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編者按
4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將正式施行。作為重大戰略的提出地、千年治黃的主戰場,河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在聚焦生態河、守護母親河、建設幸福河上不斷彰顯新擔當新作為。在黃河保護法施行之際,本報推出特刊,宣傳貫徹黃河保護法,反映黃河保護的司法實踐,展現黃河守護人的風采,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績。
位於黃河幹流中遊的西霞院水庫碧波浩渺,壩下左岸的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及灌區工程取水口已經完工(3月29日攝)。譚勇 曲帥超 攝
我省創新審判執行方式守護黃河生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朱殿勇 周青莎 海報/王坤源
3月30日,記者從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近年來,全省法院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以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改革為總抓手,不斷創新審判執行方式守護綠水青山,在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中貢獻法院力量。
2020年9月,省高院確定鄭州鐵路運輸兩級法院對省內黃河流域的全部環境資源案件進行集中管轄,實行民事、行政、刑事“三審合一”,這項改革被省委列為重點改革事項。2021年11月,省高院在鄭鐵中院設立鄭州環境資源法庭,這是全國第4個專業化環境資源法庭,集中管轄區域由我省黃河流域擴展至南水北調中線總幹渠和淮河幹流流經區域。2022年8月,集中管轄範圍擴展到全省,由省高院環境資源審判庭、鄭州鐵路運輸中院和18個基層法院對全省環資案件進行集中管轄,構建起覆蓋全省跨行政區劃的“18+1+1”環境資源審判體係。
實施集中管轄以來,鄭鐵兩級法院受理黃河流域各類環境資源案件2361件,審結2302件,結案率97.5%,服判息訴率87.81%,案均審理天數為32.35天,比實施集中管轄之前的82.53天減少了50天,集中管轄係統治理優勢不斷凸顯,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趨好。
司法助力黃河流域河南段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2018年以來,全省法院審結各類黃河流域環境資源案件10041件,堅持“環境有價、損害擔責”原則,充分發揮民事審判救濟和賠償功能,賠償金額達1.09億元。大力支持社會環保組織、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有力保障被損生態環境得到及時修複。將環境資源審判納入府院聯動大盤,共同做好訴源治理、矛盾化解、生態修複等工作,推動形成大保護大治理的強大合力。
補種複綠、增殖放流、勞務代償、認購碳彙……全省法院不斷創新審判執行方式,把司法裁判的效果實實在在體現到生態修複治理效果提升上。目前,全省法院聯合設立了18個生態修複基地、18個宣傳教育基地。2018年以來,黃河沿岸補植樹木11.6萬株,增殖放流魚苗121.26萬尾,促進30處礦山得到及時修複,實現了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生態效果的有機統一。
鄭州黃河生態廊道鬱鬱蔥蔥、景色宜人(3月30日攝)。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聶冬晗 攝
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顏值再提升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海濤 徐東坡
沿黃河大堤走向鄭州黃河岸邊的花園口事件記事廣場,遠遠就看到一尊高高的碑形建築標識,上書“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幾個大字,在其方形基座上,還刻有黃河走向圖。
記者3月30日從省司法廳了解到,這是我省在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設立的首個示範基地建築標識。今年,我省將在所有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示範基地設立此類建築標識,進一步打造“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品牌,擴大影響力。
2018年,省司法廳聯合河南黃河河務局,在我省700多公裏的黃河河南段打造了橫貫8個省轄市的普法精品工程——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並被全國普法辦命名為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目前,我省正不斷提升河南法治文化帶建設,並豐富其品質內涵,通過開展示範創建、融入法治元素、提升科技支撐等舉措,不斷增強法治文化帶品牌影響力,法治教育作用不斷發揮,其已成為我省法治教育的一張金字名片。
基地建設不斷推進。截至目前,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共建成普法長廊集聚群53處、法治文化示範基地43處、普法成果展覽館4個、“黃河工程與文化融合示範點”8個,設置普法標誌牌2800餘個,成為群眾學習法律知識、開展法治實踐的“打卡地”。
法治元素不斷融入。從本月起,氣象法治文化元素開始融入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成為黃河岸邊的“微景觀”。目前,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民法典、國家安全、法治政府建設、網絡安全等越來越多的內容融入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且內容不斷豐富。
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建成以來,全省各地緊扣法治宣傳為民惠民宗旨,積極創作富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藝作品150餘部,廣泛開展憲法、水法、防洪法等普法宣傳,開展“黃河法治文化千裏行”活動,受教育群眾260多萬人次。
依法共護母親河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青莎 劉曉陽
萬裏黃河,險在河南。深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重大戰略的提出地、千年治黃的主戰場,河南在貫徹落實黃河保護法上責任尤為重大,使命尤為光榮。近日,記者就黃河保護法實施等有關話題采訪了我省法律專家和河務係統工作者。
注重銜接配套發揮法律合力
“黃河保護法內容涵蓋廣泛,涉及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產業結構和布局、促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等,為我省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鄭州大學法學院教授、河南省人民政府參事沈開舉說。
沈開舉表示,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我省在黃河保護治理和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方麵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時也要看到,黃河保護和治理還麵臨著複雜的問題和挑戰。
談到黃河保護法的實施,沈開舉認為,需要在國家層麵建立統籌協調機製,全麵指導、統籌協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審議黃河流域重大政策、重大規劃、重大項目等,協調跨地區跨部門有關重大事項,督促檢查工作落實情況,增強黃河保護法律製度的係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注重發揮法律合力。“對於我省來說,應當注重進一步結合黃河流域河南段的實際需求,研究製定相關配套法規、規章,完善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設計,做好銜接配套,確保黃河保護法有效實施。”
加強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黃河保護法提出“國務院文化和旅遊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編製並實施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加強統籌協調,推動黃河文化體係建設”。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院長陳曉景表示,黃河保護法加強對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充分體現了流域的“自然、經濟社會、文化”三個屬性。
“我省有豐富的黃河文化、法治文化、紅色文化,要把這些寶貴文化資源挖掘好利用好,在河南興文化工程中將黃河文化保護與流域法治建設緊密結合,推進法治文化的建設發展。”陳曉景說。
近日,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第二批示範基地名單公布。“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建設的“四梁八柱”已初步搭建。陳曉景建議,下一步我省應組織開展好黃河文化和治河曆史研究,加強黃河流域具有革命紀念意義的文物和遺跡保護,開展法治文化宣傳,提升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內涵品質,推動黃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促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法治文化支撐。
堅持因地製宜注入強大活力
“黃河保護法立足流域視野、黃河特點設計製度措施,堅持因地製宜、分類施策,完善管理體製,強化規劃與管控,針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保障黃河安瀾等方麵作出規定,加大保障、監督和處罰力度,有許多法律製度創新。”河南黃河河務局局長張群波表示。
張群波舉例,黃河保護法的122條中有84條涉及政府管理體製的規定,構建各級政府負責落實、多部門協同推進機製,厘清了政府履行職責的邊界,建立統籌協調機製,妥善、周全地解決黃河流域跨區域、跨部門的保護治理問題。
“黃河保護法首次在國家法律層麵明確,黃河流域管理機構及其所屬管理機構依法行使流域水行政監督管理職責,為河務部門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保障。”張群波說。
3月21日,壩頭派出所民警在蘭考縣東壩頭鎮黃河灣風景區開展日常巡邏。孫曉華攝
警長也是護河人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惠婷 王斌
3月29日上午,記者來到九曲黃河最後一道彎所在地——蘭考縣東壩頭鎮。站在黃河大堤上極目遠眺,壯闊的黃河景色盡收眼底。
寬闊的大堤上迎麵駛來一輛警務巡邏車,這是蘭考縣公安局壩頭派出所張莊警務室社區民警、黃河東壩頭段村級河道警長張思遠和同事們又來巡河了。
這樣的巡河天天都有。據壩頭派出所所長、黃河東壩頭段鄉級河道警長孟凡騰介紹,每天的早間和晚間,派出所的轄區民警都會沿著黃河大堤進行車巡或步巡,主要查看有無亂堆亂倒、違規釣魚、非法采砂、非法狩獵野生動物等行為。
2021年,我省全麵推行“河長+警長”製,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道警長。為使黃河保護工作更加精細化,在具體操作中,公安機關依托“一村(格)一警”機製,除了四級河道警長之外,在黃河流經的每個行政村建立了村級河道警長,張思遠就是村級警長之一。
如今,守護黃河已融入張思遠的工作日常——治安巡邏時黃河大堤是“必巡線”,入戶走訪時宣傳保護黃河也是重要話題。村民們的護河意識逐步提升,見到有受傷的鳥類,他們會主動和張思遠聯係。因為經常參與救助,哪些鳥類是珍稀物種或保護物種,張思遠基本能一眼辨識。
東壩頭鎮黨委書記、黃河東壩頭段鄉級河長蔡尚鋒表示:“河道警長以其執法權威,能夠對黃河沿線的非法盜獵、亂排亂放等行為進行威懾,河道警長製已經成為守護黃河的一柄‘利劍’。”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東壩頭鎮除了公安力量,還有政府組織的護河員、網格員,以及各種民間力量參與黃河治理。徜徉在黃河大堤,感受到的是黃河治理帶來的“生態顏值”與群眾“幸福指數”的同步提升。
“治理黃河,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守護黃河,我們深感榮幸與自豪!”張思遠的話道出了黃河岸邊這群守護者的共同心聲。
誌願者潘其恒走進學校宣傳黃河保護法。周曉荷 攝
把“綠色種子”播撒孩子心田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曉荷
“小朋友們好,我手裏拿的這張圖片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4月1日,一部專門保護她的法律就要施行了。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這部法律,看看小朋友們能為保護母親河做些什麼。”3月24日,鄭州市二七區鑫苑小學,一堂有關黃河的普法課在這裏進行,授課的是90後青年誌願者潘其恒。
潘其恒是河南康盈黃河生態保護誌願服務隊隊長。2019年,共青團中央“美麗中國·青春行動”項目啟動,他積極參與其中,成為此項目中“環保知識進校園”的負責人,同時擔任“綠色種子”播種計劃誌願服務宣講團團長,從此,宣傳環保知識、開展環保實踐活動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給青少年講環保,得用他們喜歡的、聽進去的方式。”潘其恒說。為此,他陸續走進約1000個學校和家庭,調研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現狀,並開發出麵向青少年的環保係列漫畫讀本4冊和環保動畫片6部,這些成果背後,是15萬字的原始文稿和數不清的反複打磨。
幾年間,潘其恒相繼來到開封、蘭考、原陽等沿黃城市數百所中小學,開展環保知識宣傳講座,累計開展誌願服務6500多小時。他把“一抹抹綠色”帶到校園,利用學習環保漫畫讀本、觀看環保動畫片、學唱環保兒歌、繪製環保手抄報等青少年樂於接受的形式呼籲他們走進自然,共同嗬護這一抹綠。
“我們都是在黃河邊長大的,對黃河有著深深的感情,能為保護母親河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很高興。我們的青春,也應當在建設美麗河南、美麗中國中綻放光彩。”他說。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編者按
4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將正式施行。作為重大戰略的提出地、千年治黃的主戰場,河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在聚焦生態河、守護母親河、建設幸福河上不斷彰顯新擔當新作為。在黃河保護法施行之際,本報推出特刊,宣傳貫徹黃河保護法,反映黃河保護的司法實踐,展現黃河守護人的風采,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績。
位於黃河幹流中遊的西霞院水庫碧波浩渺,壩下左岸的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及灌區工程取水口已經完工(3月29日攝)。譚勇 曲帥超 攝
我省創新審判執行方式守護黃河生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朱殿勇 周青莎 海報/王坤源
3月30日,記者從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近年來,全省法院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以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改革為總抓手,不斷創新審判執行方式守護綠水青山,在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中貢獻法院力量。
2020年9月,省高院確定鄭州鐵路運輸兩級法院對省內黃河流域的全部環境資源案件進行集中管轄,實行民事、行政、刑事“三審合一”,這項改革被省委列為重點改革事項。2021年11月,省高院在鄭鐵中院設立鄭州環境資源法庭,這是全國第4個專業化環境資源法庭,集中管轄區域由我省黃河流域擴展至南水北調中線總幹渠和淮河幹流流經區域。2022年8月,集中管轄範圍擴展到全省,由省高院環境資源審判庭、鄭州鐵路運輸中院和18個基層法院對全省環資案件進行集中管轄,構建起覆蓋全省跨行政區劃的“18+1+1”環境資源審判體係。
實施集中管轄以來,鄭鐵兩級法院受理黃河流域各類環境資源案件2361件,審結2302件,結案率97.5%,服判息訴率87.81%,案均審理天數為32.35天,比實施集中管轄之前的82.53天減少了50天,集中管轄係統治理優勢不斷凸顯,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趨好。
司法助力黃河流域河南段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2018年以來,全省法院審結各類黃河流域環境資源案件10041件,堅持“環境有價、損害擔責”原則,充分發揮民事審判救濟和賠償功能,賠償金額達1.09億元。大力支持社會環保組織、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有力保障被損生態環境得到及時修複。將環境資源審判納入府院聯動大盤,共同做好訴源治理、矛盾化解、生態修複等工作,推動形成大保護大治理的強大合力。
補種複綠、增殖放流、勞務代償、認購碳彙……全省法院不斷創新審判執行方式,把司法裁判的效果實實在在體現到生態修複治理效果提升上。目前,全省法院聯合設立了18個生態修複基地、18個宣傳教育基地。2018年以來,黃河沿岸補植樹木11.6萬株,增殖放流魚苗121.26萬尾,促進30處礦山得到及時修複,實現了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生態效果的有機統一。
鄭州黃河生態廊道鬱鬱蔥蔥、景色宜人(3月30日攝)。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聶冬晗 攝
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顏值再提升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海濤 徐東坡
沿黃河大堤走向鄭州黃河岸邊的花園口事件記事廣場,遠遠就看到一尊高高的碑形建築標識,上書“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幾個大字,在其方形基座上,還刻有黃河走向圖。
記者3月30日從省司法廳了解到,這是我省在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設立的首個示範基地建築標識。今年,我省將在所有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示範基地設立此類建築標識,進一步打造“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品牌,擴大影響力。
2018年,省司法廳聯合河南黃河河務局,在我省700多公裏的黃河河南段打造了橫貫8個省轄市的普法精品工程——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並被全國普法辦命名為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目前,我省正不斷提升河南法治文化帶建設,並豐富其品質內涵,通過開展示範創建、融入法治元素、提升科技支撐等舉措,不斷增強法治文化帶品牌影響力,法治教育作用不斷發揮,其已成為我省法治教育的一張金字名片。
基地建設不斷推進。截至目前,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共建成普法長廊集聚群53處、法治文化示範基地43處、普法成果展覽館4個、“黃河工程與文化融合示範點”8個,設置普法標誌牌2800餘個,成為群眾學習法律知識、開展法治實踐的“打卡地”。
法治元素不斷融入。從本月起,氣象法治文化元素開始融入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成為黃河岸邊的“微景觀”。目前,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民法典、國家安全、法治政府建設、網絡安全等越來越多的內容融入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且內容不斷豐富。
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建成以來,全省各地緊扣法治宣傳為民惠民宗旨,積極創作富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藝作品150餘部,廣泛開展憲法、水法、防洪法等普法宣傳,開展“黃河法治文化千裏行”活動,受教育群眾260多萬人次。
依法共護母親河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青莎 劉曉陽
萬裏黃河,險在河南。深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重大戰略的提出地、千年治黃的主戰場,河南在貫徹落實黃河保護法上責任尤為重大,使命尤為光榮。近日,記者就黃河保護法實施等有關話題采訪了我省法律專家和河務係統工作者。
注重銜接配套發揮法律合力
“黃河保護法內容涵蓋廣泛,涉及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產業結構和布局、促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等,為我省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鄭州大學法學院教授、河南省人民政府參事沈開舉說。
沈開舉表示,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我省在黃河保護治理和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方麵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時也要看到,黃河保護和治理還麵臨著複雜的問題和挑戰。
談到黃河保護法的實施,沈開舉認為,需要在國家層麵建立統籌協調機製,全麵指導、統籌協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審議黃河流域重大政策、重大規劃、重大項目等,協調跨地區跨部門有關重大事項,督促檢查工作落實情況,增強黃河保護法律製度的係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注重發揮法律合力。“對於我省來說,應當注重進一步結合黃河流域河南段的實際需求,研究製定相關配套法規、規章,完善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設計,做好銜接配套,確保黃河保護法有效實施。”
加強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黃河保護法提出“國務院文化和旅遊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編製並實施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加強統籌協調,推動黃河文化體係建設”。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院長陳曉景表示,黃河保護法加強對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充分體現了流域的“自然、經濟社會、文化”三個屬性。
“我省有豐富的黃河文化、法治文化、紅色文化,要把這些寶貴文化資源挖掘好利用好,在河南興文化工程中將黃河文化保護與流域法治建設緊密結合,推進法治文化的建設發展。”陳曉景說。
近日,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第二批示範基地名單公布。“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建設的“四梁八柱”已初步搭建。陳曉景建議,下一步我省應組織開展好黃河文化和治河曆史研究,加強黃河流域具有革命紀念意義的文物和遺跡保護,開展法治文化宣傳,提升河南黃河法治文化帶內涵品質,推動黃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促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法治文化支撐。
堅持因地製宜注入強大活力
“黃河保護法立足流域視野、黃河特點設計製度措施,堅持因地製宜、分類施策,完善管理體製,強化規劃與管控,針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保障黃河安瀾等方麵作出規定,加大保障、監督和處罰力度,有許多法律製度創新。”河南黃河河務局局長張群波表示。
張群波舉例,黃河保護法的122條中有84條涉及政府管理體製的規定,構建各級政府負責落實、多部門協同推進機製,厘清了政府履行職責的邊界,建立統籌協調機製,妥善、周全地解決黃河流域跨區域、跨部門的保護治理問題。
“黃河保護法首次在國家法律層麵明確,黃河流域管理機構及其所屬管理機構依法行使流域水行政監督管理職責,為河務部門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保障。”張群波說。
3月21日,壩頭派出所民警在蘭考縣東壩頭鎮黃河灣風景區開展日常巡邏。孫曉華攝
警長也是護河人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惠婷 王斌
3月29日上午,記者來到九曲黃河最後一道彎所在地——蘭考縣東壩頭鎮。站在黃河大堤上極目遠眺,壯闊的黃河景色盡收眼底。
寬闊的大堤上迎麵駛來一輛警務巡邏車,這是蘭考縣公安局壩頭派出所張莊警務室社區民警、黃河東壩頭段村級河道警長張思遠和同事們又來巡河了。
這樣的巡河天天都有。據壩頭派出所所長、黃河東壩頭段鄉級河道警長孟凡騰介紹,每天的早間和晚間,派出所的轄區民警都會沿著黃河大堤進行車巡或步巡,主要查看有無亂堆亂倒、違規釣魚、非法采砂、非法狩獵野生動物等行為。
2021年,我省全麵推行“河長+警長”製,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道警長。為使黃河保護工作更加精細化,在具體操作中,公安機關依托“一村(格)一警”機製,除了四級河道警長之外,在黃河流經的每個行政村建立了村級河道警長,張思遠就是村級警長之一。
如今,守護黃河已融入張思遠的工作日常——治安巡邏時黃河大堤是“必巡線”,入戶走訪時宣傳保護黃河也是重要話題。村民們的護河意識逐步提升,見到有受傷的鳥類,他們會主動和張思遠聯係。因為經常參與救助,哪些鳥類是珍稀物種或保護物種,張思遠基本能一眼辨識。
東壩頭鎮黨委書記、黃河東壩頭段鄉級河長蔡尚鋒表示:“河道警長以其執法權威,能夠對黃河沿線的非法盜獵、亂排亂放等行為進行威懾,河道警長製已經成為守護黃河的一柄‘利劍’。”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東壩頭鎮除了公安力量,還有政府組織的護河員、網格員,以及各種民間力量參與黃河治理。徜徉在黃河大堤,感受到的是黃河治理帶來的“生態顏值”與群眾“幸福指數”的同步提升。
“治理黃河,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守護黃河,我們深感榮幸與自豪!”張思遠的話道出了黃河岸邊這群守護者的共同心聲。
誌願者潘其恒走進學校宣傳黃河保護法。周曉荷 攝
把“綠色種子”播撒孩子心田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曉荷
“小朋友們好,我手裏拿的這張圖片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4月1日,一部專門保護她的法律就要施行了。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這部法律,看看小朋友們能為保護母親河做些什麼。”3月24日,鄭州市二七區鑫苑小學,一堂有關黃河的普法課在這裏進行,授課的是90後青年誌願者潘其恒。
潘其恒是河南康盈黃河生態保護誌願服務隊隊長。2019年,共青團中央“美麗中國·青春行動”項目啟動,他積極參與其中,成為此項目中“環保知識進校園”的負責人,同時擔任“綠色種子”播種計劃誌願服務宣講團團長,從此,宣傳環保知識、開展環保實踐活動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給青少年講環保,得用他們喜歡的、聽進去的方式。”潘其恒說。為此,他陸續走進約1000個學校和家庭,調研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現狀,並開發出麵向青少年的環保係列漫畫讀本4冊和環保動畫片6部,這些成果背後,是15萬字的原始文稿和數不清的反複打磨。
幾年間,潘其恒相繼來到開封、蘭考、原陽等沿黃城市數百所中小學,開展環保知識宣傳講座,累計開展誌願服務6500多小時。他把“一抹抹綠色”帶到校園,利用學習環保漫畫讀本、觀看環保動畫片、學唱環保兒歌、繪製環保手抄報等青少年樂於接受的形式呼籲他們走進自然,共同嗬護這一抹綠。
“我們都是在黃河邊長大的,對黃河有著深深的感情,能為保護母親河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很高興。我們的青春,也應當在建設美麗河南、美麗中國中綻放光彩。”他說。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