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本報記者 謝建曉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之甜
源頭有活水,基層天地寬。自今年1月6日起,河南日報社積極響應中宣部號召,把“新春走基層”活動作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開篇,百餘名記者踏上“新春走基層”的采訪征程。
進社區企業、訪田間地頭、探市場高校、走農家街道,記者們用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文字和鏡頭,記錄生動鮮活的感人瞬間,講述人情味十足的溫暖故事,見證時代發展的蓬勃脈動。
走進基層聆聽奮鬥者足音
新春伊始,在基層一線,記者們聆聽奮鬥者足音,感受奮進力量。
1月21日一大早,林州市石板岩鎮供電服務站電工程合青和工友們又開著“黃皮卡”出發了。老程所在的石板岩鎮地處太行深山區,當地百姓主要依靠取暖設備過冬,電能尤為重要。為了保證大家過個溫暖明亮的好年,每年春節期間,從農曆臘月二十八至正月初二,他們都要走遍鎮上17個行政村,開展24小時不間斷巡視。老程說:“守護著萬家燈火,是責任,也是一種幸福……”
同樣的堅守,還發生在大山深處的衛生院裏,52歲的醫生張記龍為方圓50平方公裏的群眾當好“健康衛士”;候鳥保護站裏,隊員們日夜不停為遷徙候鳥“保駕護航”;醫學院實驗室裏,年輕的科研工作者為我國豬冠狀病毒相關研究夜以繼日。
還有醫院急診科、京港澳高速河南段、黃河灘區……奮鬥者的身影遍布全省各地。
位於鄭州航空港區的富士康鄭州科技園,大批員工選擇“就地過年”。春節前夕,記者楊淩走進園區,用筆記錄大企業的奮鬥年。“為了保障生產訂單的達成,大夥兒堅守工作崗位,放棄節假日,從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了奮進的力量。”她說。
聚焦熱點觸摸發展脈動
一樣的春節,不一樣的年貨;一樣的“火熱”,不一樣的過法。記者在全省各地采訪時,感受到了今年新春年味兒的變化。
記者郭北晨從春運伊始就在鄭州東站“蹲點”,車如梭、人如潮的場景讓他感歎,來往旅客隨身攜帶的禮物吸引了他。“有的提著河南特產,有的專門給老人孩子買了禮物,還有的因為幾年沒回去,就想平安到家……”郭北晨說,在采訪中,群眾都說,“團圓”是帶給家人最好的禮物。
多路記者奔赴“米”字形高鐵網,記錄了一個個“團圓”的感人瞬間;丹江水庫邊的守林夫婦、帶家人來豫旅遊過節的外地遊客等,別樣卻溫馨的團圓故事在記者筆下生動流淌。
“‘走基層’看的是變化,感受的是成果。”記者孔學姣體驗了當下大火的“露營熱”“圍爐煮茶”,感受著人們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態度,以及經濟持續發展帶來的成果。
玩劇本殺、泡溫泉、逛科技館、夜遊博物館……帶著新鮮和好奇,定格我省群眾時尚新潮過大年的瞬間,隨著記者們的腳步,人們感知著活力河南、幸福河南、潮味河南的脈動。
捕捉希望書寫時代春風
廣袤的中原大地,生機盎然的春天撲麵而來,處處充滿新的希望和期盼。
“時尚的風格、寬敞的店麵……1月11日,記者來到安陽吾悅廣場三樓的好看照相館,甫進店,溫暖明快的氣息便撲麵而來。”這是《河南日報》1月12日刊發的《“好看”的春天在路上》第一段,記者用平實的口吻,生動地刻畫出一家名為“好看”的照相館受益於政府扶持,租金得以減免,在疫情衝擊下仍得以發展的故事。
這樣充滿希望和信心的故事,在中原處處湧現。
2月4日,立春,記者們奔赴春耕春播的田野、熱火朝天的生產車間、機器轟鳴的企業、緊張忙碌的實驗室,擷取幾名年輕人的故事,《立下春的flag》,掀開春的新篇章。
“綠油油的小麥就是春天的希望。隨著農業科技水平的發展,大田裏的春管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見證了時代的發展和變遷。”記者劉曉波說,對於農民來說,春耕備耕尤為重要,目前我省農資儲備情況總體穩定,今年有望再獲大豐收。
“新春走基層”采訪活動暫告一段落,而春天的故事仍在續寫著新時代華章。記錄中原大地浸潤著真情實感的人間煙火與鼓舞人心的奮鬥故事,記者們在路上。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本報記者 謝建曉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之甜
源頭有活水,基層天地寬。自今年1月6日起,河南日報社積極響應中宣部號召,把“新春走基層”活動作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開篇,百餘名記者踏上“新春走基層”的采訪征程。
進社區企業、訪田間地頭、探市場高校、走農家街道,記者們用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文字和鏡頭,記錄生動鮮活的感人瞬間,講述人情味十足的溫暖故事,見證時代發展的蓬勃脈動。
走進基層聆聽奮鬥者足音
新春伊始,在基層一線,記者們聆聽奮鬥者足音,感受奮進力量。
1月21日一大早,林州市石板岩鎮供電服務站電工程合青和工友們又開著“黃皮卡”出發了。老程所在的石板岩鎮地處太行深山區,當地百姓主要依靠取暖設備過冬,電能尤為重要。為了保證大家過個溫暖明亮的好年,每年春節期間,從農曆臘月二十八至正月初二,他們都要走遍鎮上17個行政村,開展24小時不間斷巡視。老程說:“守護著萬家燈火,是責任,也是一種幸福……”
同樣的堅守,還發生在大山深處的衛生院裏,52歲的醫生張記龍為方圓50平方公裏的群眾當好“健康衛士”;候鳥保護站裏,隊員們日夜不停為遷徙候鳥“保駕護航”;醫學院實驗室裏,年輕的科研工作者為我國豬冠狀病毒相關研究夜以繼日。
還有醫院急診科、京港澳高速河南段、黃河灘區……奮鬥者的身影遍布全省各地。
位於鄭州航空港區的富士康鄭州科技園,大批員工選擇“就地過年”。春節前夕,記者楊淩走進園區,用筆記錄大企業的奮鬥年。“為了保障生產訂單的達成,大夥兒堅守工作崗位,放棄節假日,從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了奮進的力量。”她說。
聚焦熱點觸摸發展脈動
一樣的春節,不一樣的年貨;一樣的“火熱”,不一樣的過法。記者在全省各地采訪時,感受到了今年新春年味兒的變化。
記者郭北晨從春運伊始就在鄭州東站“蹲點”,車如梭、人如潮的場景讓他感歎,來往旅客隨身攜帶的禮物吸引了他。“有的提著河南特產,有的專門給老人孩子買了禮物,還有的因為幾年沒回去,就想平安到家……”郭北晨說,在采訪中,群眾都說,“團圓”是帶給家人最好的禮物。
多路記者奔赴“米”字形高鐵網,記錄了一個個“團圓”的感人瞬間;丹江水庫邊的守林夫婦、帶家人來豫旅遊過節的外地遊客等,別樣卻溫馨的團圓故事在記者筆下生動流淌。
“‘走基層’看的是變化,感受的是成果。”記者孔學姣體驗了當下大火的“露營熱”“圍爐煮茶”,感受著人們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態度,以及經濟持續發展帶來的成果。
玩劇本殺、泡溫泉、逛科技館、夜遊博物館……帶著新鮮和好奇,定格我省群眾時尚新潮過大年的瞬間,隨著記者們的腳步,人們感知著活力河南、幸福河南、潮味河南的脈動。
捕捉希望書寫時代春風
廣袤的中原大地,生機盎然的春天撲麵而來,處處充滿新的希望和期盼。
“時尚的風格、寬敞的店麵……1月11日,記者來到安陽吾悅廣場三樓的好看照相館,甫進店,溫暖明快的氣息便撲麵而來。”這是《河南日報》1月12日刊發的《“好看”的春天在路上》第一段,記者用平實的口吻,生動地刻畫出一家名為“好看”的照相館受益於政府扶持,租金得以減免,在疫情衝擊下仍得以發展的故事。
這樣充滿希望和信心的故事,在中原處處湧現。
2月4日,立春,記者們奔赴春耕春播的田野、熱火朝天的生產車間、機器轟鳴的企業、緊張忙碌的實驗室,擷取幾名年輕人的故事,《立下春的flag》,掀開春的新篇章。
“綠油油的小麥就是春天的希望。隨著農業科技水平的發展,大田裏的春管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見證了時代的發展和變遷。”記者劉曉波說,對於農民來說,春耕備耕尤為重要,目前我省農資儲備情況總體穩定,今年有望再獲大豐收。
“新春走基層”采訪活動暫告一段落,而春天的故事仍在續寫著新時代華章。記錄中原大地浸潤著真情實感的人間煙火與鼓舞人心的奮鬥故事,記者們在路上。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