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曉波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這是21世紀以來第20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提“建設農業強國”。當天,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召開,發出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的動員令。從建設農業強省到建設農業強國,一號文件裏蘊藏了哪些機遇,記者進行了采訪。
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我省如何發力?
民以食為天。中央一號文件第一部分明確提出,要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在具體工作舉措上,提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我省如何發力?
“拓展糧食產能空間,要依靠耕地和種子兩個關鍵。”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經濟評價體係首席專家張道明表示,我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8330萬畝,居全國第二位,但同時,仍有3000多萬畝中低產田,早期建成的高標準農田部分設施年久失修、破損老化。
我省積極對接國家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今年將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535萬畝,按照每畝4000元的標準建設高標準農田示範區400萬畝。“要實現糧食產量1300億斤到糧食產能1400億斤的躍升,挖掘潛力的重點在高標準農田示範區,示範區要打造‘噸糧田’。到2025年,我省高標準農田示範區將達到1500萬畝,增加糧食產能15億公斤以上。”張道明說。
種子是糧食增產的關鍵。我省小麥、玉米、花生在常規育種方麵全國領先,但在基因編輯、分子設計育種方麵還存在較大差距。
小麥育種專家雷振生矢誌尋找小麥育種新材料,讓高產和抗逆兼得;“花生院士”張新友聚焦適合做花生飲料的高水溶性蛋白品種等專用型花生品種培育。今年我省將加快推進神農種業實驗室、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中國農科院中原研究中心建設,爭創國家小麥技術創新中心,盡快完成河南種業集團組建,實現種業育繁推一體化發展。
如何因地製宜做好“土特產”文章?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我省廣大農村地區尤其是脫貧地區,怎樣因地製宜做好“土特產”文章?
在河南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張錕看來,讓“土特產”增值,首先要實現品牌化塑造,提升價值鏈。
為什麼有些地方的蘋果論筐賣,靈寶寺河山的蘋果卻可以論個賣?關鍵是品牌,是標準化生產。張錕說,土特產一定要確保質量,質量是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保障,要始終把質量放在第一位,進一步提高產業的標準化生產水平。比如信陽毛尖,施肥、剪枝都有“說明書”,炒茶過程量化為26道工序,有了量產“金標準”,一片茶葉飄香萬裏。
標準化生產,品牌化塑造。正陽花生、平輿芝麻、扶溝蔬菜、杞縣大蒜、靈寶蘋果、夏邑西瓜、西峽香菇、信陽毛尖等一批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閃耀全國。
做好“土特產”文章,有三個關鍵字:“土”,充分依托和挖掘當地自然資源,因地製宜;“特”,找準特色,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擦亮金字招牌;“產”,努力延長產業鏈、價值鏈,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張錕表示,土特產一定要原汁原味、要有自己的特色,不然就談不上“土”“特”,要將“土特產”產業發展和弘揚農耕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和保護好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厚培“土特產”產業發展的人文與自然基礎。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曉波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這是21世紀以來第20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提“建設農業強國”。當天,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召開,發出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的動員令。從建設農業強省到建設農業強國,一號文件裏蘊藏了哪些機遇,記者進行了采訪。
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我省如何發力?
民以食為天。中央一號文件第一部分明確提出,要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在具體工作舉措上,提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我省如何發力?
“拓展糧食產能空間,要依靠耕地和種子兩個關鍵。”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經濟評價體係首席專家張道明表示,我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8330萬畝,居全國第二位,但同時,仍有3000多萬畝中低產田,早期建成的高標準農田部分設施年久失修、破損老化。
我省積極對接國家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今年將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535萬畝,按照每畝4000元的標準建設高標準農田示範區400萬畝。“要實現糧食產量1300億斤到糧食產能1400億斤的躍升,挖掘潛力的重點在高標準農田示範區,示範區要打造‘噸糧田’。到2025年,我省高標準農田示範區將達到1500萬畝,增加糧食產能15億公斤以上。”張道明說。
種子是糧食增產的關鍵。我省小麥、玉米、花生在常規育種方麵全國領先,但在基因編輯、分子設計育種方麵還存在較大差距。
小麥育種專家雷振生矢誌尋找小麥育種新材料,讓高產和抗逆兼得;“花生院士”張新友聚焦適合做花生飲料的高水溶性蛋白品種等專用型花生品種培育。今年我省將加快推進神農種業實驗室、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中國農科院中原研究中心建設,爭創國家小麥技術創新中心,盡快完成河南種業集團組建,實現種業育繁推一體化發展。
如何因地製宜做好“土特產”文章?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我省廣大農村地區尤其是脫貧地區,怎樣因地製宜做好“土特產”文章?
在河南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張錕看來,讓“土特產”增值,首先要實現品牌化塑造,提升價值鏈。
為什麼有些地方的蘋果論筐賣,靈寶寺河山的蘋果卻可以論個賣?關鍵是品牌,是標準化生產。張錕說,土特產一定要確保質量,質量是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保障,要始終把質量放在第一位,進一步提高產業的標準化生產水平。比如信陽毛尖,施肥、剪枝都有“說明書”,炒茶過程量化為26道工序,有了量產“金標準”,一片茶葉飄香萬裏。
標準化生產,品牌化塑造。正陽花生、平輿芝麻、扶溝蔬菜、杞縣大蒜、靈寶蘋果、夏邑西瓜、西峽香菇、信陽毛尖等一批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閃耀全國。
做好“土特產”文章,有三個關鍵字:“土”,充分依托和挖掘當地自然資源,因地製宜;“特”,找準特色,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擦亮金字招牌;“產”,努力延長產業鏈、價值鏈,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張錕表示,土特產一定要原汁原味、要有自己的特色,不然就談不上“土”“特”,要將“土特產”產業發展和弘揚農耕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和保護好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厚培“土特產”產業發展的人文與自然基礎。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