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戲牽兩岸 豫韻悠長——豫劇在台灣發展七十年回眸
更新時間:2023-4-26 9:06:58    來源:河南日報

  □本報記者 沈劍奇

  當梆子聲響起,心潮澎湃。

  4月24日晚,一場盛大的豫劇展演在河南藝術中心舉行。河南豫劇院的演員登台演繹《穆桂英掛帥》《花木蘭》等經典劇目和《曹公外傳》《玄奘》等豫台兩地合作創作劇目,紀念豫劇入台70年。

  在台下,有一群觀眾如癡如醉,聽到動情處,眼含熱淚,使勁兒拍手叫好。他們是在河南生活的台灣同胞。

  薪火傳承七十載,一部兩岸豫劇的交流史,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情感史、合作共贏的發展史。

  豫劇入台

  1953年,豫劇演員張岫雲率團在台灣高雄紮根,該團成為後來飛馬豫劇隊和今天台灣豫劇團的前身。“70年過去,豫劇在台灣也傳承到了第四代。”張岫雲親傳弟子、台灣豫劇團藝術總監王海玲感慨。

  1959年,年僅7歲的王海玲加入飛馬豫劇隊。她回憶,為了學習老腔老調,保證原汁原味,學員們都是聽著大陸的豫劇唱片學習。她常常反複聽唱片,模仿常香玉等名家的唱腔,從中揣摩人物、設計表演。

  一把胡琴,滿腹鄉愁。台灣豫劇團在島內廣受歡迎,許多人聽見鄉音,眼淚就掉了下來。鄒瑞芝來自台灣新竹,從小就聽豫劇。她說:“豫劇就像情感的橋梁,不僅傳承文化,也撫慰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心。”

  情跨海峽

  1993年,豫劇大師馬金鳳帶領36人的團隊赴台灣演出,引起轟動,也開啟了海峽兩岸豫劇的雙向交流。據不完全統計,30年來,河南有上百名藝術家赴台,每次演出皆座無虛席、一票難求。而台灣豫劇團也多次來到河南演出,受到家鄉父老歡迎。

  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豫劇院名譽院長李樹建曾十次赴台交流。他清楚地記得,第一次赴台是1999年,台灣豫劇團的演員們和他一起演出了《清風亭》。“他們平時說的是閩南話,要學中州韻、河南腔很不容易。”李樹建回憶,為了一句唱腔、一句念白,他要教台灣演員成百上千遍。演員們一遍又一遍練習,那股認真勁兒令他十分感動。

  1999年,豫劇教育家陳安福應台北藝術學院(2001年改名為台北藝術大學)邀請,到台灣為豫劇班的學生授課,教他們練功、唱腔、表演。此後,他又多次到台灣的大中小學傳授豫劇知識。

  對於台灣豫劇的發展,河南豫劇人“盡一切努力配合,盡一切辦法支持”。陳安福介紹,為了解決後備力量不足的問題,台灣豫劇團連續多年選送歌仔戲班的學生寒暑假期間來河南學習,他和河南豫劇院的老師們手把手傳授技藝。“他們來的時候唱的是歌仔戲,走的時候唱的是豫劇《花木蘭》。”陳安福說。

  攜手共進

  台灣豫劇團也在探索著創新之路。劇團結合時代特點,融入台灣元素,形成獨特風格。劇團雖然人數不多,但每年都能推出一兩台大戲,通過改編莎士比亞戲劇、歌劇,進行跨界融合,使豫劇更具活力,如今80%的觀眾是年輕人。

  同時,海峽兩岸共創為豫劇注入新的活力。2003年,河南組派大型藝術團赴台,與台灣豫劇團聯手打造了新戲《曹公外傳》,在台灣進行巡演,並登上北京長安大戲院,成為兩岸豫劇交流的典範。2015年,兩地又合作推出《玄奘》,在台灣佛光山演出場場爆滿。

  “台灣豫劇發展到今天,凝聚了兩岸藝術家的心血。”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譚靜波說,“我們為台灣豫劇培養演員,又學習台灣豫劇的市場運營經驗,這種靈活、雙向的交流,促使豫劇走在全國戲曲劇種的前沿,也推動豫劇走向世界。”

  戲牽兩岸,豫韻悠長。70年來,海峽兩岸回蕩著同樣的旋律,它向遊子傳遞著最溫暖的訊息——故鄉不在遠方,故鄉就在身旁。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戲牽兩岸 豫韻悠長——豫劇在台灣發展七十年回眸
    2023-4-26 9:06:58    來源:河南日報

      □本報記者 沈劍奇

      當梆子聲響起,心潮澎湃。

      4月24日晚,一場盛大的豫劇展演在河南藝術中心舉行。河南豫劇院的演員登台演繹《穆桂英掛帥》《花木蘭》等經典劇目和《曹公外傳》《玄奘》等豫台兩地合作創作劇目,紀念豫劇入台70年。

      在台下,有一群觀眾如癡如醉,聽到動情處,眼含熱淚,使勁兒拍手叫好。他們是在河南生活的台灣同胞。

      薪火傳承七十載,一部兩岸豫劇的交流史,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情感史、合作共贏的發展史。

      豫劇入台

      1953年,豫劇演員張岫雲率團在台灣高雄紮根,該團成為後來飛馬豫劇隊和今天台灣豫劇團的前身。“70年過去,豫劇在台灣也傳承到了第四代。”張岫雲親傳弟子、台灣豫劇團藝術總監王海玲感慨。

      1959年,年僅7歲的王海玲加入飛馬豫劇隊。她回憶,為了學習老腔老調,保證原汁原味,學員們都是聽著大陸的豫劇唱片學習。她常常反複聽唱片,模仿常香玉等名家的唱腔,從中揣摩人物、設計表演。

      一把胡琴,滿腹鄉愁。台灣豫劇團在島內廣受歡迎,許多人聽見鄉音,眼淚就掉了下來。鄒瑞芝來自台灣新竹,從小就聽豫劇。她說:“豫劇就像情感的橋梁,不僅傳承文化,也撫慰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心。”

      情跨海峽

      1993年,豫劇大師馬金鳳帶領36人的團隊赴台灣演出,引起轟動,也開啟了海峽兩岸豫劇的雙向交流。據不完全統計,30年來,河南有上百名藝術家赴台,每次演出皆座無虛席、一票難求。而台灣豫劇團也多次來到河南演出,受到家鄉父老歡迎。

      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豫劇院名譽院長李樹建曾十次赴台交流。他清楚地記得,第一次赴台是1999年,台灣豫劇團的演員們和他一起演出了《清風亭》。“他們平時說的是閩南話,要學中州韻、河南腔很不容易。”李樹建回憶,為了一句唱腔、一句念白,他要教台灣演員成百上千遍。演員們一遍又一遍練習,那股認真勁兒令他十分感動。

      1999年,豫劇教育家陳安福應台北藝術學院(2001年改名為台北藝術大學)邀請,到台灣為豫劇班的學生授課,教他們練功、唱腔、表演。此後,他又多次到台灣的大中小學傳授豫劇知識。

      對於台灣豫劇的發展,河南豫劇人“盡一切努力配合,盡一切辦法支持”。陳安福介紹,為了解決後備力量不足的問題,台灣豫劇團連續多年選送歌仔戲班的學生寒暑假期間來河南學習,他和河南豫劇院的老師們手把手傳授技藝。“他們來的時候唱的是歌仔戲,走的時候唱的是豫劇《花木蘭》。”陳安福說。

      攜手共進

      台灣豫劇團也在探索著創新之路。劇團結合時代特點,融入台灣元素,形成獨特風格。劇團雖然人數不多,但每年都能推出一兩台大戲,通過改編莎士比亞戲劇、歌劇,進行跨界融合,使豫劇更具活力,如今80%的觀眾是年輕人。

      同時,海峽兩岸共創為豫劇注入新的活力。2003年,河南組派大型藝術團赴台,與台灣豫劇團聯手打造了新戲《曹公外傳》,在台灣進行巡演,並登上北京長安大戲院,成為兩岸豫劇交流的典範。2015年,兩地又合作推出《玄奘》,在台灣佛光山演出場場爆滿。

      “台灣豫劇發展到今天,凝聚了兩岸藝術家的心血。”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譚靜波說,“我們為台灣豫劇培養演員,又學習台灣豫劇的市場運營經驗,這種靈活、雙向的交流,促使豫劇走在全國戲曲劇種的前沿,也推動豫劇走向世界。”

      戲牽兩岸,豫韻悠長。70年來,海峽兩岸回蕩著同樣的旋律,它向遊子傳遞著最溫暖的訊息——故鄉不在遠方,故鄉就在身旁。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