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聚焦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丨為加快農業強省建設培養新型人才
更新時間:2023-2-14 14:43:58    來源:大河網

  □河南農業大學校長 介曉磊

  強省必先強農,農強方能省強。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省,作為一名農業大學校長和農業科技“老兵”,我深感科技創新在農業強省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數字最有說服力。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7%,優勢特色農業產值占比達57.8%。河南從“國人糧倉”到“國人廚房”再到“世人餐桌”,構建了“三產融合”的全產業鏈、供應鏈。在這個過程中,我省農業科技人才鏈、創新鏈起到了強大的支撐作用。

  作為我省農業戰略科技的主要力量,河南農業大學超前布局智慧農業等一批新農科建設急需專業;圍繞國家戰略和“三農”重大需求重組人才創新團隊133個;與省農科院共同牽頭的神農種業實驗室、與鄭州大學共同牽頭的龍湖現代免疫實驗室相繼掛牌運行,國家小麥技術創新中心通過科技部專家論證;全程參與和服務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和“中原農穀”建設。

  科技再先進,也要服務於農業生產。例子不勝枚舉:殷貴鴻團隊攻克了抗赤黴病不高產、不多抗、不穩定等三大技術難題,育成6個抗赤黴病高產優質小麥新品種;張改平院士率先建立免疫試紙快速檢測技術體係,研製出國際首創的快速檢測試紙產品,為我國重大動物疫病快速檢測和動物源性食品安全提供了堅強的技術支撐;從“河南蔬菜之父”張紹文教授,到在我省最先引入日光溫室蔬菜生產的孫治強教授,再到解決蔬菜生產銷售“最後一公裏”問題的馬長生研究員,五代“蔬菜人”共同努力,選育瓜菜新品種50多個,打造了扶溝“中原菜都”、南樂“番茄小鎮”等。

  未來,河南農業大學將深度融入周口國家農高區和“中原農穀”建設,解決攻克重大基礎理論和“卡脖子”技術問題,擦亮科技創新“豫農”品牌;加強新農科建設,培養更多拔尖創新型和複合應用型農業科技人才;圍繞農業主導產業、特色產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機製,加大動植物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力度,為農業強省建設作出農大貢獻。

  (本報記者 劉曉波 整理)

文章編輯:趙銀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聚焦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丨為加快農業強省建設培養新型人才
    2023-2-14 14:43:58    來源:大河網

      □河南農業大學校長 介曉磊

      強省必先強農,農強方能省強。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省,作為一名農業大學校長和農業科技“老兵”,我深感科技創新在農業強省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數字最有說服力。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7%,優勢特色農業產值占比達57.8%。河南從“國人糧倉”到“國人廚房”再到“世人餐桌”,構建了“三產融合”的全產業鏈、供應鏈。在這個過程中,我省農業科技人才鏈、創新鏈起到了強大的支撐作用。

      作為我省農業戰略科技的主要力量,河南農業大學超前布局智慧農業等一批新農科建設急需專業;圍繞國家戰略和“三農”重大需求重組人才創新團隊133個;與省農科院共同牽頭的神農種業實驗室、與鄭州大學共同牽頭的龍湖現代免疫實驗室相繼掛牌運行,國家小麥技術創新中心通過科技部專家論證;全程參與和服務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和“中原農穀”建設。

      科技再先進,也要服務於農業生產。例子不勝枚舉:殷貴鴻團隊攻克了抗赤黴病不高產、不多抗、不穩定等三大技術難題,育成6個抗赤黴病高產優質小麥新品種;張改平院士率先建立免疫試紙快速檢測技術體係,研製出國際首創的快速檢測試紙產品,為我國重大動物疫病快速檢測和動物源性食品安全提供了堅強的技術支撐;從“河南蔬菜之父”張紹文教授,到在我省最先引入日光溫室蔬菜生產的孫治強教授,再到解決蔬菜生產銷售“最後一公裏”問題的馬長生研究員,五代“蔬菜人”共同努力,選育瓜菜新品種50多個,打造了扶溝“中原菜都”、南樂“番茄小鎮”等。

      未來,河南農業大學將深度融入周口國家農高區和“中原農穀”建設,解決攻克重大基礎理論和“卡脖子”技術問題,擦亮科技創新“豫農”品牌;加強新農科建設,培養更多拔尖創新型和複合應用型農業科技人才;圍繞農業主導產業、特色產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機製,加大動植物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力度,為農業強省建設作出農大貢獻。

      (本報記者 劉曉波 整理)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