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漫議丨讓非遺成為流動的文化風景線
更新時間:2023-1-17 14:40:42 來源:大河網
□趙誌疆
河南作為文化大省,非遺資源十分豐富,截至目前已擁有世界非遺4個、國家級非遺125個、省級非遺1030個,以及萬餘項市、縣級非遺。在今年省兩會上,省政協委員魯璐關注的話題就是非遺的保護和傳承。巧合的是,另外一位省政協委員程青梅提出的建議,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難題。
程青梅委員建議,建設河南非遺流動博物館,讓非遺展覽展示突破地域限製。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非遺的最大特點是“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活力”是非遺項目的關鍵,而這恰恰是有些國內非遺項目欠缺的。不少非遺項目都帶有一定的地域性,傳播範圍有限,很多巧奪天工的非遺項目都是“養在深閨人未識”。
如果說文物古跡構造了中華文明的骨骼,非遺項目傳承的就是傳統文化的靈魂。保護非遺,首先就要讓更多的人看到非遺、了解非遺,從而愛上非遺、傳播非遺,最大限度地激發非遺項目的內在活力,挖掘非遺項目的外在潛力。通過建設非遺流動博物館,不僅可以讓非遺項目“動”起來、“活”起來,還可以讓非遺產品“火”起來,把河南的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讓非遺成為流動的風景線,讓有文化的東西更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