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央媒觀豫 | “三鏈同構、農食融合”—— 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漯河之道
更新時間:2023-4-10 11:38:12    來源:農民日報

在河南,有這樣一個地方,每天都有數以噸計的休閑麵製品、肉製品從這裏走向全國,雙彙火腿腸、衛龍辣條、南街村方便麵、喜盈盈華夫餅……這些耳熟能詳的食品有一個共同的故鄉——漯河。

  食品產業一頭連接田間地頭,一頭連接市民餐桌,是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的重要抓手。漯河市委書記秦保強介紹:“近年來,漯河市依托糧食生產核心區和‘中國食品名城’資源優勢,加快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堅持‘三鏈同構、農食融合’發展模式,食品產業規模已達2000億元,占全省1/6、全國1/60,成為河南省萬億食品產業集群的重要支撐,走出了一條糧食連年增產、農民穩定增收、企業持續增效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打造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築牢“農食融合”之基

  陽春三月,走進漯河市臨潁縣王崗鎮梁崗村,村外田間翠綠的麥苗生機勃勃,地頭白色薄膜裏辣椒苗茁壯成長;村裏辣椒市場車水馬龍,前來售賣辣椒的村民絡繹不絕,市場裏隨處可見辣椒堆成的紅色小山。

  “我們村的耕地快實現‘萬元田’的目標了。全村2800多畝耕地都是‘麥椒套種’,辣椒畝產600多斤、小麥畝產900多斤。今年辣椒行情好,每斤達13元,今年1畝地的產值快有1萬元了。”梁崗村黨支部書記胡學民自豪地說,“村民不僅自己種辣椒,閑暇時還到周邊收辣椒。我們村的辣椒交易市場每年交易量達三四萬噸,大部分直接銷往漯河當地的食品企業。”

  近年來,漯河市圍繞農業食品企業原料供應需求,實施“龍頭企業+標準化種養基地”模式,加快優勢特色農業發展,著力打造優質小麥、大豆、花生、小辣椒等八大高效農產品生產基地,持續提升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率。

  2022年,漯河市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麵積達122.56萬畝,優質小辣椒常年保持在40萬畝以上,生豬年出欄300萬頭以上,豬肉產量23萬噸;漯河市現有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和品牌農產品生產基地總麵積64.8萬畝,建成郾城生豬、召陵肉雞等一批國家標準化養殖示範場,著力把農田、養殖場打造成為食品產業的“第一車間”。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的打造,極大地提高農產品對食品工業的適配性,眾多食品企業紛紛落戶。“頤海海底撈40萬噸調味品生產項目能夠落戶臨潁,看中的就是我們縣的優質辣椒種植基地。我們的辣椒品質好、產量高,不僅可以滿足南街村等本地食品企業所需,還是老幹媽、海底撈等知名企業的重要供應商。”臨潁縣現代農業產業園負責人毛廣軍說。

  堅持全鏈條發展,做好加工增值文章

  隨著現代化液壓翻板裝備自動運轉,車輛掀起39°的斜角,車上的小麥洶湧傾瀉下來,在設備的操控下不同等級的小麥進入相應的原糧倉。隨後,工作人員在電腦控製台設定好數據,配麥器根據麵粉生產需要,自動抓取分配不同等級的小麥。生產車間裏磨粉機嗡嗡作響,成品庫內智能化碼垛機把一袋袋麵粉碼放整整齊齊……走進河南省漯河市舞蓮麵粉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線上一片忙碌,小麥經過50多道加工程序,最終製成麵粉。

  “企業經過技術改革,車間智能化水平大大提高,小麥從出倉到加工成麵粉,整個生產過程實現了無塵全封閉全自動,滿負荷作業日產麵粉達600噸。”舞蓮麵粉負責人楊帥介紹,“通過小麥產業化聯合體,公司一方麵與20多家合作社合作,通過適當提高收購價格引導他們發展優質小麥種植;另一方麵,根據漯河當地眾多食品企業需求生產適銷對路的麵粉,提高企業效益。經過小麥深加工,不但延長了農產品產業鏈,還幫助農戶增收致富。”

  楊帥所提到的小麥產業化聯合體,是近年來漯河市以食品企業需求為導向,推動麵製品生產企業、麵粉加工企業、糧食倉儲企業、糧食專業合作社、農科院和育種專家等深度合作,實現專種專收專儲專用和優糧優價聯結模式。目前,漯河市已建成的7個小麥產業化聯合體和1個玉米產業化聯合體,聯合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82家、食品企業32家,聯合體種植戶畝均增收100元以上。

  “在聯合體內部買種子、農藥和植保服務,不僅質量有保障,價格還比市場上便宜。我們合作社依托聯合體,以托管、半托管、加盟合作形式發展優質小麥良種繁育基地1.5萬畝、優質專用小麥商品糧基地1萬畝和玉米基地1.5萬餘畝,形成了農戶-合作社-農機植保服務-商品回收企業的產業鏈條,產業鏈條每個環節的各企業、農戶都獲得了良好、穩定的收益。”郾城區稷豐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向陽頗為自得道。

  近年來,漯河全市糧食產量連年穩步增加,糧食年深加工能力達600萬噸,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4.5:1。食品產業作為漯河市的主導和支柱產業,如今,漯河食品涵蓋18個大類、50多個係列、數千個品種,形成了以雙彙等為代表的肉類加工產業集群,以衛龍、南街村等為代表的糧食深加工產業集群,以可口可樂、統一等為代表的飲料產業集群,以中大恒源、高旗生物等為代表的果蔬加工產業集群,年產銷肉製品680萬噸,日產休閑麵製品3500噸,其中麻辣麵製品、肉製品、冷鮮肉單品產量等均位居全國前列。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產業發展新優勢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轉型跨越,創新者勝。2月1日,新年伊始,食品產業領域的知名科學家、科研團隊和企業家們齊聚漯河,召開中原食品實驗室科學家大會,共商食品產業轉型升級,共謀創新跨越發展。

  漯河舉全市之力打造的中原食品實驗室,圍繞食品產業六大發展方向,組建了13個創新團隊,中心實驗室專屬1.2萬平方米的新研發大樓建成投用,配套園區擁有21條中試生產線,第一批5000萬元儀器設備已到位,8000平方米省級中試基地、1萬平方米孵化中心投入使用……

  “180餘名科研人員組建了糧食加工、肉製品與預製菜等科研團隊,圍繞未來食品產業六大研究方向,努力破解食品產業發展‘卡脖子’問題,為河南乃至全國食品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漯河市科技局副局長孟大威介紹,中原食品實驗室將充分發揮資源、技術、人才等優勢,實行“企業下單、科學家接單”模式,對企業精準把脈,幫助解決技術痛點,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走進漯河食品職業學院,依托學院建設的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試基地裏,學生們正在忙著操作設備,利用中原食品實驗室的科研成果進行試生產,為轉化做準備。肉製品中試生產線、乳製品中試生產線、發酵飲料中試生產線……中原實驗室行政部負責人張豔介紹,漯河食品職業學院建設的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試基地,目前擁有21條中試生產線,引進了8個一流研發團隊,成功轉化135項成果。2022年,該基地先後為雙彙、衛龍食品、三劍客、聯泰、恒瑞澱粉、豫鼎源食品等337家企業提供中試、技術開發、檢驗檢測等服務,技術服務收入達1.577億元。

  走進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廳,紅色、白色、綠色……五彩斑斕的玻璃瓶映入眼簾,裏麵裝著各種植物提取色素。

  “我們從辣椒、薑黃、梔子等農產品中,研發提取涵蓋天然色素的全色係產品、天然功能性原料。”中大恒源人力資源總監許恒介紹,作為國內最早從事植物提取天然色素企業之一,中大恒源擁有60多項自主核心發明專利,還主導或參與16項天然色素標準和48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製定工作。產品出口歐美日韓等國家,是國內外上百家知名企業的優選供應商。

  近年來,漯河市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麵推進創新之城建設,多項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深入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國家級、省級食品類研發平台已達84家,食品企業每年研發新產品達300個以上。

  厚植發展優勢,漯河市食品產業向更高層次邁進。“新的一年,漯河市將認真踐行‘大食物觀’理念,努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以提高農業生產與食品產業適配性為導向,謀劃發展未來食品產業。”秦保強說,“牢牢把握產業振興這個重中之重,堅持‘三鏈同構、農食融合’,不斷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做好‘土特產’三篇文章,提高農業特色產業質效,助力漯河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化食品名城,走出一條具有漯河特色的農業農村現代化之路。”

微信圖片_20230410080628.png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央媒觀豫 | “三鏈同構、農食融合”—— 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漯河之道
2023-4-10 11:38:12    來源:農民日報

在河南,有這樣一個地方,每天都有數以噸計的休閑麵製品、肉製品從這裏走向全國,雙彙火腿腸、衛龍辣條、南街村方便麵、喜盈盈華夫餅……這些耳熟能詳的食品有一個共同的故鄉——漯河。

  食品產業一頭連接田間地頭,一頭連接市民餐桌,是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的重要抓手。漯河市委書記秦保強介紹:“近年來,漯河市依托糧食生產核心區和‘中國食品名城’資源優勢,加快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堅持‘三鏈同構、農食融合’發展模式,食品產業規模已達2000億元,占全省1/6、全國1/60,成為河南省萬億食品產業集群的重要支撐,走出了一條糧食連年增產、農民穩定增收、企業持續增效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打造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築牢“農食融合”之基

  陽春三月,走進漯河市臨潁縣王崗鎮梁崗村,村外田間翠綠的麥苗生機勃勃,地頭白色薄膜裏辣椒苗茁壯成長;村裏辣椒市場車水馬龍,前來售賣辣椒的村民絡繹不絕,市場裏隨處可見辣椒堆成的紅色小山。

  “我們村的耕地快實現‘萬元田’的目標了。全村2800多畝耕地都是‘麥椒套種’,辣椒畝產600多斤、小麥畝產900多斤。今年辣椒行情好,每斤達13元,今年1畝地的產值快有1萬元了。”梁崗村黨支部書記胡學民自豪地說,“村民不僅自己種辣椒,閑暇時還到周邊收辣椒。我們村的辣椒交易市場每年交易量達三四萬噸,大部分直接銷往漯河當地的食品企業。”

  近年來,漯河市圍繞農業食品企業原料供應需求,實施“龍頭企業+標準化種養基地”模式,加快優勢特色農業發展,著力打造優質小麥、大豆、花生、小辣椒等八大高效農產品生產基地,持續提升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率。

  2022年,漯河市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麵積達122.56萬畝,優質小辣椒常年保持在40萬畝以上,生豬年出欄300萬頭以上,豬肉產量23萬噸;漯河市現有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和品牌農產品生產基地總麵積64.8萬畝,建成郾城生豬、召陵肉雞等一批國家標準化養殖示範場,著力把農田、養殖場打造成為食品產業的“第一車間”。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的打造,極大地提高農產品對食品工業的適配性,眾多食品企業紛紛落戶。“頤海海底撈40萬噸調味品生產項目能夠落戶臨潁,看中的就是我們縣的優質辣椒種植基地。我們的辣椒品質好、產量高,不僅可以滿足南街村等本地食品企業所需,還是老幹媽、海底撈等知名企業的重要供應商。”臨潁縣現代農業產業園負責人毛廣軍說。

  堅持全鏈條發展,做好加工增值文章

  隨著現代化液壓翻板裝備自動運轉,車輛掀起39°的斜角,車上的小麥洶湧傾瀉下來,在設備的操控下不同等級的小麥進入相應的原糧倉。隨後,工作人員在電腦控製台設定好數據,配麥器根據麵粉生產需要,自動抓取分配不同等級的小麥。生產車間裏磨粉機嗡嗡作響,成品庫內智能化碼垛機把一袋袋麵粉碼放整整齊齊……走進河南省漯河市舞蓮麵粉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線上一片忙碌,小麥經過50多道加工程序,最終製成麵粉。

  “企業經過技術改革,車間智能化水平大大提高,小麥從出倉到加工成麵粉,整個生產過程實現了無塵全封閉全自動,滿負荷作業日產麵粉達600噸。”舞蓮麵粉負責人楊帥介紹,“通過小麥產業化聯合體,公司一方麵與20多家合作社合作,通過適當提高收購價格引導他們發展優質小麥種植;另一方麵,根據漯河當地眾多食品企業需求生產適銷對路的麵粉,提高企業效益。經過小麥深加工,不但延長了農產品產業鏈,還幫助農戶增收致富。”

  楊帥所提到的小麥產業化聯合體,是近年來漯河市以食品企業需求為導向,推動麵製品生產企業、麵粉加工企業、糧食倉儲企業、糧食專業合作社、農科院和育種專家等深度合作,實現專種專收專儲專用和優糧優價聯結模式。目前,漯河市已建成的7個小麥產業化聯合體和1個玉米產業化聯合體,聯合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82家、食品企業32家,聯合體種植戶畝均增收100元以上。

  “在聯合體內部買種子、農藥和植保服務,不僅質量有保障,價格還比市場上便宜。我們合作社依托聯合體,以托管、半托管、加盟合作形式發展優質小麥良種繁育基地1.5萬畝、優質專用小麥商品糧基地1萬畝和玉米基地1.5萬餘畝,形成了農戶-合作社-農機植保服務-商品回收企業的產業鏈條,產業鏈條每個環節的各企業、農戶都獲得了良好、穩定的收益。”郾城區稷豐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向陽頗為自得道。

  近年來,漯河全市糧食產量連年穩步增加,糧食年深加工能力達600萬噸,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4.5:1。食品產業作為漯河市的主導和支柱產業,如今,漯河食品涵蓋18個大類、50多個係列、數千個品種,形成了以雙彙等為代表的肉類加工產業集群,以衛龍、南街村等為代表的糧食深加工產業集群,以可口可樂、統一等為代表的飲料產業集群,以中大恒源、高旗生物等為代表的果蔬加工產業集群,年產銷肉製品680萬噸,日產休閑麵製品3500噸,其中麻辣麵製品、肉製品、冷鮮肉單品產量等均位居全國前列。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產業發展新優勢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轉型跨越,創新者勝。2月1日,新年伊始,食品產業領域的知名科學家、科研團隊和企業家們齊聚漯河,召開中原食品實驗室科學家大會,共商食品產業轉型升級,共謀創新跨越發展。

  漯河舉全市之力打造的中原食品實驗室,圍繞食品產業六大發展方向,組建了13個創新團隊,中心實驗室專屬1.2萬平方米的新研發大樓建成投用,配套園區擁有21條中試生產線,第一批5000萬元儀器設備已到位,8000平方米省級中試基地、1萬平方米孵化中心投入使用……

  “180餘名科研人員組建了糧食加工、肉製品與預製菜等科研團隊,圍繞未來食品產業六大研究方向,努力破解食品產業發展‘卡脖子’問題,為河南乃至全國食品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漯河市科技局副局長孟大威介紹,中原食品實驗室將充分發揮資源、技術、人才等優勢,實行“企業下單、科學家接單”模式,對企業精準把脈,幫助解決技術痛點,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走進漯河食品職業學院,依托學院建設的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試基地裏,學生們正在忙著操作設備,利用中原食品實驗室的科研成果進行試生產,為轉化做準備。肉製品中試生產線、乳製品中試生產線、發酵飲料中試生產線……中原實驗室行政部負責人張豔介紹,漯河食品職業學院建設的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試基地,目前擁有21條中試生產線,引進了8個一流研發團隊,成功轉化135項成果。2022年,該基地先後為雙彙、衛龍食品、三劍客、聯泰、恒瑞澱粉、豫鼎源食品等337家企業提供中試、技術開發、檢驗檢測等服務,技術服務收入達1.577億元。

  走進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廳,紅色、白色、綠色……五彩斑斕的玻璃瓶映入眼簾,裏麵裝著各種植物提取色素。

  “我們從辣椒、薑黃、梔子等農產品中,研發提取涵蓋天然色素的全色係產品、天然功能性原料。”中大恒源人力資源總監許恒介紹,作為國內最早從事植物提取天然色素企業之一,中大恒源擁有60多項自主核心發明專利,還主導或參與16項天然色素標準和48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製定工作。產品出口歐美日韓等國家,是國內外上百家知名企業的優選供應商。

  近年來,漯河市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麵推進創新之城建設,多項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深入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國家級、省級食品類研發平台已達84家,食品企業每年研發新產品達300個以上。

  厚植發展優勢,漯河市食品產業向更高層次邁進。“新的一年,漯河市將認真踐行‘大食物觀’理念,努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以提高農業生產與食品產業適配性為導向,謀劃發展未來食品產業。”秦保強說,“牢牢把握產業振興這個重中之重,堅持‘三鏈同構、農食融合’,不斷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做好‘土特產’三篇文章,提高農業特色產業質效,助力漯河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化食品名城,走出一條具有漯河特色的農業農村現代化之路。”

微信圖片_20230410080628.png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