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本報記者 史曉琪
“我們就要‘自找苦吃’,紮根基層服務‘三農’。”同學們精氣神十足。
“培養更多有情懷、有本領的農業人才,就是我們的目標。”老師們信心滿懷。
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同學們的回信,在河南農業大學師生中引發熱烈反響,紛紛表示,在助力鄉村振興的同時培養更多懂農業、愛農民、愛農村的新型人才,科技小院可謂院小力量大。
在“自找苦吃”中收獲價值感
“讀研這3年,我有800多天是在新鄉花生科技小院和田間地頭度過的。”5月3日,河南農業大學研究生胡家鈺說。
從當初不被鄉親們看好到鄉親們“有難題就找科技小院”,從人生地不熟到“全村人都認識我”,胡家鈺感慨:“不辛苦是假的,但我們樂在其中。”
“你們在信中說,走進鄉土中國深處,才深刻理解什麼是實事求是、怎麼去聯係群眾,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說得很好。新時代中國青年就應該有這股精氣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的這些話,讓胡家鈺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是的,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因為越能吃苦,離土地、離農民就越近,就越能發現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就越能了解到鄉親們需要解決什麼問題。
“如今,我們科技小院聯合心連心化工集團共同研發的花生專用肥、集成優質高產高效管理技術模式,在成本降低的同時使花生增產10%。”胡家鈺自豪地說,聽到種花生幾十年的“老把式”誇他們“年輕娃娃還真不能小看”時,心裏熱乎乎的。
“刮風下雨天,別人是往家裏跑,我們是往地裏跑;莊稼生長、收獲的關鍵時期,常常淩晨四五點就往地裏趕。”但胡家鈺覺得,這苦吃得值。
用自己的苦換來鄉親們的甜
胡雪鈴是個女孩子,可她一點都不嬌氣,“我從農村來,練好本領還要為農村的發展出力流汗。”
和禹州小麥科技小院結緣,是在胡雪鈴大四快畢業時。“當時我正在猶豫考研方向,在科技小院體驗幾個月後,毫不猶豫地報考了河南農業大學的研究生。”她說,鄉親們的笑臉讓她找到了價值感,人生的方向從此明晰了。
“老鄉們圖省事,多年來都是種肥同播,也就是小麥播種時肥料一起施進去,我們就教他們科學施肥——播種時減少施肥量,到返青期或拔節期再追一次肥,這樣不僅降低了成本,產量也能提高。”胡雪鈴說,看到所學發揮作用,心裏特別滿足。
除了科技推廣,胡雪鈴他們還義務支教,暑期為留守兒童補課,上愛國教育課,講防溺水安全知識。“我們小院所在的康城村,通往鎮上的兩條路都要經過一條河,夏天有不少孩子到河裏玩,老人們管都管不住,非常危險。”她說,義務支教解決了老人們暑期看娃的難題,孩子們也變得懂事了。
抽出時間,胡雪鈴他們還會來到村子北頭的敬老院,陪老人們度過一段溫馨的時光。
“這些孩子們好著呐!”鄉親們常常這樣說。
培養更多有情懷有本領的農業人才
河南農業大學教授葉優良是河南科技小院的創始人,2012年9月,他在禹州市順店鎮康城村建立了我省第一個科技小院。如今,他帶著學生們已經在農業生產一線忙碌了十多個年頭。
杞縣的大蒜地、暴雨過後的受災地,都留下過他們的身影。“葉老師特別能吃苦,一年有200多天都奔波在農業生產一線,他就是我們的榜樣。”胡家鈺說。
“作為老師,自己都沉不下去,學生怎麼能沉得下去。”葉優良說,這些年的實踐證明,科技小院是“培養農業高層次人才,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的有效途徑,“我們要努力建好科技小院,培養更多能吃苦、有情懷、有本領的高素質農業人才。”
與多數科技小院以研究生培養為主的模式不同,河南農業大學建立的科技小院這些年已探索形成了本碩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在服務鄉村振興中解民生、治學問,我們探索的腳步不會停。”葉優良說。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本報記者 史曉琪
“我們就要‘自找苦吃’,紮根基層服務‘三農’。”同學們精氣神十足。
“培養更多有情懷、有本領的農業人才,就是我們的目標。”老師們信心滿懷。
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同學們的回信,在河南農業大學師生中引發熱烈反響,紛紛表示,在助力鄉村振興的同時培養更多懂農業、愛農民、愛農村的新型人才,科技小院可謂院小力量大。
在“自找苦吃”中收獲價值感
“讀研這3年,我有800多天是在新鄉花生科技小院和田間地頭度過的。”5月3日,河南農業大學研究生胡家鈺說。
從當初不被鄉親們看好到鄉親們“有難題就找科技小院”,從人生地不熟到“全村人都認識我”,胡家鈺感慨:“不辛苦是假的,但我們樂在其中。”
“你們在信中說,走進鄉土中國深處,才深刻理解什麼是實事求是、怎麼去聯係群眾,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說得很好。新時代中國青年就應該有這股精氣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的這些話,讓胡家鈺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是的,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因為越能吃苦,離土地、離農民就越近,就越能發現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就越能了解到鄉親們需要解決什麼問題。
“如今,我們科技小院聯合心連心化工集團共同研發的花生專用肥、集成優質高產高效管理技術模式,在成本降低的同時使花生增產10%。”胡家鈺自豪地說,聽到種花生幾十年的“老把式”誇他們“年輕娃娃還真不能小看”時,心裏熱乎乎的。
“刮風下雨天,別人是往家裏跑,我們是往地裏跑;莊稼生長、收獲的關鍵時期,常常淩晨四五點就往地裏趕。”但胡家鈺覺得,這苦吃得值。
用自己的苦換來鄉親們的甜
胡雪鈴是個女孩子,可她一點都不嬌氣,“我從農村來,練好本領還要為農村的發展出力流汗。”
和禹州小麥科技小院結緣,是在胡雪鈴大四快畢業時。“當時我正在猶豫考研方向,在科技小院體驗幾個月後,毫不猶豫地報考了河南農業大學的研究生。”她說,鄉親們的笑臉讓她找到了價值感,人生的方向從此明晰了。
“老鄉們圖省事,多年來都是種肥同播,也就是小麥播種時肥料一起施進去,我們就教他們科學施肥——播種時減少施肥量,到返青期或拔節期再追一次肥,這樣不僅降低了成本,產量也能提高。”胡雪鈴說,看到所學發揮作用,心裏特別滿足。
除了科技推廣,胡雪鈴他們還義務支教,暑期為留守兒童補課,上愛國教育課,講防溺水安全知識。“我們小院所在的康城村,通往鎮上的兩條路都要經過一條河,夏天有不少孩子到河裏玩,老人們管都管不住,非常危險。”她說,義務支教解決了老人們暑期看娃的難題,孩子們也變得懂事了。
抽出時間,胡雪鈴他們還會來到村子北頭的敬老院,陪老人們度過一段溫馨的時光。
“這些孩子們好著呐!”鄉親們常常這樣說。
培養更多有情懷有本領的農業人才
河南農業大學教授葉優良是河南科技小院的創始人,2012年9月,他在禹州市順店鎮康城村建立了我省第一個科技小院。如今,他帶著學生們已經在農業生產一線忙碌了十多個年頭。
杞縣的大蒜地、暴雨過後的受災地,都留下過他們的身影。“葉老師特別能吃苦,一年有200多天都奔波在農業生產一線,他就是我們的榜樣。”胡家鈺說。
“作為老師,自己都沉不下去,學生怎麼能沉得下去。”葉優良說,這些年的實踐證明,科技小院是“培養農業高層次人才,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的有效途徑,“我們要努力建好科技小院,培養更多能吃苦、有情懷、有本領的高素質農業人才。”
與多數科技小院以研究生培養為主的模式不同,河南農業大學建立的科技小院這些年已探索形成了本碩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在服務鄉村振興中解民生、治學問,我們探索的腳步不會停。”葉優良說。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