溯、可監管。
下一步,洛陽市將以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供排水一體化建設、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持續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讓農村環境更整潔,村莊更宜居,生態更優良,鄉風更文明,為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提供有力支撐。(張君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陳顯萍)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人居環境整治後,洛龍區安樂街道軍屯社區美麗村景。受訪者供圖
鄉村要振興,環境是底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既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又是廣大農民群眾的深切期盼。
去年以來,河南省洛陽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創建完成118個“四美鄉村”,改造完成5.2萬座農村戶廁,新建農村汙水管網200餘公裏,全市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率達到46.05%,50個村完成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處理的行政村占比達60%,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環境好了,我們的心更敞亮
“現在,自來水、汙水管網連通各家各戶,群眾吃上了自來水,改了水衝廁所。環境好了,我們的心更敞亮了。”回憶起以往用水難的情況,欒川縣欒川鄉養子溝村黨支部書記王太峰說。
驅車來到養子溝村,遠遠地就看見小橋、流水、民居,在綠樹掩映下一派生機勃勃……作為黃河的重要支流,伊河橫穿欒川鄉而過,南北兩山的溪澗都是它的支流。養子溝河便是其中之一。
“2016年之前,我這裏有14個房間,每間房每天也就收入五六十元。”站在院子裏,養子溝村民宿老板楊文可回憶道,那時,上的是旱廁,生活汙水直接排到門前的溝裏,一到夏天臭氣熏天。“現在整條溝的生活汙水都在養子溝口汙水處理站得到淨化,全溝實現了雨汙分流。”楊文可告訴記者,“門前清澈的河水與清新的空氣又回來了!”
因為廁所排汙問題得到解決,楊文可經營的民宿收入也翻了好幾番。如今,楊文可與村裏各家各戶的生活汙水最終都由養子溝口汙水處理站處理。這座汙水處理站日處理能力500噸,可滿足1萬人使用。
不僅是養子溝村的河流又變清澈了,欒川縣結合供排水工程建設,將農戶廁所、廚房、洗浴等設施同步納入改造範圍,出台《農村改廁、改廚、改衛分類技術標準》和資金獎補辦法,並拿出2500萬元對鄉鎮進行獎補,推動鄉鎮結合供排水係統建設工作,係統性對村民居住生活環境和農村整體環境進行提升。
與欒川縣相距150多公裏的宜陽縣則創新構建智慧水務“一張網”,完善視頻監控、管網監測、運維養護、中控指揮調度等係統,形成從源頭到“龍頭”、從供水到排水的智能化監控網絡,實現數據監測全方位、智慧管理一張網,並暢通線上渠道,方便群眾足不出戶,辦理繳費、報修等業務。洛陽市西工區則發揮示範帶動的作用,先以紅山櫻桃溝社區作為改造示範點,共鋪設汙水管道9300餘米,完成改廁400座,實現社區衛生戶廁普及率100%,得到群眾的高度認可與廣泛好評。
目前,洛陽全市積極探索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模式,根據村莊自然稟賦、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人口聚集程度、汙水產生量等因素,科學確定目標任務、治理模式和治理時序。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有1417個行政村完成供排水一體化建設,占比49%,走在河南省前列。
村美了,百姓都顯精神
臭水溝變成小遊園,見證了洛龍區安樂街道軍屯社區的變化。“過去一到春暖花開的季節,這裏味道難聞、蠅蟲亂飛,大家都繞道走。”村民白拴女說,“改建成小公園後,大家夥都愛聚到這兒休閑聊天,村變美了,百姓都顯精神了。”
洛龍區安樂街道軍屯社區每家門前都放著兩個垃圾桶——綠色的寫著“可腐爛”,藍色的寫著“不可回收”。每個垃圾桶上都貼有一個二維碼。
每天上午,軍屯社區垃圾收集員張忙會挨家挨戶收集桶裏的垃圾。收集垃圾前,張忙會拿手機掃一掃垃圾桶上的二維碼,一個顯示負責人、所屬地域、村組和評分的頁麵會從垃圾分類收集應用App上彈出。隨後,張忙將村民的垃圾分類情況拍照上傳,並根據分類情況進行實時評分。“App連接大數據平台,平台會對每家每戶的數據進行彙總。村民也可以登錄App查看自己垃圾分類的評分和監督垃圾收集員的工作。”張忙說。
一個二維碼、一個App,破解了過去部分農戶參與垃圾分類積極性不高的難題。郭莊村村委會主任李鵬飛介紹,“對每家垃圾分類的情況可以折算成綠色積分,在村口的超市裏兌換大米、食用油、洗衣液等生活用品,這樣大大提高了村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垃圾分類處理上,積極探索符合農村特點和農民習慣、簡便易行的“二次四分法”分類處理方法,減少垃圾出村處理量。偃師區結合村莊生產實際探索的陽光房模式,伊濱區、宜陽縣探索的堆肥池模式,洛龍區、欒川縣探索的再生資源回收模式等,分類村莊基本實現了可回收垃圾資源化利用、易腐垃圾就地就近消納、有毒有害垃圾單獨處置,其他垃圾無害化處理。目前,全市1798個村莊推行垃圾分類處理,占比達到60%以上;初步建立起覆蓋全市農村的“掃幹淨、轉運走、處理好、保持住”的生活垃圾治理體係,自然村垃圾收運體係覆蓋率達到100%。
洛陽市還從環境美、田園美、村莊美、庭院美四個方麵,製定“四美鄉村”創建標準,建立“四美鄉村”項目台賬,分類管理、統籌推進示範創建。
去年以來,洛陽全市上下持續推進“治理六亂、開展六清、實施六提升”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有序推進“淨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清理垃圾堆(帶)約36.3萬處、坑塘7499個,整治亂搭亂建81720處,清理殘垣斷壁36612處,整治“空心院”20246個,整治規範集鎮市場1209個,整治廣告牌(廣告欄)87958個,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水平持續提升。
廁淨了,生活更方便
“現在村裏條件都好了,家家戶戶廁所都改造成衛生廁所,幹淨又衛生,打掃起來也特別方便。同時,廁所幹淨了,村民生活也更方便了。”宜陽縣鹽城鄉的一位村幹部告訴記者。
廁所改造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群眾看得見、摸得著、能切身體會到的民生工程。
近年來,洛陽市科學開展農村改廁工作,把清理坑塘溝渠和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廁所革命相結合,綜合提升農村環境。推廣伊川縣供排水一體化建設運維模式,大力推進廁所革命,采取“改廁、改水、改浴、改廚”相結合的方式,做好改廁和汙水治理的銜接。特別是對整村推進和重點整治示範村,加大汙水管網建設力度,促進城鄉一體、廁汙同治。
在改廁質量上,堅持整村推進,推廣專業化施工,嚴格執行國家規範標準,強化全過程質量管控,嚴把產品質量關、施工關、驗收關。
同時,為鞏固前期成果,常態化開展改廁問題摸排整改,洛陽市從組織領導、技術模式、改廁質量、管護機製、推進方式、農村公廁管理等6個方麵,對2013年以來各級財政支持改造的廁所進行拉網式排查。去年以來,共摸排農村戶廁557663戶,排查發現問題戶廁52753戶,並全部整改到位。
在後期管護服務上,堅持建管並重,以鄉鎮或聯村為單位建立農村改廁服務站,統籌做好廁具維修、糞汙清淘和資源化利用等工作,確保管護服務便捷、經濟、高效。積極推進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的管護方式,引導企業、農民合作社、當地農民參與後期管護服務。突出精準管理,規範農村改廁檔案,實現改廁質量可追溯、可監管。
下一步,洛陽市將以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供排水一體化建設、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持續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讓農村環境更整潔,村莊更宜居,生態更優良,鄉風更文明,為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提供有力支撐。(張君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陳顯萍)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