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寫意中國”登頂熱搜,古老漢字引領“最潮中國範兒”|頂端快評
更新時間:2023-2-21 20:39:48    來源:頂端文博



頂端新聞記者 張叢博 張弋

你有多久沒有動筆認真寫下橫撇豎捺?你有多久沒有深情凝望每天敲下的方塊漢字?

一筆一劃繪就文字之美,字裏行間盡顯古人智慧。2月17日-22日,“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網上主題宣傳活動在河南舉行,全國網絡媒體與廣大網友共同探尋文字起源,活動啟動短短三天,登頂全國熱搜前三,閱讀量超2億,在互聯網各大平台掀起關注中國漢字之美的熱潮

古有“敬惜字紙”傳統,對寫有文字的紙張一向尊敬和愛惜。今有從小學語文第一課“天地人”開始,為蒙童少年打開漢字精神世界的大門。當文字承載的介質變成了虛擬網絡,在激發日新月異的信息高速流動的同時,語言環境也隨之改變,那些流淌在我們血液中,滲透在我們靈魂深處裏的文字崇敬、漢字傳承,有被淡化消解的趨勢。

習慣了鍵盤打字、表情包溝通,對於事物的思考也被簡單的符號一筆帶過,真正書寫的時間越來越少,提筆忘字的情形早已見怪不怪,但人們內心深處對文字之美的追尋、對漢字之韻的渴盼,並未改變。麵對標準化的字庫,人們開始追求個性的書法寫意,將手機字體設置成“手寫體”,甚至通過AI創造個人專屬字體,來保留漢字表意功能背後的溫度。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網上主題宣傳活動,通過創意視頻、Vlog打卡、深度專訪等形式多樣的融媒報道,帶來一場沉浸式的漢字尋根之旅。廣大網友沿著時空長河溯源,重溫“甲金篆隸草楷行”的漢字發展曆程,在形、意、音中凝望厚重曆史文脈,紛紛留言感歎:“文化自豪,從我們擁有的如此曆史悠久、從未間斷、美而獨特的文字開始。”“一字一世界,一筆一乾坤,橫平豎直皆風骨,撇捺飛揚是血脈。”

一百二十多年前,塵封了三千多年的甲骨文,似一道閃電,劃破萬古長空,帶來了祖先失傳已久的訊息,我們得以看到漢字最初的模樣。作為我國的象形文字源頭,它自被創造以來便帶有獨特的形式之美與厚重的曆史沉澱,這種文明韻味不會隨時間的流逝而消散,而是根植於華夏兒女心中。



如今,新技術的應用,數字創意的融入,融媒平台的助力,拉近了古文字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距離,古文字正在從過去的“冷門絕學”成為“熱門潮流”。

安陽師範學院自主研發《甲骨文數據庫》“殷契文淵”,將雲計算、大數據技術應用到甲骨文考釋研究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陳楠推出首款甲骨文設計字庫,把古老漢字融入當下設計潮流;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公益課堂,學生們身著手繪甲骨文T恤在字海徜徉;頂端新聞客戶端上#曬出我的中國字#話題閱讀量超百萬,創作者用書法、篆刻等形式發現漢字之美;長江學者、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李運富主編甲骨文基礎知識叢書《課本裏的漢字探秘》,幫助小學生提高漢字學習興趣;鄭州大學漢字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齊航福在頂端開設專欄“甲骨文裏的24節氣”,用通俗語言講述節氣字形來龍去脈……



熔古鑄今,弦歌不絕。今天的中國,已經邁上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更加需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更加需要從中華文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文字,是文明的根基。“探尋漢字之源”衝上熱搜,甲骨文從“活”起來到“火”起來,漢字正通過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引領“最潮中國範兒”,彙聚起團結奮進的強大正能量,也必將在賡續傳承中煥發出蓬勃的生機活力。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寫意中國”登頂熱搜,古老漢字引領“最潮中國範兒”|頂端快評
2023-2-21 20:39:48    來源:頂端文博



頂端新聞記者 張叢博 張弋

你有多久沒有動筆認真寫下橫撇豎捺?你有多久沒有深情凝望每天敲下的方塊漢字?

一筆一劃繪就文字之美,字裏行間盡顯古人智慧。2月17日-22日,“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網上主題宣傳活動在河南舉行,全國網絡媒體與廣大網友共同探尋文字起源,活動啟動短短三天,登頂全國熱搜前三,閱讀量超2億,在互聯網各大平台掀起關注中國漢字之美的熱潮

古有“敬惜字紙”傳統,對寫有文字的紙張一向尊敬和愛惜。今有從小學語文第一課“天地人”開始,為蒙童少年打開漢字精神世界的大門。當文字承載的介質變成了虛擬網絡,在激發日新月異的信息高速流動的同時,語言環境也隨之改變,那些流淌在我們血液中,滲透在我們靈魂深處裏的文字崇敬、漢字傳承,有被淡化消解的趨勢。

習慣了鍵盤打字、表情包溝通,對於事物的思考也被簡單的符號一筆帶過,真正書寫的時間越來越少,提筆忘字的情形早已見怪不怪,但人們內心深處對文字之美的追尋、對漢字之韻的渴盼,並未改變。麵對標準化的字庫,人們開始追求個性的書法寫意,將手機字體設置成“手寫體”,甚至通過AI創造個人專屬字體,來保留漢字表意功能背後的溫度。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網上主題宣傳活動,通過創意視頻、Vlog打卡、深度專訪等形式多樣的融媒報道,帶來一場沉浸式的漢字尋根之旅。廣大網友沿著時空長河溯源,重溫“甲金篆隸草楷行”的漢字發展曆程,在形、意、音中凝望厚重曆史文脈,紛紛留言感歎:“文化自豪,從我們擁有的如此曆史悠久、從未間斷、美而獨特的文字開始。”“一字一世界,一筆一乾坤,橫平豎直皆風骨,撇捺飛揚是血脈。”

一百二十多年前,塵封了三千多年的甲骨文,似一道閃電,劃破萬古長空,帶來了祖先失傳已久的訊息,我們得以看到漢字最初的模樣。作為我國的象形文字源頭,它自被創造以來便帶有獨特的形式之美與厚重的曆史沉澱,這種文明韻味不會隨時間的流逝而消散,而是根植於華夏兒女心中。



如今,新技術的應用,數字創意的融入,融媒平台的助力,拉近了古文字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距離,古文字正在從過去的“冷門絕學”成為“熱門潮流”。

安陽師範學院自主研發《甲骨文數據庫》“殷契文淵”,將雲計算、大數據技術應用到甲骨文考釋研究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陳楠推出首款甲骨文設計字庫,把古老漢字融入當下設計潮流;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公益課堂,學生們身著手繪甲骨文T恤在字海徜徉;頂端新聞客戶端上#曬出我的中國字#話題閱讀量超百萬,創作者用書法、篆刻等形式發現漢字之美;長江學者、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李運富主編甲骨文基礎知識叢書《課本裏的漢字探秘》,幫助小學生提高漢字學習興趣;鄭州大學漢字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齊航福在頂端開設專欄“甲骨文裏的24節氣”,用通俗語言講述節氣字形來龍去脈……



熔古鑄今,弦歌不絕。今天的中國,已經邁上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更加需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更加需要從中華文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文字,是文明的根基。“探尋漢字之源”衝上熱搜,甲骨文從“活”起來到“火”起來,漢字正通過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引領“最潮中國範兒”,彙聚起團結奮進的強大正能量,也必將在賡續傳承中煥發出蓬勃的生機活力。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