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河南日報記者 李運海 通訊員 王星
南太行是一座有精神力量的傳奇之山,這裏有愚公移山的傳說,有“人工天河”紅旗渠。這裏是華北平原乃至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南水北調中線幹渠穿境而過,區內集中分布各類國家級保護區19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視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論斷。他指出,“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要求“深入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生態保護和修複”。
從2019年開始,國家和我省共投資63億元,全麵實施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工程,有效解決一些地方存在的山體裸露、森林稀疏、農田汙染、濕地萎縮等現實問題,鞏固了太行山生態屏障,確保了“一渠清水永續北送”,探索形成具有較強示範性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模式,為太行山乃至全國樹立了生態係統修複的典範。
春風又綠南太行。4月13日至17日,記者穿行安陽、鶴壁、新鄉、焦作和濟源等地,走進群山間,傾聽它涅槃重生的故事。
風光秀美南太行。河南日報資料圖片
覆土植樹綠太行
黃色的連翹花、白色的梨花、粉紅的桃花……站在安陽市龍安區善應鎮張二莊村向山上放眼望去,綠色和生機撲麵而來。
“修複生態要體現在一個綠字上,不僅要種出草,還要長出樹。如今,石頭堆裏種樹,還真是實現了。”安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生態修複科科長朱東燦感慨地說。
張二莊—裏溝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項目開始施工時,這裏植被破壞嚴重,堆積大量廢渣石。施工單位清除廢渣、清理危岩後,先後栽種側柏、五角楓、碧桃等樹木3.8萬餘棵。
該項目現場負責人說,為了確保樹木成活,還南太行一個綠色的山,在土和水上下了很大功夫。
沒有土,從山下拉,在亂石頭上覆蓋了一米厚的土。
沒有水,在山頂上建了一個大水罐,從山下將水抽到水罐,再通過水管澆樹。
在石頭堆裏種樹,如何確保成活,不僅是張二莊—裏溝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項目遇到的難題,也是南太行所有礦山生態修複中的共同難題。
為統籌推進項目實施,我省成立了由常務副省長任組長,自然資源、財政、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水利、林業等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領導小組,科學編製實施方案,係統推進南太行地區生態治理和修複。
生態修複中,各地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綠”上下功夫,探索種綠、活綠的新辦法。
新鄉市在鳳凰山礦山公園(青龍山)礦山生態環境治理中,覆土厚度超過1.5米,並根據現場地形地貌,將3個廢棄礦坑修建成雨水收集池,鋪設管網2萬多米,形成了旱能澆、澇能排的灌溉網絡,確保了新種的7萬棵樹木成活。
濟源實施黃河流域困難地造林項目,探索總結出太行山區困難地“五步造林法”,將造林成活率從20%提高到95%以上,成功解決了裸岩地挖坑難、栽樹難、保墒難問題。
生態重建美太行
在善應鎮采訪時,記者遇到3位騎行愛好者。為首的馬國章老先生,今年71歲,是原安陽市地礦局的退休職工。當看到生態修複過的礦山後,他由衷地感歎:“以前是挖山采石,破壞生態,如今是修山治山,美化環境。”
我省充分考慮南太行地區自然地理條件和土地開發適宜性,遵循“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耕則耕、宜園則園、宜濕則濕”,以及“以水定綠、量水而行”原則,科學確定保育保護、自然恢複、輔助再生和生態重建等生態修複措施,合理選擇林草地、耕地、濕地、建設用地、礦山公園等生態修複模式,最大程度恢複生態係統結構和功能,實現生態受損礦山的最優化治理、恢複與利用。
昔日廢礦坑,今日打卡地。行走在鶴壁黑山玄武岩地質公園,一側的淇河就像一幅優美的畫卷,一隻隻水鳥在水麵上緩緩掠過,曾經開山采石留下的礦坑,修複蓄水後變成波光粼粼的人工湖,原本破碎的山體種上了樹木、草皮,綠意盎然……這裏已成為市民日常休閑的打卡地。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鶴壁市將礦山地質環境、淇河生態修複、低效林改造、土地綜合整治進行一體化修複治理,使礦山地質環境與周邊淇河國家濕地公園融為一體。
焦作大沙河因為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成了當地群眾搖頭興歎的“臭水溝”。焦作市統籌考慮防洪治理、岸線整治、生態綠化等因素,將大沙河建成城市轉型的新引擎、展示形象的會客廳。修複後的大沙河,河清水暢,岸綠景美,水質由過去的劣五類轉變為目前的三類水,河道內有天鵝、白鷺、赤麻鴨等鳥類40餘種。
生態修複富太行
4月15日,記者來到博愛縣鴻昌街道下期城村,站在半架山的山頂上,看到坡坡嶺嶺、溝溝坎坎,到處都是蘋果、冬棗、山楂等果樹,山楂樹正開著美麗的白花。
下期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圈說:“這麼一大片荒山閑置不用,太可惜了。市裏進行生態修複時,村裏也積極參與,在荒山上種果樹,向荒山要效益。”
經過協商,下期城村投資1000多萬元參與生態修複。3年過去了,半架山從荒到綠,栽種果樹10萬餘棵。“去年果樹收益30多萬元,今年進入盛果期,突破百萬元應該沒問題。”王圈自信滿滿。
如何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這是生態修複中值得探討的課題。在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工程中,我省實施“生態修複+”,把生態修複與旅遊開發、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緊密結合,真正綠了環境,也鼓了錢袋,生態修複項目成為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
新鄉市鳳泉區在青龍山礦山環境治理中,積極探索“生態修複+鄉村振興”模式,種植櫻桃、山楂、核桃、冬桃等經濟林,增加了居民收入。
濟源市在下冶鎮鋁土礦治理中,探索“生態修複+產業發展”,在治理區種植黃梨7萬多棵。如今這裏綠水青山、瓜果飄香,已經成為當地打造的黃梨基地。
自項目實施以來,我省整治礦山地質環境250處、治理河道長度263千米、新增林地麵積4356公頃、恢複新增草地1053公頃、新增高標準農田1944公頃……一個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項目成功實施,讓裸露的山體披上新綠,汙濁的水係煥發新生,生物多樣性越來越豐富。
南太行綠了,但廢棄礦山整治和生態修複仍在路上。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陳治勝表示,下一步,省自然資源廳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貫穿到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全鏈條,著力築牢生態屏障,提升生態係統質量,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河南。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河南日報記者 李運海 通訊員 王星
南太行是一座有精神力量的傳奇之山,這裏有愚公移山的傳說,有“人工天河”紅旗渠。這裏是華北平原乃至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南水北調中線幹渠穿境而過,區內集中分布各類國家級保護區19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視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論斷。他指出,“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要求“深入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生態保護和修複”。
從2019年開始,國家和我省共投資63億元,全麵實施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工程,有效解決一些地方存在的山體裸露、森林稀疏、農田汙染、濕地萎縮等現實問題,鞏固了太行山生態屏障,確保了“一渠清水永續北送”,探索形成具有較強示範性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模式,為太行山乃至全國樹立了生態係統修複的典範。
春風又綠南太行。4月13日至17日,記者穿行安陽、鶴壁、新鄉、焦作和濟源等地,走進群山間,傾聽它涅槃重生的故事。
風光秀美南太行。河南日報資料圖片
覆土植樹綠太行
黃色的連翹花、白色的梨花、粉紅的桃花……站在安陽市龍安區善應鎮張二莊村向山上放眼望去,綠色和生機撲麵而來。
“修複生態要體現在一個綠字上,不僅要種出草,還要長出樹。如今,石頭堆裏種樹,還真是實現了。”安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生態修複科科長朱東燦感慨地說。
張二莊—裏溝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項目開始施工時,這裏植被破壞嚴重,堆積大量廢渣石。施工單位清除廢渣、清理危岩後,先後栽種側柏、五角楓、碧桃等樹木3.8萬餘棵。
該項目現場負責人說,為了確保樹木成活,還南太行一個綠色的山,在土和水上下了很大功夫。
沒有土,從山下拉,在亂石頭上覆蓋了一米厚的土。
沒有水,在山頂上建了一個大水罐,從山下將水抽到水罐,再通過水管澆樹。
在石頭堆裏種樹,如何確保成活,不僅是張二莊—裏溝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項目遇到的難題,也是南太行所有礦山生態修複中的共同難題。
為統籌推進項目實施,我省成立了由常務副省長任組長,自然資源、財政、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水利、林業等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領導小組,科學編製實施方案,係統推進南太行地區生態治理和修複。
生態修複中,各地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綠”上下功夫,探索種綠、活綠的新辦法。
新鄉市在鳳凰山礦山公園(青龍山)礦山生態環境治理中,覆土厚度超過1.5米,並根據現場地形地貌,將3個廢棄礦坑修建成雨水收集池,鋪設管網2萬多米,形成了旱能澆、澇能排的灌溉網絡,確保了新種的7萬棵樹木成活。
濟源實施黃河流域困難地造林項目,探索總結出太行山區困難地“五步造林法”,將造林成活率從20%提高到95%以上,成功解決了裸岩地挖坑難、栽樹難、保墒難問題。
生態重建美太行
在善應鎮采訪時,記者遇到3位騎行愛好者。為首的馬國章老先生,今年71歲,是原安陽市地礦局的退休職工。當看到生態修複過的礦山後,他由衷地感歎:“以前是挖山采石,破壞生態,如今是修山治山,美化環境。”
我省充分考慮南太行地區自然地理條件和土地開發適宜性,遵循“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耕則耕、宜園則園、宜濕則濕”,以及“以水定綠、量水而行”原則,科學確定保育保護、自然恢複、輔助再生和生態重建等生態修複措施,合理選擇林草地、耕地、濕地、建設用地、礦山公園等生態修複模式,最大程度恢複生態係統結構和功能,實現生態受損礦山的最優化治理、恢複與利用。
昔日廢礦坑,今日打卡地。行走在鶴壁黑山玄武岩地質公園,一側的淇河就像一幅優美的畫卷,一隻隻水鳥在水麵上緩緩掠過,曾經開山采石留下的礦坑,修複蓄水後變成波光粼粼的人工湖,原本破碎的山體種上了樹木、草皮,綠意盎然……這裏已成為市民日常休閑的打卡地。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鶴壁市將礦山地質環境、淇河生態修複、低效林改造、土地綜合整治進行一體化修複治理,使礦山地質環境與周邊淇河國家濕地公園融為一體。
焦作大沙河因為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成了當地群眾搖頭興歎的“臭水溝”。焦作市統籌考慮防洪治理、岸線整治、生態綠化等因素,將大沙河建成城市轉型的新引擎、展示形象的會客廳。修複後的大沙河,河清水暢,岸綠景美,水質由過去的劣五類轉變為目前的三類水,河道內有天鵝、白鷺、赤麻鴨等鳥類40餘種。
生態修複富太行
4月15日,記者來到博愛縣鴻昌街道下期城村,站在半架山的山頂上,看到坡坡嶺嶺、溝溝坎坎,到處都是蘋果、冬棗、山楂等果樹,山楂樹正開著美麗的白花。
下期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圈說:“這麼一大片荒山閑置不用,太可惜了。市裏進行生態修複時,村裏也積極參與,在荒山上種果樹,向荒山要效益。”
經過協商,下期城村投資1000多萬元參與生態修複。3年過去了,半架山從荒到綠,栽種果樹10萬餘棵。“去年果樹收益30多萬元,今年進入盛果期,突破百萬元應該沒問題。”王圈自信滿滿。
如何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這是生態修複中值得探討的課題。在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工程中,我省實施“生態修複+”,把生態修複與旅遊開發、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緊密結合,真正綠了環境,也鼓了錢袋,生態修複項目成為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
新鄉市鳳泉區在青龍山礦山環境治理中,積極探索“生態修複+鄉村振興”模式,種植櫻桃、山楂、核桃、冬桃等經濟林,增加了居民收入。
濟源市在下冶鎮鋁土礦治理中,探索“生態修複+產業發展”,在治理區種植黃梨7萬多棵。如今這裏綠水青山、瓜果飄香,已經成為當地打造的黃梨基地。
自項目實施以來,我省整治礦山地質環境250處、治理河道長度263千米、新增林地麵積4356公頃、恢複新增草地1053公頃、新增高標準農田1944公頃……一個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項目成功實施,讓裸露的山體披上新綠,汙濁的水係煥發新生,生物多樣性越來越豐富。
南太行綠了,但廢棄礦山整治和生態修複仍在路上。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陳治勝表示,下一步,省自然資源廳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貫穿到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全鏈條,著力築牢生態屏障,提升生態係統質量,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河南。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