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三門峽黃河濕地加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
    更新時間:2023-2-21 10:40:03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本報訊(記者 王小萍 趙力文)記者從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門峽管理處獲悉,在2月14日江蘇鹽城舉行的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第23屆大會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發布50周年紀念大會上,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門峽)等6個自然保護區加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至此,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從成立之初的45家增至191家。

      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在國際上的一項創造性工作,成立於1993年,已經成為我國實施“人與生物圈計劃”、開展保護區能力建設和理念培訓的教育平台。目前,我省共有6個保護區加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

      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門峽段,東西長205公裏,總麵積2.85萬公頃,是我國候鳥基本遷徙地、覓食地、越冬地,目前分布有野生動物1066種、昆蟲582種、魚類84種、脊椎動物486種、野生植物1121種。其中,鳥類從2003年保護區設立前的175種,增加到目前的315種,包括黑鸛、大鴇、中華秋沙鴨等9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門峽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此為契機,積極參加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各項活動,大力開展自然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實踐,將保護區建成我國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示範區。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三門峽黃河濕地加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
    2023-2-21 10:40:03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本報訊(記者 王小萍 趙力文)記者從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門峽管理處獲悉,在2月14日江蘇鹽城舉行的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第23屆大會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發布50周年紀念大會上,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門峽)等6個自然保護區加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至此,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從成立之初的45家增至191家。

      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在國際上的一項創造性工作,成立於1993年,已經成為我國實施“人與生物圈計劃”、開展保護區能力建設和理念培訓的教育平台。目前,我省共有6個保護區加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

      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門峽段,東西長205公裏,總麵積2.85萬公頃,是我國候鳥基本遷徙地、覓食地、越冬地,目前分布有野生動物1066種、昆蟲582種、魚類84種、脊椎動物486種、野生植物1121種。其中,鳥類從2003年保護區設立前的175種,增加到目前的315種,包括黑鸛、大鴇、中華秋沙鴨等9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門峽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此為契機,積極參加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各項活動,大力開展自然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實踐,將保護區建成我國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示範區。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