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寫意中國·說文解“字”丨馮克堅:最大力度利用河南文字資源 擦亮中原“文化名片”
更新時間:2023-2-18 20:50:17    來源:新華社

寫在前麵:走進中華文明源頭,感受華夏文字魅力!一橫一豎皆智慧,一撇一捺寫傳奇!河南,是甲骨文的發源地,是《說文解字》的故鄉。3000多年的漢字文化史,可以說就是一部中原漢字史。2月17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委網信辦、陝西省委網信辦、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南日報社、光明網、安陽市委、安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網上主題宣傳活動在河南安陽啟動,為了探尋文字的起源,大河網特邀請專家學者“說文解字”,共話文明。

image.png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我們現在用的‘人’字,就是按照先民觀察到人在田野裏勞作的形象創造的。後來又經過一係列發展演變,形成了篆書、隸書、行書、草書、楷書等。”在接受采訪時,中國文字博物館首任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研究館員馮克堅用一個“人”字開始了他的講述。

中國文字博物館“為漢字安一個家”

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工作了10年,馮克堅將寶貴的年華給了這個博物館,同時也在這裏收獲良多。

中國文字博物館整體建設包括字坊、甲骨碑林主題廣場、主體館“宣文館”、續建東館“徽文館”、續建西館“博文館”,以及在博物館東西兩側的漢字公園。

目前,兩期工程以及配套建設的漢字公園均已對外開放,一期工程以基本陳列“中國文字發展史”為主要內容,二期工程展示的內容包括“漢字民俗”“字書瓊林”“書苑英華”“字裏乾坤”四個專題展覽,主要滿足於博物館的學術研究、文化交流、教育培訓等功能的需要,與一期的基本陳列共同構建起係統完整的中國文字文化的展陳體係。

“漢字是世界幾大古文字唯一活著的文字,是中華民族對世界無與倫比的貢獻,也是中華文明從遠古到現代一路走來的根本所在,基於對漢字的認知,國家專門在安陽建立了中國文字博物館,以向國人、世人展示漢字的發展、起源、演變和漢字在中國文化和世界文明中所發揮的作用。”馮克堅說,“近年來,河南加大對漢字的研究,受中央宣傳部的委托,中國文字博物館承辦了漢字研究的重要委托工程,經過幾年的努力,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十餘年來,中國文字博物館在展覽、文物征集、學術研究、社會教育等方麵取得了豐碩成果。”

最大限度利用河南文字資源 傳承文明碩果

展廳內遊人如織、大屏幕上字符跳動、甲骨學堂內書聲琅琅、學術會議上百家爭鳴……堅持教育與科研“雙肩挑”,中國文字博物館既展示文字之美,又探索文字之博。

漢字是中華文化傳承的標誌,是中華文化的基因。文化自信是國家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作為中華文明的傳承基因,漢字是凝聚中華民族向心力,支撐中華文化永續發展的不竭源泉。敬惜漢字,激活漢字承載的深厚文化內涵,讓漢字文化更好地融入當代中國人的精神生活,是永葆漢字文化活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

“漢字是華夏文明的根脈,是中華文明構成的核心元素,中華先民在日常勞作中創造、發展了漢字。甲骨文距今已經3400多年,雖然已相當完整和成熟,但在殷墟之前甲骨文的相關情況,至今是學界的秘密,不過可以肯定,甲骨文的起源、發展與河南這一方熱土密切相關。我們在鄭州發掘出了4000多年前的甲骨刻畫,在漯河舞陽賈湖發掘了8000多年前的甲骨刻畫,這些與殷墟的甲骨文刻畫一脈相承。河南不僅是中國文字博物館的所在地、殷墟甲骨文的發現地、‘倉頡造字’倉頡的故鄉,也有可能是中國漢字的起源地,這是河南最大的文化優勢。”馮克堅談及河南的文字資源時自豪地表示。

對於如何推動河南由漢字資源大省向漢字研究強省邁進,馮克堅認為漢字文化在中原文化中具有獨特的現實優勢和巨大的發掘潛力,我們應該最大力度地利用好這些資源,把中原“文化名片”打造得更響亮,讓其基礎更牢固、影響更廣泛。

文章編輯:趙銀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寫意中國·說文解“字”丨馮克堅:最大力度利用河南文字資源 擦亮中原“文化名片”
2023-2-18 20:50:17    來源:新華社

寫在前麵:走進中華文明源頭,感受華夏文字魅力!一橫一豎皆智慧,一撇一捺寫傳奇!河南,是甲骨文的發源地,是《說文解字》的故鄉。3000多年的漢字文化史,可以說就是一部中原漢字史。2月17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委網信辦、陝西省委網信辦、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南日報社、光明網、安陽市委、安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網上主題宣傳活動在河南安陽啟動,為了探尋文字的起源,大河網特邀請專家學者“說文解字”,共話文明。

image.png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我們現在用的‘人’字,就是按照先民觀察到人在田野裏勞作的形象創造的。後來又經過一係列發展演變,形成了篆書、隸書、行書、草書、楷書等。”在接受采訪時,中國文字博物館首任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研究館員馮克堅用一個“人”字開始了他的講述。

中國文字博物館“為漢字安一個家”

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工作了10年,馮克堅將寶貴的年華給了這個博物館,同時也在這裏收獲良多。

中國文字博物館整體建設包括字坊、甲骨碑林主題廣場、主體館“宣文館”、續建東館“徽文館”、續建西館“博文館”,以及在博物館東西兩側的漢字公園。

目前,兩期工程以及配套建設的漢字公園均已對外開放,一期工程以基本陳列“中國文字發展史”為主要內容,二期工程展示的內容包括“漢字民俗”“字書瓊林”“書苑英華”“字裏乾坤”四個專題展覽,主要滿足於博物館的學術研究、文化交流、教育培訓等功能的需要,與一期的基本陳列共同構建起係統完整的中國文字文化的展陳體係。

“漢字是世界幾大古文字唯一活著的文字,是中華民族對世界無與倫比的貢獻,也是中華文明從遠古到現代一路走來的根本所在,基於對漢字的認知,國家專門在安陽建立了中國文字博物館,以向國人、世人展示漢字的發展、起源、演變和漢字在中國文化和世界文明中所發揮的作用。”馮克堅說,“近年來,河南加大對漢字的研究,受中央宣傳部的委托,中國文字博物館承辦了漢字研究的重要委托工程,經過幾年的努力,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十餘年來,中國文字博物館在展覽、文物征集、學術研究、社會教育等方麵取得了豐碩成果。”

最大限度利用河南文字資源 傳承文明碩果

展廳內遊人如織、大屏幕上字符跳動、甲骨學堂內書聲琅琅、學術會議上百家爭鳴……堅持教育與科研“雙肩挑”,中國文字博物館既展示文字之美,又探索文字之博。

漢字是中華文化傳承的標誌,是中華文化的基因。文化自信是國家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作為中華文明的傳承基因,漢字是凝聚中華民族向心力,支撐中華文化永續發展的不竭源泉。敬惜漢字,激活漢字承載的深厚文化內涵,讓漢字文化更好地融入當代中國人的精神生活,是永葆漢字文化活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

“漢字是華夏文明的根脈,是中華文明構成的核心元素,中華先民在日常勞作中創造、發展了漢字。甲骨文距今已經3400多年,雖然已相當完整和成熟,但在殷墟之前甲骨文的相關情況,至今是學界的秘密,不過可以肯定,甲骨文的起源、發展與河南這一方熱土密切相關。我們在鄭州發掘出了4000多年前的甲骨刻畫,在漯河舞陽賈湖發掘了8000多年前的甲骨刻畫,這些與殷墟的甲骨文刻畫一脈相承。河南不僅是中國文字博物館的所在地、殷墟甲骨文的發現地、‘倉頡造字’倉頡的故鄉,也有可能是中國漢字的起源地,這是河南最大的文化優勢。”馮克堅談及河南的文字資源時自豪地表示。

對於如何推動河南由漢字資源大省向漢字研究強省邁進,馮克堅認為漢字文化在中原文化中具有獨特的現實優勢和巨大的發掘潛力,我們應該最大力度地利用好這些資源,把中原“文化名片”打造得更響亮,讓其基礎更牢固、影響更廣泛。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