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編者按:時序三月,春和景明,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如約而至。今年是全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新時代展開新藍圖,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亮相盛會。省人大融媒體中心策劃推出《新一屆代表的“小目標”》係列報道,邀請駐豫全國人大代表聚焦民生幸福,共繪美好圖景,講述他們新征程上的新期待。
大河網訊 (記者 宋向樂 席茜)甲骨文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係統。120餘年以來,甲骨文研究取得顯著成就,在促進中華文化傳播、增進文明交流互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以及考察安陽殷墟,高度評價了甲骨文的重要價值和現實意義,明確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深入推動甲骨文研究的重要指示。
人物名片:何毓靈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副站長
“小目標”:講好中國文字故事 讓甲骨文“活”起來
如何深入研究和活化利用甲骨文,是今年新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副站長何毓靈長期以來一直關注的問題。
何毓靈主要從事夏商周時期考古發掘與研究,長年堅守在殷墟考古發掘第一線,對殷墟和甲骨文很熟悉,也很有情感。
“120多年來,已經發現將近16萬片甲骨,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文化寶藏,是進行大數據應用技術處理的基礎。”何毓靈說,但是這些數量巨大的甲骨文分別收藏於國內外博物館、圖書館、科研機構、高校等至少174家機構,無法從“物理形式”中把甲骨重新集中起來進行研究。
“甲骨質地脆弱,表麵疏鬆粉化與殘損較為普遍,保存、展示、利用均為不易。現有的甲骨文數據庫及數字化平台數據標準不一、算法高低不同、質量參差不齊,嚴重製約了甲骨文保護研究與活化利用的進程。”何毓靈表示。
對此,何毓靈建議盡快啟動甲骨文數字化工程, 在甲骨文出土地——安陽殷墟建設甲骨文數字化平台。
他表示,甲骨文數字化工程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有效舉措,是新時代采用新技術的保護與研究需要,也將對甲骨文的活化利用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最大程度地保存甲骨及其承載文字的原始麵貌,是甲骨文數字化工程實現永續保存與傳承的目標。以三維建模、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為基礎的甲骨文數字化工程,將為甲骨綴合帶來革命性的變革,有效解決綴合的效率和成功率。
何毓靈舉例說,對於1片碎成20塊或30塊的甲骨,如果我們用數字技術讓這些甲骨重新拚合完整,那麼隨著拚合後句子的出現,就更容易識讀甲骨文了,對於後續中國文字研究和中華文明探源將起到重要作用。
“甲骨文數字化工程建設,應基於共享理念、權威發布、信息公開、高效便捷、智能互動。”何毓靈說。
甲骨文數字化工程具體該怎麼建?何毓靈建議,在有關部門協調和推動下,建議在安陽殷墟建設甲骨文國家數字平台列入“數字中國”整體布局規劃,並組織啟動甲骨文數字化工程。協調國內各甲骨收藏單位,盡快立項甲骨文數字化采集、建模技術規範,公布相關國家標準或推薦標準。如果條件允許,盡可能得到境外甲骨收藏機構的支持,完成其收藏的甲骨三維數據信息采集。在立項、資金等方麵,國家給予大力支持。
甲骨文數字化工程建設,也離不開科研單位的專研和投入。何毓靈表示,安陽師範學院擁有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他們現在也朝著甲骨數字化技術努力。此外,積極支持大型科技公司的參與也是拓展甲骨文數字化工程的研發與建設的重要方麵。
“我個人會持續關注這方麵研究,通過數字化工程建設,讓甲骨文‘活’起來,講好中國文字故事。”何毓靈說。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編者按:時序三月,春和景明,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如約而至。今年是全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新時代展開新藍圖,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亮相盛會。省人大融媒體中心策劃推出《新一屆代表的“小目標”》係列報道,邀請駐豫全國人大代表聚焦民生幸福,共繪美好圖景,講述他們新征程上的新期待。
大河網訊 (記者 宋向樂 席茜)甲骨文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係統。120餘年以來,甲骨文研究取得顯著成就,在促進中華文化傳播、增進文明交流互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以及考察安陽殷墟,高度評價了甲骨文的重要價值和現實意義,明確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深入推動甲骨文研究的重要指示。
人物名片:何毓靈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副站長
“小目標”:講好中國文字故事 讓甲骨文“活”起來
如何深入研究和活化利用甲骨文,是今年新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副站長何毓靈長期以來一直關注的問題。
何毓靈主要從事夏商周時期考古發掘與研究,長年堅守在殷墟考古發掘第一線,對殷墟和甲骨文很熟悉,也很有情感。
“120多年來,已經發現將近16萬片甲骨,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文化寶藏,是進行大數據應用技術處理的基礎。”何毓靈說,但是這些數量巨大的甲骨文分別收藏於國內外博物館、圖書館、科研機構、高校等至少174家機構,無法從“物理形式”中把甲骨重新集中起來進行研究。
“甲骨質地脆弱,表麵疏鬆粉化與殘損較為普遍,保存、展示、利用均為不易。現有的甲骨文數據庫及數字化平台數據標準不一、算法高低不同、質量參差不齊,嚴重製約了甲骨文保護研究與活化利用的進程。”何毓靈表示。
對此,何毓靈建議盡快啟動甲骨文數字化工程, 在甲骨文出土地——安陽殷墟建設甲骨文數字化平台。
他表示,甲骨文數字化工程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有效舉措,是新時代采用新技術的保護與研究需要,也將對甲骨文的活化利用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最大程度地保存甲骨及其承載文字的原始麵貌,是甲骨文數字化工程實現永續保存與傳承的目標。以三維建模、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為基礎的甲骨文數字化工程,將為甲骨綴合帶來革命性的變革,有效解決綴合的效率和成功率。
何毓靈舉例說,對於1片碎成20塊或30塊的甲骨,如果我們用數字技術讓這些甲骨重新拚合完整,那麼隨著拚合後句子的出現,就更容易識讀甲骨文了,對於後續中國文字研究和中華文明探源將起到重要作用。
“甲骨文數字化工程建設,應基於共享理念、權威發布、信息公開、高效便捷、智能互動。”何毓靈說。
甲骨文數字化工程具體該怎麼建?何毓靈建議,在有關部門協調和推動下,建議在安陽殷墟建設甲骨文國家數字平台列入“數字中國”整體布局規劃,並組織啟動甲骨文數字化工程。協調國內各甲骨收藏單位,盡快立項甲骨文數字化采集、建模技術規範,公布相關國家標準或推薦標準。如果條件允許,盡可能得到境外甲骨收藏機構的支持,完成其收藏的甲骨三維數據信息采集。在立項、資金等方麵,國家給予大力支持。
甲骨文數字化工程建設,也離不開科研單位的專研和投入。何毓靈表示,安陽師範學院擁有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他們現在也朝著甲骨數字化技術努力。此外,積極支持大型科技公司的參與也是拓展甲骨文數字化工程的研發與建設的重要方麵。
“我個人會持續關注這方麵研究,通過數字化工程建設,讓甲骨文‘活’起來,講好中國文字故事。”何毓靈說。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