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兩會聚焦丨創新奏響河南發展最強音
更新時間:2023-1-15 10:45:26    來源: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師喆 胡舒彤

  省科學院重建重振完成架梁立柱,省實驗室增加至10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萬家,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1000億元大關……如今,創新發展已經成為現代化河南建設的主旋律、最強音。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鮮明的導向,引發代表委員熱議。

  以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

  2023年是全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站上新起點,河南將如何在創新之力的驅動下,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上行穩致遠?

  省人大代表、焦作市委書記葛巧紅說,目前在焦作,創新已從省委省政府的具體要求轉化為全市上下的自覺行動、內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文化基因。焦作成立了市科創委、產業技術科學院,狠抓創新平台建設;實施“懷川英才計劃”,拿出300個事業編製與企業共建研究機構;推動市校融合發展、開展“千名專家進千企”行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389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18家,均居全省第6位。下一步,焦作將堅定依靠創新驅動轉型、依靠人才支撐強市,踔厲奮發、實幹競進,勇闖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河南還需在哪些方麵發力?省政協委員、省科技廳副廳長劉英鋒表示,河南要一體化推進省科學院重建重振與省實驗室體係重構重塑,係統布局建設以省實驗室為引領的創新平台;著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圍繞我省產業發展需求,聚焦“卡脖子”關鍵技術和基礎前沿領域,力爭取得一批核心技術和原創性成果;不斷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深化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加大科技型企業培育力度;加大人才引進培養力度,完善人才梯次培養體係,營造一流人才生態。

  為企業創新保駕護航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成為代表委員的共識。如何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條件,讓企業更好發揮創新主體作用?

  省人大代表、國家稅務總局河南省稅務局局長孟軍認為,助力科技創新,稅收政策大有可為。近年來,支持科技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持續優化完善,鼓勵創新的力度不斷加大,政策的積極效應充分顯現。2019年至2022年,全省各類市場主體申報享受科技創新類稅收優惠達634億元,年均增長30.8%。下一步,我省將全麵落實支持科技創新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提高政策落實的速度與精度,讓政策效應覆蓋市場主體創新的全周期,激勵更多企業在創新路上輕裝簡行。

  企業的創新活力和創新能力直接關係到經濟發展的總體質量。省政協委員、中原動力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林傑表示,科創企業不僅是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新賽道上的“奮進者”,更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先行者”。他建議,有針對性地對本地中小型科創企業給予傾斜支持,讓企業在發展壯大之後,紮根本地的決心更強,在產業鏈打造、就業拉動等方麵能發揮更大作用。

  化一流成果為現實生產力

  科技成果轉化是科技創新的關鍵環節。作為我省首家省實驗室,嵩山實驗室自成立之初就肩負著“頂天立地”的使命。在省政協委員、嵩山實驗室技術中心主任張建輝看來,“頂天”就是要敢於瞄準一流目標,勇攀科學高峰;“立地”則是要讓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嵩山實驗室已集聚了一批戰略科學家和青年科技人才,在麵向國家重大需求、聚焦優勢領域進行科研創新等方麵具備優勢,實現科技工作“頂天”的目標未來可期。同時,將結合我省高質量發展要求,推進一流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實現科研工作“立地”的發展目標。

  省人大代表、省農業農村廳總畜牧師白躍宇認為,科技創新需要體現地域特色。河南是肉牛產業大省,加快肉牛產業發展,需要加強原始創新,培育良種,突破“卡脖子”核心技術,取得原創性成果。同時,精耕細作肉牛產業鏈每個環節,加快肉牛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整個產業鏈條高質量發展。

文章編輯:施筱雯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兩會聚焦丨創新奏響河南發展最強音
    2023-1-15 10:45:26    來源: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師喆 胡舒彤

      省科學院重建重振完成架梁立柱,省實驗室增加至10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萬家,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1000億元大關……如今,創新發展已經成為現代化河南建設的主旋律、最強音。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鮮明的導向,引發代表委員熱議。

      以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

      2023年是全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站上新起點,河南將如何在創新之力的驅動下,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上行穩致遠?

      省人大代表、焦作市委書記葛巧紅說,目前在焦作,創新已從省委省政府的具體要求轉化為全市上下的自覺行動、內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文化基因。焦作成立了市科創委、產業技術科學院,狠抓創新平台建設;實施“懷川英才計劃”,拿出300個事業編製與企業共建研究機構;推動市校融合發展、開展“千名專家進千企”行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389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18家,均居全省第6位。下一步,焦作將堅定依靠創新驅動轉型、依靠人才支撐強市,踔厲奮發、實幹競進,勇闖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河南還需在哪些方麵發力?省政協委員、省科技廳副廳長劉英鋒表示,河南要一體化推進省科學院重建重振與省實驗室體係重構重塑,係統布局建設以省實驗室為引領的創新平台;著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圍繞我省產業發展需求,聚焦“卡脖子”關鍵技術和基礎前沿領域,力爭取得一批核心技術和原創性成果;不斷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深化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加大科技型企業培育力度;加大人才引進培養力度,完善人才梯次培養體係,營造一流人才生態。

      為企業創新保駕護航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成為代表委員的共識。如何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條件,讓企業更好發揮創新主體作用?

      省人大代表、國家稅務總局河南省稅務局局長孟軍認為,助力科技創新,稅收政策大有可為。近年來,支持科技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持續優化完善,鼓勵創新的力度不斷加大,政策的積極效應充分顯現。2019年至2022年,全省各類市場主體申報享受科技創新類稅收優惠達634億元,年均增長30.8%。下一步,我省將全麵落實支持科技創新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提高政策落實的速度與精度,讓政策效應覆蓋市場主體創新的全周期,激勵更多企業在創新路上輕裝簡行。

      企業的創新活力和創新能力直接關係到經濟發展的總體質量。省政協委員、中原動力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林傑表示,科創企業不僅是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新賽道上的“奮進者”,更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先行者”。他建議,有針對性地對本地中小型科創企業給予傾斜支持,讓企業在發展壯大之後,紮根本地的決心更強,在產業鏈打造、就業拉動等方麵能發揮更大作用。

      化一流成果為現實生產力

      科技成果轉化是科技創新的關鍵環節。作為我省首家省實驗室,嵩山實驗室自成立之初就肩負著“頂天立地”的使命。在省政協委員、嵩山實驗室技術中心主任張建輝看來,“頂天”就是要敢於瞄準一流目標,勇攀科學高峰;“立地”則是要讓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嵩山實驗室已集聚了一批戰略科學家和青年科技人才,在麵向國家重大需求、聚焦優勢領域進行科研創新等方麵具備優勢,實現科技工作“頂天”的目標未來可期。同時,將結合我省高質量發展要求,推進一流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實現科研工作“立地”的發展目標。

      省人大代表、省農業農村廳總畜牧師白躍宇認為,科技創新需要體現地域特色。河南是肉牛產業大省,加快肉牛產業發展,需要加強原始創新,培育良種,突破“卡脖子”核心技術,取得原創性成果。同時,精耕細作肉牛產業鏈每個環節,加快肉牛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整個產業鏈條高質量發展。

    文章編輯:施筱雯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