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全力以赴拚經濟 奮勇爭先挑大梁
樓陽生(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更新時間:2023-3-27 11:38:26    來源:大河網
 
 
  在全國兩會參加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提出了“四個必須”的重大要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各地各部門要全力以赴、集中精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優勢區域要走在前,經濟大省要挑大梁,各地區都要多作貢獻。河南經濟總量居全國第五,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如何奮勇爭先、更加出彩,我們深感責任重大。

  2022年,我們堅定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為總綱領總遵循總指引,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扛穩“經濟大省要挑大梁”的政治責任,有效應對超預期因素衝擊,全省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全麵領先、排名大幅前移,生產總值突破6萬億元,工業投資增速是全國的2倍多,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3%、8%,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52%,全社會研發經費突破1100億元,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1000億元、增長68%,糧食總產達1358億斤、增產占全國增量的66.3%,交出了真金白銀的答卷。

  今年是全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我們將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在守住根基、穩住陣腳的基礎上積極進取,不停步、能快則快,爭取最好結果”的重大要求,落實全國兩會部署,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衝刺”的競進姿態,以敢拚的勇氣、愛拚的擔當、善拚的舉措,奮力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在開局之年展現開局之力、開局之勢、開局之為。

  一是綱舉目張抓工作。堅定“隻要戰略對,通過努力一定勝”的信心決心,緊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深入實施“十大戰略”,不斷加固“穩”的基礎,加速集聚“進”的動能。特別是堅持把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作為“一號戰略”,深入實施創新發展綜合配套改革,以推進省科學院重建重振為牽引,以產學研貫通、推進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為抓手,統一布局、統一配置創新資源,加快構建有利於提升嫁接能力、裂變能力、輻射能力、帶動能力的創新生態圈,努力建設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守好“三農”基本盤,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在全麵推進鄉村振興中加快建設農業強省。

  二是項目為王抓投資。持續開展“三個一批”項目建設,堅持以產業項目為重點,拓展有效投資空間,嚴控“兩高一低”項目,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工程、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項目建設,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確保固定資產投資超過3萬億元,以高質量項目為高質量發展增勢賦能。

  三是千方百計促消費。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穩定大宗消費,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開展係列促消費活動,打造內容豐富、品質精良、結構合理的高質量消費供給體係。大力發展樞紐經濟、平台經濟,打造線上線下消費新高地。建立健全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製,使居民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後顧之憂敢消費、消費環境優獲得感強願消費。

  四是打造集群強產業。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產業鏈供應鏈貫通工程、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加快打造10個重大先進製造業集群、30個千億級現代化產業鏈和300個特色產業集群。深化“萬人助萬企”等活動,確保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500家,力爭新培育頭雁企業100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家。

  五是改革開放激活力。用好改革關鍵一招,謀劃推進我省新一輪全麵深化改革。按照黨中央部署,有組織、有步驟、有紀律推進機構改革。突出抓好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綜合配套改革,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依法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謀劃新一輪深化國企改革行動方案,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推進地方金融改革,穩慎推進房地產業改革。深化製度型開放,高水平打造自貿試驗區2.0版,高質量建設實施RCEP示範區,提升“空中、陸上、網上、海上”四條絲綢之路的影響力輻射力帶動力。

 (新華社記者唐衛彬、雙瑞整理)

 
文章編輯:趙銀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全力以赴拚經濟 奮勇爭先挑大梁
樓陽生(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2023-3-27 11:38:26    來源:大河網
 
 
  在全國兩會參加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提出了“四個必須”的重大要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各地各部門要全力以赴、集中精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優勢區域要走在前,經濟大省要挑大梁,各地區都要多作貢獻。河南經濟總量居全國第五,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如何奮勇爭先、更加出彩,我們深感責任重大。

  2022年,我們堅定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為總綱領總遵循總指引,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扛穩“經濟大省要挑大梁”的政治責任,有效應對超預期因素衝擊,全省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全麵領先、排名大幅前移,生產總值突破6萬億元,工業投資增速是全國的2倍多,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3%、8%,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52%,全社會研發經費突破1100億元,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1000億元、增長68%,糧食總產達1358億斤、增產占全國增量的66.3%,交出了真金白銀的答卷。

  今年是全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我們將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在守住根基、穩住陣腳的基礎上積極進取,不停步、能快則快,爭取最好結果”的重大要求,落實全國兩會部署,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衝刺”的競進姿態,以敢拚的勇氣、愛拚的擔當、善拚的舉措,奮力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在開局之年展現開局之力、開局之勢、開局之為。

  一是綱舉目張抓工作。堅定“隻要戰略對,通過努力一定勝”的信心決心,緊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深入實施“十大戰略”,不斷加固“穩”的基礎,加速集聚“進”的動能。特別是堅持把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作為“一號戰略”,深入實施創新發展綜合配套改革,以推進省科學院重建重振為牽引,以產學研貫通、推進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為抓手,統一布局、統一配置創新資源,加快構建有利於提升嫁接能力、裂變能力、輻射能力、帶動能力的創新生態圈,努力建設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守好“三農”基本盤,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在全麵推進鄉村振興中加快建設農業強省。

  二是項目為王抓投資。持續開展“三個一批”項目建設,堅持以產業項目為重點,拓展有效投資空間,嚴控“兩高一低”項目,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工程、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項目建設,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確保固定資產投資超過3萬億元,以高質量項目為高質量發展增勢賦能。

  三是千方百計促消費。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穩定大宗消費,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開展係列促消費活動,打造內容豐富、品質精良、結構合理的高質量消費供給體係。大力發展樞紐經濟、平台經濟,打造線上線下消費新高地。建立健全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製,使居民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後顧之憂敢消費、消費環境優獲得感強願消費。

  四是打造集群強產業。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產業鏈供應鏈貫通工程、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加快打造10個重大先進製造業集群、30個千億級現代化產業鏈和300個特色產業集群。深化“萬人助萬企”等活動,確保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500家,力爭新培育頭雁企業100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家。

  五是改革開放激活力。用好改革關鍵一招,謀劃推進我省新一輪全麵深化改革。按照黨中央部署,有組織、有步驟、有紀律推進機構改革。突出抓好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綜合配套改革,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依法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謀劃新一輪深化國企改革行動方案,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推進地方金融改革,穩慎推進房地產業改革。深化製度型開放,高水平打造自貿試驗區2.0版,高質量建設實施RCEP示範區,提升“空中、陸上、網上、海上”四條絲綢之路的影響力輻射力帶動力。

 (新華社記者唐衛彬、雙瑞整理)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